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硅对风电低温高韧性铸态球墨铸铁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8:51:52
热度:

硅对风电低温高韧性铸态球墨铸铁组织及性能的影响【摘要】:低温高韧性球墨铸铁作为一种优良的工程材料,在风电设备中的一些关键零部件如轮毂、锥形支撑等方面应用广泛。风电设备恶劣的工况条件

【摘要】:低温高韧性球墨铸铁作为一种优良的工程材料,在风电设备中的一些关键零部件如轮毂、锥形支撑等方面应用广泛。风电设备恶劣的工况条件对材料的低温冲击韧性有严格要求。本课题通过控制低温高韧性球墨铸铁的硅含量,研究了硅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针对风力发电机组锥形支撑铸件的技术要求,分析了其铸造生产的工艺难点,通过控制Si含量等技术措施,满足了各项技术要求,实现了该类铸件的批量生产。 低温高韧性球墨铸铁铸态下的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球状石墨+极少量渗碳体。石墨大小等级为6-7级,球化等级为1-2级。试样中的硅含量越高,组织中的石墨球就越多,石墨球径越小,在基体中的分布更加均匀。铸态试样的铁素体量随硅量的增加而增加。当Si量为1.80%以下时,试样铸态组织中出现渗碳体,其含量为1%;含Si量分别为1.81%、2.02%和2.18%的试样组织中无渗碳体。 铸态试样的硬度、抗拉强度与组织中的珠光体含量及含Si量有关。含Si量为1.80%以下时试样铸态组织中珠光体量较多,且含有渗碳体,其硬度、抗拉强度较高,分别达到155HBW、420MPa;含硅量为1.81%、2.02%和2.18%试样的硬度、抗拉强度随硅量的增加逐渐升高。 在所研究含Si量的范围内,含硅量为1.59%试样的-40℃条件下的冲击吸收功较低;含硅量为1.81%、2.02%和2.18%试样-40℃条件下的冲击吸收功随着含Si量的增加变化不明显,-40℃冲击吸收功均在15J以上,低温冲击韧性较好。 通过对不同含硅量球墨铸铁的组织及性能的研究得出:含1.8%至2.2%Si试样的最终组织为全铁素体+细小、圆整的石墨球;试样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其抗拉强度超过350MPa,伸长率超过22%;-40℃条件下冲击功超过15J;达到通用型风电球墨铸铁件的力学性能要求。 【关键词】:低温高韧性球墨铸铁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G25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4
  • 第1章 绪论14-23
  • 1.1 研究背景14-16
  • 1.2 风电装备用球墨铸铁件的工况条件及特点16-17
  • 1.2.1 风电装备用球墨铸铁的工况条件16
  • 1.2.2 风电装备用球墨铸铁的特点16-17
  • 1.3 风电装备用球墨铸铁的技术要求17-18
  • 1.4 低温高韧性球墨铸铁的发展及应用18-19
  • 1.5 球墨铸铁冲击韧性的研究现状19-21
  • 1.5.1 组织对球墨铸铁冲击韧性的影响19-20
  • 1.5.2 化学成分对球墨铸铁冲击韧性的影响20-21
  • 1.6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21-23
  • 1.6.1 研究背景21
  • 1.6.2 研究内容21
  • 1.6.3 研究目标21-23
  • 第2章 试验方法及过程23-30
  • 2.1 研究技术路线23
  • 2.2 试样23-25
  • 2.3 金相组织观察及分析25-26
  • 2.4 力学性能测试26-30
  • 2.4.1 抗拉强度与伸长率27
  • 2.4.2 布氏硬度27-28
  • 2.4.3 低温冲击性能检测28-30
  • 第3章 硅对低温高韧性球墨铸铁组织与性能的影响30-49
  • 3.1 化学成分设计及原材料的选择30-33
  • 3.1.1 化学成分设计30-32
  • 3.1.2 炉料的选择及配比32-33
  • 3.2 试样制备工艺33-37
  • 3.2.1 砂型制备33-34
  • 3.2.2 熔炼34-35
  • 3.2.3 球化处理及浇注35-37
  • 3.3 化学成分分析结果37
  • 3.4 组织分析37-41
  • 3.4.1 硅对石墨球化的影响37-39
  • 3.4.2 硅对基体组织的影响39-41
  • 3.5 硅对低温高韧性球墨铸铁硬度的影响41
  • 3.6 硅对低温高韧性球墨铸铁抗拉强度的影响41-44
  • 3.7 硅对低温高韧性球墨铸铁低温冲击性能的影响44-45
  • 3.8 硅对低温高韧性球墨铸铁韧脆转变温度的影响45-47
  • 3.9 本章小结47-49
  • 第4章 低温高韧性锥形支撑球墨铸铁件的生产实践49-62
  • 4.1 风力发电机组锥形支撑的特点及技术要求49-50
  • 4.1.1 材料49-50
  • 4.1.2 其他要求50
  • 4.2 锥形支撑的铸造工艺50-54
  • 4.2.1 浇注位置50
  • 4.2.2 分型面50-51
  • 4.2.3 浇注系统51-53
  • 4.2.4 冒口53
  • 4.2.5 冷铁53-54
  • 4.3 主要工艺参数54-55
  • 4.3.1 铸件线收缩率54
  • 4.3.2 机械加工余量54
  • 4.3.3 铸造尺寸公差54
  • 4.3.4 其他技术措施54
  • 4.3.5 随型保温54-55
  • 4.4 铸造工艺 CAE 模拟55-57
  • 4.4.1 锥形支撑铸造工艺三维立体模型的建立55
  • 4.4.2 锥形支撑铸造工艺三维立体模型的建立55-57
  • 4.5 熔炼浇注57-58
  • 4.5.1 熔炼方案和化学成分57
  • 4.5.2 原材料选择57
  • 4.5.3 球化处理及浇注57-58
  • 4.6 锥形支撑的生产58
  • 4.7 锥形支撑的质量检测58-60
  • 4.7.1 理化性能的确认58-59
  • 4.7.2 无损检测59-60
  • 4.8 本章小结60-62
  • 结论62-63
  • 参考文献63-66
  • 致谢6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低温对结构钢材主要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王元清,武延民,石永久,王晓哲,张玉玲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轮毂铸件的铸造工艺    苟华强;

