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秸秆还田对潮褐土及其微团聚体磷素吸附与解吸特性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9:03:46
热度:

秸秆还田对潮褐土及其微团聚体磷素吸附与解吸特性的影响【摘要】:通过8年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对潮褐土及其微团聚体磷素吸附与解吸特性的影响,从各级微团聚体磷素吸附与解吸储量角度探讨

【摘要】:通过8年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对潮褐土及其微团聚体磷素吸附与解吸特性的影响,从各级微团聚体磷素吸附与解吸储量角度探讨了不同施肥制度下土壤磷素吸附与解吸性能的变化实质。结果表明:麦秸和玉米秸直接还田配施常量NPK化肥主要是通过降低10μm粒级微团聚体的吸附储量(减少13.7~14.8 g·kg-1)和提高大粒级,特别是10~50μm粒级微团聚体磷的解吸储量(增加2.1~2.8 g·kg-1),使土壤的供磷能力得到改善;不施肥和单施常量NPK化肥则主要是由于10μm粒级对磷的吸附储量增加(分别上升47.7 g.kg-1和12.3 g·kg-1)和大粒级的解吸储量降低(10~50μm粒级分别减少2.1g·kg-1和0.9g·kg-1),造成全土的吸附性能下降。土壤磷吸附性能与有机碳含量和微团聚体组成关系密切。 【作者单位】: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农学系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农学系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农学系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秸秆还田 潮褐土 微团聚体 磷素 吸附与解吸 储量变化
【基金】:“十一五”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06BAD02A08-9) “十一五”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06220103D)
【分类号】:S153
【正文快照】: 土壤的本质属性是具有肥力,陈恩凤等对我国主要土壤的肥力实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在土壤所有肥力特性中,决定土壤肥力的是土壤中的基础物质及其功能,即有机无机复合体和由之形成的不同粒级微团聚体的组成及性质,土壤对营养物质的吸储和释供能力及其协调状况是影响土壤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秸秆粉碎氨化还田对土壤养分淋溶损失的影响    李玉梅;冯浩;吴淑芳;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秸秆全量还田对冬小麦的生理生态效应    屈会娟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秸秆全量还田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沈学善

土壤扩蓄增容肥养分保持与利用试验研究    李玉梅

化肥配施秸秆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土壤的培肥效应研究    周瑞华

土壤性质对外源磷化学有效性及吸附解吸的影响研究    贾兴永

土壤磷素研究进展    来璐,郝明德,彭令发

棕壤不同粒级微团聚体中磷素的保持与供应    汪景宽,张继宏,王雷,陈恩凤

微团聚体的保肥供肥性能及其组成比例在评断土壤肥力水平中的意义    陈恩凤,周礼恺,武冠云

磷酸盐在土壤中吸附与解吸研究进展    张新明,李华兴,刘远金

土壤磷素的化学组分及其植物有效性    向万胜,黄敏,李学垣

磷素吸附特性演变及其与土壤磷素形态、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关系    郭胜利,党廷辉,刘守赞,郝明德

长期定位施肥对非石灰性潮土磷素吸附与解吸的影响    张敬敏;李文香;桑茂鹏;刘树堂;

土壤磷素形态研究现状评述    杨利玲;杨学云;

土壤无机纳米微粒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温善菊;吴景贵;

施用外源植酸酶对土壤速效磷效应的研究    尤振;聂俊华;

水稻土剖面无机磷素分布特征的研究    臧延东;梁运江;崔美玉;何忠;张凤;

长期定位施肥设施土壤微团聚体磷素吸附解吸特征性探讨    赵宇光;梁成华;杜立宇;陈新之;

不同覆盖材料对圆黄梨幼树土壤性状及树体生长的影响    曹燕荣;谷继成;王有年;周泽福;

土地利用方式对陇中黄土高原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李晓东;魏龙;张永超;郭丁;李旭东;傅华;

四种禾本科牧草对官厅水库库滨荒地的培肥效应研究    肖波;武菊英;王庆海;尧水红;

岩溶土壤的生态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以贵州贞丰—关岭岩溶石山地区为例    任京辰;张平究;潘根兴;宋林华;

