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新能源汽车产业须警惕虚假繁荣
新能源汽车产业须警惕虚假繁荣近一段时间以来,有关新能源汽车和燃油汽车的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先是外国媒体报道,国际汽车巨头都在紧盯中国电动车市场,有可能将技术、设计、生产等一并带进中国
近一段时间以来,有关新能源汽车和燃油汽车的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先是外国媒体报道,国际汽车巨头都在紧盯中国电动车市场,有可能将技术、设计、生产等一并带进中国,以便于能够在庞大的中国电动车市场分得一杯羹。紧接着,国内汽车生产企业也纷纷发表看法。比如,吉利汽车表示,已订立目标,期望2020年将新能源车的销售占比提升至九成;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认为,停止燃油车的生产和销售对中国来说可能更迫切。
传统能源汽车主要依靠的是燃油,而我国的燃油60%以上是依靠进口。这也意味着,每使用一吨燃油,不仅需要消耗外汇,还会引进污染,等于用外汇换污染。很显然,如果能够用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燃油汽车,在耗油这块,每年就能减少大量的燃油进口和外汇消耗。
新能源汽车如何才能有效替代传统燃油汽车呢?这个目标的实现到底有多少障碍,需要多长时间呢?这是需要仔细分析、认真思考的问题。因为,尽管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厂家很多,投入也很大,相关的扶持政策也很明确。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燃油汽车的动力并不强,更多情况下,还是依仗着政策的刺激和推动,而不是技术和功能的拉动。一旦政策退出,这些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企业是否还有动力和能力维持,值得关注。
很多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并不具备真正的技术和条件,不具备参与市场竞争和与燃油汽车抗衡的能力。在技术层面,最主要的就是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如果新能源汽车在电池上不能有新的突破,就很难替代传统燃油汽车。而在生产成本方面,新能源汽车也无法与传统燃油汽车抗衡。绝大多数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是冲着补贴去的,是勉强而为之。按照车企现有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即便能勉强而为,所产的新能源汽车也没有足够的市场竞争力。以这样的方式投资和生产新能源汽车,至少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误导决策、伤害政策。让不具备条件的企业生产新能源汽车,并享受各种补贴,就等于鼓励企业不要创新、不要走高端之路、不要考虑市场竞争力,而只要躺在政府的政策与补贴上就行。这又可能以一种虚假的“繁荣”反过来误导决策。二是给国际汽车巨头“创造”了机会。国内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企业档次太低,缺乏核心竞争力,也没有核心技术,而国际汽车巨头则把重点放在技术、设计、工艺等方面,造成国内企业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与国际巨头生产的汽车差距太大,一旦允许国际巨头进入中国市场,对国内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冲击无疑是致命的。
其实,在光伏产业发展过程中已经有过深刻教训。如果新能源汽车投资与生产仍然维持现有的方式,不要多长时间,新能源汽车产业就可能会重蹈光伏产业的覆辙,甚至比光伏产业还要危险。
按照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但是,大势的背后是竞争,竞争的背后是技术与设计。而这两块,恰恰是中国车企最缺的,也是最大的短板。多数企业投资新能源汽车,都是盯在了政府补贴上。如何改变补贴政策,把政府补贴用于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工艺创新、设计创新、功能创新等,值得好好研究与思考。
-
华北地区掀起的户用光伏潮,正泰为你打call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