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临安秋季近地层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特征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9:40:38
热度:

临安秋季近地层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特征【摘要】:应用浙江临安1999年秋季非甲烷碳氢化合物(NMHC)观测数据,分析了NMHC特征,并估计其对该地O3的影响。该地NMHC芳香烃含量最高

【摘要】:应用浙江临安1999年秋季非甲烷碳氢化合物(NMHC)观测数据,分析了NMHC特征,并估计其对该地O3的影响。该地NMHC芳香烃含量最高为47.9%,其次为:烷烃29.1%,烯烃12.7%,炔烃8.2%,生物排放的烃2.1%。从各NMHC成份相关分析发现,NMHC主要排放源是该地生物物质(柴草、秸秆、农业废弃物)焚烧,存在未知芳香烃人为源的可能。丙烯等量浓度分析表明,芳香烃、CO、生物源烃和烯烃对该地O3均有重要贡献。观测和模式分析显示本次观测的O3处于NMHC控制区。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非甲烷碳氢化合物 臭氧 污染源
【基金】:江苏省教委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PCKF200206 香港理工大学APB76课题
【分类号】:P402
【正文快照】: 1引言长江三角洲是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空气污染物排放量的不断增加不仅使城市空气质量恶化,而且对乡村地区大气化学组成也有很大影响[1,2]。Chameides等[3],Luo等[2]的数据分析和模式模拟认为,中国东部的光化学臭氧污染可能会导致该地区农作物减产。Luo等[2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长江三角洲痕量气态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    王会祥,唐孝炎,邵可声,曾立民,王木林,颜鹏,王韬,杜慧芳,陈立民

临安秋季近地层臭氧的形成及其前体物特征    朱彬,王韬,倪东鸿

亚热带森林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的研究——Ⅰ.季节变化(钢瓶采样)    白建辉,王明星,John Graham,Ronald G.Prinn

不同类型和燃料机动车释放有机污染物的比较研究    曾凡刚

城市大气细颗粒物PM_(2.5)的研究进展    杨书申;孙珍全;邵龙义;

2000年济南市大气环境颗粒物中多环芳烃污染状况调查    程培青,闫怀忠,荀建国,冯银厂,朱坦,白志鹏

中国区域空气污染本底站的降水化学特征    杨东贞,周怀刚,张忠华

北京冬季低层大气O_3垂直分布观测结果的研究    郑向东,丁国安,孙敏峰,李淑杰,巩建波,郭文利,王晓云

北京北郊冬季低空大气气溶胶分析    杨东贞,于海青,丁国安,王淑凤,何耑士

利用GOME卫星资料分析北京大气NO_2污染变化    江文华;马建中;颜鹏;Andreas Richter;John P.Burrows;Hendrik Nǖβ;

大气气溶胶离子溶出特性的研究    徐新华,杨岳平,汪大韋

珠江三角洲地区天然源碳氢化合物的研究    杨丹菁,白郁华,李金龙,潘南明,俞开衡,唐丽,彭立新,苏行

大气中痕量烯烃的观测与分析    陈清美,王跃思,郭雪青,王明星,胡非

杨凌次降水过程的雨水化学组成变化与农村雨水安全集蓄    王广周;高建恩;樊恒辉;杨世伟;高晓东;

福州市污染物浓度时空分布及影响因子分析    冯宏芳;隋平;邱丽霞;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研究方法比较与进展    吕森林;汪安璞;焦正;陈小慧;

污染城市大气气溶胶单颗粒物形态特征    王赞红;张灵芝;

主因子分析法在厦门市可吸入颗粒物源解析上的应用初探    张学敏;庄马展;王坚;曹超;

气溶胶在全球气候变化、环境与人类健康中的作用    张仁健;符淙斌;曹军骥;吴涧;

北京地区PM2.5的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徐敬;丁国安;张养梅;王淑凤;

大气本底台站反应性气体观测质量控制措施——以龙凤山站的实践经验为例    林伟立;徐晓斌;于大江;代鑫;张忠华;

十三陵“清洁区”秋季O_3在地面及近地边界层垂直分布变化的探测研究    郑向东;丁国安;于海青;刘煜;徐祥德;

长江三角洲对流层和地面臭氧的长期变化    徐晓斌;林伟立;王韬;颜鹏;汤洁;孟昭阳;王瑛;

水相中含硫化合物与氧化性自由基微观反应机理研究    房豪杰

大气气溶胶汞污染研究    黄永健

沈阳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现状及对儿童肺功能的影响研究    孙宪民

可持续发展环境政策及其评价研究    袁明鹏

浙江降水污染的特征和多维分析    李震宇

湖南省城市与森林的大气湿沉降化学及其作用机理    蒋益民

利用瞬态吸收光谱技术研究水相中·OH自由基与苯及其衍生物的微观反应机理    朱承驻

含硫化合物与矿尘氧化物及大气颗粒物的复相反应研究    吴洪波

重庆主城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与雾水污染特征研究    罗清泉

中国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策略研究    刘拓

介孔SO_4~(2-)/TiO_2固体超强酸的制备和催化性能研究    张明俊

大气中甲磺酸的含量分析及其对酸雨的贡献    张广卷

大气过氧自由基化学放大测定方法及其在化学动力学中的应用    刘宝宜

我国大陆地区大气黑碳气溶胶观测研究    秦世广

湖南省酸雨的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的初步研究    蒋益民

可吸入颗粒物的静电迁移行为及其理化特性研究    马静颖

铜陵市酸雨危害及控制研究    吴劲兵

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对PM_(10)控制的有效性评价    何梅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异戊二烯排放研究    张莉

北京城区单点气溶胶细粒子(PM2.5)观测分析与研究    徐敬

长江三角洲固定燃烧源排放SO_2,NO_x,CO和HC的分布    张树宇,白郁华,李金龙

长江三角洲痕量气态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    王会祥,唐孝炎,邵可声,曾立民,王木林,颜鹏,王韬,杜慧芳,陈立民

杨树排放碳氢化合物的相关因素    白郁华,李金龙,夏羽,赵美萍,唐孝炎

我国几种典型树种非甲烷烃类的排放特征    赵美萍,邵敏,白郁华,李金龙,唐孝炎

单萜烯臭氧化反应产物研究    刘兆荣,曾立民,陈忠明,李金龙

天气尺度臭氧光化学与全球对流层臭氧收支    Jack Fishman;Fred M.Vukovich;张云荣;郭陆军;

森林排放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的初步研究    白建辉,王明星,JohnGraham,RonaldGPrinn,黄忠良

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的光化学臭氧生成潜势的数值模拟研究    朱彬,李子华,肖辉,黄美元

亚热带森林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的研究——Ⅰ.季节变化(钢瓶采样)    白建辉,王明星,John Graham,Ronald G.Prinn

亚热带森林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的研究——Ⅱ.日变化    白建辉,王明星,John Graham,Ronald G.Prinn

临安秋季近地层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特征    朱彬,王韬,徐永福

北京秋季地面O_3的一维模式模拟研究    刘玉彻;颜鹏;丁国安;

推广天然气汽车是解决汽车排放污染的有效途径    王协琴;

北京要成为中国的“加州”?    本报记者 韩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