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玉米秸秆生物炭对Cd(Ⅱ)的吸附机理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2:58:26
热度:

玉米秸秆生物炭对Cd(Ⅱ)的吸附机理研究【摘要】: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在350℃和700℃热解温度下分别制备了两种生物炭(BC350和BC700),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在700

【摘要】: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在350℃和700℃热解温度下分别制备了两种生物炭(BC350和BC700),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在700℃下制备的生物炭芳构化程度更高,疏水性更强,比表面积更大,孔结构发育更加完全。研究Cd(Ⅱ)在两种生物炭上的吸附发现,Two-site 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比One-site 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能更好描述Cd(Ⅱ)在生物炭表面的吸附。BC700对Cd(Ⅱ)的吸附容量大于BC350,解吸率远小于BC350,吸附效果更好;离子交换和阳离子-π作用两种吸附机理同时存在并共同作用,前者分别占BC350和BC700总吸附容量的13.7%和1.1%,后者分别占86.3%和98.9%,阳离子-π作用是最主要的吸附机理。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生物炭表面的含氧官能团和π共轭芳香结构分别提供不同机理的吸附位点。由于具有更多的离子交换位点,BC350对Cd(Ⅱ)吸附受pH影响较BC700更大。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污染过程与基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生物炭 吸附 离子交换 阳离子-π作用
【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10100553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 日本Asia Pacific Network on Global Change项目(RUSD2010-02NMY(C)-Sun)
【分类号】:X703
【正文快照】: 生物炭是生物质(如植物秸秆和动物粪便等)在完全或部分缺氧情况下经热解产生的高度芳构化的碳质材料[1-2]。因其富含碳素、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大和离子交换量高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生物炭在固定大气碳素[3],修复受污染土壤[4]、固持营养元素[5-6]及提高作物产量[7-8]等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恒电荷土壤胶体对Cu~(2+)、Pb~(2+)的静电吸附与专性吸附特征    杨亚提,张一平

溶液离子强度对自然水体生物膜吸附Pb~(2+)和Cd~(2+)的影响    张波涛,董德明,杨帆,李鱼,吴雨华

耐重金属细菌对土壤胶体矿物体系吸附铜的影响    谢朝阳;黄巧云;黄敏;韩红梅;

重金属铜在黑土和棕壤中解吸行为的比较    于颖,周启星

自然水体悬浮颗粒物吸附铅和镉的特性    张波涛,董德明,杨帆,张薇,花修艺

2种水稻土中Cu(Ⅱ)和Pb(Ⅱ)的解吸动力学    谢丹;徐仁扣;蒋新;卞永荣;

东北草甸棕壤对重金属铅的吸附行为研究    徐洁;侯万国;周维芝;台培东;王文兴;

有机化合物和硝酸溶液对复合污染土壤中Cu、Zn、Pb释放的影响    倪才英,田光明,骆永明,陈英旭

表面活性剂对重金属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环境化学行为的影响    张永

紫色土表面电荷性质的初步研究    杨兴伦

耐重金属细菌对土壤胶体矿物体系吸附铜和镉离子的影响    谢朝阳

有机酸对森林暗棕壤磷的释放效应    张艳华

红壤与黄褐土几种作物根际表面化学性质的研究    王朴

水稻土中Cu(Ⅱ)、Pb(Ⅱ)、Cd(Ⅱ)竞争吸附和解吸动力学    谢丹

东北草甸棕壤的界面电性质及对重金属铅的吸附/解吸行为研究    徐洁

复合污染体系中,重金属和有机物在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    黄文飞

饶河口沉积物对铜吸附与释放特性的研究    尹丽

重金属离子与恒电荷土壤黏粒的相互作用及能量关系研究    王卫

土壤对镁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    金昆

天然水体沉积物的表面特征    文湘华,杜青,李莉莉,汤鸿霄

天然水体沉积物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特性    杜青,文湘华,李莉莉,汤鸿霄

类环境激素镉对隆线溞的急性生物毒性效应    李素贞;王鹏;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地表水中镉的不确定度评定    龚剑;张诠;占永革;

生物炭施用对污染红壤中重金属化学形态的影响    侯艳伟;曾月芬;安增莉;

