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反硝化型甲烷厌氧氧化微生物富集及特性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05:02
热度:

反硝化型甲烷厌氧氧化微生物富集及特性研究【摘要】:反硝化型甲烷厌氧氧化(Denitrifying anaerobic methane oxidation,简称DAMO)过程,是以硝

【摘要】:反硝化型甲烷厌氧氧化(Denitrifying anaerobic methane oxidation,简称DAMO)过程,是以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的甲烷厌氧氧化过程。该过程在2006年首次得到证实,随后成为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DAMO过程的发现为废水的生物脱氮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该过程能利用CH4作为电子供体实现反硝化,若能应用于实际的污水处理厂中,不但能减少温室气体CH4的排放,还能降低污水处理厂的能耗。同时,DAMO过程的证实对完善全球氮循环及甲烷循环的认识有着重大意义。而其独特的反应机理更是为O2的产生添补了一种新的途径。 涉及DAMO反应的微生物包括ANME古菌与NC10门细菌,此类微生物生长极其缓慢,导致DAMO培养物难以获得,从而阻碍DAMO反应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因此,必须探明影响DAMO微生物富集的主要因素,解决其生长受限问题,才能加快DAMO研究的进程。本课题旨在富集不同的DAMO培养物,并研究其所涉及微生物的相关特性。 本试验搭建了4套结构相同的DAMO培养物专属富集反应器,均供给CH4作为电子供体,在不同条件下培养富集获得了4种不同的DAMO培养物A、B、C、D。其中R1与R2反应器启动所使用的接种物相同,均为杭州西溪河底泥、西湖底泥与农田水稻土壤的混合物,但所供给的氮素不同:R1反应器中供给氮素NH4+与N03",经过362天的富集,成功获得培养物A,含有DAMO古菌(39.4%)与厌氧氨氧化菌(Anammox)(45.8%); R2反应器中仅供给N02-作为电子受体,经过202天的富集,成功获得培养物B,仅由DAMO细菌(88.2%)组成。R3反应器的启动以西溪河底泥、杭州七格污水处理厂二沉池活性污泥与储泥池厌氧消化污泥的混合污泥为接种物,并供给NH4+与N03-,经过232天的富集,成功获得培养物C,含有DAMO古菌(77.7%)与Anammox细菌(17.7%)。R4反应器以R3反应器内经过227天富集驯化所得培养物C为接种物,并供给N03-作为电子受体,再经过326天的富集,成功获得培养物D,同时含有DAMO细菌(62.2%)与DAMO古菌(26.5%)。 试验发现,不同氮素组合对DAMO微生物的富集有着一定的影响。N03-与N02-分别对DAMO古菌与DAMO细菌的选择有着重要作用,在同时供给NH4+与N03-的培养物A与C中,DAMO细菌在与Anammox细菌竞争N02-的过程中被淘汰。且不同接种物对DAMO微生物群落结构也存在一定影响。在本试验中,将淡水河底泥、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及厌氧消化污泥的混合物作为富集DAMO培养物的接种物优于淡水河底泥、淡水湖底泥与农田水稻土壤的混合物。 以培养物D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pH、温度与溶解氧对DAMO反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低于35℃时,DAMO反胜速率随着温度的降低而下降;当温度高于35℃时,DAMO反应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在35℃时,DAMO反应速率最大。当pH小于6.5时,DAMO反应速率随着pH的降低而下降;当pH大于7.5时,反应速率随着pH的升高而下降;在pH6.5与7.5时DAMO反应速率最大。DAMO微生物工作性能与溶解氧浓度成反比,即溶解氧的存在会抑制DAMO微生物的反应过程。 试验检测到反应器内部有N2O的存在,并观察到其明显的积累与消耗趋势。由于DAMO细菌不具备N20还原的基因,因此,根据此现象提出了两种相关假设:N20的消耗可能由系统内除DAMO菌以外的微生物完成;DAMO细菌中可能存在着除Nos以外的某种未知的N20转化基因。并在第二种假设成立的前提下分析了N20出现积累及消耗趋势的原因。 【关键词】:反硝化型甲烷厌氧氧化(DAMO) 富集培养 氮素 接种物 环境因素 N_2O 反应途径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172;X703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3
  • 第1章 绪论13-25
  • 1.1 引言13-15
  • 1.2 反硝化型甲烷厌氧氧化(DAMO)技术研究进展15-21
  • 1.2.1 硫酸盐还原型甲烷厌氧氧化(SAMO)过程15-17
  • 1.2.2 厌氧氨氧化(Anammox)过程17
  • 1.2.3 反硝化型甲烷厌氧氧化(DAMO)过程17-21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21-22
  • 1.4 研究内容22-25
  • 1.4.1 研究内容22-23
  • 1.4.2 技术路线23-24
  • 1.4.3 难点与创新点24-25
  • 第2章 DAMO微生物的富集培养25-38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25-29
  • 2.1.1 试验材料25-27
  • 2.1.2 试验方法27-29
  • 2.2 结果与讨论29-37
  • 2.2.1 DAMO培养物A获得29-32
  • 2.2.2 DAMO培养物B获得32-34
  • 2.2.3 DAMO培养物C获得34-35
  • 2.2.4 DAMO培养物D获得35-37
  • 2.3 本章小结37-38
  • 第3章 不同氮素组合与接种物对DAMO培养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研究38-49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38-40
  • 3.1.1 试验材料38
  • 3.1.2 试验方法38-40
  • 3.2 结果与讨论40-47
  • 3.2.1 不同DAMO培养物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40-44
  • 3.2.2 不同氮素组合对DAMO培养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44-46
  • 3.2.3 不同接种物对DAMO培养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46-47
  • 3.3 本章小结47-49
  • 第4章 环境因素对DAMO工作性能影响研究49-60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49-51
  • 4.1.1 试验材料49
  • 4.1.2 试验方法49-51
  • 4.2 结果与讨论51-58
  • 4.2.1 温度对DAMO工作性能的影响51-53
  • 4.2.2 pH对DAMO工作性能的影响53-56
  • 4.2.3 溶解氧对DAMO工作性能的影响56-58
  • 4.3 本章小结58-60
  • 第5章 DAMO反应途径初探60-65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60-61
  • 5.1.1 试验材料60-61
  • 5.1.2 试验方法61
  • 5.2 结果与讨论61-63
  • 5.3 本章小结63-65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65-68
  • 6.1 结论65-66
  • 6.2 展望66-68
  • 参考文献68-78
  • 致谢78-7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9-80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反硝化过程中温室气体N_2O产生和积累的影响因素    陈庆伟;郑涛;李玲;

