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含钒氧化物和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甲烷和丙烷选择氧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01:27
热度:

含钒氧化物和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甲烷和丙烷选择氧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摘要】:随着全球范围内石油的有限贮存量及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寻找可以替代石油的其它能源形式已经越来越引起

【摘要】: 随着全球范围内石油的有限贮存量及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寻找可以替代石油的其它能源形式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围绕天然气的有效利用而开展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展开。众所周知,饱和的低碳烷烃(主要以甲烷,乙烷,丙烷等为主)是天然气中的主要成分,通过催化过程实现低碳烷烃的功能化是天然气有效利用的主要途径。 目前文献报道的甲烷转化途径有直接转化和间接转化两种,间接转换是目前甲烷利用的主要形式,例如由甲烷经水蒸气重整反应制合成气,然后由F-T合成等反应进一步转化为液体燃料和有机化工原料;但这些工艺过程存在诸多缺点,如设备复杂、过程繁琐、投资大、操作条件苛刻、需高温高压、设备要耐腐蚀等等。如果能够实现甲烷的直接转化,则必然大大节约生产成本及能耗,符合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甲烷的直接转化过程中,甲烷选择氧化制甲醛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方向之一。在甲烷选择氧化制甲醛的研究中,所采用的活性组分大部分是过渡金属元素,其中以Mo和V居多,所用载体主要包括Al_2O_3、TiO_2、ZrO_2以及SiO_2等,以SiO_2为主。总体而言,这些催化剂的活性均不够高,除与活性组分有关外,还与活性组分在载体上的分散程度有关。介孔材料以其规则孔道结构、高比表面积和热稳定性成为一类受到广泛关注的新型载体,在低碳烷烃的选择性氧化反应中以介孔材料MCM-41、MSU-2、SBA-1、SBA-15等为载体的负载型催化剂显示出比较好的催化活性。 丙烯是现代石油化工重要的基础原料之一,从丙烯出发可以生产一系列重要的丙烯衍生物,如丙烯腈、丙烯醛、丙烯酸、聚丙烯、异丙橡胶等。目前丙烯主要来自于石油蒸汽裂解,随着石油资源的日趋短缺,势必影响丙烯的产出,难以满足丙烯日益增加的旺盛需求。天然气中有着相对丰富的丙烷资源,而从丙烷催化选择氧化制丙烯则被认为是生产丙烯的一条可能途径。含有钒基的氧化物负载型催化剂在丙烷催化选择氧化制丙烯中具有较好的催化作用,在已报道的研究体系中,所使用的载体有SiO_2,Al_2O_3,TiO_2,ZrO_2和MgO等。经研究发现,催化剂的酸碱性、催化剂表面钒物种的状态、表面钒物种的还原性能、载体的比表面和孔道结构等因素都会影响催化剂的选择氧化性能。一般认为在具有大孔径和孔容的氧化硅上有较好的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的催化效果。随着MCM-41系列介孔分子筛的开发,氧化物负载在介孔分子筛上作为催化剂已有大量报道,一般是以负载法制备催化剂。这种方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组分主要分布在孔道表面,其优点是制备过程简便实用,但其缺点是负载上的组分容易阻塞孔道,高温反应后易团聚。如果能将纳米氧化物颗粒以高度分散的形式嵌入到介孔分子筛孔壁,使得活性组分更容易和载体相互作用,不但不会阻塞孔道,而且还具有比较高的活性比表面,增加抗团聚性能,从而有可能提高催化效果。 本论文旨在开发应用于甲烷和丙烷选择氧化的新型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提高活性组分在载体中的分散度及增强活性组分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少活性组分的流失;另外,本论文还研究了不同的制备方法对催化剂制备及性能的影响。通过各种现代表征手段,研究活性组分的存在状态及在反应中的作用,进一步关联催化活性与催化剂微观结构的关系。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果如下: 一、以杂多酸为前驱体,浸渍和原位合成含PMoV复合氧化物分子筛催化剂及在甲烷选择氧化中的催化性能研究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负载型MoO_3或V_2O_5催化剂中添加P元素具有很好的修饰作用,在甲烷选择氧化制备甲醛的反应中能够显著提高甲醛的选择性。第三章和第四章内容主要是围绕处在研究开发阶段的甲烷直接选择氧化制备甲醛(MPO)反应而展开的。 