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不同留茬高度秸秆还田冬小麦田甲烷吸收及影响因素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01:22
热度:

不同留茬高度秸秆还田冬小麦田甲烷吸收及影响因素【摘要】:为了探讨不同留茬高度的玉米秸秆还田下冬麦田甲烷(CH4)的吸收规律,为评估该地区温室气体排放量与发展循环农业提供依据,该研究

【摘要】:为了探讨不同留茬高度的玉米秸秆还田下冬麦田甲烷(CH4)的吸收规律,为评估该地区温室气体排放量与发展循环农业提供依据,该研究基于连续10a的不同耕作措施进行定位试验,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4种不同玉米秸秆留茬高度还田对冬麦田CH4吸收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秸秆留茬高度即秸秆还田量的增加,麦田CH4吸收通量逐渐减少,表现为秸秆不还田(AS)≈秸秆留茬0.5m还田(S-0.5)秸秆留茬1m还田(S-1)≈秸秆全量还田(PS),常规耕作不还田处理(AC)和免耕不还田处理(AZ)分别比常规耕作全量还田(PC)和免耕全量还田处理(PZ)高18.3%和15.1%;CH4的吸收通量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呈高低相间的三峰曲线,并且与地表温度呈显著的正相关性,与20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性负相关,与土壤水分相关性不明显;在CH4吸收通量的日变化中,常规和免耕的秸秆全量还田处理白天(6:00-18:00)分别比夜间(18:00-6:00)高18.2%和17.7%,CH4吸收通量与气温、地表温度和20cm地温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试验表明,常规耕作麦田的CH4吸收通量比免耕要高8.65%。从CH4的吸收和秸秆合理利用的角度来看,常规耕作0.5m的秸秆留茬高度还田是较合理的还田方式,值得今后推广和应用。 【作者单位】: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关键词】温室气体 甲烷 吸收 玉米秸秆还田 留茬高度 冬麦田 吸收通量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2BAD14B07、2011BAD21B06)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资助(201103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00876、31101127) 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共同资助
【分类号】:S512.11
【正文快照】: 0引言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是引起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的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5~0.8℃。从地域分布看,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的气温变暖趋势尤为明显[1]。甲烷(CH4)是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其单分子百年尺度增温潜势(GWP-global warming potential)是CO2的2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土壤温室气体昼夜变化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研究    秦小光,蔡炳贵,吴金水,王国安,刘东生

华北平原冬麦田土壤CH_4的吸收特征研究    张雪松;申双和;李俊;于强;

不同稻草还田方式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研究    肖小平;伍芬琳;黄风球;李永;孙国峰;胡清;何莹莹;陈阜;杨光立;

华北平原一年两熟保护性耕作体系试验研究    周兴祥,高焕文,刘晓峰

中国作物秸秆养分资源数量估算及其利用状况    高利伟;马林;张卫峰;王方浩;马文奇;张福锁;

少免耕对小麦/玉米农田玉米还田秸秆腐解的影响    江晓东;迟淑筠;王芸;宁堂原;李增嘉;

渭北旱塬不同秸秆覆盖量对土壤水分和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蔡太义;贾志宽;孟蕾;郭芳倩;杨宝平;黄耀威;任小龙;

不同耕作措施对华北地区麦田CH_4吸收通量的影响    田慎重;宁堂原;李增嘉;王瑜;李洪杰;仲惟磊;

牛饲料用干玉米秸秆营养分布规律及适口性研究    刘德军;陶学宗;高连兴;

土壤质地、温度和Eh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蔡祖聪,沈光裕,颜晓元,鹤田治雄,八木一行,阳捷行

华北平原典型农田甲烷通量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孙善彬

不同耕作方式与施氮量对麦玉两熟产量的影响    李洪杰;宁堂原;邵国庆;王瑜;田慎重;李增嘉;曲学勇;

鲁东丘陵区玉米—小麦一年两熟一体化耕作技术体系研究    丁晓义;姜鸿明;董超;李林志;陈永娜;严美玲;

聊城市保护性耕作应用现状及其配套技术    张素芳;