pH和MLSS对短程反硝化过程NO_2~-还原速率的影响    王燕;王淑莹;孙洪伟;张晶宇;甘冠雄;

pH值和碳氮比对亚硝酸型反硝化影响的研究    杨莎莎;宋英豪;赵宗升;贾立敏;

FNA的抑制作用及反硝化过程的交叉影响    马娟;王丽;彭永臻;王淑莹;高永青;

污水生物脱氮革新工艺中强温室气体N_2O的产生及微观机理    耿军军;王亚宜;张兆祥;任中佳;何维涛;

用氧吸收速率(OUR)表征活性污泥硝化活性的研究    王建龙,吴立波,齐星,钱易

西湖底泥中的反硝化型甲烷厌氧氧化菌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朱群;沈李东;胡宝兰;楼莉萍;程东庆;

生物脱氮中N_2O产生过程的微生物作用    王赛;王淑莹;彭永臻;巩有奎;

九龙江河口沉积物中硫酸盐还原与甲烷厌氧氧化: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    尹希杰;陈坚;郭莹莹;孙治雷;邵长伟;

甲烷厌氧氧化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沈李东;胡宝兰;郑平;

ANAMMOX滤池的启动及运行研究    韩晓晶;郑俊;孟海玲;陈慧娣;

活性污泥生物吸附性能的研究    李冰璟;刘绍根;倪丙杰;王育来;徐得潜;

利用固态有机碳源的地下水生物反硝化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刘江霞;罗泽娇;靳孟贵;廉晶晶;李永勇;

工艺条件对垃圾渗滤液硝化生物强化特性的影响    李平,韦朝海

接种不同污泥启动厌氧氨氧化ASBR反应器研究    朱静平;胡勇有;谢磊;

