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低山丘陵区刺槐林土壤甲烷通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
华北低山丘陵区刺槐林土壤甲烷通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摘要】:研究我国森林土壤甲烷通量的变化特征、源汇转换过程及其影响机制,对定量评价森林土壤甲烷累积通量及其增温潜势具有重要的科学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714
【目录】:
- 摘要5-8
- Abstract8-18
- 第一章 绪论18-34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18-20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20-30
- 1.2.1 森林土壤甲烷通量的研究概况20-24
- 1.2.2 研究方法的概述24-26
- 1.2.3 刺槐林土壤甲烷通量研究概况26
- 1.2.4 影响土壤甲烷通量的影响因素26-30
- 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30
- 1.4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30-34
- 1.4.1 研究目标30-31
- 1.4.2 研究内容31-33
- 1.4.3 技术路线33-34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34-42
- 2.1 研究区域概况34-35
- 2.2 研究方法35-40
- 2.2.1 土壤甲烷通量测定36-37
- 2.2.2 气象因子的观测37
- 2.2.3 土壤因子观测37-38
- 2.2.4 土壤甲烷氧化菌实时定量PCR的测定38-40
- 2.3 计算公式40-41
- 2.3.1 代表性时段的选取40-41
- 2.3.2 增温潜势(GWP)的计算41
- 2.4 统计分析方法41-42
- 第三章 箱式-激光法的密闭时间和代表性时段确定42-57
- 3.1 密闭时间的研究44-47
- 3.1.1 气室内的微环境44-45
- 3.1.2 气室内的甲烷浓度45
- 3.1.3 原始斜率的计算45-46
- 3.1.4 气室内的甲烷通量46-47
- 3.2 代表性时段的选取47-53
- 3.2.1 甲烷通量的日变化特征及差异47-49
- 3.2.2 代表性时段的选取49-51
- 3.2.3 代表性时段与日均值差异比较以及多日尺度上的验证51-53
- 3.3 讨论53-56
- 3.3.1 甲烷通量的日变化特征53-55
- 3.3.2 代表性时段的选取与验证55-56
- 3.4 小结56-57
- 第四章 土壤甲烷通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57-86
- 4.1 林内外水热状况58-61
- 4.1.1 大气温度58
- 4.1.2 相对湿度58-59
- 4.1.3 光合辐射59
- 4.1.4 降水量59-61
- 4.2 土壤因子状况61-65
- 4.2.1 土壤理化性质61-64
- 4.2.2 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64-65
- 4.3 土壤甲烷通量的时空分布特征65-69
- 4.3.1 日变化65-68
- 4.3.2 季节变化68-69
- 4.4 土壤甲烷通量与影响因素的关系69-78
- 4.4.1 林内外水热因素69-72
- 4.4.2 土壤因素72-76
- 4.4.3 微生物76-78
- 4.5 讨论78-84
- 4.5.1 大气环境因子的变化特征78-79
- 4.5.2 甲烷通量的变化特征79-80
- 4.5.3 甲烷通量与影响因素的关系80-84
- 4.6 小结84-86
- 第五章 脉冲降水对土壤甲烷通量的影响及源汇捕捉86-99
- 5.1 观测期间气象因子87-88
- 5.2 脉冲降水对甲烷通量、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88-90
- 5.3 降水不同时期土壤甲烷通量及各气象要素影响的比较90-94
- 5.4 降水不同时期土壤甲烷通量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94
- 5.5 讨论94-98
- 5.5.1 脉冲降水对土壤甲烷通量的影响94-96
- 5.5.2 土壤甲烷通量的影响因素96-98
- 5.6 小结98-99
- 第六章 温室气体累积排放量及综合温室效应99-103
- 6.1 土壤甲烷累积通量99-100
- 6.2 土壤甲烷的相对温室潜势100-101
- 6.3 讨论101-102
- 6.4 小结102-103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103-107
- 7.1 研究结论103-105
- 7.1.1 箱式-激光法测量土壤甲烷通量的密闭时间和代表性时段103
- 7.1.2 刺槐人工林甲烷通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103-105
- 7.1.3 脉冲降水对土壤甲烷通量的影响及源汇捕捉105
- 7.1.4 土壤甲烷累积通量及综合温室效应105
- 7.2 特色及创新之处105-106