堆肥发酵剂田间试验研究    于泽波;

干旱地区农田生态系统中N_2O排放研究    李友宏;王芳;刘汝亮;赵天成;陈晨;杨正礼;

南疆玉米茬地免耕播种小麦的表土作业技术研究    牛新湘;马兴旺;汪玉河;巴吾东;依明尼牙孜;艾则孜;马雪琴;马海刚;赵立朴;

农田N_2O排放影响因素及减排措施    高春雨;邱建军;王立刚;

豫东地区玉米虫害危害情况及防治措施    陈芳;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农田土壤风蚀影响因子及防治对策    陈智;麻硕士;

绿色植物在大气甲烷循环中的作用       曹广民;林丽;李以康;张法伟;郭小伟;李婧;

对秸秆进行物质与能量梯级利用的方法、效益及政策建议    于爱华;

低温室气体排放水稻品种筛选的初步研究    傅志强;黄璜;朱华武;

“十五”期间农业机械化技术攻关趋势研究    李安宁;范学民;路亚洲;

“十五”期间农业机械化技术攻关趋势研究    李安宁;范学民;路亚洲;

复合菌系XDC-2分解未经化学处理的水稻秸秆    王慧;刘小平;郭鹏;高瑞芳;王小芬;崔宗均;

不同耕作方式下稻田土壤CH_4和CO_2的排放及碳收支估算    李成芳;曹凑贵;汪金平;翟中兵;梅少华;

农田土壤N_2O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    翟胜;高宝玉;王巨媛;戴全厚;

秸杆覆盖与少耕的土壤环境及玉米产量效应    徐福利;汪有科;梁银丽;袁彦云;

减排增汇发展低碳绿色农业    林而达;陈敏鹏;

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与减排技术对策    邱建军;李虎;王立刚;任天志;

保护性耕作对旱区小麦—菘蓝轮作土壤生态及作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杨江山

生物质炭输入对土壤氮素流失及温室气体排放特性的影响    刘玉学

施水播种灌水入渗和土壤松耕方法的研究    杨有刚

免耕方式对燕麦田温室气体排放与土壤性状的影响    张志栋

土壤水分与耕作方式对冬小麦水分利用特性和碳氮代谢及产量的影响    郑成岩

黄土高原农业土地利用对土壤呼吸与有机碳贮量的影响    陈先江

县域农田N_2O排放量估算及其减排碳贸易案例研究    高春雨

黄河上游灌区稻田系统氮素气态损失及平衡研究    张惠

利用模型对黑土条件下玉米生长和土壤碳氮循环的模拟研究    杨靖民

水稻秸秆降解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机理研究    徐杰

玉米秸秆腐解复合菌系CSS-1的构建、菌群组成及腐解特性研究    刘尧

耕作方式及其转变对麦玉两熟农田土壤CH_4、N_2O排放和固碳能力的影响    田慎重

砂姜黑土玉米秸秆碳、氮矿化特征研究    张丽娟

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氮磷供给与利用研究    汪佳

少耕留茬覆盖小麦间作玉米的水分利用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陶志强

闽江河口沼泽湿地土壤甲烷产生潜力及其影响因子    陈重安

闽江河口咸草湿地甲烷与二氧化碳排放及主要环境因子分析    姚顺

中亚热带土地利用变化对山地土壤甲烷氧化的影响研究    钟小剑

不同水肥措施对设施菜地土壤CO_2和N_2O排放的影响    姜宁宁

西南主要栽培模式下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张晓璟

微生物介导的土壤甲烷循环及全球变化研究    冯虎元,程国栋,安黎哲

灌木林与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库的比较研究    徐秋芳,姜培坤,沈泉

内蒙古羊草草原温室气体交换通量的日变化特征研究    杜睿,王庚辰,刘广仁,王艳芬,王跃思,吕达仁,陈佐忠

三峡库区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贮量研究    陈亮中;谢宝元;肖文发;黄志霖;