几种生物脱氮新工艺的比较    张萍;张代钧;祖波;卢培利;白玉华;

新型脱氮工艺-厌氧氨氧化(ANAMMOX)    盖书慧;张宁;张雁秋;

上向流厌氧氨氧化生物滤池的启动与脱氮性能    田智勇;李冬;杨宏;张立成;张树德;张杰;

海绵作填料在上流式厌氧固定床反应器中厌氧氨氧化    吕鑑;张莉;Kenji Furukawa;梁小田;

NH_4~+-N与NO_2~--N对连续流CANON反应器运行性能的影响    付昆明;张杰;曹相生;李冬;孟雪征;朱兆亮;王俊安;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启动研究进展    林琳;曹宏斌;李玉平;

低C/N城市污水全程自养生物脱氮    张树军;孟春霖;念东;陈刚新;杨岸明;周军;常江;甘一萍;

MBR和CAS工艺中污泥特征的比较研究    林红军;陆晓峰;沈飞;余江林;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启动及富集培养方法研究    李祥;黄勇;袁怡;

低氧亚硝化的稳定性研究    杜贺;李冬;张杰;

O1-A-O2(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全程硝化)生物脱氮新工艺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李玉平;李海波;林琳;曹宏斌;刘晨明;张懿;

利用物料流向分析优化A~2/O系统运行参数    董晓阳;张静慧;周军;吴珊;

亚硝化-厌氧氨氧化串联工艺处理污泥脱水液的研究    刘杰;

厌氧氨氧化工艺研究进展    路青;张振贤;付秋爽;徐伟涛;党酉胜;

生产性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启动、稳定及群落研究    张树军;甘一萍;张亮;常江;李鑫玮;

城市污水生物絮凝吸附工艺的特性及模拟研究    刘绍根

高效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富集培养物的研究    胡安辉

缺氧—好氧生物脱氮系统中N_2O的释放机理与减量化控制研究    胡振

新型IC-SBBR组合工艺在猪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吴永明

好氧颗粒污泥-膜组合工艺低温条件下脱氮除磷效能    王玉兰

自动呼吸—滴定测量系统开发及其在监测短程硝化反硝化中的应用    张欣

温度与碳源对生物除磷系统中PAO和GAO影响及除磷效能研究    姜涛

复合式厌氧氨氧化反应器除氮性能与动力学研究    高彦宁

高效短程硝化和厌氧氨氧化工艺研究    陈建伟

厌氧氨氧化工艺特性与控制技术的研究    唐崇俭

A~2/O~2在工艺不同运行方式下的脱氮试验研究    李石磊

活性炭和膨润土强化SBR工艺脱氮性能研究    于群

同步厌氧氨氧化甲烷化反硝化的工艺特性研究    张文燕

离子交换法脱除地下水中的硝酸盐    费宇雷

利用固态有机碳源和包埋菌处理地下水中硝酸盐的试验研究    张淑亚

土霉素废水脱氮技术研究    刘海英

污水处理过程中短程硝化的微生物生态调控技术研究    安晓宇

两级厌氧—好氧—厌氧氨氧化组合工艺处理金霉素废水的试验研究    何永淼

低强度超声波强化SBR处理含氮污水的研究    张瑞娜

填充床生物膜反应器中氮转移及去除机理研究    刘永禄

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及处理过程中N_2O的控制研究    吕锡武,稻森悠平,水落元之

亚硝酸盐反硝化脱氮    陈际达,曲中堂,邓玥,刘峥,汪俊

废水生物脱氮中N_2O和NO_x的来源及生成机理    卢培利,张代钧,许丹宇

一株产生低水平量N_2O的好氧反硝化菌    刘晶晶;汪苹;马洁峰;

高浓度氨氮废水的高效生物脱氮途径    赵宗升,刘鸿亮,李炳伟,袁光钰

反硝化除磷理论、工艺及影响因素    王亚宜,彭永臻,王淑莹,李勇智,潘绵立

短程与全程硝化反硝化过程中N_2O产量比较    于德爽;李津;陆婕;

污水生物脱氮过程中N_2O的产生和减量化控制    尚会来;彭永臻;王淑莹;张静蓉;

短程反硝化聚磷的反硝化特征研究    张小玲;王志盈;

