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风险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2:21:28
热度:

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风险研究【摘要】:能源是全球性的大问题,关系国计民生;汽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造福子孙后代。能源和汽车是现代文明的动力与载体,相互依托、相互支撑。但我国富煤缺油少

【摘要】: 能源是全球性的大问题,关系国计民生;汽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造福子孙后代。能源和汽车是现代文明的动力与载体,相互依托、相互支撑。但我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和煤为主体的消费格局不能满足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是不可持续的。近十余年来,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事业从无到有,取得了试验示范的长足进步和科研开发的高端突破,但普遍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尤其是产业化问题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有的还呈进一步加剧的态势。 本论文在总结前人特别是笔者所在复旦能源团队已有研究积累和成果的基础上,就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若干问题尤其是产业化过程中的风险认知、评估、规避等问题进行了深度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并在充分借鉴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先行经验和团队实地调研样本的同时,综合运用统计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系统梳理新能源汽车与技术、经济、社会、政治之间的关系,着意凝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基本规律与原则,深入剖析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全面阐述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与新机遇,明确提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重点与主要任务。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产业化问题是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高度交叉、密切关联的多变量、多象限、多元解的问题,本论文的研究仅仅是个开始,也是团队劳作和智慧的一个阶段性结晶,相关的研究工作还在继续,与以往传统上对能源、汽车等问题的研究相比,本论文在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上做了一些突破和创新。 全文共有六章,按照内容划分为三大部分:研究基础与基本原理部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部分、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部分。 研究基础与基本原理部分涵盖前三章,是全文的基础与依托。通过对前人相关理论的集中展示和团队相关成果的高度浓缩,在阐明本文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基础上,标明了本文研究承前启后的起点基线、工具方法、总体框架和主要创新,简述了前人有关风险理论的研究成果和结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相关概念、涵义和边界作出界定,澄清所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并就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研究,特别是风险理论在产业实践中的适用性提出了独创性的观点,为后来的评价指标遴选和体系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和逻辑依托,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风险识别和诊断进行了铺垫。 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是全文的核心与支撑。相对于传统汽车,我国甲醇、二甲醚、氢燃料等新能源汽车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要小得多,后发优势显著。当前,国际上新能源汽车研发突飞猛进,孕育着重大的产业革命,我国存在着技术跨越发展的可能。 然而,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需要突破技术上的瓶颈,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需要培养规模化的市场,需要谋求各利益集团的平衡,需要应对跨国巨头的垄断,更需要尽快取得对传统能源汽车的竞争优势……。凡此种种,叠加复合、纷纷繁繁共同构造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系列风险,本文首次将其归纳为技术、市场、资源、政策和系统等五大风险,进而逐一对各类风险从不同角度进行细分、排查,由此尝试性地建立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工具进行系统的分析和验证,构造出本论文的核心内容。 第六章的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是本论文的独创性和关键点所在。中国能源的实质性忧患存在于20-30年以后,届时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特别是交通燃料消费总量将与美国持平,势必对全球能源资源格局特别是石油资源分配格局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因此,本文强调考虑到交通能源动力系统的复杂性,以及其变化、转型的长期性,就任何一项新系统、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示范和产业化而言,都要及早安排,否则将会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失。中国是世界上最具潜力、新兴的汽车市场之一,基础设施和发展模式尚未完全定型。因此,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交通能源技术路线,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比发达国家更为易行、更为现实,代价也要小的多。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产业化 风险 政策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426.47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1 绪论8-17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9-13
  • 1.1.1 主要约束与交通转型10-12
  • 1.1.2 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12-13
  • 1.2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13-15
  • 1.2.1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13-14
  • 1.2.2 主要内容与总体框架14-15
  • 1.3 主要的观点与创新15-17
  • 2 研究基础与理论综述17-27
  • 2.1 研究基础与团队成果17-22
  • 2.1.1 前期研究基础17-18
  • 2.1.2 团队相关成果18-22
  • 2.2 理论综述与前人成果22-27
  • 2.2.1 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研究23-24
  • 2.2.2 关于风险分类与评价的研究24-25
  • 2.2.3 关于新产品的产业化研究25-27
  • 3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实践与经验27-34
  • 3.1 先行的经验27-32
  • 3.1.1 美国27-30
  • 3.1.2 日本30-31
  • 3.1.3 欧盟31-32
  • 3.2 中国的实践与存在的问题32-34
  • 3.2.1 新能源汽车研发能力进步较快,但核心技术尚少32-33
  • 3.2.2 试验示范成效显著,但产业化发展尚需时日33
  • 3.2.3 政府推动产学研联合攻关,但长效机制尚未建立33-34
  • 4 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风险认知34-52
  • 4.1 技术风险34-36
  • 4.1.1 技术开发风险34
  • 4.1.2 技术应用风险34-35
  • 4.1.3 技术竞争风险35-36
  • 4.2 市场风险36-42
  • 4.2.1 成本风险36-38
  • 4.2.2 需求风险38-40
  • 4.2.3 消费者认知风险40-41
  • 4.2.4 市场竞争风险41-42
  • 4.3 资源风险42-47
  • 4.3.1 人才可获得性风险42-43
  • 4.3.2 资金可获得性风险43-45
  • 4.3.3 燃料可获得性风险45-47
  • 4.4 政策风险47-50
  • 4.4.1 政策稳定性风险47-48
  • 4.4.2 政策连续性风险48-49
  • 4.4.3 政策一致性风险49-50
  • 4.5 系统风险50-52
  • 5 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风险评价52-64
  • 5.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52-53
  • 5.2 综合评价的方法53-57
  • 5.2.1 确定评价对象的影响因素53
  • 5.2.2 确定评价的等级53-54
  • 5.2.3 建立模糊关系矩阵54
  • 5.2.4 权重确定54-56
  • 5.2.5 合成计算56-57
  • 5.3 问卷设计与数据整理57-58
  • 5.4 矩阵计算与结果分析58-64
  • 5.4.1 矩阵计算58-62
  • 5.4.2 结果分析与政策含义62-64
  • 6 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战略重点与主要任务64-79
  • 6.1 主流方向与发展重点64-68
  • 6.1.1 替代燃料汽车的特性与发展重点64-67
  • 6.1.2 混合动力车的特征与发展重点67
  • 6.1.3 燃料电池车的特性与发展重点67-68
  • 6.2 主要结论与战略部署68-71
  • 6.3 重点领域与优先主题71-74
  • 6.4 政策建议与解决方案74-79
  • 6.4.1 政策建议74-75
  • 6.4.2 解决方案75-79
  • 参考文献79-82
  • 附件: 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风险研究调查问卷82-84
  • 后记84-8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上海市在用新能源公交车发展现状及节能减排效益分析    范俊;戴翼昊;

