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大型风电机组变桨距无模型控制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9:01:07
热度:

大型风电机组变桨距无模型控制研究【摘要】:随着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世界风力发电技术的迅速发展,风电机组单机容量不断增大,变桨距风电机组成为风电机组市场的主流机型。通过变桨距

【摘要】:随着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世界风力发电技术的迅速发展,风电机组单机容量不断增大,变桨距风电机组成为风电机组市场的主流机型。通过变桨距稳定发电机功率输出和减小机组动态载荷已成为大型风电机组研究的难点和关键。本文以3MW双馈变桨距风电机组为研究对象,对统一变桨距和独立变桨距控制策略进行深入研究,目的是减小风电机组运行中的不平衡载荷,稳定风电机组的输出功率。 首先,本文在广泛查阅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关于风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以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控制方法。阐述了风电机组的工作原理以及数学模型,并分析了研究变桨距控制系统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次,基于风电机组空气动力学理论,建立风电机组各部分子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风电机组的输出功率和承受载荷与风速之间的关系,提出基于功率偏差的无模型统一变桨距控制方法,解决风电机组的输出功率不稳定和承受载荷方面较大的问题。基于无模型控制理论,进行统一变桨距控制器设计。与传统应用的PID统一变桨距控制器比较,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仿真试验,验证系统方案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功率偏差的无模型统一变桨距能稳定功率输出及较好的减低机组载荷。 再次,针对风电机组具有很强的非线性和扰动特点,为了更好的改善风电机组承受气动载荷和保证功率输出稳定,在无模型统一变桨距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叶根载荷测量的无模型独立变桨距控制策略,设计独立变桨距控制器,其不依赖于风轮的精准数学模型,较好的解决了风轮动态载荷的非线性耦合和载荷测量时滞问题。 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无模型独立变桨距控制器的有效性,以3MW双馈变桨距风电机组为对象,通过Bladed仿真试验,并与PID独立变桨距控制器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无模型独立变桨距控制器能有效减低风电机组承受的不平衡载荷,验证了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风电机组 变桨距控制 无模型控制 坐标变换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M61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1.2 风力发电技术发展现状11-12
  • 1.2.1 国外风电发展现状11-12
  • 1.2.2 国内风电发展现状12
  • 1.3 风电机组变桨距控制技术12-15
  • 1.3.1 风电机组变桨距概述12-13
  • 1.3.2 风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策略13-15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5-16
  • 第二章 风电机组变桨距控制原理16-29
  • 2.1 风力机的空气动力学理论16-21
  • 2.1.1 风能的计算公式16
  • 2.1.2 叶素动量理论16-19
  • 2.1.3 贝兹理论和风能利用系数19-21
  • 2.2 风电机组风速特性分析21-23
  • 2.2.1 风切变效应22
  • 2.2.2 塔影效应22-23
  • 2.3 风电机组变桨距控制原理23-28
  • 2.3.1 风电机组统一变桨距控制24-26
  • 2.3.2 风电机组独立变桨距控制26-28
  • 2.4 本章小结28-29
  • 第三章 风电机组无模型统一变桨距控制29-43
  • 3.1 无模型控制的选取29-30
  • 3.2 无模型控制方法30-35
  • 3.2.1 泛模型与特征参量30-32
  • 3.2.2 无模型控制律32-34
  • 3.2.3 伪偏导数算法34-35
  • 3.2.4 无模型控制算法的得出35
  • 3.3 法结构图无模型控算35-37
  • 3.4 无模型控制方法分析37
  • 3.5 PID 控制37-38
  • 3.6 无模型控制在统一变桨距中的仿真分析38-42
  • 3.7 本章小结42-43
  • 第四章 基于叶根载荷反馈的无模型独立变桨距控制研究43-54
  • 4.1 独立变桨距控制系统43-44
  • 4.2 叶根载荷反馈原理44-48
  • 4.3 无模型独立变桨距控制器设计48-50
  • 4.4 无模型控制在独立变桨距中的仿真分析50-53
  • 4.5 本章小结53-54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54-56
  • 5.1 结论54-55
  • 5.2 展望55-56
  • 参考文献56-59
  • 在学研究成果59-60
  • 致谢60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永磁同步电机风力发电系统的自寻优控制    闫耀民,范瑜,汪至中

