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秸秆配施外源蛋白酶效应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9:44:15
热度:

秸秆配施外源蛋白酶效应研究【摘要】:为探讨提高土壤中秸秆发酵效率的新途径,本试验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秸秆配施外源蛋白酶对土壤速效养分、有机质、pH值以及后季作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摘要】:为探讨提高土壤中秸秆发酵效率的新途径,本试验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秸秆配施外源蛋白酶对土壤速效养分、有机质、pH值以及后季作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种植期内,秸秆施酶处理土壤速效氮、磷、钾及有机质含量都高于不施酶处理,小麦收获时,施酶处理速效氮、磷、钾及有机质含量分别高出不施酶处理0.74~1.74 mg/kg,0.53~1.33 mg/kg,3.90~6.57 mg/kg,0.07~0.13 g/kg;盆栽小麦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株高和干物质含量都比不施酶处理有所提高,子粒产量比对照提高19.84%~34.11%。可见,秸秆配施外源蛋白酶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并且促进后季作物生长。 【作者单位】: 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秸秆 外源蛋白酶 土壤肥力 小麦
【基金】:国家科技部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2BA516A12)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L2000D01)
【分类号】:S141.4
【正文快照】: 秸秆是土壤有机质的一项主要来源,是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物质基础。而且秸秆中含有碳、氮、磷、钾以及各种微量元素,还田后可使作物吸收的大部分营养元素归还土壤,有利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但是秸秆C/N值较高,直接施入土壤会刺激微生物迅猛活动而固持一部分有效氮,引起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秸秆单施或配施氮、磷化肥对潮土供应氮磷特性的影响    娄运生,徐本生,杨建堂,任丽轩

盆栽控水条件下施用秸秆的效应研究    郑险峰,王旭东,韩建刚

施用作物秸秆对土壤的培肥作用    赵兰坡

氮素形态对小麦中后期的生理效应    曹翠玲,李生秀

小麦根系活力变化与叶片衰老的研究    魏道智,宁书菊,林文雄

有机物料对盆栽土壤养分及海棠苗生长量的影响    刘嘉芬,姚胜蕊,刘寄明,薛炳烨

氮肥运筹对小麦氮素利用效率及产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冯波;王法宏;刘延忠;金桂芳;

超重力处理对大豆生长性状和根系活力的影响    郭小建;李巧英;郭春绒;

大棚土壤的理化状况和微生物状况    张昌爱,毕军,夏光利,张萍,史桂芳,朱国梁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李孝勇,武际,朱宏斌,王允青

黔东主要旱耕地培肥技术初探    王先华;方小宁;

氮肥施用技术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    李磊;王成雨;李金才;屈会娟;郅胜军;

解磷细菌的分离纯化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王英健;

硅酸盐细菌在铝土矿开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惠明;侯银臣;田青;窦丽娜;

施用尿素对冬萝卜产量形成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李建锋;张荣;董莹莹;

环保型地膜覆盖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及玉米生长的响应    张杰

有机物料和氮素化肥对平邑甜茶实生苗生物学效应的研究    许衡

不同覆盖条件下稻麦轮作体系的产量效应与氮肥去向研究    艾应伟

化感作用对复合群体根区土壤微生物及酶的影响研究    柴强

施肥水平对日光温室番茄生育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张国红

冬小麦硝态氮利用的生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门中华

不同农田土壤中的硝化作用及硝化细菌种群    袁飞

解磷微生物溶解磷矿粉和土壤难溶磷的特性及其溶磷方式研究    钟传青

保护地渗灌土壤水分调控技术及作物增产节水机理的研究    诸葛玉平

长江三角洲地区菜地系统氮肥利用与土壤质量变异研究    杜连凤

有机肥氮素的矿化特征及与其化学组成的关系    沈其荣,沈振国,史瑞和

氮素形态与作物生育的关系及其影响因子    王宪泽,程炳嵩,张国珍

生育后期追施NO_3~-N和NH_4~+-N对水稻的生理效应    杨肖娥,孙羲

秸秆还田培肥改土试验研究    汪炎炳,徐建文

不同水稻品种NH_4~+和NO_3~-吸收的动力学    杨肖娥,孙羲

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培肥效果的研究    李焕珍,张忠源,杨伟奇,李纪柏,张继宏,潘贺玲,李福祥,徐萍,刘乙俭,金福兰,王永清

