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印度洋增暖对南极平流层极涡的影响
热带印度洋增暖对南极平流层极涡的影响【摘要】:过去几十年,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全球大部分海洋,特别是热带印度洋,显著增暖.同时,南极平流层极涡呈现发展加深的趋势.以前的模拟结果显
【关键词】: 南极平流层极涡 臭氧耗损 印度洋变暖 大气环流模式 行星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40775053)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暨创新方向项目(编号: KZCX2-YW-BR-14)资助
【分类号】:P433
【正文快照】: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在自然气候系统中,与臭氧有关的光化学反应过程尽管复杂,但基本维持大气中的臭氧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但20世纪70年代末,人们发现南极上空臭氧明显减少了[1,2](图1(b)).臭氧层破坏与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氟里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北半球平流层大气环流转型的基本气候特征 张灵;李维京;陈丽娟;
北半球平流层大气环流的季节转型特征及其与对流层的关系研究 张灵
平流层极地臭氧损耗影响对流层气候的研究进展 胡永云;
春季南半球环状模与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关系:Ⅱ印度洋和南海海温的“海洋桥”作用 南素兰;李建平;
1979年以来南极平流层冬季变暖 胡永云;朱金奎;刘骥平;
Impact of Global SST on Decadal Shift of East Asian Summer Climate 付建建;李双林;罗德海;
The linkage between the Pacific-North American Teleconnection Pattern and the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 宋洁;李崇银;周文;潘静;
A Comparison of Polar Vortex Response to Pacific and Indian Ocean Warming 李双林;
南极涛动和南极绕极波的年代际变化 卞林根;林学椿;
105°E和125°E越赤道气流与南、北半球环流变化的关系 刘向文;孙照渤;倪东鸿;李维京;贾建颖;谭桂容;
从中期天气过程看近几年长江中下游梅雨偏少的原因 鲍名;
北极平流层冬季早期变暖的GCM模拟研究 胡永云;姜天宇;
澳洲北部强/弱越赤道气流对应的环流配置 刘向文;孙照渤;李维京;黄亮;
关于平流层异常影响对流层天气系统的研究进展 胡永云;
全球变化条件下的平流层大气长期变化趋势 胡永云;丁峰;夏炎;
南半球环状模与ENSO的关系研究 宫婷婷
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主模态的长周期变化及对温室气体增加的响应 郑小童
印度洋海温异常对亚洲主要降水区的影响研究 杨明珠
春季南半球环状模与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关系及相关联的全球海温变化模态 南素兰
中国夏季降水的气候变率及其可能机制研究 王遵娅
大气环流圈变化特征以及与ENSO的关系 马杰
海温对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及冬季风年际变异的影响 付建建
广义平衡反馈方法及其在研究海洋对大气反馈中的初步应用 温娜
我国内陆干旱区过去千年来湿度变化的摇蚊记录及其对比 陈建徽
平流层极涡异常及其对对流层的影响研究 易明建
马斯克林高压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关系 陶娜麒
纬向平均气流变动的主要模态及其与AO、AAO和ENSO的联系 白莹莹
印度洋偶极子状增暖趋势及其形成机制 孟素婧
浙西梅汛期降水特点和变化规律及异常降水环流特征对比分析 汪红燕
北半球平流层大气环流的季节转型特征及其与对流层的关系研究 张灵
近年来北极平流层臭氧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特征 刘姝媛
南印度洋偶极子的特征和机理及其与ENSO的关系探讨 张岚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年代际变化及其气候影响 龚道溢,何学兆
梅雨与北极涛动及平流层环流异常的关联 李崇银;顾薇;潘静;
热带准两年振荡影响北半球冬季大气环流的诊断分析 陈文,杨蕾,黄荣辉,邱启鸿
气候平均场中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双脊线特征及其与季风槽准10天振荡的关系 祁莉;管兆勇;张祖强;何金海;
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和季风 曾庆存,张邦林
全球变化条件下的平流层大气长期变化趋势 胡永云;丁峰;夏炎;
大气准定常行星波异常传播及其在平流层影响东亚冬季气候中的作用 陈文;魏科;
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对广西气候的影响 廖雪萍;覃志年;何慧;欧艺;
北半球平流层各高度场谐波分析的若干基本事实 瞿章,吕世华,郑光,林俊峰,邱海龙
北半球50hPa多年月平均经向剖面上的季节变化 瞿章,张海俊,郑光,陈芳