- 7.3 展望106-107
- 参考文献107-125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125-126
- 致谢12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二氧化碳甲烷化催化剂制备方法的研究 李丽波,徐国林
Pd/Al_2O_3催化剂表面上甲烷化反应动力学的统计力学研究 Ⅰ甲烷化反应动力学参数的统计力学计算 曹更玉,姜炳南
不同载体上硫化的钼催化剂甲烷化反应与低温氧吸附的研究 伏义路,陆炜杰,黄志刚,姜家乐
甲烷合成反应的特点 郭迎秋;
合成天然气催化剂的研究 王保伟;尚玉光;马新宾;李振花;
一种煤基合成气制合成天然气用Sc_2O_3促进Ni-ZrO_2高效新型甲烷化催化剂 代陈;刘志铭;谢建榕;林国栋;张鸿斌;
Ni原子活化甲烷中C-H键的密度泛函研究 杨华清,陈耀强,胡常伟,龚茂初,胡海荣,田安民
Ni-Fe负载催化剂结构及其CO_2加氢甲烷化活性研究 韦世强,黄敏明,陈三佑,戎晶芳,王其武,杨承宗
合成气甲烷化反应模拟 詹雪新;陈倩倩;朱学栋;
煤制天然气催化剂研究进展 裴婷;王宁波;高俊文;
煤制天然气工艺技术和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何忠;崔晓曦;范辉;常瑜;李忠;
沉淀法制备Cu-Co基甲烷化催化剂的实验研究 刘滔;顾恺成;李进科;王兴军;于广锁;王辅臣;
膨润土改性及Ni/改性土的二氧化碳甲烷化反应 张荣斌;徐校燕;
不同结构γ-Al_2O_3对镍基催化剂低温甲烷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白云星;张俊峰;韩怡卓;谭猗生;
NiFe_2O_4铁氧体气凝胶催化二氧化碳甲烷化 魏磊;杨巧珍;
紫外光照对Ru/TiO_2催化CO甲烷化的促进作用 林霞晖;司瑞茹;何周骏;耿强;陈旬;戴文新;
合成氨装置甲烷化触媒失活的原因分析 余辉;宋洪涛;
浸渍顺序对Ni-La_2O_3/γ-Al_2O_3催化剂浆态床甲烷化催化性能的影响 崔晓曦;何忠;孟凡会;常瑜;李忠;
低温甲烷化煤制天然气显优势 楼韧
首套国产甲烷化装置初具规模 高玉玺 景伟 李飞 记者 常延春 蒋泽函
法采用甲烷化处理城市垃圾 杨骏
等高压甲醇甲烷化专利技术获突破 特约记者 董万森
三星期让垃圾变害为宝 记者 杨骏
我独创一段等温甲烷化制LNG技术 记者 姜小毛
正元化肥一盏电灯倡节约 两亿投资搞技改 记者 商棠通讯员 马利强
高碳能源低碳利用技术出新 记者 李宏乾
新技术让垃圾无污染增值 特约记者 邹晓文
二氧化碳能带来无限商机 本报记者 吕海波
华北低山丘陵区刺槐林土壤甲烷通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 庄静静
钼基耐硫甲烷化催化剂制备及性能研究 王海洋
助催化剂对Mo/HZSM-5上甲烷无氧芳构化催化性能研究 王冬杰
合成气甲烷化镍基催化剂的研究 赵安民
富氢气体中CO选择性甲烷化新型催化剂研究 熊军
甲烷在Mo基分子筛催化剂上的无氧芳构化反应:分子筛的酸性和孔结构作用的研究 苏玲玲
流化床中甲烷临氧自然重整的镍基催化剂及反应机理研究(附:甘油选择性催化氧化初探) 高静
镍基和铁基催化剂上甲烷催化裂解反应的研究 李斗星
CO_2催化转化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潘云翔
合成气甲烷化固定床反应器的数值模拟研究 郭紫琪
合成气制甲烷联产液体产物以及低温转化制甲醇技术探索研究 管飞
合成气催化转化制甲烷反应工艺的研究 许世佩
一步法煤制天然气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李刚
甲烷催化裂解制氢双功能催化剂的研究 徐少军
生物质燃气甲烷化催化剂制备及性能研究 王妍艳
载体晶型及添加金属对Ni/ZrO_2催化CO_2甲烷化性能的影响研究 秦翔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镍基催化剂的研究 李肖晓
三氧化二铝负载镍基催化剂的CO选择甲烷化反应性能 崔琳
一氧化碳甲烷化反应的研究 张俊涛
上一篇:慈利县水电局走上依法治水的轨道
-
用吹扫捕集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及电子捕获技术测定水中的三卤甲烷(THMs)2024-08-19
-
饲料添加剂可减少奶牛30%甲烷排放2024-08-19
-
一种焦炉尾气制天然气制甲烷化工艺2024-08-19
-
基于AADL的甲烷浓度监测报警系统可靠性验证2024-08-19
-
4,4′-二氨基二苯甲烷合成的正交试验法研究2024-08-19
-
研究发现牛吃抗生素甲烷排得多2024-08-19
-
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氯甲烷2024-08-19
-
二氯甲烷分子构型和特征光谱的研究2024-08-19
-
科莱恩与惠生工程及阿美科福斯特惠勒共同建设的VESTA甲烷化新技术中试装置顺利通过各项性能测验2024-08-19
-
添加氯离子对Ni/CeO_2催化剂CO选择甲烷化反应催化性能的促进2024-08-19
-
一氯甲烷的制取2024-08-18
-
甲烷实验室传统制法的优化2024-08-18
-
甲烷的制取与燃烧实验的新方法2024-08-18
-
甲烷的制取和性质的实验改进2024-08-18
-
甲烷与氯气反应必须具备光照条件的验证202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