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秸秆直接还田效果及秸秆热解制成生物炭还田模拟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04:09
热度:

秸秆直接还田效果及秸秆热解制成生物炭还田模拟研究【摘要】:关中地区是陕西省主要的粮食生产区,也是我国小麦-玉米一年两熟轮作制的典型分布区,消除该地区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障碍,促进该地区

【摘要】:关中地区是陕西省主要的粮食生产区,也是我国小麦-玉米一年两熟轮作制的典型分布区,消除该地区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障碍,促进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有利于保障当地粮食安全,而且对于我国其他一年两熟轮作区集约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亦有深远意义。针对该地区农业生产中目前遇到的土壤有机质下降、土壤结构变劣、土壤生产力降低及大量秸秆资源浪费等问题,本研究通过探索高效利用秸秆的方法,为解决地区农业生产中的问题,促进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首先,依据当地小麦-玉米轮作制度的生产现状,于2008-06至2010-10期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原试验站,设置了3个不同的秸秆还田模式组合,进行秸秆还田田间试验,评估秸秆直接还田配合不同的耕作方式对土壤碳、土壤养分和土壤周年生产力的影响,为筛选最优秸秆还田模式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其次,结合关中地区农业的实际情况,借鉴国际上对生物炭(biochar)的研究经验,采用室内培养试验方式比较了秸秆直接物理粉碎与制成生物炭后,在土壤中的腐解特征和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评估了秸秆转化成生物炭后在促进关中地区农业生产的可行性,为秸秆的高效利用提供新型的理论依据;另外,基于室内培养试验的数据,运用数学模型的方法,预测不同生物炭施用量对土壤中碳截留量和土壤中不同碳形态的影响,在更大的时间尺度上(100年)评估生物炭在关中地区石灰性土壤中碳“汇”效果和对土壤质量的改善潜力。具体的试验过程和结果如下: 1.在陕西关中地区,于2008-06–2010-10年采用2年4季的田间定位试验,以玉米秸秆不还田-小麦秸秆不还田为对照(CK),比较玉米秸秆覆盖还田-小麦秸秆高留茬还田(T-1)、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小麦秸秆高留茬还田(T-2)、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小麦秸秆直接还田(T-3)3种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碳储量、养分含量及作物周年产量的影响。与CK相比,3种秸秆还田方式下土壤总有机碳储量(C_T)、土壤活性碳储量(C_L)、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MI)、土壤全磷、硝态氮、速效钾含量和作物周年产量均增加。3种秸秆还田方式对C_T、C_L及CMI的影响表现为T-3 T-2 T-1;对作物周年产量的影响则表现为T-2 T-3 T-1;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无明显规律性,但是对速效钾的影响表现为T-2 T-3 T-1。综合考虑,在陕西关中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小麦秸秆高留茬还田模式(T-2)是较优的耕作方式。 2.通过比较玉米秸秆(MS)、小麦秸秆(WS)、玉米秸秆生物炭(MB)和小麦秸秆生物炭(WB)在土壤中的腐解情况,确定秸秆制成生物炭在关中地区的应用潜力,为探寻秸秆在关中地区石灰性土壤上的更高效利用途径和生物炭在我国碳交易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玉米秸秆和小麦秸秆经过高温制成生物炭后在石灰性土壤中的呼吸速率比其对应的秸秆分别低76%和77%,呼吸趋势与对照(CK)几乎重合。2)两种秸秆与其制成的生物炭对CO_2-C累积释放量的影响呈现与土壤呼吸率相似的差异:在74d的培养期内,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生物炭的CO_2-C累积释放量仅为82.43和84.62mg·pot~(-1),远远低于对应秸秆的355.80和347.00mg·pot~(-1);3)WB和MB的累积矿化率分别为8.96%,8.22%,而WS和MS施入土壤在培养期间的累积矿化率分别达到55.59%,52.58%,是制成生物炭的6.30倍。4)秸秆和生物炭施入土壤经过培养后都显著增加了土壤的总有机碳(TOC)含量,增加幅度为WB MB MS WS,其中以WB增加幅度最高,比CK提高74%。可见,秸秆经热解制成生物炭后在关中地区的石灰性土壤中比秸秆物理粉碎直接还田具有更加稳定的特性,能够更大幅度提高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因此,秸秆制成生物炭在促进关中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增汇减排中很有实际应用价值。 3.在明确生物炭在关中地区具有大幅度提升土壤中有机碳含量的基础上,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探讨生物炭不同的用量进入土壤中在较大时间尺度(100年)上的降解和对土壤碳的影响规律,旨在为生物炭在关中地区的田间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建立全球气候预测模型提供参数。