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张剑锋:整合核技术应用产业链 谋求更大发展

来源:
时间:2017-08-04 11:41:19
热度:

张剑锋:整合核技术应用产业链 谋求更大发展迄今为止,中广核技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剑锋最得意的“作品”,就是全盘主导中广核技作为“中国非动力核技术应用

  迄今为止,中广核技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剑锋最得意的“作品”,就是全盘主导中广核技作为“中国非动力核技术应用第一股”登陆A股资本市场。张剑锋执掌的这家企业,能够串联核技术应用领域的电子加速器、辐照加工及改性高分子材料等产业板块,并提供一揽子整体解决方案。

  2017年7月,张剑锋依旧奔波于中国各城市之间,一如四年前的2013年,当年张剑锋34岁,用一年时间,便让一家严重亏损的企业起死回生,之后又用了三年时间使公司成为行业龙头并推向资本市场。

  临危受命

  中国广核集团经过多年的调研酝酿,于2011年斥资5000万成立中广核核技术应用有限公司(简称核技术公司),开始试水除发电业务以外的新的发展极。参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核技术应用产业,其生产总值占GDP比重达1.7%-3.7%,对比之下我国还不足0.5%,未来将有两万亿蓝海市场空间。

  然而,缺乏基础的核技术公司起步困难重重。截止2012年底,公司营收才800多万元,亏损却高达1500多万元,近两年时间过去了,业务基本没有得到有效开展,团队流失严重。

  “2012年11月的一个晚上,我接到集团领导的电话。”张剑锋回忆,“描述了核技术公司当时面临的困境,以及更换管理层的打算,希望我过来主持工作。”最打动张剑锋的是中广核集团决策层的决心和信任,“首先,他们并不是只想尝试,而是渴望在做好核电板块之外,再造一个‘巨无霸’的产业,这对我的信心很重要;其次,中广核集团具备的品牌、市场等资源,可以支持我们迅速地做起来,并能够长远地做下去;同时对我充分授权,给予我非常大的信任和支持。”

  接到电话的那段时间,张剑锋担任美亚电力副总经理(后来在香港主板IPO完成后更名为中广核新能源),主要负责IPO工作,筹划公司在香港上市。离开一家中广核集团以十亿多美元收购不久的准上市公司,而赴任一家新设立不久、前途未卜的亏损企业,张剑锋的内心也有过挣扎。“后来想通了,与在前人的基础上锦上添花相比,从头开始创业,做大做强一家企业,更有意义,也是人生难得的机遇与挑战。”2012年12月,张剑锋正式加入核技术公司,担任总经理。

  “作为公司一把手,这次选择既不同于以前在摩根大通、普华永道、安达信等专业机构做某一部分专业工作,也不同于在中广核集团资本运营部分管某一块资本运营工作,现在是要全盘考虑,公司战略、业务布局、投资并购、公司管控、资源整合,大小事务都要协调。”张剑锋向记者坦言。

  “客观来说,压力最大的还是怎么打开局面、做出业绩。这种压力不仅来自集团下达的考核指标,更多的是害怕辜负大家的信任,害怕亏待了与自己一同并肩作战的团队,害怕如果做不出业绩让所有人失望。”

  改革 加速跑

  在张剑锋看来,此前经营困难主要是路线不清晰、战略方向不明确、执行力不足导致,公司必须重新探索发展方向和路径。“在核技术应用市场中,既有高度垄断的、封闭的区域,也有市场竞争比较充分、相对开放的区域。我们作为后来者,短时间内还不具备跟老牌企业在垄断市场区域进行直面竞争的实力,必须发挥机制灵活的优势,进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领域才有可能抢得市场份额。”

  所谓“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领域”,正是张剑锋后来重点打造的,以电子加速器制造、辐照加工及改性高分子材料三个细分市场为核心的高端产业链。

  投行背景出身的张剑锋认为,实现起步和扩张的市场化路径,首选是收购核技术应用市场的优质民企,“民企被收购过来后采取混合所有制经营,既要保留其市场化优势,又要结合中广核的央企资源优势。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市场要求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