大型风电机组的动态加权模糊独立变桨距控制    姚兴佳;马佳;郭庆鼎;

并网型风力发电系统的研究    何东升;刘永强;王亚;

风力发电齿轮箱设计制造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刘忠明;段守敏;王长路;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技术发展趋势    陈雷,邢作霞,潘建,钟明舫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技术综述    张洋;李强;张晓东;

基于RBF神经网络整定PID的风力发电变桨距控制    宋新甫;刘军;黄戈;

大型水平轴风力机传动系统的动力学研究    陈严,欧阳高飞,叶枝全

风电机组变速与变桨距控制过程中的动力学问题研究    叶杭冶;潘东浩;

减缓风力发电机组驱动链载荷的控制器    邓英;梁晶晶;王湘明;孙磊;

永磁式直驱风电机组控制技术研究    刘颖明

大型变速变距风力发电机组的柔性协调控制技术研究    邢作霞

无模型学习自适应控制的若干问题研究及其应用    金尚泰

风力机变桨距控制系统及其执行机构的研究    高指林

基于RBF网络的微分先行PID控制器    张静;

基于分析建模方法的变桨距风力机静态特性数学模型    陈秋良;

履带式车辆半主动悬挂的自适应控制    管继富,顾亮,侯朝桢

一类有色噪声干扰随机系统最小二乘递推辨识    王冬青;

越野车主动悬架控制策略研究    袁方伟,陈思忠,杨林

基于ANSYS的大型风机叶片建模研究    李成良;王继辉;薛忠民;李军向;

风力机叶片的结构分析与铺层优化设计    李成良;陈淳;

基于CATIA二次开发的风力机叶片建模技术    张富海;李军向;陈淳;罗晓军;

Vacon变频器在风力机模拟器中的应用    李建林;高志刚;付勋波;李政珉;

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的控制策略研究    方蒽;宋金梅;

模糊PID控制器的参数自整定方法    杨文豪;张丽丽;戴文战;

自抗扰控制技术在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周雪松;李超;马幼捷;李季;于阳;

风力发电之转子侧变换器的研究    莫显聪;

基于bladed软件的风力发电机组稳态风性能曲线研究    陆晔;滕蓓;祁恩荣;

振动式微陀螺驱动的自动增益控制算法研究    严平;陈颖;

水平轴风力机风轮的气动设计    周振凯;刘占芳;颜世军;

风电齿轮箱随机输入载荷的处理方法    唐飞熊;秦大同;陈亮;

广义时变系统的偏最小二乘辨识方法    丁锋;杨家本;徐用懋;

时变系统辨识方法及其收敛性定理    丁锋;钟宜生;杨家本;

基于无源性理论的风力机最大风能捕获控制    杨金明;吴捷;杨苹;杨俊华;钟庆;

高性能U型减摇水舱系统设计与控制方法研究    张宏瀚

分布式电源的概率建模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王敏

多率多输入系统的辨识    韩丽丽

风能转换系统的分析、控制与优化方法研究    吴定会

新型可编程电液比例控制器关键技术研究    聂勇

浮力摆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关键技术研究    张大海

大型风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策略研究    王哲

永磁式直驱风电机组控制技术研究    刘颖明

双馈风电机组模型预测控制研究    井艳军

大型双馈风电机组动态载荷控制策略研究    王晓东

基于MES的集成质量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丁鑫

风力发电机偏航控制系统的研究    金长生

考虑逐步破坏和环境载荷影响的复合材料风机叶片的强度和刚度分析    沈亚南

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整机结构强度分析    金大伟

小型水平轴被动调速风力机设计与研究    崔文篆

双馈风电机组并网稳定性研究    张忠志

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组传动系的动力学仿真分析与研究    付长江

方程误差类多变量系统的迭代辨识    韩贺强

基于MATLAB的MFAC工具箱开发    许凯

基于MFAC的Electric Standing Scooter控制系统设计    苗圣全

2006年世界风电发展    

自抗扰控制器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中的应用    邵立伟;廖晓钟;张宇河;邓青宇;

锅炉汽包水位MFAC-PID串级控制方案的仿真研究    李传庆,刘广生

安装MR阻尼器工程结构的非参数模型自适应控制    周强,瞿伟廉

永磁同步电机风力发电系统的自寻优控制    闫耀民,范瑜,汪至中

双馈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的研究    马小亮,刘志强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组联网运行建模及其无功静态调节能力研究    严干贵;王茂春;穆钢;崔杨;周志强;戴武昌;

