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气相中FeO~+催化甲烷氧化及Pt~+催化CH_4和NH_3反应的理论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05:28
热度:

气相中FeO~+催化甲烷氧化及Pt~+催化CH_4和NH_3反应的理论研究【摘要】:用过渡金属原子(或离子)及其氧化物分子(或离子)活化有机小分子无论在实验还是理论方面一直都是科学

【摘要】:用过渡金属原子(或离子)及其氧化物分子(或离子)活化有机小分子无论在实验还是理论方面一直都是科学家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中,大部分研究侧重于碳氢化合物(CH4,C2H4,CH3OH等)中C-H键活化和一些大气污染物(N2O,CO2,CO,NO2等)的消除。对于有过渡金属或过渡金属氧化物参与的反应,由于过渡金属中有未充满电子d轨道的存在,使得其化学反应不遵守“自旋守恒定律”。反应过程中往往涉及到两个或多个势能面,反应始终保持在能量较低的势能面上进行,这类反应通常被称为“两态反应”。 本课题根据两态反应(TSR)原理,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等计算方法及其相应的基组,应用Gaussian03、Crossing2004、Gamess、NBO5.0等程序,研究了FeO+催化CH4氧化和Pt+催化CH4和NH3的反应机理,运用Landau-Zener公式对交叉点处的跃迁几率进行了计算,对催化循环反应做了比较深入的理论研究。 全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章和第二章简述了量子化学领域的发展和应用、两态反应理论的研究背景和进展。同时对某些量子化学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以及“能量跨度”模型进行了简单介绍,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量子化学理论依据及实践基础。 第三章以“气相中FeO+催化甲烷氧化”为研究对象,对四重态和六重态势能面上FeO+(4Π+,6Σ+)催化甲烷氧化这一催化循环反应做了详细的研究。首先通过计算建立了反应势能面,发现该反应为典型两态反应,反应过程中出现多次势能面的交叉。通过自旋-轨道耦合(SOC)的计算,讨论了势能面的交叉情况和自旋翻转的可能性。其次,对于反应中出现的多条反应路径进行分析,得到了能量最低路径。最后,运用Kozuch的能量跨度模型计算得到决定催化剂转换频率的决速态并计算了催化剂的转换频率。 第四章以“Pt+催化CH4与NH3的循环反应为研究体系”。通过计算发现该反应为单态反应,反应过程中没有出现反应势能面交叉的现象。文中分析了反应为单态反应的原因以及不同反应路径的反应机理,对可能是最低能量反应路径的催化转化频率进行了计算。 【关键词】:两态反应 势能面交叉 最低能量交叉点 转化频率 能量跨度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O643.32
【目录】:
  •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5-8
  • 中文摘要8-9
  • Abstract9-11
  • 第一章 引言11-17
  • 第一节 两态/多态反应理论及研究进展12-13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13-14
  • 参考文献14-17
  • 第二章 基本理论简介17-36
  • 第一节 反应势能面17-21
  • 2.1.1 势能面上临界点的几何性质17-19
  • 2.1.2 势能面交叉的规则19-21
  • 第二节 自旋-轨道耦合 (SOC)21-24
  • 2.2.1 自旋-轨道耦合(SOC)作用机理21-22
  • 2.2.2 自旋-轨道耦合(SOC)常数的计算22-24
  • 第三节 Landau-Zener 公式计算跃迁几率24-25
  • 第四节 能量跨度模型理论及其推导25-32
  • 2.4.1 催化剂的转化频率(TOF)26-29
  • 2.4.2 TOF 控制度 (XTOF, i)29-30
  • 2.4.3 循环反应的能量跨度 (δE)30-32
  • 第五节 活化张力模型概述32-33
  • 参考文献33-36
  • 第三章 气相中 FeO+催化甲烷氧化的理论研究36-56
  • 第一节 引言36-37
  • 第二节 计算和理论方法37-39
  • 3.2.1 计算方法37
  • 3.2.2 能量跨度模型简述37-39
  • 3.2.3 自旋-轨道耦合能及系间窜越几率计算39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39-52
  • 3.3.1 势能面讨论39-45
  • 3.3.2 活化张力模型对基元反应的分析45-47
  • 3.3.3 势能面交叉点47-49
  • 3.3.4 MECP 处机制分析49-50
  • 3.3.5 应用能量跨度模型评价催化循环反应50-52
  • 第四节 结论52-53
  • 参考文献53-56
  • 第四章 气相中 Pt+催化 CH4和 NH3反应的理论研究56-72
  • 第一节 引言56-57
  • 第二节 计算方法和理论方法57-59
  • 4.2.1 计算方法57
  • 4.2.2 能量跨度模型57-59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59-68
  • 4.3.1 反应势能面讨论59-63
  • 4.3.2 催化反应路径分析63-66
  • 4.3.3 应用能量跨度模型评价反应体系66-68
  • 第四节 结论68-69
  • 参考文献69-72
  • 致谢72-73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73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气相VO(∑~+)与CH_3OH(~1A′)分子自旋禁阻反应C-H,O-H键活化机理的理论研究    吉大方;王永成;耿志远;拉毛吉;马伟鹏;

