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薄壁多通孔甲烷化催化剂反应工程基础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02:22
热度:

薄壁多通孔甲烷化催化剂反应工程基础研究【摘要】:建立了测定不规则形状催化剂当量直径的实验方法,求解了薄壁多通孔颗粒的等比表面积当量直径和等体积当量直径,为扩散反应模型的建立和有效导

【摘要】:建立了测定不规则形状催化剂当量直径的实验方法,求解了薄壁多通孔颗粒的等比表面积当量直径和等体积当量直径,为扩散反应模型的建立和有效导热系数的计算提供基础数据。采用浸渍法制备了ZrO2/Al2O3复合载体镍基甲烷化催化剂,在中低温域(340~430℃),压力为0.1~2.5 MPa,原料气H2/CO为1~4.5,空速为8000 mL/(g·h)条件下考察了操作条件对催化剂的活性的影响。采用CO氢助解离机理,建立了双曲型本征动力学模型,通过最大继承法对双曲型本征动力学模型进行参数估值,获得动力学模型参数。基于本征动力学,建立了该催化剂颗粒上的扩散-反应模型计算催化剂的内扩散效率因子。在内循环无梯度反应器中进行了宏观反应速率实验,用得到的宏观反应速率数据对所建立的扩散-反应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扩散-反应模型是可靠的,适用于工业计算。考察了操作条件对内扩散效率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升高压力、降低温度都有利于消除内扩散的影响。通过测定固定床轴向和径向的温度分布,研究床层的传热特征。建立了固定床拟均相二维传热数学模型,验证固定床传热数学模型可靠性,并求解径向有效导热系数和壁给热系数。通过直线拟合得到床层径向有效导热系数和壁给热系数与颗粒雷诺数的经验关联式。 【关键词】:甲烷化 薄壁多通孔 动力学 扩散-反应模型 导热系数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203.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前言10-12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11-12
  • 第2章 文献综述12-25
  • 2.1 煤制天然气甲烷化工艺12-15
  • 2.1.1 Tops(?)e公司TREMP~(TM)技术12
  • 2.1.2 Davy公司CRG技术12-13
  • 2.1.3 Lurgi公司甲烷化技术13-14
  • 2.1.4 均温甲烷化技术14
  • 2.1.5 无循环甲烷化工艺14-15
  • 2.2 CO甲烷化催化剂研究现状15-16
  • 2.3 CO甲烷化反应动力学16-19
  • 2.4 扩散-反应模型19-20
  • 2.5 固定床热传导20-22
  • 2.6 异形催化剂的应用22-25
  • 第3章 薄壁多通孔甲烷化催化剂形状系数的测定25-30
  • 3.1 概述25
  • 3.2 形状系数和当量直径的测定原理25-26
  • 3.2.1 形状系数的定义25-26
  • 3.2.2 测定原理26
  • 3.3 实验装置和流程26-27
  • 3.4 规整圆柱颗粒形状系数测定27-28
  • 3.4.1 规整圆柱颗粒床层压降测量27
  • 3.4.2 规整圆柱颗粒形状系数的计算27-28
  • 3.5 薄壁多通孔颗粒形状系数测定28-29
  • 3.5.1 薄壁多通孔颗粒床层压降测量28
  • 3.5.2 薄壁多通孔颗粒床层空隙率测定28
  • 3.5.3 薄壁多通孔颗粒形状系数的计算28-29
  • 3.6 小结29-30
  • 第4章 ZrO_2/Al_2O_3复合载体镍基甲烷化催化剂本征动力学30-43
  • 4.1 概述30
  • 4.2 催化剂制备30-31
  • 4.3 催化剂活性评价31-34
  • 4.3.1 仪器标定31
  • 4.3.2 催化剂装填31-32
  • 4.3.3 催化剂还原32
  • 4.3.4 反应装置和流程32-33
  • 4.3.5 数据分析和处理33-34
  • 4.4 操作条件对反应的影响34-36
  • 4.4.1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34
  • 4.4.2 压力对反应的影响34-35
  • 4.4.3 H_2/CO对反应的影响35-36
  • 4.5 反应动力学36-41
  • 4.5.1 消除内扩散和外扩散36
  • 4.5.2 动力学实验数据36-38
  • 4.5.3 动力学模型38-39
  • 4.5.4 参数估值与模型检验39-41
  • 4.6 小结41-43
  • 第5章 薄壁多通孔催化剂颗粒扩散-反应模型43-56
  • 5.1 概述43
  • 5.2 扩散-反应模型的建立43-48
  • 5.2.1 模型方程44-46
  • 5.2.2 模型求解46-48
  • 5.3 宏观动力学实验数据48-51
  • 5.3.1 实验条件48
  • 5.3.2 实验流程48-49
  • 5.3.3 实验步骤49
  • 5.3.4 数据处理49-51
  • 5.4 内扩散效率因子51-53
  • 5.5 操作条件对内扩散效率因子的影响53-55
  • 5.5.1 温度的影响53-54
  • 5.5.2 压力的影响54-55
  • 5.6 小结55-56
  • 第6章 气体流动状态下多通孔颗粒传热研究56-68
  • 6.1 概述56
  • 6.2 实验流程56-58
  • 6.3 实验数据58-60
  • 6.4 固定床传热数学模型60-64
  • 6.4.1 模型建立60-62
  • 6.4.2 模型求解62-64
  • 6.5 结果与讨论64-66
  • 6.5.1 传热参数的关联64-65
  • 6.5.2 计算值与实验值比较65-66
  • 6.6 小结66-68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68-70
  • 7.1 结论68-69
  • 7.2 展望69-70
  • 参考文献70-76
  • 致谢76-77
  • 硕士学习期间发表论文情况77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ZrO_2-Al_2O_3复合载体对镍基催化剂甲烷化性能的影响    杨霞;田大勇;孙守理;孙琦;