结合关中地区农业的实际情况,试验对玉米秸秆生物炭(MB)和小麦秸秆生物炭(WB),分别设置5、10、20g/kgsoil(11250、22500、45000kg/hm~2)3个水平,分别对应WB-5、WB-10、WB-20和MB-5、MB-10、MB-20等6个处理,及对照CK。结果显示,1)生物炭施入土壤后的降解矿化速率符合“对数模型”,且模型与实际数据的相关性均大于0.95;2)在设定土壤和环境条件不变的条件下用该模型预测出生物炭不同施用量与其百年降解率(Clost100years/%)呈负相关性,有WB-5 WB-10 WB-20和MB-5MB-10 MB-20的规律。即在100年的时间尺度上,生物炭施用得越多,在土壤中剩余的生物炭量越大;3)生物炭能够增加土壤中总有机碳(TOC)含量,而且增加幅度与施用量呈正比;生物炭的施用量对土壤中的可溶性有机碳(DOC)和活性有机碳(LC)影响差异不显著。4)不同的生物炭量对土壤中微生物量碳(MBC)呈显著地负相关性。可以看出,在关中地区的石灰性土壤上施用生物炭,其矿化降解符合对数模型;生物炭施用对土壤中总有机碳含量具有显著地增加效果,且效果能够保持100年以上;生物炭的增加并不能增加土壤中活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含量。因此,在关中地区的石灰性土壤上施用生物炭能够在较长的时间段里增加土壤中总有机碳的含量,但是由于生物炭本身的碳很稳定,并不能显著改善土壤中碳的质量。 【关键词】:小麦-玉米轮作 秸秆利用方式 周年产量 土壤有机碳 生物炭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S158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3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3-25
  • 1.1 研究背景13-15
  • 1.1.1 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瓶颈13-14
  • 1.1.2 循环农业是必然选择14-15
  • 1.2 关中地区农业概况15-16
  • 1.2.1 关中地区农业生产在保证我国粮食安全中的作用15
  • 1.2.2 关中地区农业生产中亟需解决的问题15-16
  • 1.3 积极探索促进关中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案16-23
  • 1.3.1 巩固以直接高效合理利用秸秆资源的技术成果17-19
  • 1.3.2 积极探索秸秆热解技术处理19-23
  • 1.4 关中地区以秸秆还田技术为纽带建设循环农业体系的展望23-25
  • 第二章 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的影响25-32
  • 2.1 材料与方法25-27
  • 2.1.1 试验区概况25
  • 2.1.2 试验材料25-26
  • 2.1.3 试验设计和田间管理26-27
  • 2.1.4 样品采集与指标测定27
  • 2.1.5 试验数据处理27
  • 2.2 结果与分析27-30
  • 2.2.1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耕层土壤碳储量和 CMI 的影响27-29
  • 2.2.2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耕层土壤养分的影响29
  • 2.2.3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作物周年产量的影响29-30
  • 2.3 讨论30-31
  • 2.3.1 秸秆还田方式对农田碳储量和 CMI 的影响30
  • 2.3.2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肥力状况的影响30
  • 2.3.3 秸秆还田方式对作物周年产量的影响30-31
  • 2.4 结论31-32
  • 第三章 秸秆及其生物炭在石灰性土壤中矿化特征比较32-39
  • 3.1 材料与方法33-34
  • 3.1.1 供试材料33
  • 3.1.2 试验设计33-34
  • 3.1.3 指标测定与方法34
  • 3.1.4 数据处理及统计34
  • 3.2 结果与分析34-37
  • 3.2.1 秸秆及其生物炭在石灰性土壤中的矿化速率比较34-35
  • 3.2.2 秸秆及其生物炭在石灰性土壤中的累积矿化量比较35-36
  • 3.2.3 秸秆及其生物炭对石灰性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36-37
  • 3.3 讨论37
  • 3.3.1 秸秆制成生物炭后在石灰性土壤中的矿化情况37
  • 3.3.2 不同秸秆制成生物炭后在石灰性土壤中的矿化情况比较37
  • 3.3.3 秸秆制成生物炭后对增加石灰性土壤总有机的影响37
  • 3.4 结论37-39
  • 第四章 不同施用量生物炭在石灰性土壤中的演变规律探讨39-46
  • 4.1 材料与方法40-41
  • 4.1.1 供试材料40
  • 4.1.2 试验设计40-41
  • 4.1.3 测定与分析方法41
  • 4.1.4 数据处理41
  • 4.2 结果与分析41-44
  • 4.2.1 生物炭施用量对土壤呼吸量的影响及模型的建立41-42
  • 4.2.2 基于模型预测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的长期影响42-43
  • 4.2.3 不同生物炭施用量对不同土壤碳的影响43-44
  • 4.3 讨论44-45
  • 4.3.1 石灰性土壤中施用生物炭在石灰性土壤中的矿化情况44
  • 4.3.2 对数模型在石灰性中对预测生物炭降解的适用性44
  • 4.3.3 秸秆制成生物炭后对增加石灰性土壤碳的影响44-45
  • 4.4 结论45-46
  • 参考文献46-52
  • 致谢52-54
  • 作者简介54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秸秆还田在盐渍土改良中的研究进展与前景分析    吴从稳;陈小兵;金海珠;孙运朋;颜坤;张立华;