量子化学方法研究表面活性剂在气液界面上的吸附    陈美玲;王正武;王海军;张革新;陶福明;

原子-键电负性均衡方法融合进分子力场(ABEEM/MM)应用于蛋白质BPTI水溶液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管清梅;崔宝秋;赵东霞;宫利东;杨忠志;

从原子到晶体的材料硬度研究    李克艳;薛冬峰;

水合锰(Ⅱ)结构的量子化学和ABEEM/MM研究    吕勤;刘翠;宫利东;杨忠志;

稀土元素对镁合金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吕钟;周健;孙志梅;陈荣石;

Ti~+离子和C_2H_4分子自旋禁阻反应中C—H键活化机理的理论研究    吕玲玲;刘新文;袁琨;王小芳;王永成;

激发态1,2-二硫环丁烯去活性和异构化机理的理论研究    吕玲玲;杨声;王小芳;袁琨;刘新文;王永成;

晶体化学键的介电理论及其应用    高发明;高丽华;

过氧化氢光化学的理论研究    栗艳花;刘亚军;

硼氢化反应机理(Ⅱ):HCN+BH_3反应的电荷行为及过渡态的性质    崔瑞海,王荣顺,赵成大

腈纶在单波段可见光下的受激发光研究    李建强,徐卫林

磺化竹红菌素对蛋白质荧光猝灭机理的研究    乐嘉昌,杜长征,庞素珍,安静仪,蒋丽金

气相中Fe~+活化N_2O中N—O健的理论计算    陈东平;孔超;韩艳霞;王永成;

2,6-双(3,5-二甲基吡唑基)吡啶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荧光性质    冯宇;尹显洪;刁开盛;

PSⅡ的荧光光谱特性    贺俊芳,王水才,张舒,贺锋涛,任兆玉,陈耀东,单际修,匡廷云

内周天线CP43、CP47中β-Car到Chla分子间的能量传递    贺俊芳,王水才,张舒,贺锋涛,任兆玉,单际修,李良壁,匡廷云

吡啶类离子液体在气-液界面吸附的量子化学研究    倪良;齐秀秀;肖艳;朱翀;高庆庆;

催化循环中非绝热能量跨度模型的建立    王永成;念敬妍;金燕子;王环江;甘延珍;

叠氮化氰和几种羰基化合物光解离机理的理论研究    慈成刚

两亲分子自组装体系及其耐盐机理的理论研究    延辉

反胶束和高能体系的实验、QM和MD研究    于艳春

离子成像方法研究光解离和光电离    张竞辉

铼、钌联吡啶光敏染料的研究    孙世国

荧光传感受体分子的设计、组装与分子识别    孙向英

海南粗榧内酯全合成的研究    俞晓明

竹子硫酸盐浆光催化漂白工艺及其机理的研究    宋海农

几类重要小分子和自由基激发态光解离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刘杨

几种光功能材料的超快光激发和光动力学过程    刘康俊

有机晶体荧光检测和荧光光谱特性的研究    刘雪松

碘离子和碱金属离子水合作用的理论研究    龚海丹

应用ABEEM/MM和量子化学方法研究Mn~(2+)-H_2O体系    吕勤

阳离子光引发剂二芳基碘鎓盐的合成与研究    孙娜

气相中Ti,Zr,Hf活化CH_4分子中C-H键的理论研究    崔丹丹

气相中过渡金属离子与CO_2,N2_O及CH_4反应的理论研究    刘会文

铝、N改性硅胶负载型Phillips铬系聚乙烯催化剂研究    王立松

菌生素及其类似物的分子内氢传递反应与光敏活性    孔德信

偶氮类分子光致异构反应的势能面特征    夏修龙

环孢菌素A二聚体及人工抗原合成    吴琼英

原子-键电负性均衡方法融合进分子力场(ABEEM/MM)应用于蛋白质分子(Crambin)模拟    张强;杨忠志;