均温甲烷化技术用于煤制天然气探讨    楼韧;任筱娴;钟永芳;

复合氧化物载体对镍基催化剂上CO甲烷化反应性能的影响(英文)    张罕;董云芸;方维平;连奕新;

Perovskite LaFeO_3 supported bi-metal catalyst for syngas methanation    

Ni/MWCNT及镧改性Ni/MWCNT催化CO_2甲烷化反应的性能    张荣斌;梁蕾;曾宪荣;商金艳;汪涛;蔡建信;

TiO_2对Ni/Al_2O_3催化剂CO甲烷化性能的影响    詹吉山;郭翠梨;张俊涛;张金利;

制备条件对Ni/ZrO_2-SiO_2催化剂煤气甲烷化的影响    刘文燕;赵安民;张海涛;应卫勇;房鼎业;

甲烷化催化剂及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    胡大成;高加俭;贾春苗;平原;贾丽华;王莹利;许光文;古芳娜;苏发兵;

煤制天然气高温甲烷化催化剂研究进展    蔺华林;李克健;赵利军;

Methanation of carbon dioxide on Ni/ZrO_2-Al_2O_3 catalysts:Effects of ZrO_2 promote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of novel ZrO_2-Al_2O_3 carrier    

合成气甲烷化镍基催化剂的研究    赵安民

整体式催化剂上的乙烯环氧化反应及反应器模拟    赵阳

异形甲烷蒸汽转化催化剂效率因子    程实

煤制天然气甲烷化工艺温控优化    张旭;王子宗;

甲烷化反应器及配套工艺技术开发    高振;侯建国;穆祥宇;姚辉超;张瑜;张勃;侯海龙;

ZrO_2负载金属对CO_2甲烷化的催化作用    刘华平;叶素芳;王呈呈;孔丽萍;叶向荣;钟依均;朱伟东;陈刚;王树华;

MoO_3对Ni/Al_2O_3催化剂CO甲烷化性能的影响    杨霞;秦绍东;龙俊英;孙守理;

工业副产煤气的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刘辉;王雯;魏晓明;黄燕;刘广青;

煤制天然气气质产品组成分析    崔德春;门秀杰;李强;徐庆虎;

传统合成氨工艺中甲烷化催化剂的失活和预防    孙经东;

新型煤制气甲烷化无循环工艺探究    姚辉超;宋鹏飞;侯建国;王秀林;高振;穆祥宇;张瑜;

浅谈变温吸附在煤制天然气中的作用    曹立军;

煤制天然气工艺技术    王腾飞;

薄壁多通孔甲烷化催化剂反应工程基础研究    沈叶婷

乙烯环氧化反应器本质安全化设计研究    陈亚军

整体式催化剂反应/反应耦合强化的研究    刘茜

蜂窝状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氮氧化物催化还原性能研究    刘小婉

煤制合成天然气装置能耗分析与节能途径探讨    刘永健;何畅;冯霄;王季秋;李安学;

CuO-ZnO-ZrO_2的柠檬酸燃烧法制备及其催化CO_2加氢合成甲醇的性能    郭晓明;毛东森;卢冠忠;王嵩;