铸态球铁的低温冲击性能研究    李智,肖泽辉,贾云福

球墨铸铁金相试样的制备    吕红巧;

球墨铸铁冲击韧度研究    王强,张丽辉

球化剂和浇注温度对QT450-12球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张亚男;李长明;

硅对铸态铁素体球铁低温冲击韧性的影响    郝社平

球状石墨的形核与孕育——球墨铸铁基础理论的最新发展(一)    周继扬

工艺因素对铸态高韧性球铁伸长率的影响    周惦武,赖海萍,胡艳军,舒震,赵占伟,刘金水

铸态铁素体球铁的生产经验    史鉴开,史小雨

我国球墨铸铁生产应用的进展    李克锐;曾艺成;张忠仇;

风电配件用球墨铸铁的研制    董亮

铸铁件的镍-磷合金化学镀工艺及性能研究    宋宏峰;李忠厚;

大型风电球墨铸铁轮毂的质量控制措施    刘玲霞;彭建中;王晓燕;李红伟;张华;刘环恩;唐盛明;

铸铁石墨形态对强度的影响新探    郝保红;杨淼;

铸钢表面WC-高碳铬铁铸渗层冲击的磨损性能    李珍,陈跃,上官宝,邓守军

低温下铁道钢轨钢材冲击韧性与断裂韧性的关系分析    王元清;奚望;石永久;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轮毂铸件的铸造工艺    苟华强;

铁基堆焊耐磨合金的研究现状    刘跃;张国赏;魏世忠;

严寒地区高速铁路接触网金属材质探讨    汪吉健;

离心球墨铸铁套石墨组织的改进    尹英杰;

金属材料分析    马冲先;李莎莎;王岩;

涡轮增压器壳体用铸造合金及生产工艺现状    杨帆;徐锦锋;朱爱军;高军;

超低温环境下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    李会杰;谢剑;

低温环境下混凝土性能的试验研究    王传星;谢剑;李会杰;

超低温环境下钢的力学性能研究    裴家明;谢剑;

正确认识和应用现代化冲天炉    龚出群;陆文华;

球铁基体组织控制的试验研究    汤虎;陈萌;吴安;杨弋涛;

微合金化对高碳当量灰铁组织的影响    张小雪;刘兰俊;李永红;

风电机组球墨铸铁件质量要求及其质量控制    齐涛;郭向南;

微合金化球铁同质焊条焊接性能研究    康旭;

风电机组部件损坏与风电场微观选址    王明军;刘麒祥;朱明玺;杨亮;