太湖稻麦地区秸秆还田增产及培肥效果    王振忠,董百舒,吴敬民

“三农”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周玉梅

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成因与对策    贾大明

土壤碳储量减少:中国农业之隐患──中美农业生态系统碳循环对比研究    李长生

小麦秸秆还田对华北高产粮区碳截留的作用    张庆忠;吴文良;林光辉;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余延丰;熊桂云;张继铭;万炎生;苏运河;彭红;孙爱红;

水稻高留茬还田的土壤培肥作用    刘鹏程,丘华昌

秸杆还田的增磷作用及对植株全磷含量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徐凤花,刘永春,王伟东,孙冬梅,崔占利

循环农业——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模式    陈德敏,王文献

稻麦秸秆全量直接还田技术对土壤的培肥效应    王振忠,李庆康,吴敬民,钱永根,赵金元,顾建东

长期秸秆还田改土培肥综合效应的研究    孙伟红

关中平原田块尺度上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肥力及周年生产力的影响    南雄雄

Researches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Circular Agriculture and Industrial Diversity    

Innovation of China's Circula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Perspective of Low Carbon Economy    

氮磷钾、小麦秸秆还田及播种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宋朝玉;张继余;王振华;李祥云;刘洪明;王圣健;高峻岭;

不同耕作方式与施氮量对麦玉两熟产量的影响    李洪杰;宁堂原;邵国庆;王瑜;田慎重;李增嘉;曲学勇;

鲁东丘陵区玉米—小麦一年两熟一体化耕作技术体系研究    丁晓义;姜鸿明;董超;李林志;陈永娜;严美玲;

青岛蔬菜主产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及评价    陈建美;蔡葵;赵明;王文娇;

聊城市保护性耕作应用现状及其配套技术    张素芳;

榨菜叶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    温明霞;聂振朋;石孝均;

农业循环经济的“4R”原则和保障措施    朱婧;

循环农业规划中景观生态学原理的应用——以苏州市东山镇为例    仇恒佳;周军;黄顺;余俊;

两岸循环型农业之发展比较与交流合作    邓启明;黄祖辉;

循环经济与浙江生态省的农业发展    林贤青;

Dynamics of soil quality after cropland was converted to natural regeneration and alfalfa in the emiarid Loess Plateau    郭志彬;

土壤碳汇能力衰退的生物炭修复    孟静静;刘静宇;黄少鹏;

2BMFY-4型智能玉米免耕播种机研制与示范    杨自栋;杜瑞成;蔡善儒;耿端阳;张国海;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周年生产力的综合评价    刘世平;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

昆山市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研究    谈虹霞;谢正荣;

滚切式轻小型秸杆切碎机的研制    马荣朝;吴维雄;张黎骅;

推动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翁伯琦;陈奇榕;吴越;

