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多兆瓦风电机组独立变桨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与应用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8:56:48
热度:

多兆瓦风电机组独立变桨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与应用【摘要】:随着多兆瓦风电机组叶轮尺寸的增大,风剪切、塔影效应和湍流风况等因素共同作用下造成的叶轮载荷不对称影响加剧,机组各部件疲劳载荷

【摘要】:随着多兆瓦风电机组叶轮尺寸的增大,风剪切、塔影效应和湍流风况等因素共同作用下造成的叶轮载荷不对称影响加剧,机组各部件疲劳载荷增加明显。因此,用于降低机组载荷的独立变桨控制技术得到迅速发展。本文将从变桨技术理论、独立变桨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建立、独立变桨系统控制策略和软件平台仿真几个方面对独立变桨控制技术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1)针对风电机组模型高度非线性而难于快速准确的建立控制模型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Matlab与Bladed平台联合建立多兆瓦风电机组气动模型的方法。通过使用Bladed气动模块快速计算出翼型气动特性参数并结合空气动力学理论在Matlab中建立叶轮气动控制模型。结合叶轮模型及其他子模型建立整机模型,对建立的整机模型进行了额定风速以下的转速—扭矩控制仿真和额定风速以上的传统变桨控制仿真。结果证明了Bladed与Matlab联合建模的正确性与快速性。 (2)根据空气动力学理论,分析了风剪切、塔影效应及湍流风况对机组造成的载荷不对称及剧烈波动问题。根据分析结果使用Bladed平台建立符合IEC规范的湍流风速模型。分析机组在不同风速区域的运行特性和相关的影响因素,提出采用基于叶片根部载荷反馈的独立变桨距控制方式来降低叶片及其他部件的载荷。 (3)基于d-q坐标变换理论将3个叶根载荷解耦为2个相互独立的量,根据经典控制理论建立基于叶根载荷反馈控制的独立变桨距控制器,实现机组独立变桨控制。将独立变桨控制程序编译后写入Bladed外部控制器,并进行正常发电工况的仿真计算,对载荷—时间历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与采用基于PI的统一变桨距控制进行对比,采用独立变桨控制能明显降低机组各个部件的载荷,载荷波动也得到明显抑制。 【关键词】:多兆瓦风电机组 独立变桨系统 控制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M31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绪论7-14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7-9
  • 1.1.1 课题研究背景7-8
  • 1.1.2 课题研究意义8-9
  • 1.2 变桨控制系统国内外的研究现状9-10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9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9-10
  • 1.3 变桨控制面临问题10-11
  • 1.4 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11-13
  • 1.4.1 叶轮气动建模11-12
  • 1.4.2 过渡区域平滑控制12
  • 1.4.3 独立变桨系统控制算法设计12
  • 1.4.4 独立变桨控制系统算法实现12-13
  • 1.5 本章小结13-14
  • 第2章 多兆瓦风电机组建模及控制研究14-30
  • 2.1 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概述14-15
  • 2.2 风电机组控制系统实现目标15
  • 2.3 风电机组控制系统建模15-20
  • 2.3.1 叶轮气动模型16-18
  • 2.3.2 传动系模型18-19
  • 2.3.3 塔架模型19
  • 2.3.4 变桨执行机构模型19-20
  • 2.4 变桨控制系统概述20-21
  • 2.5 风电机组控制策略研究与实现21-29
  • 2.5.1 统一变桨控制策略研究21-23
  • 2.5.2 转速-扭矩制器设计及仿真验证23-27
  • 2.5.3 统一变桨控制器设计及仿真验证27-29
  • 2.6 本章小结29-30
  • 第3章 独立变桨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30-46
  • 3.1 独立变桨控制系统概述30-31
  • 3.2 控制策略分析31-33
  • 3.2.1 低风速区控制策略分析31-32
  • 3.2.2 过渡风速区控制策略分析32-33
  • 3.2.3 高风速区控制策略分析33
  • 3.3 独立变桨控制影响因素分析33-37
  • 3.3.1 风剪切34
  • 3.3.2 湍流效应34
  • 3.3.3 塔影效应34-35
  • 3.3.4 载荷测试传感器35-37
  • 3.4 控制器设计37-45
  • 3.4.1 载荷反馈控制简述37-38
  • 3.4.2 计算附加桨距角38-41
  • 3.4.3 建立独立变桨距控制器41-45
  • 3.5 本章小结45-46
  • 第4章 独立变桨控制器设计及仿真分析46-62
  • 4.1 系统仿真条件46-48
  • 4.1.1 仿真机组模型参数46
  • 4.1.2 确定机组适用风区46-47
  • 4.1.3 Bladed 仿真平台设置47-48
  • 4.2 系统仿真结果分析48-61
  • 4.2.1 变桨距系统响应仿真48-49
  • 4.2.2 叶片载荷分析49-52
  • 4.2.3 轮毂载荷分析52-56
  • 4.2.4 塔架载荷分析56-58
  • 4.2.5 偏航载荷分析58-60
  • 4.2.6 机舱稳定性分析60-61
  • 4.3 本章小结61-62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62-64
  • 5.1 结论62-63
  • 5.2 展望63-64
  • 参考文献64-66
  • 致谢66-67
  • 作者简介67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变桨距风电机组的桨距角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    邱亚娟;