  对张剑锋和他带领的团队而言,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算是一次全新的“创业”。张剑锋几乎成为公司头号“业务员”,冲锋在最前线。他透露,晚上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是经常的事。业务最忙的一段时间,往返于北京、深圳、苏州、成都、南京和上海等近20个城市,每天不是在谈判桌上就是在飞机上。在去机场的路上召开电话会议,也是家常便饭。

  终于,首战告捷。2013年6月,与沃尔核材合资成立深圳中广核沃尔辐照技术有限公司,随后在筛选了上百个项目之后,又成功收购了江苏中科海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江苏德尔泰投资有限公司。三家公司分布在辐照加工、电子加速器和高新核材料三个细分领域,张剑锋在核技术应用产业上的布局渐渐清晰,露出雏形。

  良好的发展势头一发而不可收,张剑锋带领团队接连完成十余个并购项目。此前已收购的项目,其自身效益增长也远超预期。

  资料显示,核技术公司营收在2013年至2016年呈几何级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00%。截止2016年底,公司实现营收30.23亿元,实现净利润3.12亿元。同时,公司也成为国内最大的工业电子加速器制造商、最大的加速器辐照加工运营商、最大的高端线缆材料制造商,改性工程塑料也位于市场第一方阵,还积极布局核医学、辐照新应用等新兴领域。

  张剑锋坦言,所面临的最大困难,来自于如何促成民营企业家放弃自己“大当家”的身份,以“小股东”身份跟着核技术公司干。

  “借用合作的民营企业家评价我们合作模式的总结——利益捆绑、目标牵引。‘利益捆绑’就是我们在做这个项目时,在股权和交易结构的设计等方面,要让合作伙伴和我们的利益保持一致,把双方利益牢牢捆绑在一起。‘目标牵引’就是要设定一个良好的目标,以此带动双方共同努力。”后来,张剑锋在这两点基础之上,又补充了三点:优选伙伴,合理管控,风险防范。

  “我们只有通过合作机制的设计,让双方共生共赢,才是双方合作成功的前提。”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下,截止2017年6月份,张剑锋主导并购了10余家核技术应用细分领域领先企业,完成了核技术应用产业的战略布局。

  “你最满意的并购案是哪一个?”面对记者的提问,张剑锋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微微一笑,答道:“下一个,并购重组上市。”

  登陆A股资本市场

  2017年2月27日上午,中广核核技术应用有限公司与大连国际完成重大资产重组暨上市敲钟仪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举行,大连国际正式更名为中广核技。至此,中广核技正式成为我国非动力核技术应用第一股,也成为中广核集团旗下首家A股上市公司。

  中广核技上市了,但上市只是起点。“上市本身不是目的,通过上市谋求公司更大发展,实现核技术应用产业链整合,能够与IBA、瓦里安、医科达这样的世界一流同行同台竞技,这才是我们的初心。”

  张剑锋表示,虽然在工业电子加速器、辐照交联等领域,我们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但在核医学等领域发达国家依然领先。

  当然,中国核技术应用也有其优势之处。“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政策的引导,以及中广核技等相关企业自身的努力,在某些领域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张剑锋介绍,工业废水处理是很多国家面临的严峻挑战,目前,中广核技建设运营的位于浙江金华的中国首个电子束辐照处理工业废水示范工程,已经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电子束辐照处理废水产业化的项目。

  在张剑锋的发展构思中,核医学是中广核技未来最重要的业务布局之一。为此,中广核技先后与日立(中国)有限公司、大连瑞和仁济健康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对于前者,是希望通过引进国外系统解决方案,以市场换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逐步实现项目设备系统国产化。对于后者,双方将在大连质子重离子项目设备选型与运维、投融资等方面展开合作。

  “一方面是设备——大型质子重离子加速器,另一方面是医用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药物的原材料,比如国内严重短缺的医用钴-60,我们正全面推进利用中广核集团发电用的核反应堆制备医用放射性同位素,目前已获得国家核安全局许可。此外,我们还跟上海化工院联合研发碳13,积极推动稳定同位素药物的研发。”  

  上市之后,下一步怎么走?谈及未来,张剑锋的思路和战略非常清晰。“进入资本市场正是产业整合和升级的良好契机。中广核技希望逐步实现各个细分领域的产业化,完善高端产业链的布局,打造一个中国核技术应用产业化发展平台,反哺行业成长,带领行业完成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产业升级,这是中广核技的历史责任和使命。”(记者 尹哲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