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汽车发动机排气废热/动力联合驱动的吸收/压缩混合制冷循环及其工作特性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8:27:07
热度:

汽车发动机排气废热/动力联合驱动的吸收/压缩混合制冷循环及其工作特性【摘要】:根据汽车发动机废热排放特性、由废热驱动的吸收式制冷循环特点以及对汽车制冷系统的技术要求,提出了一种采用

【摘要】:根据汽车发动机废热排放特性、由废热驱动的吸收式制冷循环特点以及对汽车制冷系统的技术要求,提出了一种采用直接风冷的,以汽车发动机废热和动力联合驱动的新型吸收/压缩混合制冷循环。根据空调大客空调系统制冷荷负设计工况,对采用R124-DMAC工质的新型混合制冷循环的空调大客,在设计工况(空气温度35℃,冷凝温度55℃,制冷剂蒸发温度3℃,制冷负荷30kW)下,对混合制冷循环进行热力计算。并在两种溶液控制策略下,对吸收制冷子系统内发生器负荷变化对吸收制冷子系统及压缩制冷子系统的负荷特性和工作参数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混合制冷循环最大综合制冷性能系数可达32.45。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关键词】:废热 吸收/压缩 混合制冷循环 汽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61076022)经费资助
【分类号】:U464
【正文快照】: ,前言降低汽车发动机有害气体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当前我国汽车保有t已超过8000万辆并还污染。国内外学者对汽车废热制冷技术进行过一在迅速增长,而汽车制冷系统均采用需要消耗部些研究。J.Koeh}er等l2]设计了采用氨水溶液为工分发动机功率的压缩制冶方式。据统计,消耗在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余热驱动的吸附式汽车空调的设计与分析    曲天非,王文,李中华,王如竹

汽车空调余热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置的研究    肖尤明,徐烈,李志伟,朱鸿梅,张洁

美科学家研制出节能潜力巨大的的废热发电装置    

[DAIFUKU]节能减排 从物流做起    侯诣卓;

空气压缩机热能回收改造实践    尹华;郭华芳;何兆红;赵丹丹;

浅谈新技术在冷却塔系统中的运用    木塔力甫·玉苏甫;

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生物质能热电联产技术的研究    赵海涛;贺晓;王欢欢;

    

    

    

    

    

汽车发动机排气废热/动力联合驱动的吸收/压缩混合制冷循环及其工作特性    徐士鸣;刘福森;李见波;

热管废热溴化锂制冷机的运行特性    金苏敏;王红斌;陆绪民;张明月;

热管废热溴化锂制冷机    金苏敏;刘坚;

日本钢铁业节能技术应用与创新    朱文英;

废热源驱动的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夏冬季节性能比较    魏东红;陆震;鲁雪生;顾建明;

利用溶液除湿的动态制冰系统的研究及其性能分析    李秀伟;张小松;

循环冷却水膜蒸馏脱盐    刘江;

矿井余热废热热泵提取技术    刘涛;黄炜;曹雪平;张文柳;

LNG混合制冷系统有效能分析    赵路;徐心茹;杨敬一;赵晓军;

基于燃料电池的热电冷三联供系统热力学分析    于泽庭;韩吉田;

淮北矿业:废热巧变“季风”    王敬华

我省最大利用废热供暖项目通过专家评审    记者 马建敏

北海出现收集利用内燃机废热能烘干箱    

大庆尝试利用工业废热供暖    宋庆森 陈晓彬

崂山企业研发新型节能制冷机组    霍峰通讯员 宋娜 刘明冲

吸收式热泵回收凝聚废热工业技术    

双良余热回收技术受热捧    本报记者 李静华

空冷岛让自然风有了新用场    张少峰

将收集废热节能取暖    曹霁阳

废热再利用余热变电能    赵亚平

汽车发动机排气废热/动力联合驱动的混合制冷循环特性研究    路明

吸收/压缩混合制冷循环特性研究    刘福森

不同温度条件下活性污泥相关特性的研究    吴坚扎西

热管废热溴化锂制冷机组的优化设计研究    杨振民

固体除湿空调系统研究    张新画

LNG系统中工作压力设定依据与换热器正交试验设计    孙记雨

烟气驱动的热管废热溴化锂制冷机的计算机模拟    陶玉灵

烟气驱动的废热溴化锂制冷机模拟设计计算的研究    聂骏

利用吸收式热泵回收氯碱蒸发工段废热的研究    马连强

废热半导体温差发电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褚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