平流层极地臭氧损耗影响对流层气候的研究进展 胡永云;
1873~2000年东亚夏季风变化的研究 郭其蕴,蔡静宁,邵雪梅,沙万英
长江流域夏季降水与前期北极涛动的显著相关 龚道溢,朱锦红,王绍武
南海和印度洋海温异常对东亚大气环流及降水的影响 闵锦忠,孙照渤,曾刚
南海夏季风爆发与热带海洋海温和大气环流异常变化关系的研究 陈永利,白学志,赵永平
春季南半球环状模与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关系:Ⅰ基本事实 南素兰;李建平;
南海-热带东印度洋海温异常对南海夏季风影响的数值试验 赵永平,吴爱明
臭氧耗竭科学评价执行总结 钟晓红
北极的臭氧损耗 孟岩松;
大气、海洋、地学研究中数值模拟的进展 曾庆存
BCC大气环流模式对亚澳季风年际变率主导模态的模拟 王璐;周天军;吴统文;吴波;
全球气候变化对泾河流域径流和输沙量的潜在影响 曹颖;张光辉;罗榕婷;
陆面过程模式的研究进展简介 汪薇;张瑛;
AGCM中云的不均匀性作用的初步研究 张凤
气候变化对我国水文水资源系统的影响研究 石缎花;李惠民;
热带太平洋SST异常对IAP-9LAGCM年际变率影响的模拟 薛洪斌;张铭;王业桂;
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季节性特征及其在SAMIL-R_(42)L_9中的表现 贾小龙;李崇银;
SMIP2试验对亚洲夏季风的模拟能力及其可预报性的分析 施洪波;周天军;万慧;王斌;宇如聪;
台湾水保特殊地优势植物需水量预测 张俊斌;蔡尚悳;吴志峰;
全球大气环流模式BCC_AGCM2.0.1对1998年夏季江淮流域强降水过程的回报试验研究 颉卫华;吴统文;
大气环流模式物理参数的优化调试 王在志;
AMIP模式对大气经向质量输送的模拟评估 赵煜飞;李建平;
全球大气环流模式(BCC_AGCM2.0.1)云辐射特征模拟 王在志;吴统文;张芳;王兰宁;董敏;
全球大气环流模式BCC_AGCM2.0.1对云量的模拟 张芳;吴统文;王在志;董敏;
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在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模拟中的重要性 胡文婷;段安民;吴国雄;
跨季度汛期气候数值预测试验 李焕连;李清泉;王兰宁;董敏;
IAP9L模式中大尺度凝结降水方案的改写与试验 陈鹏;张芳苒;张贵臣;
分块地形坐标大气环流模式动力框架对大地形强迫的数值模拟 梁丹青;张铭;曾庆存;
CH_(4-x)F_x(x=1,2,3)与CH_3吸氢反应的直接动力学研究 冯丽霞;李琳;王文亮;王渭娜;
植物给气候号脉 本报记者 延宏
全球“绿色海关”计划启动 吴铭
年产2万吨氟化工项目落户太仓 记者 赵晏彪
2万吨环保型制冷剂项目落户太仓 记者 徐允上
绿色海关:拒环境污染于国门之外 陌上桑
短期气候动力预测模式系统 负责人 丁一汇 张学洪 倪允琪
环保制冷剂的先行者 龚文俊
科技孵化“孵出”联合国金奖 驻太仓首席记者 徐允上
北极的夏天渐渐变长
40年冰层厚度减少40% 郑晓春
南、北半球大气的相互作用和越赤道气流的气候学研究 赵煜飞
海温对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及冬季风年际变异的影响 付建建
平流层对流层物质交换以及平流层水汽与臭氧的研究 谢飞
西南澳类季风环流及其与西南澳洲降水的关系 冯娟
全球大气环流模式对1998年夏季江淮流域强降水过程的回报试验研究 颉卫华
气候变化对区域作物和生活需水量影响研究 尹君
201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6-7月降水异常的成因分析 李慧
大规模城市化影响东亚季风和中国气候的敏感性试验 张叶
印度洋海盆增暖及ENSO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 程守长
2009/2010冬季中国气温异常及其对海表温度的遥响应 张岳军
几种氟代烷烃与自由基抽氢反应的直接动力学研究 冯丽霞
热带对流层顶层结构及其变化特征 辛玉姣
三种动力框架对全球气候及东亚夏季风模拟的影响探究 魏婷
中国极端气候事件的数值模拟及其对土壤湿度异常响应的敏感性分析 周晶
上一篇:梅花鹿与太阳能电围栏
-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和气温升高下生物质炭输入对稻田土壤甲烷排放的影响研究2024-08-18
-
太阳能利用中合成材料大气老化及其试验的特点2024-08-18
-
38t/h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技改与节能分析2024-08-18
-
平流层水汽与甲烷的分布和变化及其气候效应的研究2024-08-18
-
海洋边界层大气痕量成分及有毒物质调查研究2024-08-18
-
循环流化床锅炉节能降耗措施2024-08-18
-
大气中的甲烷2024-08-18
-
上海吴泾化工厂三十万吨合成氨氮、氧站大气中甲烷、乙炔含量的测定2024-08-18
-
循环流化床锅炉风机高压变频器节能改造2024-08-18
-
光干涉型甲烷测定器干涉条纹间距与大气压关系的探讨2024-08-18
-
土壤-植物-大气系统中的太阳能利用(能量模式)2024-08-18
-
高压变频器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上的节能与应用2024-08-18
-
氟氯甲烷的大气环境化学——对大气臭氧浓度的可能影响2024-08-18
-
大气中总烃、甲烷、非甲烷烃气相色谱分析2024-08-18
-
330MW级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态启动节能优化202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