首页 > 88必威

以氯化铵和甲醇合成氯甲烷技术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06:03
热度:

以氯化铵和甲醇合成氯甲烷技术研究【摘要】:国内生产纯碱、氨基酸等行业副产大量氯化铵,2009年产量已经超过1300万吨,然而如此多的氯化铵的高效利用成为制约纯碱等行业发展的瓶颈。为

【摘要】:国内生产纯碱、氨基酸等行业副产大量氯化铵,2009年产量已经超过1300万吨,然而如此多的氯化铵的高效利用成为制约纯碱等行业发展的瓶颈。为此,本文提出了以氯化铵与甲醇反应生成氯甲烷并可实现氨在纯碱等行业中循环回用的新工艺,并通过分析氯化铵分解利用方法和各种氯甲烷合成工艺,提出了采用流化床反应器催化合成氯甲烷的新方法。本文通过小试实验研究,筛选出了一种新型高效催化剂,并采用该催化剂探索了最佳的实验条件。 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氯化铵和甲醇反应由氯化铵的分解及氯化氢和氨与甲醇反应两步组成,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温度应控制在350~500℃,温度过低,氯化铵不分解,温度太高会加速催化剂失活。 对氯化铵和甲醇催化合成氯甲烷的催化剂进行筛选的实验结果表明,多孔球形γ-Al2O3具有较大比表面积,表面有较多的弱酸位,适合作为本反应催化剂的载体。以80~120目的多孔球γ-Al2O3为载体,用4 %的正硅酸乙酯进行表面修饰制备催化剂。由于催化剂载体表面的部分强酸位被硅溶胶所覆盖,且形成了较多的B酸位,氯甲烷的收率达到68.59 %,相比修饰前提高了近20 %。 本论文分别以负载量8%氯化锌和4%硝酸铜对修饰后的催化剂进行改性,结果表明,改性剂可以抑制催化剂表面的L强酸位形成,增加了催化剂表面的金属活性位,氯甲烷的收率分别达到74.22 %和75.6 %。 通过考察该过程的反应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获得了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350~370℃;摩尔比,0.8~1.2;空速,360~380 min-1。另外,将副产物甲胺加入到原料甲醇中,可以明显提高氯甲烷的收率,相比未加入前可提高11%。 最后,本论文对催化剂Ni/b-Al的积碳原理进行了研究探讨。通过TG-DTA技术分析,结果显示在催化剂表面的金属活性位和载体上都有积碳生成。通过提高催化剂焙烧温度可以降低积碳速率 【关键词】:纯碱 氯化铵 氯甲烷 催化剂 收率 积碳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TQ222.21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25
  • 1.1 引言10-11
  • 1.2 氯化铵的性质及特点11
  • 1.3 氯化铵的利用技术背景11-14
  • 1.3.1 与无机盐或氧化物反应制备氨气11-12
  • 1.3.2 与有机物反应制备氯化物和氨气12-14
  • 1.4 氯甲烷的应用及生产消费情况14
  • 1.5 一氯甲烷生产技术研究现状14-24
  • 1.5.1 甲醇氢氯化法14-18
  • 1.5.2 甲烷氯化法18-21
  • 1.5.3 甲烷氧氯化法21-22
  • 1.5.4 敌百虫或三氯乙醛副产法22
  • 1.5.5 以四氯化碳合成氯甲烷22
  • 1.5.6 甲醇氯化铵法22-24
  • 1.6 本章小结24-25
  • 第2章 氯化铵甲醇法合成氯甲烷研究现状25-30
  • 2.1 工艺路线25-26
  • 2.2 催化剂26-27
  • 2.3 工艺条件27-29
  • 2.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29-30
  • 第3章 氯化铵和甲醇催化合成氯甲烷实验研究30-39
  • 3.1 热力学分析30-32
  • 3.2 实验室小试反应器的选用32-33
  • 3.3 实验的工艺条件33-34
  • 3.3.1 反应温度33
  • 3.3.2 操作压力33-34
  • 3.4 实验仪器及药品34-35
  • 3.5 催化剂及制备方法35
  • 3.6 催化剂评价装置及流程35-36
  • 3.7 实验步骤36-37
  • 3.8 产物分析方法37-39
  • 第4章 催化剂的筛选及评价39-55
  • 4.1 催化剂载体的筛选39-41
  • 4.2 催化剂载体表面修饰41-47
  • 4.2.1 机理分析41-42
  • 4.2.2 表面修饰42-43
  • 4.2.3 修饰催化剂表面酸强度的研究43-44
  • 4.2.4 修饰催化剂表面酸性的研究44-46
  • 4.2.5 小结46-47
  • 4.3 催化剂的改性47-49
  • 4.3.1 以锌作为改性剂47-48
  • 4.3.2 其他改性剂的筛选48
  • 4.3.3 改性剂负载量的研究48-49
  • 4.4 工艺条件的研究49-53
  • 4.4.1 空速对产物收率的影响50-52
  • 4.4.2 反应温度对产物收率的影响52
  • 4.4.3 进料比对产物收率的影响52-53
  • 4.5 副产物循环使用对产物收率的影响53-54
  • 4.6 本章小结54-55
  • 第5章 反应过程中积碳分析55-59
  • 5.1 积碳基本原理55-56
  • 5.2 采用TG-DTA 技术进行积碳研究56-57
  • 5.3 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积碳性能的影响57-58
  • 5.4 本章小结58-59
  • 结论59-60
  • 参考文献60-63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63-64
  • 致谢64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载体及助剂对Ni系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余林,袁书华,田久英,王升,储伟