我国畜禽粪便中氮素养分资源及其分布状况    刘晓利,许俊香,王方浩,张福锁,马文奇

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吴树栋

降水和地积温对有机肥腐解的动态分析    王宏燕,彭驰,侯中田

沼泽甲烷排放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丁维新,蔡祖聪

三江平原沼泽地CH_4排放规律及估算    崔保山

温带森林土壤排放CO_2、CH_4、N_2O时空特征    董云社,彭公炳,李俊

水肥管理对稻田土壤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田光明,何云峰,李勇先

秸秆还田麦 冬前巧管理    崔学亭;王慧;

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赵树立;逯怀森;张二全;

玉米秸秆还田与小麦播种配套技术    谢乐宾;

秸秆直接还田对作物产量与土壤性质的影响    曾广骥;付尚志;柳英范;金平;张喜荣;赵国发;

玉米的经济效益    梁亚超

提高玉米秸秆还田水平 促进小麦增产增收    原运生;赵红棉;

秸秆还田·过腹还田·综合利用    赵克明;

夏玉米秸秆还田后小麦栽培技术要点    张晔;

不育系和恢复系同步再生制种研究    黄璜,潘旺林,肖泽义,王作胜,刘爱民

苜蓿干草收获技术研究    董志国;

苜蓿最后一次刈割适宜时间及适宜留茬高度的研究    荀桂荣;

刈割对缘毛雀麦三个品系再生的影响    石凤翎;田青松;玉涛;

种植密度和留茬高度对高丹草农艺性状的影响    李源;赵海明;谢楠;刘贵波;谢俊雪;

冀草1号高丹草适宜留茬高度和种植密度研究    赵海明;谢楠;李源;刘贵波;

浅谈实施种草养畜与草场建设综合配套的几个关键技术    彭卫艮;

新疆野生偃麦草研究初报    孙宗玖;阿不来提;石定燧;李培英;赵清;王玉刚;

红豆草人工草场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张卫东;孙小平;冯立涛;崔国盈;王欣庆;

南方苜蓿的种植、病害及利用    赵楠;皇浦江云;张文;赵丽芬;

不同耕作方式下稻田土壤CH_4和CO_2的排放及碳收支估算    李成芳;曹凑贵;汪金平;翟中兵;梅少华;

本世纪20年代亚洲水稻减产成必然    记者 葛进 陈超

越冬麦田浇水追肥应慎重    本报行唐县报友俱乐部 赵英良

专家教你今冬麦田咋管    本报记者 白续宏 整理

初冬麦田管理    崇技

今冬麦田浇不浇冻水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北省课题小麦首席专家 李雁鸣

冬小麦拔节期浇水要及时    胡江

我省小麦基本实现一播全苗    记者 田宜龙

关注冬麦田野杂麦和杂草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北省课题核心组成员 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曹刚研究员 提供

沧县夏玉米播种有方案    沧县农业局 张明军 孙华升

种好今秋小麦抓6点    河北省农业厅粮油处 李联习

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生态因子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赵建波

稻鸭鱼生态种养对稻田甲烷减排及水稻栽培环境改善的功能研究    刘小燕

四川发展农区牧草的关键技术研究    牟锦毅

土壤性质和冬季水分对水稻生长期CH_4排放的影响及机理    徐华

吉林西部水田土壤碳库时空模拟及水稻生产的碳足迹研究    徐小明

不同N肥施用量、留茬高度对杂交臂形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管淑艳

稻田土壤微生物量与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    李侃

西双版纳地区水稻田CH_4、CO_2和N_2O通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杨光明

刈割对高加索三叶草(Trifolium ambiguum Bieb.)生长的影响及地下器官贮藏营养动态研究    郭娟

不同刈割高度和刈割强度对羊草和野大麦产量、质量的影响    于洋

干旱半干旱区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    钱美宇

不同施氮量、留茬高度、刈割时期对无芒雀麦生产性能的影响    王君芳

水稻土中铁还原及其电子传递特征研究    谭中欣

不同施肥措施下玉米地温室气体排放特点分析与模拟研究    刘运通

山西白羊草种群繁殖特性及再生性能研究    米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