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全球气候变暖与东北植被分布关系的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02:57
热度:

全球气候变暖与东北植被分布关系的研究【摘要】:根据大气环流模型预测,到21世纪中叶,大气中CO2浓度将增加1倍,气温升高约2℃。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东北植被的响应如下:①未来东北森林

【摘要】:根据大气环流模型预测,到21世纪中叶,大气中CO2浓度将增加1倍,气温升高约2℃。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东北植被的响应如下:①未来东北森林建群种的变动类型可划分为3个类群,即扩展种群、退却种群和绝灭种群。②气候变暖后,根据模型预测,植物种群将向北迁移400~700 km,向上迁移250~350 m。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了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保护对策。 【作者单位】: 沈阳农业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气候变化 森林建群种 温暖指数 湿润指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670315,39900019,30070129) 沈阳市社会科学立项管理课题(sysk2008-12-02)
【分类号】:S718.5
【正文快照】: 由于人类的活动、工业的发展,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逐年增加,使得全球气候逐渐变暖。根据全球大气环流模型(GCMS)预测,在未来50~100年间地球表面温度可能升高1.0~3.5℃,而且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温度升幅将会更大[1],这将给全球的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以及人类带来巨大影响。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气候变化对植被带影响研究进展    贾庆宇;王笑影;吕国红;谢艳兵;

2000~2008年长白山地区植被覆盖变化对气候的响应研究    南颖;刘志锋;董叶辉;李秀霞;吉喆;

我国亚热带樟树的温度适宜性及其变化趋势    张静芬;千怀遂;赖纯佳;

长白山过渡带红松和鱼鳞云杉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高露双;王晓明;赵秀海;

长白山典型树种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    高露双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长白山地区植被动态变化研究    刘志锋

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中国林业适应对策探讨    郭泉水,刘世荣,陈力,史作民

中国东北地带性顶极植被类型及其预测判别模型——动态地植物学说的继承与发展(Ⅰ)    徐文铎,常禹

全球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刘国华,傅伯杰

内蒙古多伦农牧交错区固定沙丘植被群落特征分析    白文明,李凌浩,宋世环

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    段飞舟;刘雪华;

汉江上游金水河流域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卜红梅;党海山;张全发;

马尾松天然次生林生物量的结构与分布    张治军;王彦辉;袁玉欣;李志勇;曹磊;于澎涛;王颖;

小兴安岭天然红松林种群结构的研究    葛剑平,郭海燕,陈动

红松的地理分布    马建路,庄丽文,陈动,李景文

北京山区油松林净初级生产力对气候变化情景的响应    范敏锐;余新晓;张振明;于洋;赵阳;

环境经济学:中国的进展与展望    王金南;逯元堂;曹东;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评价    於琍,曹明奎,李克让

全球变暖对中国东北植被的影响及对策    徐文锋,邹春静,卜军

森林资源的低碳效益及其价值评估    李忠魁;

不同结构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生物量生产力特征    玉宝;乌吉斯古楞;王立明;张秋良;

森林资源的低碳效益及其价值评估    李忠魁;

气候变化与淮河流域自然生态系统:影响、脆弱性和适应性    郭媛;王艳君;

天然林保护工程在东北林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意义    郝占庆;王庆礼;代力民;

略论植物中文名称的统一    王锦秀;汤彦承;

Responses of forest NDVI in Northeast China to precipitation change    

毛乌素沙地优势植物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肖春旺

黑龙江省东部山区谷地云冷杉林衰退机理的研究    王庆贵

中国森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的研究    肖兴威

蒙古栎地理种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张杰

长白山森林景观边界的定量判定及其动态变化    常禹

森林健康基本理论及评价方法研究    高均凯

青藏高原东缘几种树苗对增强紫外线-B和氮供应的响应    姚晓芹

闽楠群落对不同强度干扰的生态响应    苏小青

川西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研究    鲜骏仁

中国大戟族(Tribe Euphorbieae)的系统分类与进化研究    薛恒钢

东北东部山地森林植被的生态气候学研究    靳英华

四类气候—植被关系模型的比较研究    杨正宇

气候变化对岩溶生态系统的影响    王玲

基于林分生长规律的虚拟森林环境的构建研究    舒娱琴

采挖和接种肉苁蓉对梭梭群落及其生理生态的影响    谭德远

重庆酸雨区马尾松生物量和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张治军

黄河源区气候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    史玉品

兴安落叶松天然林林分结构与生产力特征的研究    陆玉宝

气温与土壤湿度对祁连山北坡植物种子萌发和土壤有机质分解的影响研究    苌伟

左家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特征及其演替研究    王军

京津风沙源治理区森林动态遥感监测研究    袁金国,王卫

淮北地区种植樟树可行性分析    邵建勇;

利用树轮宽度重建近280a来祁连山东部地区的春季降水    勾晓华,陈发虎,王亚军,邵雪梅

天山西部树轮年表的响应函数    袁玉江,李江风

吉林省东部山区近50年森林景观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匡文慧;张树文;张养贞;李颖;侯伟;

沈阳福陵油松年轮宽度年表的建立    陈振举;陈玮;何兴元;邵雪梅;孙雨;张春涛;付印东;刘铁红;

气候变化对马尾松和云南松分布的可能影响    贺庆棠,袁嘉祖,陈志泊

阴山北麓地区近20年来植被生长状况及其年际变化研究    夏虹;武建军;范锦龙;