Ni与Al_2O_3相互作用对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Ni/Al_2O_3催化剂上积炭性能的影响    吴廷华,李少斌,严前古

氧化铝的改性及其在合成气直接制二甲醚反应中的应用    毛东森;杨为民;张斌;卢冠忠;

氯化铵的分解    张洪如;

以氯化铵为氯源制备氯代烃    邵玉昌;许汉;

FCC催化剂失活与再生    李豫晨;陆善祥;

氯化铵转化与资源综合利用    王旭东;吴敏;

氯化铵分解制氨气和氯化氢工艺    翟广伟;韩明汉;梁耀彰;高光华;

几种固体酸催化剂表面酸性研究    吴治国,张玉兰,韩崇家,李承烈

以氯化铵和水玻璃生产白炭黑的研究    荣天铎,梁国法,李留虎,何广山

气—固相法合成氯甲烷技术研究    唐雨东

负载Cu金属有序介孔氧化铝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吴相森;赵瑞红;郭奋;崔文广;陈建峰;

喷气燃料在合金表面的碳沉积    李华强,费逸伟,姜旭峰

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脱除甲苯的性能    王连生;吴春秀;宁晓宇;韩萌;

加氢裂化催化剂积炭行为的研究    孙万付,马波,索继栓,李树本,张喜文,李文麾,罗锡辉

钯系催化剂的氨中毒研究    高正虹,吴芹,何菲,李振花,许根慧

Rh/SiO_2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    吴廷华,严前古,李少斌,钟依均,牛振江,朱明乔,李则林,万惠霖

甲醇在活性Al_2O_3催化剂表面的吸附与脱水反应    解峰,黎汉生,赵学良,任飞,王德峥,王金福,刘敬利

甲烷在Rh/SiO_2催化剂表面解离的红外光谱研究    吴廷华,严前古,张奇能,茆福林,郑卓群,陈飞,翁维正,万惠霖

柠檬酸络合法制备NiO-CeO_2-TiO_2复合氧化物及其在甲烷部分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张媛;李增喜;闻学兵;刘源;

完全液相法制备中原料配比对二甲醚合成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樊金串;吴慧;黄伟;石宇;谢克昌;

改性聚丙烯腈纤维铁催化剂在罗丹明B氧化降解反应中的应用    赵娟芝;董永春;杜芳;韩振邦;武金娜;

介孔氧化铝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    刘明珠;金娇;杨华明;

一步法制二甲醚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杨利利;尹伟;王亚明;贾海峰;

甲醇气相脱水制二甲醚催化剂的研究    潘蕊娟;

浆态床合成气一步法合成二甲醚双功能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王瑞;

红外光谱法研究固体催化剂的表面酸性    曾拥军;施力;

纳米Pd-V/Al_2O_3-TiO_2催化剂的制备和表征及对醇醛的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权燕红;李哲;黄伟;谢克昌;

雷珀(Reppe)法生产BDO中的雷尼镍催化剂活性本质的探讨    芦振江;胡磊;

