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极端温度事件及其对区域气候增暖响应的分析
浙江省极端温度事件及其对区域气候增暖响应的分析【摘要】:利用浙江省24个气象站1960至2008年逐日温度资料,建立能较好反映极端温度事件的四类指数序列,分析浙江省极端温度事件变化
【关键词】: 极端温度 区域气候 增暖 响应
【基金】:浙江省青年课题(2009QN09)资助
【分类号】:P467
【正文快照】: 0引言近百年来随着全球气候迅速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急剧上升,对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IPCC评估报告把天气与气候极端事件分为四类,其中位居首位的就是极端温度事件。众多学者研究发现[1-3],我国极端温度事件也出现显著的变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中国北方近50年温度和降水极端事件变化 翟盘茂,潘晓华
我国夏季气温、降水场的时空特征分析 黄嘉佑
浙江省陆域主要自然灾害概述 陈海燕
中国近百年来的温度变化 丁一汇,戴晓苏
近39年中国的气温变化与城市化影响 赵宗慈
中国气温变化研究最新进展 任国玉;初子莹;周雅清;徐铭志;王颖;唐国利;翟盘茂;邵雪梅;张爱英;陈正洪;郭军;刘洪滨;周江兴;赵宗慈;张莉;白虎志;刘学峰;唐红玉;
近50a浙江省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施能,马丽,袁晓玉,顾骏强
盘锦春季旱涝特征分析 曹士民;江和文;员影;杨文艳;迟春艳;钟莉;
塔里木河流域近40a来气候、水文变化及其影响 王顺德,王彦国,王进,毛炜峄,沈永平
塔里木河流域2001年四源一干河川径流运行分析 王彦国,李敏学,王进,王建文,毛炜峄,王顺德
哈尔滨气温增暖倾向和季节循环的年代际差异 刘玉莲,吴洪宝,李栋梁,宋丽华,沈永平,张健,刘学华
长江上游流域1961—2000年气候及径流变化趋势 王艳君,姜彤,施雅风
中国大陆对全球变暖响应的区域敏感性分析 卢爱刚;何元庆;张忠林;庞洪喜;顾娟;
西北地区大气水汽的区域分布特征及其变化 王宝鉴;黄玉霞;陶健红;李栋梁;王鹏祥;
西北地区45a来降水异常的时空变化及其标度特征 苏布达;王国杰;姜彤;
黄河首曲草地气候变化及生态效应 姚玉璧;王润元;尹东;邓振镛;张秀云;
森林对地气系统碳素循环的影响 贺庆棠
21世纪初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研究进展 胡宜昌;董文杰;何勇;
兰州三万年以来古气候演化与古环境重建 杨桂芳
陕甘宁老区生态贫水化与生态管理模式研究 延军平
北极海冰气候变率的模拟研究 王学忠
GIS支持下的越南农业气候资源及其区划的研究 杨文坎
南半球大气环流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及其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 高辉
浙江省农业系统技术系数产生、转换及应用分析 方斌
浑善达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研究—自然力在沙地草地恢复中的应用 刘美珍
极涡的活动特征与数值模拟及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张恒德
华北平原农田水热、CO_2通量的研究 秦钟
基于遥感和数字化地形信息复合技术在岸滩演变定量研究中的应用 戴志军
我国十大江河流域降水和温度长期变化趋势的研究 李想
中国西北地区降水变化及其可能原因的诊断研究 杨晓丹
东北夏季气温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杨青
重庆地区夏季降水的气候特征及其海、气背景场分析 刘毅
吉林省极端气候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环流异常的关系 于秀晶
不同温度下几种禾本科牧草萌发和休眠特性的研究 李景环
青藏高原冬季大气热状况对Elnino的影响以及LGM时期高原热状况的数值研究 韩余
近50年全球气候背景下青藏高原温度变化特征分析 周宁芳
环境气象因子对河南省东亚飞蝗发生影响的初步研究 孔海江
中国极端气温的变化特征和模拟试验研究 刘吉峰
长江中下游丰枯梅雨环流配置及其前期演变特征 张汉琳
中国东部季风降水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的关系 李麦村,吴仪芳,黄嘉佑
准两年周期振荡在我国月降水量中的表现 黄嘉佑
我国“中世纪温暖期”气候的初步推断 张德二;
古里雅冰芯近2000年来气候环境变化记录 姚檀栋
近50a浙江省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施能,马丽,袁晓玉,顾骏强
气象场相关分析及合成分析中蒙特卡洛检验方法及应用 施能,魏风英,封国林,沈桐立
