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玉米秸秆和化肥配施对团聚体中胡敏酸数量和红外光谱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8:22:01
热度:

玉米秸秆和化肥配施对团聚体中胡敏酸数量和红外光谱的影响【摘要】:利用湿筛法进行土壤团聚体分组,并对团聚体(2~0.25,0.25~0.053,0.053 mm粒级)中胡敏酸(HA)

【摘要】:利用湿筛法进行土壤团聚体分组,并对团聚体(2~0.25,0.25~0.053,0.053 mm粒级)中胡敏酸(HA)进行分离和纯化,研究了玉米秸秆和化肥配施对团聚体中HA数量、光学性质和红外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团聚体的含量随着粒级的减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0.25 mm和0.25~0.053 mm为优势粒级。不同粒级红外光谱相比,2~0.25 mm粒级HA在2 920 cm-1处的吸收最强,2 920/1 720值最大,脂族性最强。玉米秸秆和化肥配施使各粒级的全碳含量增加,HA含量减少。玉米秸秆和化肥配施后2~0.25 mm粒级HA的ΔlgK值提高,RF值下降,2 920/1 720值增加,分子脂族性增强,结构变简单。 【作者单位】: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玉米秸秆 化肥 土壤团聚体 胡敏酸 红外光谱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1076,40871107) 高校博士点基金项目(20040193002)
【分类号】:S158
【正文快照】: 近年来人们认识到,受物理保护的土壤有机质(SOM)在固碳和肥力上有重要作用[1]。大量SOM和团聚体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SOM的数量和组成对团聚体的稳定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腐殖物质(HS)是主要的固碳物质,也是形成稳定性团聚体的“有机胶结物质”[3-5]。HS只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添加玉米秸秆对黑土团聚体碳氮分布的影响    关松;窦森;胡永哲;魏博薇;

添加玉米秸秆培养对土壤团聚体胡敏酸数量和结构特征的影响    仇建飞;窦森;邵晨;李明敏;安丰华;

培养条件下土壤腐殖质在黑土团聚体中的分布    关松;窦森;

添加玉米秸秆培养对土壤团聚体中腐殖质组成和性质的影响    仇建飞;窦森;

模拟氮、硫沉降对邓恩桉幼龄林土壤酶及腐殖质组成的影响    张江勇

中国土壤有机碳库量与农业土壤碳固定动态的若干问题    潘根兴,李恋卿,张旭辉,代静玉,周运超,张平究

土壤有机培肥对微团聚体组成及其碳、氮分布和活性的影响    窦森,王其存,代晓燕

土壤有机培肥对棕壤胡敏酸光学特性及活化度的影响    窦森

土壤有机碳稳定机制研究进展    刘满强;胡锋;陈小云;

不同施肥模式对潮土有机碳组分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杨长明,欧阳竹,董玉红

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水稻土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李辉信;袁颖红;黄欠如;胡锋;潘根兴;

土壤胡敏素各组分数量及结构特征初步研究    窦森;肖彦春;张晋京;

固碳土壤学的核心科学问题与研究进展    潘根兴;周萍;李恋卿;张旭辉;

长期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李娟;赵秉强;李秀英;Hwat Bing So;

硅钼杂多酸化学修饰电极伏安法测定土壤和煤碴中活性硅    陈灵因,孟力,苏少宝

武夷山不同海拔高度三种粒级土壤中有机碳的变化规律研究    陈武荣;肖霜霜;刘炜;卢向荣;刘建华;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研究现状    田浩;

高产农田土壤有机质特征研究进展    王青贺;董培博;吉凡;王开爽;

示波极谱法同时测定土壤中有效态锌、铁、锰的方法    胡芹远,田瑞启,褚敬东,何德远

硫酸钾与氯化钾混施对生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朱宏斌,武际,王文军,叶舒娅,郭熙盛

N·K营养与N·K平衡对烤烟野火病发生的影响    董艳;董坤;范茂攀;赵平;林克惠;

牧草在重金属污染蚓粪基质中生长状况及对Cu·Zn吸收的研究    程海翔;朱维琴;贾秀英;

川西北森林皆伐迹地和四川嵩草草甸土壤及其草本群落的比较研究    周卫生;吴宁;包维楷;干友民;

不同O_2浓度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    关松;窦森;

安徽省部分水稻土中氟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李孝良;孙莉;于群英;

地理院系土壤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高晓飞;王晓岚;

开封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特性及利用方式探讨    翟秋敏;孙卉;李磊;