脂肪酸甲酯加氢制脂肪醇Cu/Zn催化剂的失活机理研究    黄辉

气固反应器中基于声发射信号的故障检测与诊断    曹翌佳

微波辐射下耐硫型Pd催化剂的可控制备及在一步法合成二甲醚中的应用    褚睿智

以镁铝尖晶石为基础的酸碱一体化材料的研究    许孝玲

微细通道内甲烷湿空气低温自热催化重整反应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    赵柳洁

醇催化胺化反应的研究    白国义

    张晓东

一氧化碳偶联反应催化过程研究    房金刚

铝交联累托石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杜冬云

流化床甲烷临氧CO_2重整制合成气镍系催化剂研究    井强山

Cu-Cr-Ce/TiO_2-SiO_2和CuSO_4-V_2O_5/TiO_2低温催化还原NO_x性能研究    罗河

甲醇气相脱水制二甲醚的催化剂研究    汤红池

新型催化剂催化甲苯与叔丁醇烷基化的研究    陈林波

活性炭负载掺杂钯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加氢性能研究    唐凤金

催化裂化催化剂的酸性调变及氢离子交换研究    苏琼

合成气一步法制二甲醚浆态床反应器及工艺流程数学模拟    胡智力

白土的改性及催化法脱除芳烃中的烯烃    曾宪松

基于生物质基合成气直接合成二甲醚研究    王帅

苯催化加氢制备环已烷工艺及催化剂改性研究    孔祥鹏

氯甲烷尾气深度回收方法的比较与优化    康志鹏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的La_2O_3助Ni/MgAl_2O_4催化剂    张兆斌,余长春,沈师孔

不同前驱物对Ni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的影响    季亚英,李文钊,徐恒泳,陈燕馨,于春英,于丰云

流化床反应器中Ni/γ-Al_2O_3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    季亚英,李文钊,徐恒泳,陈燕馨

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制备和表征Ⅰ.MoNiP/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及助剂的作用    曹光伟,罗锡辉,刘振华,何金海

CeO_2和Co_3O_4助剂对镍基催化剂上CH_4积碳和CO_2消碳性能的影响    杨咏来,李文钊,徐恒泳

甲醇在活性Al_2O_3催化剂表面的吸附与脱水反应    解峰,黎汉生,赵学良,任飞,王德峥,王金福,刘敬利

脱水催化剂的改性对浆态床一步法合成二甲醚的影响    谭猗生,解红娟,崔海涛,韩怡卓,钟炳

B_2O_3/TiO_2-ZrO_2催化环己酮肟气相Beckmann重排反应中的溶剂效应    毛东森,卢冠忠,陈庆龄

介孔Al_2O_3负载纳米Au催化剂用于低温催化氧化CO    秦亮生,银董红,刘建福,黎成勇

RhCo双金属催化剂的研究Ⅴ.Rh_2Co_2/Al_2O_3上CO吸附态的动态行为与CO歧化    陈耀强,龚茂初,曹昭,周建略,陈豫,辛勤,郭燮贤

二氯甲烷回收条件的优化    王冬群;

二氯甲烷的新用途    李锦春;

氯甲烷的液相氯化    李奕良;

道化学增强氯甲烷实力    

降低二氯甲烷消耗定额的方法探讨    李大志;

从敌百虫的废气中回收氯甲烷    

甲醇低温液相法制氯甲烷系产品    陈安栋

国内商情    

二氯甲烷的生产及消费    李伟,李晓燕,杨健

人和环境暴露的氯甲烷的来源    刘会婷 ,谈一飞

氯甲烷源汇分布、自然生产与生态调节:研究概述    王进欣;

二氯甲烷在金属离子改性活性炭上脱附性能的研究    潘红艳;李忠;夏启斌;奚红霞;

二氯甲烷上涨空间不大    吕俭

三农公司实现氯甲烷回收    记者 罗阿华

进口二氯甲烷反倾销正式立案    姚宗

我对进口二氯甲烷进行反倾销调查    余东晖

我国对进口二氯甲烷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张毅

二氯甲烷市场拨云见日    赵淑玲

“鸿鹤”再展翅    川特

二氯甲烷反倾销终止 国内企业低成本抵御冲击    证券时报记者 范彪

二氯甲烷反倾销期终复审立案    记者 刘方斌

反倾销瞄准二氯甲烷    记者 张毅

中国东部陆架海区溴甲烷和氯甲烷的浓度分布和海—气通量研究    陆小兰

二氯甲烷降解菌的分离鉴定、降解特性及关键酶基因克隆与表达研究    吴石金

膜法回收有机硅尾气中氯甲烷流程设计与优化    冯宏超

催化还原法处理二氯甲烷废气研究    程吉

以氯化铵和甲醇合成氯甲烷技术研究    刘世瑞

吸收—光助氧化法处理二氯甲烷废气研究    徐涛

草甘膦及副产氯甲烷回收新工艺研究    任不凡

氯甲烷尾气深度回收方法的比较与优化    康志鹏

氯化铵法合成氯甲烷催化剂的研究    孙玉捧

草甘膦副产氯甲烷回收工艺的开发    翁路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