我们选用含PMoV的杂多酸H_5PMo_(10)V_2O_(40)作为合成催化剂的前驱体,具有孔径分布均一,热稳定性较好的介孔SBA-15为载体,通过常温下湿法浸渍制备了不同含量的负载型PMoV/SBA-15,对其甲烷选择氧化反应(MPO)性能进行了比较,考察了负载量、反应温度、空速等对甲烷转化率和甲醛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甲烷转化率随负载量的增大和反应温度的升高而提高,甲醛的选择性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负载量的增大先升后降,加大空速甲烷的转化率降低而甲醛的选择性升高,在考察范围内催化剂在反应条件为:T=640℃、GHSV=48320L/Kg·h、氧化物负载量为2.89%时,甲醛的时空产率为最高(295g·Kg_(cat)~(-1)h~(-1))。XRD、氮吸附、NH_3-TPD、H_2-TPR、Raman和FT-IR结果表明,氧化物含量≤2.89%时,P-Mo-V氧化物在载体介孔孔道内以高度分散的状态存在,催化剂的酸性和氧化还原性质与负载量相关,这些特征和性质进而影响催化剂的反应活性。 众所周知,在介孔材料的合成中,盐酸和硝酸一般作为酸度调节剂来使用。考虑杂多酸既可溶于水又可溶于醇类中,利用其溶解后可以完全电离出氢离子的特点,我们选用含有PMoV杂多酸H_5PMo_(10)V_2O_(40)作为合成介孔材料的酸度调节剂和活性组分的前驱体,在乙醇体系中,合成出具有规整孔道结构的PMoV-mesoSiO_2介孔材料,杂多酸的添加量会直接影响合成样品的形貌和孔结构特点。通过TG-DTA,XRD,XRF,氮吸附,TEM,FTIR和拉曼等的表征,发现这些介孔材料具有类似MCM-48的三维立方结构。P-Mo-V氧化物的含量低于6.68%时,复合氧化物在mesoSiO_2中具有很好的分散性,而适当氧化物含量的催化剂在甲烷选择氧化制备甲醛反应中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同时在相近的含量下,比较由共合成法和普通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发现由共合成法制备出的3.40PMoV-mesoSiO_2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该催化剂上甲醛的最高时空产率为330 g Kg_(cat)~(-1)h~(-1)。 二、共合成法制备含钒介孔分子筛及在丙烷选择氧化中的催化性能研究 基于前人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含钒基的二氧化硅催化剂在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中有较好催化活性。本部分主要是利用可溶于水的硫酸氧钒作为前驱体,在不同的条件下,原位共合成了含钒不同类型的介孔分子筛并应用于丙烷选择氧化反应。 因为新型介孔分子筛SBA-15具有大的比表面及孔径,自从问世以来,一直被人们广泛应用在催化领域。在第五章中,我们在水相中以硫酸氧钒为前驱体,P123为模板剂,通过调节水热混合液的pH值,经过水热及焙烧处理后制备出含钒分子筛,分别用TG-DTA,XRD,XRF,氮吸附,TEM,拉曼,NH_3-TPD和H_2-TPR等研究了催化剂的物化性质并测试了其在丙烷选择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由pH调节法所合成出的V-SBA-15催化剂具有大约350 m~2/g的比表面、10 nm左右的平均孔径且典型的两维六角的孔道结构;氧化钒在分子筛的骨架内主要是以高度分散的孤立态的四面体钒氧形式存在,这正是丙烷选择氧化反应中的活性中心位。通过优化反应温度、空速和丙烷与氧气之间的比例等条件,0.98V-SBA-15催化剂对于丙烷选择氧化反应取得较好的催化活性结果:T=600℃,GHSV=15000 L·Kg~(-1)·h~(-1),丙烯的单程最大产率为13.3%。 具有大的比表面及热稳定性和水热稳定性的HMS分子筛一直是催化工作者关注的热点。第六章中主要是在合成蠕虫状材料HMS的过程中,加入硫酸氧钒制备出V-HMS分子筛。通过对合成出的分子筛进行相应的物化表征分析,显示我们合成出的V-HMS样品具有大的比表面和孔容,分别为930 m~2/g和0.8 cm~3/g左右。钒物种进入了分子筛骨架并与硅形成稳定的Si-O-V键。发现催化剂中氧化钒含量≤6.21%时,钒物种以高度分散的孤立态的钒氧四面体存在。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6.21V-HMS上丙烯选择性为43.0%,单程最大产率为16.6%。优于文献中报道的负载型V/HMS催化剂。 考虑在介孔材料中所使用的模板剂一般都是长链的嵌段共聚物,价格较昂贵,而采用比较环保的化学试剂是现代绿色化学的一个要求,第七章中我们使用毒性较小且价格相对便宜的有机二元羧酸(戊二酸)来作为模板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将氧化钒纳米粒子嵌入到硅骨架,得到高分散、高比表面(~600 m~2/g)、较大孔径(~5 nm)的钒硅分子筛催化材料,并研究其在丙烷选择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研究表明,催化剂制备前后钒物种基本无损失,合成得到的钒硅介孔分子筛中钒物种分布均匀,主要以孤立态四面体构型为主。3.96V-meso-SiO_2在T=600℃,GHSV=18750 L·Kg~(-1)·h~(-1)时,丙烷有较大转化率(45.8%),丙烯产率为14.8%。 三、双溶剂法制备大孔径、负载型钒基催化剂及在丙烷选择氧化中的应用研究 MCM-41和SBA-15是催化领域应用非常广泛的介孔分子筛,二者的结构均属P6mm相,是两维孔道结构。但在选择氧化反应中,传质和扩散的因素使人们还注意到开拓更大孔径的载体及具有三维连续孔结构材料。最近一种新的介孔泡沫材料MCF被合成出来。它是一种具有超大孔径、三维连续孔道结构、极好的热稳定性的新型材料,其形貌类似于蜂窝或海绵。这种介孔材料的孔分布很窄,晶胞(Cell)之间通过窗口(Window)相连接,因而更有利于物质的扩散和传输。