直链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吸附的动态Monte Carlo模拟    卫一龙,戎宗明,刘洪来,胡英

不同疏水基表面活性剂溶剂化的电子结构特征    颜肖慈,罗明道,曾晖,张高勇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of LiCl association and NaCl association in water by means of ABEEM/MM    

原子-键电负性均衡方法融合进分子力场(ABEEM/MM)应用于蛋白质BPTI水溶液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管清梅;崔宝秋;赵东霞;宫利东;杨忠志;

环多肽晶体的浮动电荷极化力场模拟    张强;张霞;杨忠志;

自动化势能面搜索方法新进展    商城;刘智攀;

势能面—过渡状态理论的物理模型    孙发增;

势能面上的分叉反应    辛厚文,廖结楼

分子反应的势能面图示    卢英林,韦平

BEBO法计算活化势能的研究    訾金栋,李淑兰

Cl+HD反应产物的极化与态分布(英文)    陈茂笃,唐壁玉,韩克利,楼南泉

乙硼烷离子和自由基异构体重排与体系势能面的量子化学计算研究    孙延波,吴迪,李泽生,黄旭日,孙家锺

势能面的绘图程序    俞华根,沈守瑶

势垒位置对产物转动取向的影响    韩克利,何国钟,楼南泉

CO在Ni(100)面吸附模式的研究    陈树滋,查昆薇

复杂多原子反应的势能面构建和动力学研究    傅碧娜;

势能面交叉线上的光化学:光诱导的沃尔夫重排和聚集诱导发光效应    李全松;Annapaola Migani;Lluís Blancafort;

水分子激发态~1B_1从头算势能面    周琳森;谢代前;

多原子复杂分子反应的势能面构建和动力学研究    傅碧娜;

Ca在C_(74)笼内的运动    张圣涛;米卫红;郝策;

异丁烯醛激发态势能面交叉动力学研究    潘胜;薛佳丹;郑旭明;

He-Na_2的从头算势能面及其动力学研究    王悦;凤尔银;董书宝;黄武英;屈奎;

基于一个H+SiH_4全维势能面的动力学分析    王满辉;孙孝敏;边文生;

F+H_2反应的全域高精度势能面    孙志刚;

H在MgH_2表面的吸附研究    吴广新;张捷宇;李谦;周国治;

分子复合物中氢键和势能面的理论研究    李绛

势能面搜索新方法的发展及其在复杂非均相催化反应研究中的应用    商城

从气相到金属表面的小分子势能面与量子动力学的理论研究    蒋彬

半导体小分子势能面及其光谱的理论研究    林森

Rg_n-N_2O型复合物的分子间势能面和振转光谱的理论研究    朱华

单分子反应理论研究和势能面的构建    王玲

若干分子体系的激发态研究:势能面交叉和有机发光材料的性质    刘小君

H_3O~+(T)的完整势能面计算及空穴-粒子对应在MRCISD中的应用    翟高红

H_3O~+(T)的全域势能面计算及空穴-粒子对应在MRCISD中的应用    翟高红

HO_2和HNO分子势能面及光谱的理论研究    李安阳

偶氮类分子光致异构反应的势能面特征    夏修龙

小分子势能面的构建及算法研究    李安阳

三原子反应体系势能面的动力学李代数方法    王晓林

氯苯三价阳离子离解势能面的理论研究    李楠

基于Gay-Berne势能模型的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有机分子体系的各向异性相态    谢桂龙

多势阱化学反应的势能面研究    李冰洁

金属团簇的势能面构建及其反应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石元坤

原子与多原子偏分势能面的构建与研究    路熙

C_3与惰性气体原子间相互作用势及振动束缚态的理论研究    臧殿峰

B和Be有关化合物的电子结构及其势能面的理论研究    彭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