实施农业生态补偿 促进低碳农业发展    高尚宾;赵玉杰;刘申;居学海;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低碳农业发展策略    王成己;王义祥;黄毅斌;翁伯琦;

黑土的胡敏素组成和结构特征研究    李凯;窦森;

土壤HA、FA形成转化驱动因素初步研究    窦森;Yves Tardy;张晋京;李凯;于水强;王丽莉;平立凤;关松;候素艳;林学巍;高娴;

土壤有机质化学研究进展    窦森;李凯;

控释包膜尿素接触式施肥对春玉米的应用效果研究    谷佳林;曹兵;衣文平;李亚星;杨宜斌;徐秋明;

氮肥品种对砖红壤中NO_3~--N淋溶特征的影响    林清火;林钊沐;罗微;茶正早;

两种典型盐生植物耐盐机理及应用耐盐植物改良盐渍土研究    李瑞利

我国典型低温区土壤有机碳变化及土壤呼吸特征    廖艳

开封城市土壤有机碳密度、组成及时空变化分析    孙艳丽

不同经营措施下果园土壤有机碳库特性及固碳潜力研究    王义祥

长期施肥条件下红壤性水稻土有机质特征及其与土壤质量的关系    鲁艳红

长春市绿地铅污染评价及其植物修复研究    李翠兰

川南坡地几种退耕模式对土壤抗蚀性及有机质组分的影响    王景燕

黑龙江省村域农业生态系统碳平衡及低碳农业对策研究    温和

喀斯特人工林凋落物特性及对土壤生态功能影响    姚健

土壤动物活动对农田温室气体(CO_2、N_2O)排放的影响    罗天相

合肥环城公园不同群落类型碳贮量特点    吴珊珊

控释BB肥对苹果园土壤养分及苹果植株生长的影响    王新春

耕作方式及其转变对麦玉两熟农田土壤CH_4、N_2O排放和固碳能力的影响    田慎重

控释BB肥对西瓜生长发育及其对土壤环境影响的研究    井大炜

槽式有机基质栽培对西瓜和甜椒生长发育、生理特性及施肥效应的影响    陈四明

长期施用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对茶园土壤性质的影响及其施用安全性分析    戴婷

武夷山不同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卢茜

植物篱条件下南方红壤坡耕地土壤抗蚀性特征研究    姜芃

云烟97在云南不同产区的生态适应性和利用价值评价    荆永锋

灌溉方式对保护地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剖面分布的影响    韩琳

我国NO_x污染状况与环境效应及综合控制策略    周维;王雪松;张远航;苏杭;陆克定;

中国降水化学数据的化学计量学分析    任仁,米丰杰,白乃彬

杉木人工林凋落物分解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    樊后保;刘文飞;杨跃霖;张子文;曹汉洋;徐雷;

杨槐混交林生长及土壤酶与肥力的相互关系    赵林森,王九龄

长沙市大气湿沉降化学及变化特征    蒋益民,曾光明,张龚,刘鸿亮

连栽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分析    杨远彪;吕成群;黄宝灵;孙成毅;方丽英;

黄土高原植被破坏前后土壤团粒结构分形特征    丁文峰,丁登山

广州地区酸雨硫源的硫同位素示踪研究    张鸿斌,陈毓蔚,刘德平

区域酸性沉降的数值研究──Ⅰ.模式    王体健,李宗恺,南方

中国土壤有机碳库量与农业土壤碳固定动态的若干问题    潘根兴,李恋卿,张旭辉,代静玉,周运超,张平究

添加玉米秸秆培养对土壤团聚体胡敏酸数量和结构特征的影响    仇建飞;窦森;邵晨;李明敏;安丰华;

喀斯特峰丛洼地原生林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剖面分布    卢凌霄;宋同清;彭晚霞;曾馥平;王克林;徐云蕾;俞孜;刘艳;

有机培肥对黑土有机质消长及其组分与结构的影响    梁尧

不同有机物料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赵亮

耕作措施对塿土水稳性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和性质的影响    王勇

陆地表层碳循环模型研究及其趋势    王绍强,陈育峰

中国土壤有机碳库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王绍强,周成虎,李克让,朱松丽,黄方红

21世纪中国地理学综合研究的主要领域    宋长青,冷疏影

中国陆地土壤有机碳库的估算    王绍强,周成虎

土壤碳及其在地球表层系统碳循环中的意义    潘根兴,曹建华,周运超

土壤碳储量减少:中国农业之隐患──中美农业生态系统碳循环对比研究    李长生

近20年来宜兴市域水稻土有机碳动态及其驱动因素    张琪,李恋卿,潘根兴,张旭辉,蒋定安,黄洪光

西北干旱区土壤资源特征与可持续发展    王根绪,程国栋

国际地球科学发展态势    孙成权,曲建升

中国土壤有机碳库量与农业土壤碳固定动态的若干问题    潘根兴,李恋卿,张旭辉,代静玉,周运超,张平究

添加玉米秸秆对黑土团聚体碳氮分布的影响    关松;窦森;胡永哲;魏博薇;