腐植酸在循环农业中发展前景初探    梁龙;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秸秆全量还田对冬小麦的生理生态效应    屈会娟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秸秆全量还田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沈学善

不同耕作措施对绿洲灌区冬小麦“根土系统”的影响    冯福学

保护性耕作对旱区小麦—菘蓝轮作土壤生态及作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杨江山

中国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效应研究    赖力

新疆棉花长期连作土壤养分时空变化及可持续利用研究    韩春丽

转Bt基因对水稻根际及残茬降解土壤微生物生态的影响研究    吕豪豪

渭北旱作苹果园保护性耕作技术土壤水分养分效应研究    高茂盛

免耕方式对燕麦田温室气体排放与土壤性状的影响    张志栋

循环农业发展研究    刘倩

等高绿篱—农业复合系统土壤CO_2和N_2O排放特征    莫琼

不同修复措施下侵蚀红壤的团聚体稳定性与肥力特点    杨莹莹

油菜轻简化生产中几项养分管理关键技术的初步研究    苏伟

黄连栽培模式对土壤因子的影响及黄连品系间主要生理指标研究    李鑫鑫

免耕稻田磷素动态及组分特征的研究    通乐嘎

耕作方式对稻田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乐丽鑫

湖北省“两型”农业发展评价研究    张亚杰

基于能值分析的循环农业发展研究    周海川

合肥环城公园不同群落类型碳贮量特点    吴珊珊

玉米秸秆腐解复合菌系CSS-1的构建、菌群组成及腐解特性研究    刘尧

秸秆堆腐还田技术及效益分析    孙学亮;

秸秆还田技术的方式及影响    李启海;

种植盐地碱蓬修复滨海盐渍土效果的研究    林学政,沈继红,刘克斋,黄晓航

生物有机肥对中度盐碱土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    张金柱;郭春景;张兴;王金刚;车代弟;

秸秆还田对土壤质量影响研究进展    叶丽丽;王翠红;彭新华;王丽慧;

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土壤酶活性动态变化的影响    李春霞;陈阜;王俊忠;李友军;付国占;陈明灿;

中国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高祥照,马文奇,马常宝,张福锁,王运华

秸秆还田的效果与方法    孙颉,胡敏,谢笔钧

黄麻秸秆还田及有机肥对滨海盐土的改良试验    王丽娜;陈金林;梁珍海;陈菲然;王利民;赵好;薛丹;

盐碱地改良利用研究进展    刘阳春;何文寿;何进智;沈振荣;

化肥减施及秸秆过腹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弘毅生态农场为例    唐海龙;徐玉新;蒋高明;刘沙沙;张偲;钟世霞;

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    毕于运

滨海盐土培肥改良利用技术及植物耐盐性研究    王利民

滨海盐渍土微生物分布及菌肥改良效果研究    孙佳杰

秸秆还田对宁南旱作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路文涛

秸秆还田土壤中与纤维素降解相关的微生物的分子生态学研究    张晶

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钾素的调控效应    满洪喆

施肥及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和酶活性的影响    艾孜古丽.木拉提

长期施肥管理对塿土酶活性的影响    马晓霞

紫云英等有机物料还田对稻田氮磷损失及重金属活性的影响    丁炳红

我国土壤镉污染及其修复研究    柳絮;范仲学;张斌;毕玉平;

秸秆直接还田对当季作物产量效应    李录久,杨哲峰,李文高,徐志斌,胡永年,苗春苗,肖凤体

太湖稻麦地区秸秆还田增产及培肥效果    王振忠,董百舒,吴敬民

肥料定位试验中处理与年份互作效应分析    姜文武,陈式谷

“三农”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周玉梅

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成因与对策    贾大明

红壤区土壤有机碳的循环和平衡及有机资源利用    李忠佩,张桃林,林心雄

TDR法、中子法、重量法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比较研究    王贵彦,史秀捧,张建恒,梁卫理

曲周试区施肥与耕作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牛灵安,郝晋珉

我国稻—麦两熟种植制度的创新与发展    章秀福,王丹英

秸秆覆盖对夏玉米农田水分状况、土壤温度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杜新艳;杨路华;脱云飞;高惠嫣;张振伟;

长期施肥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变化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于荣

