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国首个光伏包县脱贫项目在安徽灵璧并网

来源:
时间:2017-07-25 09:37:33
热度:

全国首个光伏包县脱贫项目在安徽灵璧并网7月19日,全国首个“贫困村光伏农场、包县脱贫”项目,在安徽省灵璧县顺利并网。据了解,该项目为灵璧县73个贫困村每村建设0.5MW光伏农场,每

7月19日,全国首个“贫困村光伏农场、包县脱贫”项目,在安徽省灵璧县顺利并网。据了解,该项目为灵璧县73个贫困村每村建设0.5MW光伏农场,每个光伏农场可实现年平均净收益约20万元。光伏农场的特色农业亩均年收益可达到5000元以上,同时一个村级光伏农场可提供村民就业30多人,实行农场工资制,让贫困村实现了25年稳定的光伏+农业+就业的脱贫致富。

近年来,光伏扶贫关注热度持续上升。2016年,国务院扶贫办把光伏扶贫工程列为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在光照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因地制宜开展光伏扶贫,既符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又符合国家清洁低碳能源发展战略;既有利于扩大光伏发电市场,又有利于促进贫困人口稳收增收。

据悉,灵璧县“贫困村光伏农场”项目创新了全新一代农光互补技术,打破了传统的“农光互补”仅用于喜阴作物和养殖业的局限,成功实现了在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上的应用,创造了光伏发电与现代化科技农业的有机融合的新业态,有效地促进了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产增收,在“不改变土地性质、不改变土壤结构、不改变土地基本耕作方式”的条件下,推动农业用地的综合利用,提高了农业现代化和绿色环境保护的社会综合效应。

灵璧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光伏农业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率,为一块土地带来了两份收入按照项目“智能光伏+科技农业”的实践,农业企业流转土地,建成光伏农田,吸纳有劳动能力的农民转为有保障的农业工人,贫困农户还可以土地入股享受分红。对于有意继续种田的农民,则由农业企业统一配套现代农业设施后免费提供给农民。

据介绍,该县“贫困村光伏农场”项目由中利集团(13.660,0.00,0.00%)于2016年底投建,通过帮助贫困村建设光伏农场,创新高效农业特色种植,有力地推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扶贫对象以劳动参与、土地入股扩大全村农场范围等形式获得工资和红利,实现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确保贫困村实现稳定收益,实现精准脱贫。

中利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贫困村光伏农场”精准脱贫项目,将各类高效农业与光伏扶贫电站有机结合,不仅将光伏扶贫电站土地使用面积降低近40%,也提高了土地叠加收益。国务院扶贫办已认可该“收益性”精准扶贫模式,将该模式作为贫困地区产业组团包县脱贫的“收益型”扶贫项目复制推广。截至目前,中利集团已经在全国超过60个县推出“贫困村光伏农场”,助力实现包县脱贫致富。

灵璧县位于安徽省淮北平原的东北部,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总人口126.5万人,其中贫困人口7.5万人。2016年全县共有73个国家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贫困户数量2.2955万户,户年均收入2700元。在当地政府大力支持下,因地制宜,采用“集中联建,集中管理,分村收益的”建设模式选择在灵璧县经济开发区、尹集镇、黄湾镇等乡镇分11个点集中建设,每个点建设规模为1-6MW光伏电站,共计36.5MW。其中每个乡镇选定约60-180亩左右土地,土地性质都为建设用地或一般农用地。建成的“光伏农场”产权归属贫困县所有,让贫困村拥有自己的发电厂+特色农场,实现25年叠加收益脱贫。

中利公司负责人表示,光伏扶贫项目经济效益及带贫效益显著。他说,全县村级电站光伏农场场区及外线总投资约2.75亿元;建成并网后73个贫困村每个村均享受0.5MW光伏电站资产及收益。以叶庙村为例,参照光照条件模拟测算每个0.5MW的光伏农场电站年均发电约62.5万度,以三类地区电价补贴0.85元/度,年收益53万元,每年还本付息后能实现光伏净收益20万元左右。

这位负责人进一步分析说,一个0.5MW的村级光伏农场占地约15亩,考虑大棚种植、水塘养殖等农业产值,高效农业每亩每年约可收益3000元左右,实现农业总净收入7.5万元。同时,在农业种植过程中聘用当地贫困村民来进行生产劳作,从侧面可解决30人左右的贫困人口就业。同时可以带动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综合效益。

2017年是国家实施精准扶贫的关键之年。不断创新的“贫困村光伏农场”实现了智能光伏+特色农业+农民就业的新模式,将有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扶贫对象以劳动参与、土地入股等形式获得工资和红利,实现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确保贫困村实现25年叠加收益实现脱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