几种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控制方案的对比分析    马洪飞,徐殿国,苗立杰

风力机的MATLAB模型及其应用    张小芳,王爱龙,田俊梅

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模糊自适应控制    杨俊华;李建华;吴捷;杨金明;

大型风力机变桨距控制技术研究    林勇刚

大型风力发电机的控制策略的研究    胡申华

规则自调整的自适应模糊控制研究    黄燕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分析与仿真研究    于湘涛

风力发电变桨距传动及控制系统的虚拟设计    黄朝阳

基于专家决策的钻井液设计研究    胡庆辉

同步发电机模糊自调整PID励磁控制策略研究    杨永灯

风力发电用盘式永磁同步发电机的设计研究    何东霞

风力发电机组电液比例变桨距控制半物理仿真试验台研究    陈晓波

直驱风机建模及其最大功率跟踪控制    院海

变速恒频风力机桨叶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研究    戴赟;王志新;朱亦帆;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仿真研究    杨晓红;葛海涛;

自抗扰控制技术在风电变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郭峰;白焰;

基于遗传算法PID的风力机变桨距系统电液伺服控制    于振燕;张玮;张立强;

电液比例变桨距风力机节距角变化率研究    林勇刚;李伟;崔宝玲;刘宏伟;

基于LQR方法的风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的动态建模与仿真分析    张雷;李海东;李建林;鄂春良;付勋波;

大型风电机组变桨距控制技术的研究    张宪平;

基于Bladed的电液比例变桨距风力机半物理仿真平台    陈晓波;林勇刚;李伟;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变桨距智能控制    姚兴佳;温和煦;邓英;

风力发电系统变桨距模糊PID控制    杨莉;孙衢;李涛;

基于神经网络的变速恒频风机变桨距控制    刘青松;岳晋萍;

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的PID控制器设计    张维新;郝雅楠;

1.5MW双馈式变速恒频风电机组设计技术介绍    张大同;

自抗扰控制技术在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周雪松;李超;马幼捷;李季;于阳;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理论的研究进展    李传庆;刘广生;

风力发电机组的桨距角滑模变结构控制    杨锡运;刘欣然;

基于执行依赖启发式动态规划的风机变桨控制    安连友;廖碧莲;宋绍剑;林小峰;

一种无模型LQG控制算法    李平康;史国军;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型参考无模型PID控制    张其光;王执铨;

风力发电变桨矩机构的改进模型研究    陈建伟;叶林;

我国最大容量风机在青下线    本报记者 林刚

上海石化CFB机组控制技术世界领先    记者 吕向荣通讯员 吴飞

为了“蓝天工程”兰州人惜别“老朋友”    记者 卢吉平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安装与控制    

国内最小减摇鳍研制成功    洪超

优势互初 GE能源集团新华控制整装待发    本报记者 倪旻

国电智深为大型发电系统首装“中国脑”    杜弋鹏

努力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记者  柳尧杰

“银凤”酒店“节能经”    本报记者  王岚 通讯员  邱国福

二电厂4号机组昨投产发电    晔敏 国华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独立变桨距控制策略研究    张纯明

大型变桨距直驱式风电机组系统建模与控制策略研究    戴巨川

大型风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策略研究    王哲

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系统控制技术研究    郭洪澈

风力发电机组建模与变桨距控制研究    高峰

大型风力机变桨距控制技术研究    林勇刚

大型并网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算法研究    叶杭冶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智能控制研究    张新房

水平轴海流能发电机械关键技术研究    刘宏伟

大型风力机功率控制与最大能量捕获策略研究    孔屹刚

大型风电机组变桨距无模型控制研究    孙成丰

兆瓦级风电机组独立变桨距机构动态特性分析    甄海华

风电机组智能变桨距控制及优化研究    李朝霞

电网友好型机组变桨距控制技术研究    敬章龙

风力发电机电动变桨距控制系统的优化研究    吉小康

3MW风机变桨距驱动系统设计    安占国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独立变桨距控制技术研究    马佳

兆瓦级风电机组变桨距控制技术研究    周波

风电机组变桨距实验平台数字物理混合设计及仿真    杨先有

兆瓦级风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系统的研究    姜海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