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需求增长是石油市场再平衡的关键所在
需求增长是石油市场再平衡的关键所在供应过剩的现状正持续抑制油价、困扰全球石油市场,而需求和库存则为市场的再平衡提供了一线希望,尽管现在看来这一过程仍然步履维艰。国际能源署在其8月石
供应过剩的现状正持续抑制油价、困扰全球石油市场,而需求和库存则为市场的再平衡提供了一线希望,尽管现在看来这一过程仍然步履维艰。
国际能源署在其8月石油报告中指出,经合组织的石油库存目前已降至低于2016年的水平,但仍比5年的平均水平多出2.19亿桶。
即使需求增长超过供应增长,库存每天下降50万桶,然而据国际能源署预测,直至2018年3月,库存仍将比5年的平均水平多出6000万桶。
这凸显了需求在市场再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国际能源署预测,2017年的需求增长为150万桶/天,2018年仍将以140万桶/天的增量相对持续走强。
但地缘政治或其他原因而导致的需求脱节,都将进一步放慢市场再平衡的节奏。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其需求强弱趋势的迹象均受到各方的密切关注。
由于中国官方没有公布其石油需求数据,标普全球普氏通过官方月度原油加工量及成品油净进口量来计算表观需求量。
普氏最新计算结果显示,中国7月表观石油需求量比6月减少7%,降至1094万桶/天,创近10个月新低。
乍看之下,这些数字并不令人欣慰,但实际消费可能会更高,因为根据新华社的报道:7月底成品油库存环比下降了5%。
新华社报道并未提供实际的库存数据,只提及7月底柴油库存环比下降近6%,汽油库存环比下降7%。
然而,市场对占据中国表观石油需求量55%的柴油和汽油的前景并不乐观,。
随着液化天然气重型卡车销量飙升,柴油需求面临着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的威胁,而汽油需求面临的威胁则来自于汽车销售放缓。
在供应方面,由于尼日利亚和利比亚的产量提升,欧佩克仍在努力解决其供应过剩的问题。上述两个欧佩克成员国在2016年下半年获得了欧佩克及非欧佩克国家的减产豁免权。
据普氏最新调查显示,欧佩克7月产量为3282万桶/天,是今年的最高水平。利比亚7月石油产量平均为99万桶/天,比6月增加了18万桶/天,不过由于三座油田的关闭,该国在8月中旬的石油产量损失约36万桶/天。
尼日利亚7月石油产量则为181万桶/天,比6月增长了3万桶/天。
供过于求的状况抑制了油价的上涨,布伦特原油徘徊于50-52美元/桶的水平,而WTI原油则在47-49美元/桶的区间波动。
但有充分的迹象显示,今年1月1日生效并本应于2018年3月终止的180万桶/天的欧佩克减产协议,有可能将延长至2018年6月。
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都急于对外展示加强石油市场管理的承诺,并淡化他们对各产油国在减产协议到期后将重新展开市场份额竞争的担心。目前,围绕减产协议的非正式讨论已经展开,伊朗和伊拉克均表示支持。
与此同时,利比亚和尼日利亚已被邀请参加9月22日在维也纳举行的下一次欧佩克/非欧佩克监测委员会会议,讨论其生产前景。目前尚不清楚这两个国家是否会被要求加入减产协议。
不过库存仍然居高不下,非欧佩克成员国石油产量的增长丝毫没有减弱迹象,据国际能源署数据,非欧佩克成员国2018年石油产量预计增长140万桶/天,足以抵消届时需求端的增长。简单地将减产协议延期是否有效?产油国是否应该继续坚持加大减产来提升市场再平衡的速度?这些问题仍有待观察。
作者为标普全球普氏(S&P Global Platts)亚洲及中东能源新闻和分析副主任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