桂林市区湖泊表层沉积物对磷的静态吸附研究    孙洪林;刘康怀;崔小尚;司圣飞;周维惠;张钦库;

流域非点源磷素迁移转化机理研究进展    崔力拓;李志伟;王立新;耿世刚;

聚丙烯酰胺(PAM)应用对土壤养分流失和环境的影响    王爱萍;李法虎;

第一章 土壤化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徐建明;何艳;蒋新;刘凡;

不同磷肥用量对硫酸铝改良后的苏打盐碱土磷素形态及吸附特性的影响    李月芬;赵兰坡;杨有德;

Estimation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lease in Sediment based on Dynamic Conditions    

绿洲棉田磷素养分资源高效利用机理和技术研究    陈波浪

黄壤旱坡地磷积累、迁移及其环境影响评价    刘方

紫色母岩现代表生作用及环境效应研究    骆东奇

小麦淀粉合成关键酶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特征    苗红梅

cNHX1基因的融合、功能鉴定和对转基因草莓耐盐性影响的研究    魏振林

羊草草原分解者亚系统氮、磷、碳动态的研究    曲国辉

耐低磷水稻筛选、分类及其生理机制研究    郭再华

长期施磷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形态特征及其有效性研究    宋付朋

氮肥对高寒地区燕麦草地生产性能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蒲小鹏

中国主要农业生态区长期施肥土壤磷素形态的研究    林德喜

泰山罗汉崖林场森林近自然结构与水土保持功能    杜强

一串红穴盘育苗控释肥施用效应评价    周波

砂姜黑土玉米秸秆碳、氮矿化特征研究    张丽娟

土壤质地与磷肥用量对新疆棉田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    戴婷婷

西北地区葡萄园溶磷真菌的筛选、鉴定和促生效应研究    张稼涵

长期施肥下我国典型农田土壤有效磷对磷盈亏的响应    裴瑞娜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土壤肥力的垂直变化    王春明

三倍体毛白杨幼林—黑麦草复合模式根系生长与养分特性研究    陈文德

南方主要森林土壤磷的吸附与解吸特性    田维彬

黑土地表径流氮磷养分特征及其与肥力退化的关系    郄瑞卿

山东主要土壤对水溶性磷肥的固定    于淑芳,高弼模,张玉兰,刘文妍

氮磷钾、秸秆还田和密度对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宋朝玉;张继余;刘洪明;王圣健;李振清;高峻岭;

淮北市小麦玉米秸秆机械粉碎还田模式    张琨

长期施肥对砂姜黑土磷吸附和解吸特性的影响    王道中

实施“沃土工程” 强化秸秆还田    谢平,韩民,姜兴顺

淮北地区小麦秸秆还田的探讨    郭永英,吴媛媛,李轶群,陈若礼

土壤盐碱改良剂施用量及施用时期研究    王金芬;刘雪梅;王希英;

秸秆还田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朱自学;刘天学;

从青海省化肥用量谈提高化学肥料的使用效率    张海晖;吴成福;王建民;许建业;陈志国;汪薇;刘永安;

玉米根分泌物对喀斯特地区土壤吸附磷的影响    黄承玲;陈训;范成五;

长期施钾对北方典型土壤钾素及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    谭德水

我国北方粮食主产区土壤养分分布特征研究    王红娟

秸秆还田量的农田生态效应研究    强学彩

土壤改良剂对多年生黑麦草生长特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高永恒

不同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土壤氮的转化迁移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朱振国

留茬对小麦/玉米间作氮素吸收和硝态氮分布、淋失的影响    刘朝巍;张恩和;王琦;刘青林;王田涛;俞华林;尹辉;

设施菜田养分平衡特征与优化调控研究    郝小雨

稻麦两熟制秸秆沟埋还田作用特点研究    刘春晓

麦茬夏大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研究    赵俊卿

浅谈国内外江河湖库水体富营养化状况    马经安,李红清

土壤磷素Langmuir等温吸附特性与磷肥效果的关系    刘淑欣;熊德中;

