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南海东北部甲烷成因碳酸盐岩的矿物学及同位素组成(英文)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9:02:04
热度:

南海东北部甲烷成因碳酸盐岩的矿物学及同位素组成(英文)【摘要】:取自南海北部的3块自生碳酸盐岩主要为圆环状、结核状和结壳状。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这3件碳酸盐岩主要由黏土矿物、陆源碎

【摘要】:取自南海北部的3块自生碳酸盐岩主要为圆环状、结核状和结壳状。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这3件碳酸盐岩主要由黏土矿物、陆源碎屑(石英、长石)和碳酸盐矿物(高镁方解石和铁白云石)组成;碳氧同位素分析表明,结核状和结壳状碳酸盐岩具有极负的δ13C(分别为-32.83‰和-38.01‰PDB)和正的δ18O(分别为+2.19‰和+2.96‰PDB),不同于正常沉积的海相碳酸盐岩,甲烷厌氧氧化过程控制了这些碳酸盐岩的形成。碳酸盐岩为甲烷成因,记录了南海东北部海底富含甲烷的冷泉活动历史。 【作者单位】: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关键词】碳酸盐岩 同位素组成 甲烷 南海
【基金】:fund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40730844) 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No.2009CB219500 and No.2009BC219508)
【分类号】:P736.3
【正文快照】: 1IntroductionRecent methane-derived carbonates have beenreported from a variety of sedi mentary environ-ment(cold seeps,gas hydrate deposits)associatedboth with passive and 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s[1-6].The striking features of these carbonatesare of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南海台西南区碳酸盐岩矿物学和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主要证据之一    陆红锋,刘坚,陈芳,廖志良,孙晓明,苏新

南海沉积物中烃类气体(酸解烃)特征及其成因与来源    祝有海;吴必豪;罗续荣;张光学;

冷泉流体沉积碳酸盐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陈多福,陈先沛,陈光谦

海底天然气渗漏系统演化特征及对形成水合物的影响    陈多福,冯东,陈光谦,陈先沛,Lawrence M Cathles

墨西哥湾GC238区冷泉碳酸盐岩的微结构与石化微生物特征    管红香;陈多福;Cathles L M;Roberts H H;

海底天然气渗漏系统水合物成藏动力学及其资源评价方法    陈多福,冯东,Cathles L M

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进展    邓希光;吴庐山;付少英;吴能友;

墨西哥湾含水合物和油气渗漏区海底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饱和烃组成分布特征研究    王翠苹;宋之光;

贵州松桃大塘坡地区南华纪早期冷泉碳酸盐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周琦;杜远生;颜佳新;张命桥;尹森林;

河南汝州-鲁山一带震旦系东坡组碳酸盐沉积的碳同位素负偏及其地质意义    张良;杜远生;左景勋;周琦;

莺歌海盆地中央坳陷带海底天然气渗漏系统初探    李列;宋海斌;杨计海;

冷泉区底栖有孔虫研究进展    向荣;刘芳;陈忠;颜文;陈木宏;

海底天然气渗漏系统水合物形成分解动力学及微生物作用    陈多福

中国边缘海典型海域沉积物早期成岩过程中硫的循环    蒲晓强

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特征研究    王秀娟

黔东新元古代南华纪早期冷泉碳酸盐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锰矿的控矿意义    周琦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的早期成岩作用和地球化学特性研究    邬黛黛

南海北部陆坡冷泉双壳化石地球化学研究    杨艳

南海北部九龙甲烷礁冷泉自生碳酸盐岩特征    郑丽

天然气水合物区域矿产资源定量评价模型研究    王春娟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勘探方法技术研究和资源潜力分析    相江芸

莺歌海盆地海相生物气特征及生化成气模式    黄保家,肖贤明

莺歌海盆地东方1—1气田天然气来源与运聚模式    赵必强,肖贤明,胡忠良,黄保家

南海中部近代沉积物中烃类气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来源    林卫东,沈平,徐永昌,周永章

中国近海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进展    吴必豪,张光学,祝有海,卢振权,陈邦彦

西沙海槽研究区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勘探及成藏模式研究    孙春岩,牛滨华,王宏语,赵克斌,吴能有,苏新

白云鄂博赋矿白云岩与微晶丘和碳酸岩墙的碳氧同位素对比研究    杨晓勇,章雨旭,郑永飞,杨学明,徐宝龙,赵彦冰,彭阳,郝梓国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的成矿远景    张光学,黄永样,祝有海,吴必豪