另外MCF具有易合成、孔径可调、孔壁厚和热稳定性好的优点。 在第八章中,我们采用双溶剂法,通过正己烷作为有机相,硫酸氧钒溶液为水相,介孔材料MCF为载体,利用双溶剂法可以通过毛细管凝聚和硫酸氧钒溶液和正己烷之间的亲水憎水作用,使得水溶液大部分进入到载体孔道内的优点,合成出不同负载量的VOx/MCF催化剂,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7.03V/MCF催化剂上丙烷的单程产率可以达到17.3%。另外采用普通浸渍法和双溶剂法合成出相近含量的VOx/MCF催化剂。通过对它们进行相应的物化表征和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的催化活性测试,得出由双溶剂法制备出的催化剂,可以保证氧化钒尽可能进入载体的内表面,在载体中高度分散,而普通浸渍法制备的样品表面则有大量聚集态甚至是晶态的氧化钒,双溶剂法制备的催化剂在催化丙烷选择氧化的性能明显优于普通浸渍所得催化剂。 【关键词】:杂多酸 氧化钒 共合成 甲烷 丙烷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O643.36
【目录】:
  • 目录3-5
  • 中文摘要5-9
  • Abstract9-14
  • 第1章 绪论14-56
  • 1.1 介孔材料概述14-15
  • 1.2 甲烷功能化概述15-26
  • 1.3 丙烷功能化概述26-39
  • 1.4 本论文研究出发点及目标39-41
  • 参考文献41-56
  • 第2章 实验及仪器56-62
  • 2.1 化学试剂56
  • 2.2 催化活性的测试与分析56-57
  • 2.3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57-61
  • 参考文献61-62
  • 第3章 负载型P-Mo-V/SBA-15的制备、表征及在甲烷选择氧化反应中的应用62-85
  • 3.1 引言62-63
  • 3.2 P-Mo-V/SBA-15的制备63
  • 3.3 P-Mo-V/SBA-15的物化表征63-73
  • 3.4 P-Mo-V/SBA-15在甲烷选择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73-78
  • 3.5 小结78-79
  • 参考文献79-85
  • 第4章 P-Mo-V-mesoSiO_2的合成、表征及在甲烷选择氧化反应中的应用85-107
  • 4.1 引言85-86
  • 4.2 P-Mo-V-mesoSiO_2的合成86
  • 4.3 P-Mo-V-mesoSiO_2的物化表征86-96
  • 4.4 P-Mo-V-mesoSiO_2在甲烷选择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96-100
  • 4.5 小结100-101
  • 参考文献101-107
  • 第5章 pH调节法V-SBA-15介孔分子筛的合成、表征及在丙烷选择氧化反应中的应用107-134
  • 5.1 引言107-108
  • 5.2 V-SBA-15分子筛的合成108
  • 5.3 V-SBA-15分子筛的物化表征108-122
  • 5.4 V-SBA-15分子筛在丙烷选择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122-127
  • 5.5 小结127-129
  • 参考文献129-134
  • 第6章 原位共合成法V-HMS介孔分子筛的合成、表征及在丙烷选择氧化反应中的应用134-155
  • 6.1 引言134
  • 6.2 V-HMS分子筛的制备134-135
  • 6.3 V-HMS分子筛的物化表征135-146
  • 6.4 V-HMS分子筛在丙烷选择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146-149
  • 6.5 小结149-150
  • 参考文献150-155
  • 第7章 溶胶-凝胶法钒硅介孔分子筛的合成、表征及在丙烷选择氧化反应中的应用155-179
  • 7.1 引言155-156
  • 7.2 钒硅分子筛的合成156
  • 7.3 钒硅分子筛的物化表征156-168
  • 7.4 钒硅分子筛在丙烷选择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168-173
  • 7.5 小结173-174
  • 参考文献174-179
  • 第8章 双溶剂法制备VO_x/MCF催化剂及在丙烷选择氧化反应中的应用179-200
  • 8.1 引言179-180
  • 8.2 VO_x/MCF的制备180-181
  • 8.3 VO_x/MCF的物化表征181-190
  • 8.4 VO_x/MCF在丙烷选择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190-193
  • 8.5 小结193-195
  • 参考文献195-200
  • 第9章 总结与展望200-203
  • 9.1 研究总结200-202
  • 9.2 展望202-203
  • 个人简历及发表论文203-204
  • 作者简介:203
  • 博士期间论文情况:203-204
  • 致谢204-20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Ni-V-O催化剂上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的反应    照日格图,葛庆杰,李文钊,贾美林,于春英,徐恒泳