有机酸对酸性土壤吸附磷的影响    胡红青,贺纪正,李学垣,吴钦泉

土壤磷素水平和水体环境保护    鲁如坤

农业面源污染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    全为民,严力蛟

石灰性土壤中粘粒与碳酸钙的固磷作用    李祖荫,刘军,孔晓玲

石灰性土壤中无机磷形态和有效性的研究    张漱茗,于淑芳

磷肥后效与利用率的定位试验    林继雄,林葆,艾卫

有机磷在土娄土中组成变异的研究    王旭东,张一平,李祖荫

稻田合理施用石灰的试验研究    何电源,廖先苓

提高土壤肥力的一项有效措施——秸秆还田    范琼文

红壤水田秸秆还田对三熟各季作物的增产效应    王国法,蒋彭炎,陆龙泉,吴柏荣

制定秸秆直接还田技术规程的研究    

实施玉米机械秸秆还田的八项注意    李加恩,唐守晋

凤冈油菜秸秆还田的效果分析    刘富春

油菜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赵继献,朱文秀

秸秆还田地块耕作管理“三要”    薛玉华

浅析作物秸秆还田应用技术    马金芝;刘悦上;陆卓;

应用生态系统原理发挥秸秆还田的经济效益    余彦波,刘棣良

不同前作及其秸秆还田对晚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孙传芝;孙仲逸;魏贞莹;唐复中;

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比较研究    周勇;黄海东;吴一鸣;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及其展望    陈新;张瑞宏;

成都平原麦稻双免耕秸秆还田技术模式    汤永禄;黄钢;郑家国;李朝苏;邓先和;付书明;

酵素菌在秸秆还田中的应用研究    朱绍林;乔红梅;姜晓清;周明;

玉米秸秆安全还田方法的研究    刘武仁;郑金玉;冯艳春;刘凤成;罗洋;邱贵春;蔡红岩;

作物秸秆还田对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的研究    何建新;王志进;朱建桦;张晓建;严玉娟;

浅论农业秸秆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的技术途径    袁梅;

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减少环境污染    樊旭;

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直播稻田土壤碳固定及其产量的影响    段华平;牛永志;李凤博;卞新民;

推行绿色技术 发展低碳农业    任小平;孙达义;

我区力推秸秆还田沃土工程技术    记者 宋春风 通讯员 陈彦毅

省农垦六成麦地秸秆还田    王戴群记者 孙全龙

大荣集团氰胺化钙变身催腐剂    梁建统

9.2万亩棉花实施秸秆还田    通讯员 刘世全

应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    安徽凤阳县 田益全

驿城区农机局抓好玉米机收和秸秆还田工作    本刊记者 吕磊通讯员 胡军锋

清洁 节能 省钱    本报记者 韩光亮 通讯员 庄君 姜龙金 刘瑞华

全市秸秆还田将达100万亩    刘璇 陈志奎

今秋明春四川秸秆还田百万亩    通讯员 彭福智 记者 邓万祥

秸秆还田及绿肥利用技术    中化化肥高级顾问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王兴仁

基于试验与模型的C、N循环研究    潘志勇

长期施钾对北方典型土壤钾素及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    谭德水

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农田土壤健康状况的影响及作物响应研究    韩宾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对农田生态环境和周年生产力的影响    刘世平

多熟复种稻田土壤耕作和秸秆还田的效应研究    陈冬林

土壤过程的系统学分析初探——以连续秸秆还田土壤中氮素转化过程为例    李贵桐

不同农业措施影响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演化规律研究    范丙全

免耕高留茬抛秧稻稳产高产的生理生态机理研究    刘代银

种植方式、秸秆还田与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的研究    徐国伟

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生态因子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赵建波

周年秸秆还田与土壤耕作对水稻产量、品质及稻季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王子臣

高产农田生态系统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和施肥水平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赵彩霞

吉林省雨养农业区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耕作技术研究    李万良

秸秆还田条件下稻麦生产密肥调控技术研究    吴延华

双辊秸秆还田旋耕机的研制开发    刘小伟

秸秆还田和氮肥施用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霍竹

稻田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    卿明福

不同耕作方式和稻草还田量对晚稻生长发育与土壤肥力的影响    卜毓坚

秸秆还田对隔茬冬小麦抗性生理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高茂盛

长期与短期秸秆还田后稻米品质的差异性变化研究    顾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