基于不同风速的湍流风模型下叶轮载荷分析    吴安;孙文磊;

基于载荷优化的风电机组变桨控制技术研究    应有;许国东;

基于坐标变换的独立桨距调节技术    姚兴佳;李缓;郭庆鼎;徐健;

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方法研究    邢钢;郭威;

减小变速变桨型风电机组载荷的控制策略研究    王立鹏;巫发明;

大型风电机组独立变桨控制技术研究    应有;许国东;潘东浩;叶杭冶;

基于泛模型的风轮不平衡载荷控制    王晓东;姚兴佳;

中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6500万kW居世界第一    

风电机组独立变桨距控制的研究    毛羽森;龚淑秋;

风力发电机组桨叶应力检测系统的设计    赵研

电网友好型机组变桨距控制技术研究    敬章龙

风力发电机组参数化建模及载荷控制研究    孙宏利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电能质量分析    刘军

基于神经网络的除氧器水位解耦控制    梁伟平,张建宇,于希宁,王永健

基于模糊遗传算法的PID自整定研究    干树川,杨平先

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在ATM网络流量控制中的应用    于希宁;管志敏;魏文超;王毅佳;

基于协同进化算法的水轮机模糊PID调速器研究    解建宝;辛华;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和参数优化的隐式广义预测控制    高琳;孙海蓉;杨怀申;

基于神经网络的无刷直流电机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方法的研究    李争;刘朝英;宋雪玲;

锅炉汽包水位模糊RBF自适应控制    张松兰;

基于DRNN自适应PID的油缸位置控制    吴玉华;

基于模糊PID控制的制冷站自动控制系统    罗勇;

一种基于BP网络的PID控制器    史涛;陈至坤;郭建飞;董传阳;

新型智能变增益单神经元PID控制算法    李俊丽;张光辉;祝晓红;

基于模糊免疫控制的PI调速器设计    王旭光;孙衢;

Research of PID Parameter Optimization based-on Cultural based Ant colony Algorithm for Superheated Steam Temperature    

一种基于RBF在线辨识的单神经元自抗扰控制器    苏思贤;杨慧中;

基于模糊PID复合前馈控制的电脑横机定位控制系统    潘海鹏;冯孝燕;苏良瑶;

模糊PID控制算法在磨机给矿控制中的研究与应用    王荣彦;姜一峰;许英恩;

基于神经网络控制的倒立摆系统仿真研究    李凌;苗鑫;袁德成;

基于扫描反射镜的惯性稳像控制系统设计    曲蔚然;林岩;刘洛霞;

拖拉机智能导航转向控制方法研究与应用    王泷;刘刚;刘兆祥;孟庆宽;刘寅;杨飞;

基于神经网络PID控制的轧机液压弯辊系统研究    吴考;王益群;杨阳;曾春峰;

神经网络硬化实现的共性技术在电力传动中应用研究    汪木兰

线控转向系统主动安全预测控制策略的研究    罗石

四频差动激光陀螺相关技术研究    杨建强

变转速泵控差动缸及低能耗注塑机技术研究    张红娟

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张志锋

大型风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策略研究    王哲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控制品质评价与优化    张建国

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的数学模型及控制策略研究    张爱国

模糊推理方法及模糊逻辑形式系统研究    何映思

层合压电智能结构振动主动控制数值模拟及其优化    钱锋

基于ARM的电阻点焊控制器    徐旭

基于ARM的三自由度直升机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    苗晋玲

基于液压制动行星调速软起动系统的研究设计    岳光亮

矿用液压支架搬运车辆结构设计与液压驱动系统性能研究    于振涛

基于PJR-2X型喷浆机器人的开放式算法平台研究与设计    刘鲁艳

基于ARM和CAN总线的染色机温度控制系统研究    刘健洪

基于模糊PID的叶腊石烤箱温度控制系统研究    李保强

PID参数整定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刘玲玲

柴油机电液调速技术研究    田雨

船舶主机控制及损管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李宝祥

基于风剪切和塔影效应的大型风力机独立变桨控制研究    孔屹刚;王杰;顾浩;王志新;徐大林;