Mo/ZrO_2催化剂上甲烷选择氧化制甲醛    张昕,贺德华,张启俭,叶青,徐柏庆,朱起明

甲烷部分氧化制甲醛催化剂MoO_3/SiO_2及MoO-3·MxOy/SiO_2的程序升温还原研究    曹荣,陈燕馨,李峥嵘,李文钊

二氧化钛介孔分子筛的合成和表征    乐英红,马臻,华伟明,高滋

SBA-15负载钒氧化物催化剂上甲烷选择氧化反应    汪晓星,林宝敏,杨薇,郭倩,张庆红,王野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全球CH_4排放的影响    王大力

天然气燃料电池的原理与应用    张涛

21世纪石油化工催化材料的发展与对策    闵恩泽

国内外天然气利用的现状与展望    陈赓良

甲烷选择氧化和氧化官能团化的研究进展    王野

掺杂Co的介孔SiO_2的制备与表征    张春;李村;吴振玉;王冬梅;康文斌;

由膨润土合成介孔分子筛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章璟嵩;于少明;

有机改性介孔硅材料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张国君;班红艳;吴红运;王家博;张丽华;高丽娟;

Cu/Ce-HMS的合成    陈君华,陈庆榆,戚邦华,伏再辉

Fe/Ce-HMS纳米中孔材料的原位合成    陈君华,陈庆榆,戚邦华,黄顺军,伏再辉

高比表面硫酸沉淀法纳米白炭黑的制备及表征    陈君华;郭雨;周扬;周川成;周鑫;钱行;胡少强;

微生物介导的土壤甲烷循环及全球变化研究    冯虎元,程国栋,安黎哲

Ce_(0.6)Zr_(0.4)O_2和BaSO_4微纳米粒子的水热合成与表征    张磊;穆青;戴洪兴;何洪;