麦秸、氮肥与土壤混合培养时氮素的固定、矿化与麦秸的分解    王维敏

稻草还田对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    陈德章

测定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混合液提取法    沈伟其;

作物增铵营养的生理效应    戴廷波,曹卫星,李存东

秸秆还田对冬小麦品种百农矮抗58根际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杨文平;王春虎;茹振钢;

小麦秸秆还田后施氮量对机插水稻产量的影响    朱从海;蔡爱琴;严军;刘文广;吴一梅;李德山;

秸秆还田对冬小麦根际土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杨文平;王春虎;茹振钢;

转Bt基因作物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进展    颜世磊;赵蕾;孙红炜;赵辉;路兴波;

绿肥及秸秆还田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沈亚强;程旺大;张红梅;

玉米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对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    赵凡;何秀云;沈玉梅;牛建彪;李建平;李胜克;张继祖;

小麦玉米秸秆双还田培育土壤肥力的实践    李艳霞;郭和平;王爱东;

增施有机肥 培肥新建大棚田    

不同类型肥料及耕作制度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竟丽丽;崔权仁;武文明;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玉米机械化生产中的应用    钟志堂;姜文荣;王景阳;

稻麦双免双套连作方式及其对耕地质量的影响    张礼康;唐宝国;

稻秆还田配伍不同促腐剂对稻田土壤肥力及其水稻产量的影响    徐培智;解开治;陈建生;杨少海;张发宝;唐拴虎;黄旭;顾文杰;

靖江市土壤肥力演变特性及其对策    郑建渠;熊江霞;侯立志;薛裕国;刘建刚;

浅谈对玉米保护性耕作的认识    王红军;李秀荣;高连军;许景岩;乔桂霞;姜旭阳;何立红;陈海龙;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周年生产力的综合评价    刘世平;陆建飞;庄恒扬;张洪程;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周年生产力的综合评价    刘世平;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

四川盆地秸秆还田免耕对土壤养分及碳库的影响    陈尚洪;刘定辉;朱钟麟;舒丽;王昌全;

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小麦生长和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的影响    孙磊;张彦峰;王翠苹;孙红文;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蚯蚓种群特征及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廖燕;朱君君;孙振钧;王冲;张宁;

莠去津对四种长期定位施肥土壤的呼吸影响    王军;朱鲁生;谢慧;孙瑞莲;徐荣娟;徐琦峰;张夫道;

小召村秸秆还田有补助    王松臣 秦文花

秸秆还田应科学合理    德州市土肥站 曲善功

“微生物催腐剂”破解秸秆还田难题    记者 白锋哲

重视有机资源利用 保障土壤肥力不减    张四代

提升土壤肥力十措施    游德福

秸秆还田时要注重施氮    孝感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王文丰

9.2万亩棉花实施秸秆还田    通讯员 刘世全

鱼台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    通讯员 乔志宇杨晓冬

秸秆还田技术措施    毛国强

冬季秸秆还田的几种方式    彭杰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对农田生态环境和周年生产力的影响    刘世平

影响土壤中Cr(Ⅵ)吸持与Cr(Ⅲ)氧化的主要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闫峰

连续覆膜旱作稻田土壤肥力及水稻营养特性研究    武美燕

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原位化学稳定化试验研究    缪德仁

几种典型抗生素药物在水体及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及呼吸抑制的研究    巫杨

黑河中游绿洲农业管理措施对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王莺

陕北农牧交错带荒漠化土地植被恢复重建过程土壤效应研究    张静

农药污染场地中有机氯化合物的分布及其修复研究    丛鑫

基于GIS和数据挖掘技术评价江西主要茶区土壤和茶鲜叶重金属状况及其预测    熊春红

长期施肥下我国典型农田土壤有机碳库变化特征    佟小刚

不同耕作方式和稻草还田量对晚稻生长发育与土壤肥力的影响    卜毓坚

秸秆还田对隔茬冬小麦抗性生理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高茂盛

吉林省雨养农业区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耕作技术研究    李万良

还田秸秆配施外源酶效应研究    韩玮

周年秸秆还田与土壤耕作对水稻产量、品质及稻季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王子臣

高产农田生态系统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和施肥水平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赵彩霞

玉米秸秆还田对接茬冬小麦生长、衰老及土壤碳氮的影响    刘阳

秸秆还田条件下稻麦生产密肥调控技术研究    吴延华

小麦-玉米种植制度可持续土壤养分管理研究    孙计平

施肥对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肥力及生理活性影响的研究    吉艳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