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北冰洋次表层暖水形成机制的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0:33:31
热度:

北冰洋次表层暖水形成机制的研究【摘要】:分析了北冰洋加拿大海盆上层海水温度结构特征,针对在海冰覆盖区域普遍发生的次表层暖水现象,建立了冰海耦合的一维柱形模式,成功模拟了次表层暖水的

【摘要】:分析了北冰洋加拿大海盆上层海水温度结构特征,针对在海冰覆盖区域普遍发生的次表层暖水现象,建立了冰海耦合的一维柱形模式,成功模拟了次表层暖水的垂向结构和形成机制,证明了太阳辐射加热和表层冷却是次表层暖水的成因。通过数值实验定量分析了形成次表层暖水各因子的作用,表明太阳辐射是形成次表层暖水的能量来源;长波辐射、气温和比湿等其他大气因子对次表层暖水强度有较大影响;在厚冰区不能形成次表层暖水,海冰越薄,水道面积越大,则冰下次表层海水温度升高得就越快,薄冰和冰间水道是形成次表层暖水的主要能量通道;通过模式的拟合给出湍扩散系数垂向变化的估值,冰下表层海水垂向湍扩散系数为5.0×10-3m2/s左右,而次表层垂向湍扩散系数却快速降低到1.0×10-6m2/s,表明跃层导致的稳定性增大是形成次表层暖水尖峰的关键因素。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极地海洋过程与全球海洋变化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次表层暖水 耦合柱模式 太阳辐射 海冰 冰间水道 湍扩散系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资助项目,40631006号 中国极地科学战略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070207号 863计划课题资助项目,2007AA09Z122号
【分类号】:P731.15
【正文快照】: 近10年来的观测表明,在加拿大海盆冰下40m以浅范围内普遍出现一个温度极大值水团,这个温度极大值高于海水冰点,大多数时候低于0℃,盐度小于30,这一水团称为次表层暖水(Subsurface Warm Water,SWW)(赵进平等,2003)。迄今为止,对次表层暖水的观测与研究还较少。Maykut等(199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Summer water temperature structures and their interannual variation in the upper Canada Basin    

Progress of Chinese research in Arctic physical oceanography during 2007-2010    

2008年加拿大海盆次表层暖水的精细结构的研究    曹勇;赵进平;

北冰洋次表层暖水结构和北极涛动空间变化的研究    曹勇

加拿大海盆区辐射观测及其生物光学特性研究    王维波

夏季北冰洋无冰海域次表层暖水结构的形成机理    王翠,赵进平

夏季北冰洋海冰边缘区海水温盐结构及其形成机理    赵进平,史久新,矫玉田

Warming in Arctic intermediate and deep waters around Chukchi Plateau and its adjacent regions in 1999    

加拿大海盆冰下表层海水湍扩散系数估计    张莹;赵进平;

Distribution of Pacific-origin water in the region of the Chukchi Plateau in the Arctic Ocean in the summer of 2003    

加拿大海盆双扩散阶梯结构分布与热通量研究    赵倩;赵进平;

Variation of Sea Ice Temperature from CHINARE 2003 and Its Application on Sea Ice Model evaluation    

楚科奇海海冰周年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关联因素    赵进平,朱大勇,史久新

夏季北冰洋无冰海域次表层暖水结构的形成机理    王翠,赵进平

渤海冰期的基本水文气象参量研究    王可光,吴辉碇,王彩欣,吴术礼

Study on Basic Hydrologic and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in the Ice-covered Bohai Sea    王可光,王彩欣,吴辉碇,吴术礼

白令海2008年冬夏季节陆架水的差异    李荣滨;张林;

1999年楚科奇海台及其周边海域中层与深层水增暖    赵进平,高郭平,矫玉田

A sub-surface eddy at inertial current layer in the Canada Basin,Arctic Ocean    史久新;赵进平;矫玉田;曹勇;

影响北极地区迅速变化的一些关键过程研究    陈立奇,赵进平,卞林根,陈波,陈敏,高爱国,高众勇

北极海冰变化及其气候效应研究    魏立新

冰层热力学生消过程现场观测和关键参数研究    雷瑞波

北冰洋次表层暖水结构和北极涛动空间变化的研究    曹勇

海冰和冰架对南极普里兹湾海洋过程的影响研究    郑少军

北极快速变化条件下海冰吸收太阳辐射能的光学研究    李涛

南大洋风应力和淡水通量在全球海—气耦合系统中的作用    马浩

加拿大海盆上层海洋垂向湍扩散系数估计    张莹

夏季北冰洋海冰融化过程中能量分配的研究    张树刚

北冰洋次表层暖水形成机制的数值研究    陈志华

加拿大海盆区辐射观测及其生物光学特性研究    王维波

北冰洋双扩散阶梯结构与无双扩散海域的特殊物理过程    赵倩

白令海楚科奇海的海冰范围变化特征    胡宪敏;苏洁;赵进平;Genevieve Hiltebrand;

1997—2005年北极东西伯利亚海海冰变化特征研究    李涛;赵进平;朱大勇;

