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秸秆还田方式和氮肥类型对黄淮海平原夏玉米土壤呼吸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01:52
热度:

秸秆还田方式和氮肥类型对黄淮海平原夏玉米土壤呼吸的影响【摘要】:为了研究黄淮海平原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和施氮类型对夏玉米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影响,于2010年6—10月,采用LI-C

【摘要】:为了研究黄淮海平原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和施氮类型对夏玉米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影响,于2010年6—10月,采用LI-COR-6400-09土壤气室连接红外线气体分析仪(IRGA)对玉米农田行间掩埋秸秆区的土壤呼吸作用进行了连续测定。结果表明,常规施肥下,玉米生育期内秸秆行间掩埋处理(ISFR)的平均土壤呼吸速率显著高于秸秆移除(NSFR)和秸秆覆盖(SFR)处理(P0.05)。秸秆行间掩埋配合施用化学氮肥处理中,配施50.4 kg(N).hm 2处理(ISF3)的平均土壤呼吸速率为(178.85±46.60)mg(C).m 2.h 1,显著高于配施33.6 kg(N).hm 2处理(ISF2)的(124.11±23.18)mg(C).m 2.h 1(P0.05)。秸秆行间掩埋配合施用鸡粪处理中,鸡粪施用量为33.6kg(N).hm 2(ISOM2)处理的平均土壤呼吸速率为(208.08±31.54)mg(C).m 2.h 1,施用16.8 kg(N).hm 2(ISOM1)和50.4 kg(N).hm 2(ISOM3)处理的为(135.07±21.97)mg(C).m 2.h 1、(171.43±43.31)mg(C).m 2.h 1,相比ISOM2处理,ISOM1和ISOM3处理的平均土壤呼吸速率降低了35.09%和17.61%。ISOM2处理玉米季CO2排放累积量为499.39 g(C).m 2,显著高于ISF2处理的297.86 g(C).m 2。秸秆行间掩埋配合施用化学氮肥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小于配合施用鸡粪的影响,配合施用16%总氮的鸡粪,即33.6 kg(N).hm 2时C/N比最适宜土壤微生物的代谢活动。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封丘农田生态系统国家试验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黄淮海平原 玉米田 秸秆还田方式 氮肥类型 土壤呼吸速率 玉米农田生态系统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1CB100506)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SCX2-EW-N-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1128)资助
【分类号】:S513;S154
【正文快照】: 温室气体浓度的升高强烈地影响着气候变化,并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全球土壤呼吸年碳排放量为80.4 Pg,是化石燃料燃烧CO2排放量的10倍多[1 2]。土壤呼吸是碳库中最活跃的部分,在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库中,碳储量约为140~170 Pg,占全球陆地碳储量的10%[3]。在自然因素和农业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高留麦茬的整体效应与配套技术研究    吴崇海,李振金,顾士领

华北高产农田长期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呼吸及其季节变化规律    孟凡乔;关桂红;张庆忠;史雅娟;屈波;况星;

秸秆还田研究进展    李文革;李倩;贺小香;

农业管理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固存潜力影响的研究进展    李德文,孟凡祥,史奕,陈欣

土壤有机质对农田管理措施的动态响应    杨景成,韩兴国,黄建辉,潘庆民

秸秆还田和施氮对农田土壤呼吸的影响    张庆忠,吴文良,王明新,周中仁,陈淑峰

农田生态系统土壤CO_2释放研究    戴万宏,王益权,黄耀,刘军,赵磊

玉米生长中的土壤呼吸及其受氮肥施用的影响    杨兰芳,蔡祖聪

绿肥、麦秸还田培养地力的研究——Ⅰ.对土壤有机质和团聚体性状的影响    黄不凡

黄淮海平原地区夏玉米农田土壤呼吸的动态研究    王立刚,邱建军,李维炯

土壤呼吸强度的影响因素及其研究进展    孙园园;李首成;周春军;李扬;吴梅;

沙地杨树刺槐混交林细根动态    翟明普,蒋三乃,贾黎明

土壤有机质回归模型建立、分析与调控的研究    刘永立,王宏燕,侯中田,王兆荣

温带森林土壤中的CO_2排放通量    孙向阳,乔杰,谭笑

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氮矿化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同小娟,陶波,曹明奎

陆地生态系统氮状态对碳循环的限制作用研究进展    任书杰;曹明奎;陶波;李克让;

土壤氧化亚氮产生、排放及其影响因素    齐玉春,董云社

天山北坡绿洲土壤有机碳和养分时空变异特征    许文强;罗格平;陈曦;肖鲁湘;

子午岭林区生态系统转换对土壤有机碳特征的影响    赵世伟;卢璐;刘娜娜;吴金水;苏静;杨永辉;

川中丘陵水旱轮作土壤—小麦系统CO_2排放及其影响因素    韩广轩,朱波,张中杰,高美荣,郑循华

甘肃沿黄灌区盐化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李小刚

稻田长期垄作免耕下土壤肥力及环境效应的研究    高明

    JonES CHILIMA

农田土壤空气CO_2动态和土壤——大气界面CO_2释放的研究    戴万宏

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因子及其定量模型研究    白红英

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光合与呼吸作用机理的研究    姜丽芬

中国中部农区村域人地关系系统定量研究——河南省巩义市吴沟村、滹沱村、孝南村的实证分析    乔家君

区域农业生产环境影响的价值评估方法及应用    刘光栋

华北平原农业土地利用对生物多样性和土壤有机碳变化的影响研究    刘云慧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土壤CO_2释放与碳平衡的研究    黄斌