基于汽车产业的新能源多层次发展研究    杨宇

新能源汽车技术经济综合评价及其发展策略研究    阮娴静

基于风险矩阵的新能源汽车项目风险评价研究    余畅

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孙庆洁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专利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吕义超

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财政补贴政策研究    严由

吉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模式选择    石信信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分析    王嘉诚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    韩怀玉

汽车新动力的发展趋势研究(下)    胡安生

论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    王涛;张友芹;

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思考及相关建议    李金津;

风险投资的风险分担机制和方式    吴贵生;

我国轿车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叶涛;何卓静;

国家能源战略与煤炭产业组织    潘克西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府激励性规制    孔德洋;

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分层研究    胡解旺;

产品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韩雪松

项目融资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邢秀青;岑玢;孙静;

evaluation on the Risks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Chain based on FAHP——A Case of Regions Inhabited by Ethnic Groups in Wuling Mountain    

持续竞争力:公司战略管理的核心    康建中

提升中国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对策分析    李杏

中心—边缘:近代中国经济格局的转变    王列辉;

产业集群——东北振兴的必由之路    刘祥琪

基于自主创新的安徽省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    陈乐乐;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阜阳市城市竞争力评价    张士杰;王辛;

农业产业集群的理论基础研究    姜遥;王慧;

美国消费者决策型态及其跨文化可推广性    吕德中

利用钻石模型分析安徽电子商务的竞争力    陈惠;

服务经济与循环经济    季薇;

京津冀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视角    李刚;汪爽;王碧含;

北京产业发展新格局形成与创新产业集群构建    曾宪植;

基于创新驱动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陈树文;任筱楠;

论自主创新提升龙江核心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宋天和;莫袆;

模糊层次分析法在含能材料作业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常河;

论发挥研发中心在企业持续发展中的核心和带动作用    宋北光;