厚大断面球铁石墨析出行为及其铸件的物理模拟研究    刁晓刚

桥梁抗震分析的随机理论及应用研究    陈兵

脉冲电流作用下球墨铸铁固态石墨化的基础研究    李青春

球墨铸铁高温塑性变形行为研究及其应用    齐凯

铁路钢—混凝土组合桥及剪力连接件的研究    侯文崎

沉淀强化铜合金的制备及组织性能研究    郭守晖

钨铌钒无限冷硬铸铁组织与性能及碳化物的力学特性    吴来磊

基于VSC-HVDC海上风电场并网控制研究    王国强

灰铸铁装备表面激光热修复关键技术研究    伊鹏

山西传统坩埚炼铁技术研究    刘培峰

薄壁球铁的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    王强

镍对低温高韧性球墨铸铁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尤三三

JX4D30缸体材质工艺的试验研究    李建辉

云南生铁生产蠕墨铸铁的工艺及性能研究    朱刚

风电配件用球墨铸铁的研制    董亮

1.5MW级风力发电机组球铁轮毂铸件浇注及补缩系统设计    王希

MW级风电球铁轮毂疲劳性能的研究    姜珂

铸态珠光体球铁锡、锑及稀土复合处理作用的试验研究    张文超

镨钕氧化物标准样品的研制    冀春霞

钒对含碳化物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马永华

疲劳裂纹萌生的细观效应    邵培革,刘英秋,姚枚,王仁智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轮毂铸件的铸造工艺    苟华强;

低温对结构钢材强度与韧性指标影响分析    武延民,王元清,王晓哲,石永久

钢结构在低温下脆性破坏的研究    王元清

钢结构低温冷脆现象的试验研究方法    王元清

稀土—镁球墨铸铁汽车曲轴的研究与试生产    

铸态铁素体球铁中的硅、锰、磷配合与低温性能    魏伯康,蔡启舟,林汉同,陈咏坤,张杰,翟柏顺

铸态球铁的低温冲击性能研究    李智,肖泽辉,贾云福

低碳球墨铸铁石墨核心的组成与结构分析    邢泽炳;冯晓燕;舒信福;王恒;

高韧性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的生产工艺及力学性能    龚文邦;陈立亮;刘瑞祥;郝静;

低碳球墨铸铁的性能与球化研究    邢泽炳

含镍量及热处理对QT400-18L低温冲击韧性的影响    路焱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薄板的力学性能    胡代忠,陈礼清,赵明久,毕敬,徐永波

重型机械铸锻件产品的力学性能管理系统    王俊,王玉玲

缝合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王春敏,董娟,董孚允

氯代四官能耐热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乌云其其格

钛和钛合金在低温下的力学性能    陈鼎,黄培云

金属薄板杯突值与力学性能的多元回归分析    翁文达

力学探针在材料选区力学性能测量上的应用    张俊秋,赖倩茜,李戈扬,虞伟良,郭飚

二步法方型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影响因素    李嘉禄,孙颖,李学明

非金属矿物粉体对塑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刘豹;梁冰;任瑞晨;

力学性能预测模型及其控制的研究    王丹民;李华德;李擎;

高性能高层建筑结构用钢力学性能与组织研究    段东明;任池锦;

超低温环境下钢的力学性能研究    裴家明;谢剑;

垫层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    温茂萍;张葵阳;李明军;朱风云;陶磊;

陶瓷及玻璃力学性能评价的一些非常规技术    包亦望;

热处理对7715D高温钛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陆琪;罗月新;计波;

玻璃的厚度效应与超薄玻璃的力学性能评价    包亦望;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细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研究    卢子兴;

锰含量和工艺参数对低碳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马兴涛;王德龙;

M40J/EC复合材料的湿热性能研究    李志君;李学成;包建文;陈祥宝;

特殊钢轧制过程力学性能预报    李泾;孙洪刚;赵宪明;

热轧带钢力学性能在线监控系统(待续)    

大厚度海洋平台用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    王华

CQE-热轧钢卷的力学性能控制模型    余万华

技术规范更接“地气”    本报记者 朱祝何

高强度高模量玻璃纤维应运而生    韩利雄 曾庆文

微晶陶瓷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李家科 周健儿 刘欣 张小珍

首钢200吨碳纤维项目在皖投产    刘娜

无卤阻燃EVA、POE及其交联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焦传梅

爆炸压实非晶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张晓立

独居石结构稀土磷酸盐及其复合材料的导热与力学性能    杜爱兵

基于面料力学性能的服装缝纫平整度等级客观评价系统的建立    刘侃

双轴向经编柔性复合材料多轴向力学性能研究    罗以喜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工程应用研究    左惟炜

无卤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陈晓浪

喷射沉积SiC_p/Al-Fe-V-Si复合材料热加工工艺、组织及性能的研究    贺毅强

复合材料的氧化损伤及高温力学性能研究    丁学忠

纤维增强橡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力学性能研究    方庆红

玻璃钢在盐雾环境中腐蚀机制和性能演变规律的试验研究    蒋竞

SiAlON/LE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高温损伤    谢婕芸

生物陶瓷/镁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吕孝永

炭/炭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断裂机理的研究    吴凤秋

亲水性聚合物基金属梯度复合材料形态结构及力学性能的研究    车延科

相对法及其在脆性材料力学性能评价中的应用    卜晓雪

γ’相增强镍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    蒋建国

交变磁场下合金元素对Al-Mg_2Si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步奇峰

Ti_3SiC_2基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贾换

含能晶体力学性能研究    谭武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