夏季北极海冰激发的500hPa遥相关型    方之芳,谭友邦,隋学海

北冰洋中央密集冰区海冰对太阳短波辐射能吸收的观测研究    赵进平;李涛;张树刚;矫玉田;

海冰反照率参数化方案的研究回顾    杨清华;张占海;刘骥平;吴辉碇;张林;

楚科奇海融冰过程中的海水结构研究    赵进平;史久新;金明明;李超伦;矫玉田;卢勇;

白令海冰间湖的数值模拟及影响模拟准确度的关键因素    付红丽;赵进平;

融冰季节北极破碎冰区热通量的初步研究    史久新,赵进平,矫玉田

夏季北冰洋无冰海域次表层暖水结构的形成机理    王翠,赵进平

南黄海水团和悬浮体分布及其光学性质    马树斌,钱正绪

春季北极海冰与我国夏季降水变化的关系    武炳义;张人禾;

Summer water temperature structures and their interannual variation in the upper Canada Basin    

Fundamental framework and Experiments of the ThirdGeneration of IAP/LASG World Ocean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金向泽,张学洪,周天军

北冰洋盐跃层研究进展    史久新,赵进平

楚科奇海海冰周年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关联因素    赵进平,朱大勇,史久新

夏季北冰洋海冰边缘区海水温盐结构及其形成机理    赵进平,史久新,矫玉田

北冰洋夏季开阔洋面和浮冰近地层热量平衡参数的观测估算    卞林根,高志球,陆龙骅,张雅宾,C.Roger,X.D.Zhang

从航空数字影像提取北极海冰形态参数的方法研究    赵进平,任敬萍

关于带状间作太阳辐射边际效应的研究    陈明荣

海冰厚度的微波辐射遥感模式研究    郑全安,张东,潘家祎

无源微波遥感技术在海冰测厚中的应用研究    郭凤莲,赵仁宇,王维滨

用直升飞机电磁测深测量海冰厚度时的轨迹/高度比:理论估值与野外估值的对比    A.Kovacs

我国海冰的可能最大厚度    张方俭,周玲

南极海冰与气候    康建成,唐述林,刘雷保

卫星遥感技术在海冰减灾中的应用    郑新江;赵长海;

北冰洋海冰厚度穿透雷达探测与下表面形态特征分析    孙波,温家洪,康建成,罗宇忠,李院生,何茂兵

海冰厚度的时间变化特征与海冰再生周期研究    顾卫,顾松刚,史培军,刘杨,崔维佳

北冰洋海冰和海水变异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    王桂忠;何剑锋;蔡明红;李少菁;戴聪杰;

雷达技术在极地海冰厚度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郭井学;李鑫;席颖;李丙瑞;

谷年期间(2007~2009)高热层大气密度的探测结果    秦国泰;李永平;陈华姣;曾宏;常峥;王馨悦;

海上风机基础的冰荷载计算    周旋;

NeQuick模式在亚太地区扇区电离层参数f_0F_2的预测能力    芦琳伶;刘立波;

震前电离层扰动研究进展及汶川地震前电离层变化    赵必强;万卫星;王敏;刘立波;宁百齐;

TIME3D-IGGCAS:一个基于真实地磁场的中低纬电离层理论模式    任志鹏;万卫星;刘立波;乐会军;

高层大气长波红外背景辐射特性分析    戴聪明;杜荣强;陈秀红;魏合理;

NeQuick模型算法研究    李怀建;罗晓武;郭大军;

北冰洋海冰厚度消减了2.13米    张建松

刘少创:重塑大河里程碑    本报记者 陈瑜

全球气候观测系统亟待建立    青泽

站得高才看得清    本报记者 李山

“雪龙”船圆满完成使命满载而归    向杰

极化SAR渤海海冰厚度探测研究    张晰

基于电磁感应理论的极地海冰厚度探测研究    郭井学

基于微波图像的辽东湾海冰典型要素信息提取    纪永刚

基于图像分析的海冰几何参数和拖曳系数参数化研究    卢鹏

渤海辽东湾冰区工程点雷达海冰监测和预报技术研究    赵宝刚

北极海冰气候变率的模拟研究    王学忠

北极径流变化的关键气候因子及其对北冰洋海冰变化影响的研究    李丕学

冰层热力学生消过程现场观测和关键参数研究    雷瑞波

中小尺度海冰动力学的粘弹—塑性本构模型及SPH数值模拟    王刚

海冰动力学数值模拟及波浪与海冰相互作用    王瑞学

北冰洋次表层暖水形成机制的数值研究    陈志华

夏季北冰洋海冰融化过程中能量分配的研究    张树刚

北冰洋典型海冰生境冰藻生态学特征的研究    郑淑娴

东西伯利亚海海冰面积时空变化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李涛

利用NAOSIM模式模拟末次盛冰期北冰洋水文及海冰变化特征    宫勋

EOS/MODIS卫星资料在渤海海冰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潘淑杰

基于MODIS数据的渤海海冰重要参数提取技术与探测系统    王宁

辽东湾海冰多极化SAR影像解译分析与分类算法研究    于波

电磁数据的采集与处理软件设计研究    王杰

模糊聚类和模糊推理在评价海冰灾害中的应用    陈纳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