南海陆坡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构造环境    王宏斌,张光学,杨木壮,梁金强,梁劲,钟广见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和分布    姚伯初

南海ODP1146站位烃类气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王建桥,祝有海,吴必豪,方念乔

白垩纪红层碳酸盐岩和恐龙蛋壳碳氧同位素组成及环境意义    杨卫东;陈南生;倪师军;南君亚;吴明清;蒋九余;叶健骝;奉新湘;冉勇;

碳酸盐岩为主岩的浸染型金矿床形成模式    Robert O.Rye;张兴余;

德国南部地区上侏罗统麻姆组碳酸盐岩碳、氧稳定同位素研究    黄文辉,刘文中,W.M.Bausch

上扬子地台区晚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的碳、锶同位素研究    黄思静

地球内甲烷的多源性    M.Schoell ,姚治国

中国东部震旦纪、泥盆纪沉积铁矿的分布特点    赵东旭;

加拿大铌钽矿床的新近评价    晋燧;

苏北下第三系阜宁群碳酸盐岩的基本特征    张国栋,王慧中,朱静昌,董荣鑫

碳酸盐岩压汞资料的整理分析及应用探讨    涂富华;陈兴政;范长贵;

太原、霍县岩溶和岩溶水    王发锟,马凤山

藏北措勤盆地早白垩世Aptian-Albian浅水碳酸盐岩碳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    朱井泉;李永铁;

皖南震旦系蓝田组碳酸盐岩中沉积后流体的地球化学制约    赵彦彦;郑永飞;

南中国海中新世碳酸盐岩的含油气意义    刘宝明;金庆焕;夏斌;

一种碳酸盐岩溶洞储层识别方法    蔡瑞;

多波地震资料在碳酸盐岩气层识别中的应用    唐金良;黄中玉;徐亦鸣;

Li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刘喜方;魏乐军;

利用氢化物-多接收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HG-MC-ICP-MS)和~(74)Se-~(77)Se双稀释剂高精度测定硒的同位素组成    朱建明;Johnson Thomas M;Clark ScottK;朱祥坤;

频谱分解技术在塔中碳酸盐岩溶洞储层识别中的研究与应用    汤健健;林年添;刘建龙;王晓东;郝继杰;

追悼季骅先生    朱夏;

太古代碳酸盐的沉积条件和碳酸盐岩的丰度    蒋永年;

初步创建碳酸盐岩 缝洞型油藏开发模式    孟庆梅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的“双重面孔”    卢熠 施长春

川东北碳酸盐岩储层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    本报记者 江其勤

探寻塔河油田堵水良方    李学仁魏明

注水“挤”油 水落油出    记者 李东 苏华

35亿年前微生物就能造甲烷    记者  陈超

日本利用海藻进行甲烷发电和废热供暖系统实验    新洲

欧美发现目前火星生命重要证据    王俊鸣

我国碳酸盐岩储层改造技术获重大突破    曾旺

“卡西尼”在土卫六上看见“疑似湖泊”    记者 陈勇

松潘地区三叠纪异地碳酸盐岩块体和碳酸碎屑流及其古地理意义    牛新生

皖南新元古界蓝田组碳酸盐岩沉积地球化学    赵彦彦

重庆三叠系碳酸盐岩热储成因与水—岩作用过程研究    肖琼

碳酸盐岩裂缝型油藏多元信息综合研究    王京

Ni、NiH~+、NiO和MgO等活化甲烷的理论研究    杨华清

西沙群岛海域生物礁碳酸盐岩沉积学研究    赵强

澳大利亚鲨鱼湾微生物席沉积相多尺度正演模拟研究    黄秀

组合多相催化技术及其在甲烷与小分子化合物耦合反应中的应用    王华

甲烷低温燃烧反应分子筛负载Pd催化剂    史春开

不同类型碳酸盐岩储层横向预测方法研究    孙建库

轮古桑南西碳酸盐岩油藏开采机理研究    李炼民

宜昌陡山沱组碳酸盐岩岩石磁学研究    白凌燕

CH_4-CO_2低温转化合成含氧有机物的研究    王晓红

贵州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稀土富集与分异的机理研究    李艳丽

甲烷在甲醇和烃类混合溶剂中高压溶解度的研究    郭玉高

塔河油田奥陶系复杂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解释与评价方法研究    曹鉴华

碳酸盐岩油气藏构造裂缝分布预测及定量参数场形成初步研究    彭红利

塔中地区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储层评价分析    杨敏

碳酸盐岩储层应力敏感性研究    高博禹

改性尿素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荆瑞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