添加玉米秸秆培养对土壤团聚体胡敏酸数量和结构特征的影响    仇建飞;窦森;邵晨;李明敏;安丰华;

玉米秸秆直接还田与堆沤还田的效果比较    王英;

玉米秸秆饲喂反刍家畜配套新技术    

粉状玉米秸秆微生物饲料喂肉鸭试验    彭华,安只红

玉米秸秆过腹还田培肥增产综合技术与效益的研究    宿庆瑞

玉米秸秆堆(沤)还田技术    夏树槐,彭雄典

谈谈玉米秸秆机械还田技术    

玉米秸秆覆盖技术的增产效应    梁菊花

氨化玉米秸秆育肥秦川牛的试验报告    冶兆平,史国亮,李生虎,冶文先

长期施用玉米秸杆对黑土团聚体中腐殖质组成和性质的影响    陈辉;窦森;

添加玉米秸秆培养对土壤团聚体中腐殖质组成和性质的影响    仇建飞;窦森;

~(13)C标记玉米秸秆分解过程中有机碳变化规律研究    暴春平;郭岩彬;杨景娜;吴文良;孟凡乔;

不同加水量对玉米秸秆发酵酒精的影响    董惠钧;李华;贾士儒;

玉米秸秆的饲料加工利用技术探析    侯方安;康云友;

玉米秸秆双孢蘑菇冬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孟丽;许桂芳;

利用玉米秸秆制备定向刨花板的研究    杨蕊;

玉米秸秆颗粒燃料致密成型电耗测试    李在峰;雷廷宙;何晓峰;杨树华;

玉米秸秆微贮喂牛效果好    辛志;白春会;丁玉臣;曹桂霞;

青贮玉米是我国北方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保障    闫贵龙;刁其玉;

玉米秸秆做温室:省钱效益高    乐亭县乐亭镇农业办 李世珍

广平4.5万亩秸秆变成饲料“罐头”    马永存、宁学玲、姜艳

广平秸秆饲料“远嫁”韩国    记者 郑惠华通讯员 马永存 郝爱良

玉米秸秆变成金    张相 罗立源 记者 付强

玉米秸秆饲料加工十大技术    

13万亩玉米秸秆何时生金    本报记者 杨涛军

冬季如何堆制玉米秸秆肥    吴凡

开鲁县为玉米秸秆管理“立法”    杨卫东

玉米秸秆栽培食用菌要点    沈瑞

山东张店:玉米秸秆变成宝贵资源    本报记者 单保江通讯员 张秀贵

玉米秸秆保质贮存及水热反应处理提高可生化性方法的研究    孙优善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秸秆全量还田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沈学善

半干旱荒漠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微生物量与群落功能特性分析    文倩

秸秆培肥土壤对大孔隙流中养分淋失的影响    耿玉辉

燃料乙醇固态发酵生产工艺的研究    王瑞明

黄土丘陵区土壤肥力质量对植被恢复的响应及其演变    安韶山

玉米秸秆发酵生产酒精的研究    张强

长期施肥对棕壤、黑土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冷延慧

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及其对耕作的响应    罗红燕

生物质白腐菌改性与抗性变化的关系研究    徐春燕

纤维素酶高产菌株选育与玉米秸秆生产酒精工艺研究    王倩

甜椒有机栽培基质的研究    边鸣镝

微生物处理玉米秸秆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    张红莲

松嫩草原重度盐碱化草地玉米秸秆改良研究    吴泠

添加剂对玉米秸秆青贮饲料质量影响的试验研究    席兴军

利用体外产气法研究玉米秸秆瘤胃发酵的影响因素    许琴

玉米秸秆茎叶分离机理试验研究    高梦祥

奶牛常用饲草瘤胃降解规律的研究    贾海军

腐熟玉米秸秆基质与促生菌在无土栽培辣椒上的应用效果    石慧芳

绵羊玉米秸秆日粮的初步研究    邓先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