游离氨对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短程硝化的影响    吴莉娜;彭永臻;王淑莹;张树军;

三种新型厌氧胶研制成功    雄心;

关于厌氧装置处理甲醇废水的总结    常嘉瑞;

一株新的厌氧除磷功能菌株的鉴定与活性    周康群;刘晖;崔英德;孙彦富;邓金川;

厌氧-好氧综合处理制裘废水中间生产试验的研究    蒋代康,张国政,郑榜国,吴志刚

厌氧胶在检修中的应用    刘志诗;孙兆生;

硫酸粘菌素厌氧实验研究    王小虎;吴葵霞;张鹏;

厌氧颗粒模型的研究进展    刘甲红;张倩倩;吴凯;杨毕娥;郭立新;金仁村;

厌氧条件总磷还原为磷化氢种泥筛选及功能菌株鉴定    周康群;刘晖;孙彦富;周遗品;刘洁萍;

厌氧除磷菌的富集及功能菌组成研究    刘晖;孙彦富;周康群;刘洁萍;王文豪;

英国输出处理厌氧废弃物的技术    彭乙冬;

四川省城市生活垃圾厌氧产沼及堆肥的再生利用前景    吴香尧;

苎麻脱胶废水管道厌氧-好氧治理技术开发    余淦申;郭茂新;张砺彦;陈杭飞;付德龙;宋立志;王炜;董立明;史伟祥;过秀华;

一种容油性厌氧胶的研制及其应用    杨晓娜;

内置零价铁强化厌氧污水处理技术    张耀斌;全燮;

硅笼改性耐热厌氧胶的制备及其固化动力学    董双良;高俊刚;董喜华;张彩云;

基于16S rDNA不同靶序列对厌氧ABR反应器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的影响    魏利;马放;李成军;王博;孙伟;

厌氧-好氧法处理漂白和染色废水    C.T.M.J.Frijters;R.H.Vos;G.Scheffer;R.Mulder;

厌氧/缺氧/好氧组合SBR工艺去除活性艳兰KN-G的研究    阮海英;陈亮;陈东辉;黄满红;

利用气压转换技术筛选厌氧真菌    朱伟云;

厌氧折板滤池处理农村污水试验研究    何刚;廖日红;刘操;王培京;

拧紧工业污水的阀门    本报记者张媛

生物解决方案高效处理污水    本报记者 苗昆

“厌氧+好氧”处理造纸废水    广州中环万代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桂琪

厌氧技术:小反应器里的大产业    本报记者 张显峰

世界领先厌氧制沼技术落户安阳    记者 邓娴见习记者 李婧瑜 通讯员 李淑慧

废水处理添新工艺    宗华

废物达标排放 年节本两千万    记者  刘伟 通讯员  徐侠 龙步青

“厌氧+好氧”处理造纸废水    广州中环万代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桂琪

发展循环经济的双重驱动    本报记者 吴诚 李良

畜禽粪便尿污染恶果已突显    中国环境科学院 李岱青

闽江河口湿地甲烷厌氧氧化及其机制研究    王维奇

基于厌氧环境的倒置A~2/O工艺生物除磷机理研究    常功法

多点进水厌氧—多级缺氧/好氧—膜组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袁丽梅

水生植物的瘤胃微生物转化    岳正波

氨吹脱与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处理猪场厌氧消化液研究    隋倩雯

反硝化同步除磷动力学原理及其在改善MSBR性能中的应用    汪林

畜禽粪便厌氧发酵液产品的开发及其防虫特性试验研究    李改莲

柠檬酸厌氧出水回用技术探究    綦峰

甾体雌激素厌氧迁移转化特征研究    杨静

丙酮—丁醇厌氧梭菌发酵生产丁醇    白海平

厌氧养猪废水中磷的化学固定与回收原理研究    周建石

外循环厌氧组合工艺处理运城某啤酒厂废水的工程应用    于洪涛

分散生活污水除磷脱氮净化工艺厌氧部分研究    钟英

厌氧和好氧MBR处理生活污水的运行效果及膜污染特性比较研究    纪超

基于不同厌氧历时条件下倒置A~2/O工艺除磷机理的试验研究    冯学静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在厌氧—缺氧—好氧系统中降解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研究    孙小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