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稻田保护性耕作研究 Ⅲ.秸秆覆盖还田的土壤生态效应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9:21:47
热度:

稻田保护性耕作研究 Ⅲ.秸秆覆盖还田的土壤生态效应【摘要】:通过田间定位试验和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探讨了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的改良效果及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ck

【摘要】:通过田间定位试验和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探讨了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的改良效果及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秸秆覆盖可使土壤总孔隙度增加0·28%~2·02%,土壤容重降低0·02~0·06g/cm2,同时秸秆覆盖还田可以明显减少土壤径流量和侵蚀量。试验表明随秸秆覆盖量的增加,作物增产效果越明显。 【作者单位】: 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 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 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 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 江西省余江县农业局 中国水稻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
【关键词】秸秆覆盖 容重 总孔隙度 土壤侵蚀 水稻产量
【基金】:国家科技部重大科技专项———“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04BA520A14—C14) 江西省教育厅资助项目(赣教技字[2005]98号)
【分类号】:S511
【正文快照】: 长期以来中国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重点集中在北方,导致研究多集中在旱地(因中国北方分布大量旱地),而针对南方稻田的研究相对较少些。大量研究表明[1~3],稻田秸秆覆盖还田后,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重新组合,其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是农业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和途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秸秆覆盖的农田效应    沈裕琥,黄相国,王海庆

试论农业耕作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郭跃

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吴婕;朱钟麟;郑家国;姜心禄;

黄土高原区农田覆盖效应与前景分析    梁银丽,张成娥,郭东伟

免耕套种与秸秆还田对农田生态环境及小麦生长的影响    刘世平,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阮慧芳

重金属Pb、Cd在石灰性褐土上对小白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郭晓燕;袁玲;

安徽省主要烟区土壤磷含量状况与烤烟合理施磷    崔权仁,王世济,刘小平,刘国庆,朱怀邦,武家美

几种有机物料对连作黄瓜生长的影响    朱林,彭宇,袁飞,张春兰

营养条件对无土栽培生菜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李孝良,汪建飞

AMMI模型在小麦品种区试中的应用    吕建华

Peal-Reed模型在捕食性昆虫功能反应研究中的应用    金开正,何利良,刘茂泉

废水污泥对花生植物酶活性及其品质的影响    李万才,赵庚星

不同饲养基质对中华真地鳖生长发育的影响    唐庆峰,吴振廷,金涛,王学林,吴尚澧

水肥管理对辣椒枯萎病发生的影响    梁运江;许广波;

钼酸铵喷施时期和浓度对大豆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段素梅;黄义德;杨安中;朱小茜;郭静;

东祁连山杜鹃灌丛生态特征及受损恢复的研究    张德罡

一年两熟地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体系试验与分析    周兴祥

土壤物理性质对玉米的生态生理效应及其调控    李潮海

水氮供应对日光温室番茄生育、品质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任华中

紫花苜蓿高效根瘤菌筛选及田间鉴定方法研究    曾昭海

保护性耕作防治土壤风蚀的试验研究    臧英

毛竹林节肢动物多样性及主要叶部害虫发生机理    张飞萍

同翅目昆虫专性病原真菌飞虱虫疠霉的固体培养法及其虫尸模拟培养物的生物学特性与功能    梁勇

褐飞虱生物型的研究    周亦红

FORSTAT(统计之林)核心部分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李海奎

地面覆盖对盐渍土盐分和水分影响的研究    纪永福

灌溉、覆盖对玉米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张厚华

土壤水氮资源高效利用的孔源调控理论及技术研究    王夏晖

豫西黄土坡耕地保护耕作对水土保持作用的研究    吴会军

小麦、玉米套种机械化及保护性耕作试验研究    袁燕利

北方寒冷稻作区水稻旱直播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    傅民杰

毛白杨种群对土壤重金属Pb、Cd污染的修复效应    魏立华

森林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特征的比较研究    王瑾

巴西橡胶树砧木与接穗间的相互影响——生理生化特性    黄国涛

浙北丘陵山地梨—旱稻复合生态系统氮、磷元素循环研究    吴荣兰

覆盖麦草对玉米产量及土壤肥力的效应    陈静芬;欧阳素华;吴晓鹏;巩旭;