龙须菜对铜、镉的富集特征    王增焕;王许诺;林钦;李刘冬;

土壤重金属镉、铅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庹瑞锐;赵运林;董萌;刘孝敏;

生物炭的环境效应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李力;刘娅;陆宇超;梁中耀;张鹏;孙红文;

3种不同前处理方法测定底泥中的铅和镉对比研究    陈永明;田媛;崔莉凤;

赤子爱胜蚓对镉、铅富集作用的初探    蒋利萍;李晶;宋明江;唐正义;

胞外高聚物吸附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镉    毛艳丽;张太志;王天海;童绥保;潘建明;欧红香;闫永胜;

镉胁迫下两种不同小白菜的生长、镉吸收及其亚细胞分布特征    宋阿琳;李萍;李兆君;梁永超;

铬、镉对中华稻蝗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刘雪梅;李丽君;马恩波;

铜和镉对小球藻生长与光合作用基因表达的影响    钱海丰;郦晶晶;傅正伟;

壳聚糖衍生物诱导植物对镉污染土壤修复研究    杨智宽;张琳;李健;刘良栋;

自然水体生物膜各组分吸附铅镉时共存铅镉间影响研究    董德明;花修艺;郑娜;费姗姗;李鱼;

基于I~-诱导吸附作用电化学测定Cd~(2+)的研究    李杠;陈芳;吴康兵;

Zn超富集植物长柔毛委陵菜对Cd的耐性与富集特征    胡鹏杰;周小勇;仇荣亮;汤叶涛;应蓉蓉;

镉对弹涂鱼肝细胞超微结构影响的初步观察    刘冰;周忠良;

土壤中多环麝香和镉对小麦的联合毒性及其机理    陈翠红;周启星;

不同形态无机氮对水体中金属镉的生物积累和毒性的影响    姜燕燕;范文宏;赵嘉;

镉与除草剂丁草胺的交互作用对苋菜生长的影响    刘文霞;陈元琦;郭华武;

生物炭能否给地球降降温?    本报记者 刘霞

罪魁祸首为砷、镉等重金属污染    周欣

日本2001年度镍镉等电池回收量比上年度增长7%    罗海基

农林废弃物就地一“焖”变成宝    记者 罗冰

湖北建成新型污水处理厂    特约记者 邓国军 通讯员 刘成汉

燃煤燃油毒化土壤    本报记者 夏先清 钟振宇

洁净型煤与秸秆炭化生产基地将在全国建设    驻江苏记者 杜小卫

我省建成首家秸秆气化站    记者 熊艺 通讯员 宋朝阳 徐立安

人们为啥不认废弃手机回收    本报记者 王峰

废旧电池何处是归宿    殷德洪

农田生态系统镉污染研究    王凯荣

镉与苄嘧磺隆交互作用对其环境行为的影响    谢晓梅

镉诱导油菜氧化胁迫及硫在缓解镉毒害中的分子机理    孙新

东南景天古银矿生态型超积累镉的生理机制与调控    张晓玲

剩余活性污泥吸附铅、镉特征的比较研究    孙文田

Cd、Pb、Zn污染潮褐土的植物修复及其强化技术研究    杨卓

垃圾焚烧中镉、铅迁移转化特性研究    陈勇

自然水体生物膜上主要组分生长规律及吸附特性    杨帆

小白菜镉积累及毒害生理机制的研究    孙光闻

土壤、作物及微生物对污泥施用及Pb、Cd污染的反应    谭启玲

东南景天(Sedum alfredii Hance)对镉的超积累与有机酸含量变化的关系    朱艳霞

镉铅和有机酸对根际土壤中镉铅形态转化及其毒性的影响    李瑛

狭叶香蒲耐镉的生理生化机制及其修复镉污染环境的潜力    许卫锋

自然水体生物膜有机组分对铅、镉吸附特征研究    赵宇侠

不同氮钾肥对铅镉污染土壤铅镉有效性的影响    杨锚

低剂量镉诱导酵母细胞氧化损伤的机理研究    罗松年

镉、铜对长江华溪蟹(SINOPOTAMON YANGTSEKIENSE)在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影响    王茜

镉锌对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研究    张春荣

废镍镉电池中镉的回收及资源化研究    史风梅

镉对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和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黄敏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