CO甲烷化研究进展    郑荣兵;徐新良;徐亚荣;王吉德;

焙烧温度对Ni-Fe/γ-Al_2O_3催化剂一氧化碳甲烷化性能的影响    王宁;

CO甲烷化Ni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路霞;陈世恒;王万丽;马紫峰;

煤制天然气技术发展概况与市场前景    汪家铭;蔡洁;

CO_2在高分散Ni/La_2O_3催化剂上的甲烷化    宋焕玲;杨建;赵军;丑凌军;

α-Ni/γ-Al_2O_3催化剂催化一氧化碳甲烷化反应的研究    马胜利;谭猗生;张清德;韩怡卓;

不同进气方式对热等离子体应用于CH_4-CO_2重整的影响    白玫瑰;陶旭梅;吴青友;黄志军;李育亮;印永祥;戴晓雁;

煤制天然气工艺技术和催化剂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    赵钢炜;肖云汉;王钰;

氨分解制氢与钯膜分离氢的研究    张建

高温变换催化剂床层的反吹    朱昌厚;

催化剂工程在硫酸生产中所起的作用    彭明华

车轮状烃类蒸汽转化催化剂的评述    罗家立;

论化肥催化剂的硫中毒    郭汉贤;

低变催化剂的非氧化卸出方法    杨彦伟,吴全贵,王赞峰,武法咏

低变催化剂还原流程的改造    孙永胜

中压耐硫变换工艺及催化剂的使用现状    纵秋云

高温变换催化剂使用状况分析及更换方案探讨    吴崎

监控再生操作 降低催化剂跑损    汪忠明

变换催化剂的使用和评价    万兵

Z-503预转化催化剂的工业应用    周新娣;卢福明;

使用钴钼系催化剂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吕洪浩;曹昭君;刘阿萍;

钴钼耐硫变换催化剂的装填及硫化    王建国;

CTO-1脱氧催化剂的工业应用    胡召芳;陈荔;刘应杰;刘华伟;李木林;胡典明;王先厚;孔渝华;

预载活性组分汽油脱臭催化剂床层压降增大和活性下降原因分析及对策    阎富山;罗继刚;

DZG-10催化剂的首次工业应用    王元琪;梁长君;高慧东;

RN-10B催化剂在沧州分公司加氢精制装置上的应用    艾中秋;

低温SCR脱除NOx催化剂的开发    杜霞茹;李锋;付桂芝;肖菲;束庆宇;刘振峰;

制氢原料加氢净化催化剂使用技术    杜彩霞;

JB-1新型耐硫变换催化剂的中试与工业应用    江展昌;范涌泉;范钦红;

烃类原料蒸汽转化制氢系列催化剂及技术成功    李杰

从春到夏的坚守与突破    王永军 白志敏

催化剂,CO变换工艺的灵魂    原化学工业部副总工程师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原理事长 王文善

节能型全径向串塔新工艺的五大特性    

基于微纤维结构化的F-T合成蜡油氢解催化剂制备、结构及性能研究    蒋坚

人工神经网络辅助设计六氟丙烯氢氟化催化剂    钟光祥

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铈基催化剂的研究    彭悦

二氧化硫催化氧化反应器流向变换强制周期操作的模型化    吴慧雄

原料组成对渣油加氢转化性能及催化剂性质的影响    孙昱东

氧化铈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氧化性能的研究    李俊峰

丙烯氨氧化合成丙烯腈催化剂氧化/还原行为研究    武新颖

碳一化学品转化反应及催化剂的研究    李文泽

过渡金属基催化剂在乙醇合成乙酸乙酯反应中催化性能的研究    王丽霞

掺杂六铝酸盐催化剂上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研究    李菁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用于焦炉煤气二氧化碳重整反应的研究    朱秋桦

水蒸汽法再生乙炔氢氯化铋基无汞催化剂的研究    李士伟

铜基甲醛乙炔化催化剂活性铜物种的形成及炔化性能研究    罗敏

焦化轻油加氢制备高辛烷值汽油调和组分的研究    任云朋

Mn_2O_3/AC微波催化剂微波选择催化还原氮氧化物研究    李虎

裂解汽油一段加氢催化剂HTC-200的应用研究    赵宝春

镍基裂解汽油加氢催化剂的开发及工业应用    魏弢

140万吨/年加氢裂化装置催化剂湿法与干法硫化开工的应用研究    任鹏军

蜂窝状钒钼钛脱硝催化剂的涂覆技术及性能研究    刘波

Ni-Mo型润滑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研究    张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