秸秆直接还田对当季作物产量效应    李录久,杨哲峰,李文高,徐志斌,胡永年,苗春苗,肖凤体

太湖稻麦地区秸秆还田增产及培肥效果    王振忠,董百舒,吴敬民

地膜覆盖对耕层土壤盐分影响的研究    刘子英,刘保明,孟艳玲,李季

贡嘎山冷杉纯林地被物及土壤持水特性    程金花,张洪江,余新晓,张东升,赵玉涛

重庆四面山森林枯落物和土壤水文效应    饶良懿,朱金兆,毕华兴

人工草地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中的减水减沙效益与有效盖度    焦菊英,王万忠

我国水土保持措施对水资源影响研究综述    李子君;周培祥;毛丽华;

论坡面侵蚀的临界坡度    靳长兴

保水剂对干旱胁迫下刺槐叶绿素a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冯建灿,胡秀丽,苏金乐,毛训甲,杨文琪

水稻根系化学讯号与米质的关系    张文杰

不同耕作方式和稻草还田量对晚稻生长发育与土壤肥力的影响    卜毓坚

耕作制度对南方稻田土壤微生物及酶影响的研究    田慧

提高旱地农田生产力的若干生态生理问题    山仑

旱作麦田秸秆覆盖的生态综合效应研究    巩杰,黄高宝,陈利顶,傅伯杰

秸秆覆盖的农田效应    沈裕琥,黄相国,王海庆

我国旱地免耕研究    谢先举

长期秸秆还田改土培肥效应的研究    劳秀荣,吴子一,高燕春

免耕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李新举,张志国,邓基先,刘辉友

下垫面性状对农林系统微生态环境的影响    李全胜,吴建军,严力蛟,王兆骞

小麦高留茬的经济效益与配套技术    吴崇海,顾士领

秸秆还田对农田生态系统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江永红,宇振荣,马永良

免耕法对土壤结构影响的研究    刘世平,庄恒扬,陆建飞,沈新平,陈后庆,黄细喜

不同水稻栽培模式和秸秆还田方式下的油菜、小麦秸秆腐解特征    武际;郭熙盛;王允青;许征宇;鲁剑巍;

优势玉米新品种农华101高产栽培技术    张战丽;李敬娟;

“十一五”我国普通玉米品质现状与分析    杨书成;杨振兴;宋景楠;

密度对沈玉17号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张洪钧;

玉米新品种滑玉15的栽培技术    吕松然;

特种玉米品种籽粒品质特性的比较    聂丽洁;王华;杜双奎;

我国饲用小麦理化指标的变异度分析    刘世杰;刘国华;蔡辉益;郑爱娟;张姝;常文环;

    

    

    

免耕和秸秆覆盖对小麦、油菜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朱钟麟;卿明福;郑家国;姜心禄;吴婕;

覆盖免耕对棉田土壤物理性质及棉花生理特性的影响    郑曙峰;王维;徐道青;屈磊;

作物粉垄栽培增产效果与高产理论探讨    韦本辉;申章佑;甘秀芹;刘斌;

高产、广适小麦品种筛选及其株型结构分析    乔玉强;曹承富;赵竹;张耀兰;杜世州;

面条色泽与小麦品种品质性状关系研究    张影全;张波;魏益民;董凯娜;张晓科;

关于不同浓度沼液对反季刺五加产量和质量影响的探讨    于飞;高殿义;王研超;关颖;郝伟;马力;夏平彦;

容重一等品小麦比例达到70%    本报记者 孙鲁威

小麦容重一等品今年首次达到70%    孙鲁威

云瑞88    大姚县种子管理站

2007年国审农作物品种介绍——小麦(七)    

保护性耕作仍是扶持重点    记者 张桃英

2009年我省旱地小麦主导品种    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 周新国

高产稳产铁杆麦,小麦中的“郑单958”——衡5229    科润种业

忧起先玉335    本报记者 马述

我国小麦品质显著提高,部分品种超美麦    

我国小麦品质进一步提高    本报记者 孙鲁威

区域小麦籽粒质量及加工利用研究    关二旗

玉米籽粒产量及其相关性状遗传基础的研究    彭勃

优质蛋白玉米近等基因系SSR标记辅助选择及效应分析    齐建双

基于流动摩擦特性的玉米水分及容重检测方法的研究    曲东亮

土壤不同容重下玉米根系生长对物理性质影响的研究    才晓玲

黑河流域秸秆覆盖免耕储水灌节水效应研究    张金霞

基于水稻秸秆覆盖还田的免耕直播油菜栽培模式研究    刘芳

宁南旱区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理化性状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严波

茶叶物理特性及吸湿解吸平衡规律研究    张哲

干燥玉米品质指标筛选及评价方法建立    成军虎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质量及杂草控制的影响    郭小刚

不同生态区玉米种子品质比较研究    张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