1951~2002年中国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及日较差变化 唐红玉;翟盘茂;王振宇;
华北地区地表气温观测中城镇化影响的检测和订正 周雅清;任国玉;
山东省城市化对区域平均温度序列的影响 张爱英;任国玉;
城市化对江苏气候变化影响的数值模拟个例分析 解令运;汤剑平;路屹雄;占小红;
中国天山的降水与气候效应 魏文寿,胡汝骥
数据同化在气候模拟中的应用——对中国西部区域气候研究的展望(英文) 蒲朝霞;
区域气候变化检测学术研讨会在太原召开 张雁;
CSU-RAMS模式在区域气侯模拟中的应用 万齐林,施永年
我国北方地区植被类型变化气候效应的虚拟数值试验 张耀存
青藏高原植被变化对区域气候影响研究进展 范广洲;华维;黄先伦;王永立;刘雅勤;李学敏;李洪权;
区域气候自忆预测模式的计算方案及其结果 封国林,曹鸿兴,魏凤英
三江平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周旺明,王金达,刘景双,杨继松
近54年中国地面气温变化 任国玉;徐铭志;初子莹;郭军;李庆祥;刘小宁;王颖;
土地利用变化对我国区域气候影响的数值试验(摘要) 高学杰;罗勇;林万涛;赵宗慈;
变系数回归模型在我国极端温度与平均温度关系分析中的研究与应用 续秋霞;梅长林;
三峡水利工程对区域气候影响的初步分析 王国庆;张建云;贺瑞敏;刘翠善;王小军;
1961~2006年中国冬季极端温度的时空变化分析 刘雅星;范广洲;朱叶玉;顾万龙;王记芳;潘攀;
月尺度区域气候数值预测试验的初步结果分析 宋帅;王汉杰;张培群;李维京;
应用土壤—植被—大气模式研究陆面过程与大气边界层的相互作用及区域气候效应 刘树华;乐旭;
西太平洋热带气旋对东亚环流影响的区域气候模拟研究 钟中;胡轶佳;
中国西部植被覆盖变化对北方区域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 陈军明;赵平;郭晓寅;
一种区域气候模式地表产流方案的改进及数值试验 李凯;
区域气候模式对我国中、东部夏季气候的数值模拟 廉丽姝;束炯;
北京气候中心被认定为亚洲区域气候中心 记者 林英
北京气候中心正式认定为亚洲区域气候中心 记者 王菡娟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上榜 记者 李先宏 通讯员 陆铭 孙杰
用户有望更方便使用亚洲区域气候服务产品 记者 何孟洁 吴家翔
美国的区域气候中心简介
辽宁成中国增温最明显区域之一 记者 李长青
拭看亚洲风云如何变幻 苏玉君 郭战峰
第五届亚洲区域气候论坛成功举办 记者郑菲 通讯员魏冬梅
首届亚洲区域气候监测评估预测论坛举行 李赛 苏玉君 郭战峰
我国将首次对全亚洲气候进行预测 游雪晴
基于气候的采暖空调耗能及室外计算参数研究 万蓉
近四十年中国极端温度和极端降水事件的群发性研究 杨萍
极端事件检测、评价方法及中国近40年极端温度和降水事件时空变化研究 侯威
青藏高原冬春积雪对我国夏季降水分布的影响研究 朱玉祥
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评价 姚凤梅
植被变化和地形对干旱半干旱区天气气候的影响 陈磊
中国东部地区城市化对极端温度及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 成丹
东海黑潮区海洋锋的区域气候学效应 刘敬武
重庆市植被覆盖变化与区域气候要素的关系研究 杨军
近五十年中国极端温度和降水事件变化规律的研究 潘晓华
近百年温带大陆性和海洋性季风气候区的极端温度变化对比研究 贺欣欣
中国极端气温的变化特征和模拟试验研究 刘吉峰
中国极端温度事件的检测方法 武培培
广东省近40多年来极端温度和降水的变化规律分析 秦鹏
多全球模式对中国区域气候的模拟评估和预估 冯婧
WRF模式CORDEX东亚区域气候的模拟与预估 胡伯彦
-
传统民居的气候适应性对建筑节能设计的启示2024-08-18
-
气候变暖背景下贺州地区水资源的变化特征2024-08-18
-
区域供热节能的优化控制2024-08-18
-
科学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环境下的水旱灾害2024-08-18
-
秸秆成型燃料双层炉排锅炉炉膛温度分布试验与分析2024-08-18
-
全球气候变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对策2024-08-18
-
气候变暖对成都水稻安全播种期的影响2024-08-18
-
气候变暖与流行性乙型脑炎暴发流行的关联性2024-08-18
-
江苏省淮北地区冬小麦发育期特征及对气候变暖的响应2024-08-18
-
气候变暖对天水市作物生长的影响——以冬油菜为例2024-08-18
-
夏热冬暖地区微气候建筑设计探讨2024-08-18
-
郑州地区太阳能规模化供热气候条件分析2024-08-18
-
夏热冬暖地区微气候建筑设计探讨2024-08-18
-
温度控制对蔬菜废物和花卉秸秆共堆肥的影响2024-08-18
-
暖体假人表面温度的均匀性202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