浅议我国天然气发展的“瓶颈”及对策    李长江;雷李军;

麻炭的制备及其微观结构    李慧琴;杨儒;徐新花;李敏;郝新敏;张华;张建春;

FAU型沸石膜的合成及其在气/液分离中的应用    孙国锋;王金渠;刘垚;孔春龙;

低模板剂法合成Silicalite-1沸石膜及其气体渗透性能    赵庆宇;王爱芳;孔春龙;鲁金明;杨建华;王金渠;

FAU型沸石膜的合成及其在气/液分离中的应用    孙国锋;刘垚;王金渠;

纯硅MCM-41的制备及表征    龚德志;闫群英;刘旭松;蒋丽娟;姜斌;王国胜;

合成Ti-HMS分子筛的制备过程    王广建;曾娜;张晋;郭娜娜;

MCM-41与8-羟基喹啉铝复合发光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祝翠梅;魏长平;彭春佳;许洁;孙小飞;

离子液中介孔TiO_2的制备及其形成机理研究    王广健;杨振兴;陈士夫;徐明霞;

纳米棒状结构Ce_(0.7)Zr_(0.3)O_2制备及机理研究    杜玉成;史树丽;何洪;

原位聚合PET/分子筛复合材料及性能研究    金建;肖强;

环保催化剂技术的研究进展    韩利华;郭绍义;梁英华;

固体酸碱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生物柴油合成中的应用    高登征

Ti-MWW钛硅分子筛合成新方法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    谢伟

具有多重孔结构的MFI型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    陈丽

基于多聚胺和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介孔硅材料的合成及其选择性氧化应用研究    周文娟

LDHs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研究    李红娟

低温等离子体催化氧化甲烷合成甲醇的应用基础研究    陈琳

几种重要医药中间体的绿色催化合成研究    李晚谊

新型NZP族催化剂载体材料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祝琳华

新型开放骨架结构亚磷酸锌和亚磷酸铁晶体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乔健

若干钼酸盐与硼酸盐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于洋

(MCM-41)-La_2O_3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光学性质研究    赵紫军

介孔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孔道中脂肪酶固定化的研究    谷桂娜

介孔分子筛的制备及对木瓜蛋白酶固定化研究    孙伟杰

介孔生物玻璃对银离子的装载、释放及抗菌性能研究    赵存挺

中孔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王友强

氧化锰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李恒

A1-SBA-15介孔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    李敏艳

沸石参与的选择性催化醇需氧氧化研究    苏会立

以离子液体为模板剂合成介孔分子筛MCM-41    喻娟

无机骨架过渡金属硫酸盐及沸石型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郭冬伟

中国CH_4排放量的估算    王明星,戴爱国,黄俊,任丽新,沈壬兴,H. Schutz,H. Renneuberg,W. Seiler,R. A. Rasmussen,M.A.K. Khalil

稻田CH_4的传输    上官行健,王明星,陈德章,沈壬兴

在MoO_3/SiO_2及其添加体系上甲烷部分氧化制甲醛的研究    曹荣,陈燕馨,李峥嵘,李文钊

世界天然气供需新动向    高寿柏

世界天然气发电现状与趋势    胡奥林,周昌英

合成气一步法制二甲醚工艺及催化剂研究进展    王和平

用于甲烷选择性氧化反应制甲醇的膜催化技术    朱立忠

甲烷在Cu改性Mo/HZSM-5催化剂上的芳构化反应    王冬杰,张一平,费金华,郑小明

氮气在MCM-41分子筛中的吸附:实验和分子模拟    曹达鹏,陈建峰,沈志刚,张现仁,汪文川

SBA-15负载钒氧化物催化剂上甲烷选择氧化反应    汪晓星,林宝敏,杨薇,郭倩,张庆红,王野

甲烷氧化偶联Li-Mn-Ti-O催化剂的研究    王新平;沈鸿福;

甲烷三重整制合成气    姜洪涛;李会泉;张懿;

模拟深海极端环境下烷类气体的拉曼光谱实验研究    马君;曲业飞;黄阳玉;杨成恩;史晓凤;郑荣儿;