松嫩羊草草原火烧后地上生产力的变化    周道玮,张保田,李建东

东北主要树种的分布与热量关系的初步研究    徐文铎

崂山风景区森林景观动态变化及其生态效益评价    耿叙武

植被带的南北移动和土地利用情景对未来我国夏季气候的可能影响    李应林

多源遥感数据在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监测中的应用——以漳浦县为例    陈芸芝

黑龙江省森林资源变迁及森林景观变化研究    闫海冰

海南省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及可持续性评价研究    陈磊夫

基于RS技术的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和近自然度评价研究    高泽兵

长白山北坡林线岳桦种群动态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坡向分异    王晓东;刘惠清;

基于GIS的探究式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平台系统    李恒凯;刘小生;潘颖龙;

驻马店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英文)    张俊波;尚可政;王式功;周海;

乌苏大雾气候特征及变化分析(英文)    李彦杰;马琳;闫勇;白学甫;

气候变化对夏秋主要粮食作物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英文)    张百战;吕翔;朱萍;

近50年气候变化对盘锦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英文)    董艳;周世新;孙冰;王丽;张大为;

1982—2006年华北植被覆盖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孙艳玲;郭鹏;

水淹胁迫对华南地区3种园林树种生理特征的影响    黄香兰;郭淑红;薛立;列淦文;叶龙华;

西北地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刘宪锋;任志远;

中国银杏的温度适宜性及其变化趋势    宁平;千怀遂;马丽娜;

基于3S技术的植物资源监测研究进展    王敬钊;王良桂;袁素霞;刘春;明军;

太白山植被时空变化及其对区域气温的响应    张善红

大兴安岭樟子松年轮气候响应及年龄影响探讨    宋来萍

基于多源数据的图们江跨国界地区土地利用/覆盖研究    董叶辉

长白山地区地表温度反演及其与土地利用/覆盖的关系研究    李秀霞

中国亚热带木荷的气候适宜性研究    张静芬

福州鼓山马尾松年轮α-纤维素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黄志鸿

气候变化对油松地理分布影响的研究    郭泉水,徐德应,阎洪

大气CO_2增长和气候变化对森林的影响研究进展    徐德应

黑龙江省兴安落叶松和红松的生态地理分布变化    刘丹;杜春英;于成龙;李宇光;

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    李烨;

发展林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    郭彦;马琼英;

气候变化下宁夏引黄灌区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预估(英文)    刘玉兰;任玉;王迎春;郭晓雷;

发展森林碳汇 迎接低碳时代    黎明;

华北农牧交错带气候生产力时空变化特征——以大同市为例    马琪;延军平;杜继稳;

气候变化对物种影响研究综述    吴军;徐海根;陈炼;

气候变化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李言秀;

全球气候变化对咸阳永寿县气候的影响    王荣国;杨强;高联门;

气候变化对宝鸡市作物气候生产力的影响    何可杰;李恩莉;

河西走廊中部近50a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刘洪兰;白虎志;张俊国;许爱琴;

气候变化对江西水稻生产的影响    胡菊芳;

气候变化对广西干旱灾害的影响    李艳兰;何如;覃卫坚;

廊坊的气候变化与冬小麦播期变化的关系    李茜;张绍恢;陈敏;

中国东部海区经向热力差异对夏季南京气候变化的影响    孙即霖;丛明;吴德星;高山红;

气候变化的全息统一观    黎清才;杨洪昌;谢考宪;

石河子地区近48年来气候变化对棉花产量影响分析    唐湘玲;吕新;

气候变化对河南粮食安全影响及防御策略分析    王淑香;

浅析气候变化对淮河流域地表水资源的影响分析    梁树献;罗泽旺;王式成;杨亚群;程兴无;徐胜;

近50年中国东北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赵秀兰;

气候变化致使洪湖面积萎缩    记者 刘立成 通讯员 许世美

以科学发展观应对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    陈昌平(作者系州气象局局长)

气候变化牵动经济脉搏    本报记者 朱隽

上市公司逐渐重视气候变化    本报记者 卢铮

联合国推出城市防御气候变化实用指南    素闻

中丹气候变化论坛在京举行    记者 刘静

气候变化呼唤“绿色消费”    记者 杨纯

气候变化适应危机求解    本报记者 游雪晴罗晖

从发达国家获得应对气候变化核心技术,难!    本报记者 游雪晴 罗晖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西北干旱气候变化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研究    宋连春

欧盟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王伟男

近100年江河源区生态环境与气候演变趋势研究    胡良温

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措施与WTO规则:冲突与协调    宋俊荣

基于国家利益分析的国际碳减排合作研究    张文磊

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评价    姚凤梅

近50年青藏高原积雪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因子的关系    马丽娟

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研究    郭冬梅

祁连山东段0.8Ma以来的构造隆升与气候变化    邬光剑

纵向岭谷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生态影响研究    何云玲

气候变化对中小流域径流过程的影响研究    刘丽娜

低碳时代的区域发展博弈与中国对策    杨慧

郑州市50年来的气候变化及城市化对其贡献率    王丽娟

江汉平原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影响的研究    纪道柱

天水地区气候变化及对林果生长的影响    马杰

石羊河流域气候变化及其对雨养农业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康淑媛

应对节能减排政府间博弈行为模型研究    张鹏飞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风险源时空特征及综合聚类研究    李爽

气候变化对东北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评估    袁东敏

渭北旱塬地区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及突变性分析    孟丹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