京津冀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研究——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视角    李刚;汪爽;王碧含;

基于经济学视角的文化产业形成机理分析    韩平;程栋;

构建共性协作网络 打造支持服务平台——粤东地区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和政策指引    高见;

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    王岩

珠江三角洲运动服装业市场营销环境与策略研究    许玲

中国民航运输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李栋梁

中药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与评价研究    许方球

基于提升国民经济竞争力的风险投资发展研究    胡顺东

我国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张秀华

基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    倪国江

中国滨海旅游功能分区及其空间布局研究    刘佳

资源与环境约束下我国渔业发展战略研究    李大良

基于混合系统理论的混合动力客车控制策略和参数优化研究    尹安东

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阮晓毅

湖北省淡水渔业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陈曙

农业规模经营风险与其管理对策研究    李巍

邯郸市农业产业集群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尹慧君

三峡库区森林生态承载力的区域分异研究    魏合义

山东省中小企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王国艳

地方政府在体育产业集群发展初期作用研究    田莉

基于结构方程的体育产业集群影响因素模型研究    巢旭

区位优势要素对上海体育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研究    张烨

体育产业集群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邓娜娜

关于新能源汽车研发综述及建议    夏辑;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发展与现状    何洪文,祝嘉光,李剑

德国政府在经济振兴计划中加大对电动汽车的研发投入    

美国电动汽车联盟推出未来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    

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陈柳钦;

国内天然气汽车技术及发展方向探索    张燕平;詹淑慧;

纯电动汽车能耗经济性评价体系初步探讨    王震坡,姚利民,孙逢春

我国汽车科技发展重点与对策    汪秀婷,胡树华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战略分析    胡树华,杨威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及其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    范韬;

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田令;张梦洁;

    记者 陈冀

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刘利成

支持我国工业产业升级的财税政策研究    安宁

多指标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问题研究    苏为华

现代产业组织模式研究    郭岭

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价与控制研究    朱荣

软件项目风险管理理论与模型研究    冯楠

风险投资项目中风险的识别、评估与防范研究    陈建华

国际旅游城市形成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    金丽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动力系统研究    付翔

日本节能与新能源发展战略研究    雷鸣

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王慧

借鉴国际经验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    文凯

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分析    孙浩然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薛冬美

基于stackelberg博弈模型的煤电一体化可行性研究    谭艳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分析及战略规划研究    王传琪

促进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张玲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研究    肖润谋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研究    周娟英

清洁汽车的发展与东风公司的发展战略研究    信继欣

河南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对策    任林洁;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商业模式研究    高学兵;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新能源汽车驱动技术评估    谢迪凡;熊璐;

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发展研究    钟玉灵;李小朋;

黑龙江省高职院校新能源专业发展的研究    颚蕊;

发达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李维臻;鲜晓花;

国外混合动力汽车领域专利引证分析    李伟;刘红光;

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文献综述    林维奇;陈启杰;

软件产业税收政策研究综述    朱津菡;

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趋势研究    靖苏铜;石则强;叶松;于志祥;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绿色知识产权战略研究    李薇薇

新能源汽车创新生态系统的成长路径研究    时洪梅

基于新型技术应用的新能源轿车内饰设计探索    郑中央

基于专利地图的我国微型车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赵安妮

基于虚拟仪器的电动汽车上位机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    迟春华

稀土永磁材料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研究    王瑞瑞

混合动力叉车动力装置参数匹配与能量控制策略研究    王鑫

基于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环境的企业战略选择研究    沈文专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构建研究    李文辉

吉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模式选择    石信信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分析    王嘉诚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发展与现状    何洪文,祝嘉光,李剑

价格听证会制度实施的经济学分析与绩效评价    谭湘渝

模糊一致矩阵及其在软科学中的应用    姚敏,张森

企业竞争优势形成的综合分析模型    刘益,李垣

我国入世与能源工业的深层次变革    史丹

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    潘懋元,吴玫

AHP法在项目融资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王上铭,李树丞,王贵军

PPP项目融资在我国的运用    黄伟庭

经济批量下带有数量折扣的定价模型    李成标

建立风险投资机制 促进知识经济发展    张秀红

我国节能和环保型汽车的研制与开发    许倞;

纯电动乘用车适用特性研究    黄晓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