渭北旱原地膜小麦肥水规律与技术决策研究    任广鑫

地膜覆盖对冬小麦田土壤中N_2O排放的影响    韩建刚

不同培肥模式对土壤呼吸和土壤养分变化的研究    齐志勇

华北高产粮区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及碳氮平衡研究    高秀文

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通量与区域模拟研究    张国明

长期施肥对太湖地区黄泥土碳、氮、磷库特征及迁移性的影响    张英

施用处理秸秆对土壤供氮特征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张娟

几种保护性耕作措施效应的初步研究    蔡立群

常规耕作与免耕不同覆盖措施对旱作麦田土壤水分利用影响研究    张贵锋

农艺措施对砂薄土壤有机培肥效果研究    寇太记

祁连山亚高山灌丛林土壤呼吸速率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分析    常宗强,冯起,吴雨霞,苏永红

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对土壤呼吸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王国兵;郝岩松;王兵;阮宏华;

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    钟华平,樊江文,于贵瑞,韩彬,胡中民,岳燕珍,梁飚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研究动态    林慧龙,王军,徐震,陈钟

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研究进展    刘立新,董云社,齐玉春

草原土壤的碳氮含量及其与温室气体通量的相关性    耿远波,章申,董云社,孟维奇,齐玉春,陈佐忠,王艳芬

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中国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周涛,史培军,王绍强

中国陆地土壤有机碳库的估算    王绍强,周成虎

土壤碳及其在地球表层系统碳循环中的意义    潘根兴,曹建华,周运超

近20年来宜兴市域水稻土有机碳动态及其驱动因素    张琪,李恋卿,潘根兴,张旭辉,蒋定安,黄洪光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土壤CO_2释放与碳平衡的研究    黄斌

华北高产粮区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及碳氮平衡研究    高秀文

近20年来水稻土有机碳变化——县级和村级尺度的研究    张琪

秸杆还田土壤耕作的模式    刘玉波;李玮丽;

玉米秸秆还田要四防    薛华;

风干土保存时间和湿土培育时间对黄淮海平原潮土酶活性的影响    赵炳梓;陈吉;张佳宝;钦绳武;

小麦玉米秸秆双还田培育土壤肥力的实践    李艳霞;郭和平;王爱东;

不同水肥盐调控措施对盐碱耕地综合质量的影响    余世鹏;杨劲松;刘广明;

近20年中国农业主产区耕地资源质量和产能变化研究    张英;张红旗;李秀彬;

不同调控措施对轻中度盐碱土壤的改良增产效应    刘广明;杨劲松;吕真真;余世鹏;何丽丹;

风沙半干旱区果粮立体复合模式下玉米田间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产量·效益评价    陈岩;苏君伟;王慧新;颜景波;何跃;赵立仁;姜涛;蔡立夫;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综述    吴小玲;廖艳阳;

    

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平原作物生产潜力影响研究    田展;许吟隆;周伟东;

辽宁省玉米田土壤真菌分离和鉴定    魏美娜;杨红;刘志恒;张江林;李昕月;

黄淮海平原耕地质量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    李晓林;张宏彦;

玉米灌溉田土壤水分变化及其耗水规律研究    孙占祥;杜桂娟;刘洋;冯良山;刘可杰;

电(电磁)法在盐渍土及次生盐渍化调查中应用的方法研究    黄皓平;王延良;赵永吉;

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时间格局研究    罗进仓;陈家章;吴海霞;

鲁西平原盐碱土的形成与防治    宋印胜;

区域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的农户经济学解释    徐艳;张凤荣;

不同人为干扰下垫面热量收支非平衡特征研究    刘树华;李婧;茅宇豪;

基于机器视觉的田间杂草识别系统    毛文华;胡小安;张小超;

黄淮海平原:未来气候变化将使农作物减产    周芙蓉

玉米田受冻后的补救措施    胡建平

玉米灾后补救措施    省农林厅特经特粮科 俞春涛

玉米雨养旱作将解决百万人年用水    吕贤如

玉米生产如何抗御自然灾害    王凤英

杜尔伯特干群全力抗旱保苗    通讯员 李中军

我国农业区划与牧草种植(三)    潘全山

抓好涝灾后农田管理 确保秋作物丰产增收    本报记者 王四典

改变传统施肥方式 科学经济环保施肥    王雅萍

我市300万亩农田实行配方施肥    郭剑峰

黄淮海平原集约种植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动态建模及应用    雷宏军

黄淮海平原农田土壤水氮行为模拟与管理分析    高如泰

基于GIS我国农田土壤磷素管理及磷肥需求预测研究    孔庆波

玉米与大豆群落捕食者捕食行为的DNA标记检测与控害作用的FQ-PCR量化评价    宋新元

中国北方主要农业生态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及其经济学解释    徐艳

PAM增加入渗减少土壤侵蚀及稀土元素示踪土壤侵蚀过程的试验研究    唐泽军

黄淮海平原土壤节肢动物对耕作和施肥的响应    朱强根

黄淮海平原主要土壤中硝态氮运移规律及模型应用研究    邓建才

气候及其变率变化对黄淮海平原冬小麦生产影响的模拟研究    陈超

黄淮海平原农田土壤CO_2和N_2O释放及区域模拟评价研究    李虎

关中地区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变动规律研究    李武高

北方旱农区主要农作物农田水份生产潜力研究    李三爱

黄淮海平原杨农间作系统碳贮量研究    李庆云

EPIC模型应用于黄淮海平原冬小麦估产的研究    余福水

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平原主要粮食作物的影响    吴泽新

不同生态型夏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及优势天敌的捕食作用    辛肇军

黄土高原南部半湿润区旱作高产粮田土壤干燥化规律与土壤水分承载力模拟研究    蒋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