电力系统的谐波及其测量技术    江冰,张卓,张金波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在立式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李树广 ,何志明

工业企业配电系统的高次谐波及其抑制方法    翁利民

基于半物理仿真的变速恒频独立变桨距控制    叶杭冶;李伟;林勇刚;刘宏伟;

大型水平轴风力机动态分析    郑黎明,姜桐

基于现代谱估计方法的间谐波检测    马秉伟,周莉,刁均伟

基于运行数据的风电机组建模方法    苏勋文;米增强;陈盈今;刘力卿;

基于长周期光纤光栅的增益平坦滤波器的研制    刘俭辉,葛春风,谈斌,李世忱

塔影效应引起的风电机组输出功率波动问题    张弘鲲;孟祥星;

大型双馈风电机组动态载荷控制策略研究    王晓东

光纤光栅传感器的理论和技术研究    贾宏志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运行与控制研究    刘其辉

大型风力机变桨距控制技术研究    林勇刚

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功率平滑策略的研究与控制系统设计    胡雪松

主动磁力轴承的模糊PID控制    汤玲

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系统研究    秦立学

基于实测运行数据的风电场整体模型的研究    胡雅娟

风电机输出功率波动平抑控制的可行性研究    黄亚峰

基于状态机的移动终端应用软件设计    王欣

基于有限状态机的工作流引擎的设计和实现    孙学锋

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的桨距控制方法研究    韩春荣

直驱永磁同步风电机组建模及其控制系统仿真研究    张梅

风力发电变桨距控制技术研究    王江

基于直流电动机的风力机特性模拟试验平台的研究    刘博

3MW双馈式风电机组变桨控制策略优化研究    姚兴佳;侯世旭;王晓东;刘颖明;

大型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建模与仿真    李晶,宋家骅,王伟胜

多机头并联机组实验台及试验方法    孙晓伟;

《风力机组控制技术》教材编写心得    霍志红;郑源;许昌;赵振宙;

风电机组变桨系统的研究    方涛;黄维学;

风电机组动态仿真平台设计方法研究    俞黎萍;

风电机组叶片结冰研究现状与进展    王聪;黄洁亭;张勇;韩爽;

基于配置文件的风速与风电机组通用模型设计及应用    段斌;王俊;苏永新;

630MW机组DCS与DEH一体化升级改造    朱又生;

半封闭螺杆冷水机组PLC控制系统    王铁梅,石广

双馈风电机组主动参与电网电压调节控制研究    张宪平;赵广宇;潘磊;秦明;

临港燃机“机组一键启停”在进程中    马菊兰;

REpower1.5MW机组安全及低电压穿越分析    王明军;庞靖宇;

SOE在K201机组中的设计及实现    孙伟;

提前测风优化风电机组运行研究    王兆邻;张华耀;

印度300MW机组DCS项目的系统配置及优化    诸李君;康磊;肖伯乐;

远景能源:不走寻常路    徐涛;

监控系统故障导致机组100%转速烧损风闸事件研究    李霞;

对冷水机组台数控制的一些研究    宁涛;

800MW机组DCS系统及问题与对策    潘书林;孙笑;袁宏宇;

上海石化CFB机组控制技术世界领先    记者 吕向荣通讯员 吴飞

在自动化控制领域实现“中国制造”    黄全权常玉洁

抢占百万千瓦机组汽轮机控制制高点    吴科

双馈风电机组模型预测控制研究    井艳军

兆瓦级风电机组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研究    单光坤

变速恒频双馈风电机组动态模型及并网控制策略的研究    李晶

永磁式直驱风电机组控制技术研究    刘颖明

变速恒频风电机组并网故障机理与分析模型研究    欧阳金鑫

变速风电机组的虚拟惯性与系统阻尼控制研究    张祥宇

大型双馈风电机组动态载荷控制策略研究    王晓东

低风速风电机组风轮气动优化设计及优化控制研究    宋海辉

变速恒频双馈风电机组最优功率控制研究    刘姝

变速风电机组风电场并网的系统电压稳定性研究    李先奇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控制技术研究    莫品豪

基于运行数据的风电机组状态监测研究    王羽

大型双馈风电机组多目标优化控制    侯世旭

多兆瓦风电机组独立变桨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与应用    刘国祥

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监测与分析    朱雯

风电机组的优化选型与布置研究    李刚

双馈风电机组参与电力系统调频的策略研究    李晓钰

风电机组独立变桨控制策略的研究    龚宇琴

双馈型风电机组接入对电力系统功角稳定性的影响    于强

基于空间相关性的超短期风速预测方法与应用    罗培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