丙烷选择氧化用VPO/SiO_2催化剂的研究    张昕,李华明,万惠霖,翁维正,伊晓东

流化床甲烷/丙烷临氧CO_2重整制合成气反应研究    井强山,郑小明

无机膜反应器在丙烷选择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杨萍,方文雷,杨维慎,房廉清,熊国兴,林励吾

助剂对PdO/Al_2O_3催化剂的抗硫中毒性能影响    刘宪云;高利平;

甲苯液相选择氧化反应催化剂研究进展    张昕;张贵泉;林涛;祁敏;龚婷;

甲烷二氧化碳催化重整制合成气研究进展    郝世雄;余祖孝;刘兴勇;

甲烷加丁烷和丙烷制出运输燃料    孙伯英

Sb_2O_5/SiO_2催化剂上加入NO的甲烷选择氧化反应    张海东;李灿;孙科强;应品良;郑旭煦;

不同方法制备的Zn/HZSM-5催化剂上甲烷和丙烷的无氧芳构化研究    宣东;沈晓春;楼辉;郑小明;

低温下甲烷与丙烷的共同活化芳构化    沈晓春;楼辉;宣东;郑小明;

纯硅分子筛SBA-15担载碱金属的催化剂:用于乙烷选择氧化生成醛类化合物的新型催化剂体系    张哲;赵震;徐春明;段爱军;王宏宣;

SBA-15担载碱金属催化剂的表征及丙烷选择氧化反应性能的研究    张仲亮;赵震;王宏宣;段爱军;

YSZ/Ni金属催化剂催化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    王亚权;洪学斌;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中还原过程对Ni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宫立倩;陈吉祥;张继炎;李萍;

CeO_2对CH_4-CO_2重整Ce-Rh/Al_2O_3催化剂抗积碳性能的影响    王锐;徐恒泳;李文钊;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抗CO催化剂PtRu/C的研究    许韵华;晋丽叶;陈敏;王永生;朱红;

硅胶键合有机磺酸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盖帅;徐永强;刘晨光;

35亿年前微生物就能造甲烷    记者  陈超

日本利用海藻进行甲烷发电和废热供暖系统实验    新洲

欧美发现目前火星生命重要证据    王俊鸣

“卡西尼”在土卫六上看见“疑似湖泊”    记者 陈勇

北极甲烷面临解冻危险    吕静 王平才

南工大开发高效菌种让粪便转化成甲烷    解悦

有雨有河,士卫六酷似地球40亿年前    记者 杨骏

深海甲烷遇暖破冰升空污染大气    辛 力

甲烷:气候变化的引爆器    本报记者 黄永明

地幔中可产生甲烷    记者 曹丽君

含钒氧化物和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甲烷和丙烷选择氧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裴素朋

掺杂六铝酸盐催化剂上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研究    李菁

新型丙烷选择氧化催化剂制备、表征、反应及相关研究    刘世熙

熔融态金属催化制氢及均相催化制备3,3-二甲氧基丙酸甲酯的研究    王科

纳米碳纤维生长速率及形态调控    卢文新

微波辐射下耐硫型Pd催化剂的可控制备及在一步法合成二甲醚中的应用    褚睿智

脂肪酸甲酯加氢制脂肪醇Cu/Zn催化剂的失活机理研究    黄辉

Ni催化剂催化乙醇重整制氢的研究    王文举

乙醇重整制氢Ir-La催化剂设计及微反性能优化    陈鸿庆

钛基SCR催化剂及其钾、铅中毒机理研究    姜烨

金属负载的HZSM-5上甲烷和丙烷无氧芳构化反应研究    宣东

丙烷及C_4石油液化气制丙烯催化剂研究    张翠侦

等离子体与催化剂协同催化CH_4选择性还原脱硝反应研究    刘彤

二氧化钛负载杂多酸光催化降解DEP的研究    宋如翠

低碳烷烃脱氢负载型铂锡催化剂的研究    朱静

生物沼气联合重整制合成气催化剂制备及反应工艺的研究    孙道安

橡胶防老剂4020合成工艺的研究    李正启

Ni/TiO_2-SiO_2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顺酐加氢性能研究    杨燕萍

烟气脱硝SCR催化剂的性能研究    彭神风

焦炉煤气钌甲烷化催化剂的制备及研究    王莉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