高产农田生态系统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和施肥水平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赵彩霞

长期秸秆还田改土培肥综合效应的研究    孙伟红

生物炭在农业上的应用    张忠河;林振衡;付娅琦;王宏海;康全德;尤希凤;

农林废弃物就地一“焖”变成宝    

施用生物炭对华北平原农田土壤容重、阳离子交换量和颗粒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陈红霞;杜章留;郭伟;张庆忠;

生物炭对土壤肥料的作用及未来研究    何绪生;张树清;佘雕;耿增超;高海英;

利用农林废弃物联产生物油和生物炭的初步研究    沈琦;何咏涛;艾宁;姬登祥;计建炳;

生物炭对玉米苗期生长、养分吸收及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张晗芝;黄云;刘钢;许燕萍;刘金山;卑其诚;蔺兴武;朱建国;谢祖彬;

石灰性土壤通用浸提剂的选择    

石灰性土壤中速效钾测定方法的探讨    汪金声;

磷肥在石灰性土壤中的形态转化及其有效性    尹金来,曹翠玉,史瑞和

石灰性土壤上磷肥的效应    黄竹芝,黄启武,曹翠玉,史瑞和

生物炭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改良作用的研究进展    杨丹;刘限;刘鸣达;张玉龙;

湿地植物芦竹生物炭的制备及特性表征研究    王震宇;郑浩;李锋民;

土壤碳汇能力衰退的生物炭修复    孟静静;刘静宇;黄少鹏;

生物炭影响土壤生态系统功能的生物学机制    沈国清;

生物质热解生产生物炭研究进展    闫智培;李十中;

生物质限氧裂解制备生物炭的热动力学特性研究    徐义亮;陈宝梁;

有机污染物与生物炭的相互作用:吸附模型、机理和热力学    陈宝梁;陈再明;陈文远;周丹丹;方远;

生物质炭化及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盛奎川;沈莹莹;钱湘群;

低碳经济下的生物炭研究    孟静静;刘静宇;黄少鹏;

稻壳和牛粪基生物炭对水中重金属Pb、Cu、Zn、Cd的吸附研究    续晓云;曹心德;于宏然;

生物炭能否给地球降降温?    本报记者 刘霞

生物炭渐火 农林废弃物就地一“焖”变成宝    罗冰

农民王有权将秸秆变成“香饽饽”提取生物炭和焦油新技术获国家专利    记者 耿建扩 通讯员 常云亮 王小胜

武汉大学城治污达标    鄢祖海 金涛

农林废弃物就地一“焖”变成宝    记者 罗冰

磷酸一铵在石灰性土壤上的应用    河南省郑州市沃田配肥站站长 吴鲁智

小镇里走出的“中国名牌”    李文涛

湖北建成新型污水处理厂    特约记者 邓国军 通讯员 刘成汉

洁净型煤与秸秆炭化生产基地将在全国建设    驻江苏记者 杜小卫

我省建成首家秸秆气化站    记者 熊艺 通讯员 宋朝阳 徐立安

生物炭改良白浆土的初步研究    殷大伟

生物炭技术缓解温室气体排放的潜力评估    姜志翔

生物炭对不同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韩光明

芦竹生物炭对农业土壤环境的影响    郑浩

生物炭对西唯因与阿特拉津环境行为的影响    张鹏

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及其在作物生产上的应用    张伟明

生物炭对稻田土壤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张振宇

生物炭在黄土高原典型土壤中的改良作用    刘祥宏

山西省小麦—玉米轮作系统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研究    杨治平

高效诱变菌与生物炭复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    王婷

秸秆直接还田效果及秸秆热解制成生物炭还田模拟研究    游东海

黄土高原地区石灰性土壤添加生物炭的温室气体效应    颜永毫

生物炭对土壤肥力、作物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张晗芝

王草产量、品质和土壤性状对生物炭浓度梯度的响应    解钰

生物炭对土壤质量及王草产量、品质的影响    吴鹏豹

生物炭对土壤性质及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张明月

不同源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及其对双酚A和磺胺甲噁唑的吸附    李靖

半干旱区生物炭的土壤生态效应定位研究    王丹丹

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的影响    吕伟波

一种生物炭基氮肥的特征及其对土壤作物的效应研究    高海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