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首页 >
《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2014》发布
来源:
时间:2014-05-12 16:10:07
热度:
《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2014》发布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主编的《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2014》5月9日正式发布,报告揭示沪苏浙皖已经浮现一个世界超级经济区。同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主编的《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2014》5月9日正式发布,报告揭示沪苏浙皖已经浮现一个世界超级经济区。同时发现中国城市竞争力水平与理想状态相距甚远,特别是雾霾与高房价问题严重威胁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中心城市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对中国经济起到了带动作用,本次报告研究发现:一个覆盖沪、苏、浙、皖4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一体化的世界超级经济区,已经开始浮现在北至陇海线,南抵浙南山区,西至京九线,东临黄海、东海的广袤空间里。
因势利导,促进这一超级经济区的建设,对于带动全国发展,参与全球竞争,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沪苏浙皖长三角超级经济区面积达到34.4万平方公里,2011年常住人口为21220万,地区生产总值为115466亿元,以全国3.58%的国土面积贡献了24.5%的生产总值,并在区域面积和人口规模上超越纽约大都市区(面积13.8万平方公里、人口6500万)、东京大都市区(面积3.5万平方公里、人口近7000万)、巴黎大都市区(面积14.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600万)、伦敦大都市区(面积4.5万平方公里、人口3650万),成为世界上面积和人口规模最大的超级经济区。
报告建议顺应这一趋势,因势利导,促进沪苏浙皖长三角超级经济区的建设财经战略研究院课题组的长期研究及实验,按照指标最小化原则,本报告构建了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当前短期竞争力)指数、可持续竞争力(未来长期竞争力)指数、宜居城市竞争力指数、宜商城市竞争力指数,对2013年中国两岸四地294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和289个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宜居城市竞争力、宜商城市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并结合城镇化战略格局进行了比较。2013年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最具竞争力的前十名城市集中在港澳台地区、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依次是:香港、深圳、上海、台北、广州、北京、苏州、天津、佛山、澳门。其中,港澳台地区占3席,东南沿海的内地城市占5席,环渤海地区占2席,中西部地区没有一个城市进入前十强。中部地区排名最靠前的城市武汉列第13位,西南地区排名最靠前的城市成都列第15位,东北地区排名最靠前的城市大连列第19位,而西北地区排名最靠前的西安仅列第34位。区域表现依次是:港澳台、东南、环渤海地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中部、西南和西北地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宜居城市竞争力:东南地区宜居优势明显,西部地区整体水平较低。前十名的城市依次是:珠海、香港、海口、三亚、厦门、深圳、舟山、无锡、杭州、上海。
其中,东南地区独占7席,西南地区占2席,港澳台地区占1席。环渤海地区排名最靠前的城市青岛列第11位,中部地区排名最靠前的城市鄂州列第18位,中部地区排名最靠前的城市克拉玛依列第22位,中部地区排名最靠前的城市武汉列第13位,东北地区排名最靠前的城市长春仅列第40位。区域表现依次是:港澳台、东南、环渤海地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西南、东北和西北地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宜商城市竞争力:最具竞争力的前十位城市具有行政级别与发展层次高、规模巨大的特征,依次是:香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武汉、成都、天津、南京、重庆。其中,东南地区占4席,环渤海和西南地区各占2席,港澳台和中部地区各占1席。东北地区排名最靠前的城市沈阳列第16位,西北地区排名最靠前的城市西安列第19位。区域表现依次是:港澳台、东南、环渤海地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最具竞争力的前十位城市集中在港澳台地区、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依次是:香港、上海、深圳、北京、澳门、广州、杭州、厦门、青岛、南京。
其中,东南地区占6席,港澳台和环渤海地区各占2席。东北地区排名最靠前的城市大连列第14位,中部地区排名最靠前的城市武汉列第17位,西南地区排名最靠前的城市成都列第18位,西北地区排名最靠前的城市西安列第27位。区域表现依次是:港澳台、东南、环渤海地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中部、西北和西南地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知识城市竞争力:北京独占鳌头,东西部差距明显;前十名的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南京、香港、杭州、广州、深圳、武汉、天津、大连。其中,东南地区占5席,环渤海地区占2席,港澳台、中部和东北地区各占1席。在区域表现上,港澳台地区水平最高,东南和环渤海地区紧随其后,西南地区表现最差。2013年和谐城市竞争力:整体水平偏低;前十名的城市依次是:香港、澳门、厦门、深圳、大连、宁波、青岛、北京、长沙、沈阳。其中,东南地区占3席,港澳台、东北和环渤海地区各占2席,中部地区占1席。在区域表现上,港澳台和东南地区优势明显,东北和中部地区潜力巨大,西南和西北地区表现不佳。2013年生态城市竞争力:南北差距明显,中小城市表现优异;前十名的城市依次是:香港、黄山、澳门、鄂尔多斯、十堰、扬州、南宁、咸宁、大连、三明。其中,中部地区占3席,港澳台和东南地区各占2席,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各占1席。在区域表现上,东南地区表现优异,西北、环渤海和东北地区总体水平很低。2013年文化城市竞争力: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表现优异;前十名的城市依次是:香港、上海、北京、广州、澳门、杭州、武汉、苏州、西安、南京。其中,东南地区占5席,港澳台地区占2席,环渤海、中部和西北地区各占1席。在区域表现上,东南和环渤海地区表现优异,东北和西南地区总体水平很低。2013年全域城市竞争力:东、中、西部梯度差异明显;前十名的城市依次是:香港、澳门、深圳、东莞、北京、上海、广州、乌鲁木齐、珠海、苏州。其中,东南地区占6席,港澳台地区占2席,环渤海和西北地区各占1席。在区域表现上,港澳台地区遥遥领先,东南地区表现优异,西部城市差距明显。2013年信息城市竞争力: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优势明显;前十名的城市依次是:深圳、上海、广州、香港、北京、南京、宁波、杭州、天津、东莞。其中,东南地区占7席,环渤海地区占2席,港澳台地区占1席。在区域表现上,港澳台和东南地区优势明显,西部地区水平很低。报告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城市竞争力水平与理想状态仍相距甚远。若将各项竞争力水平的最高值1视为理想城市的标准,可以清晰地发现中国城市与理想城市的状态相距甚远,各项竞争力指数均值多在0.4以下,中国城市竞争力的整体提升仍任重而道远。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正处于转型的阵痛期,暴露出一些重要问题亟待解决:雾霾和高房价成为突出难题,宜居城市建设面临严峻挑战;依靠土地和税收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难以为继,宜商环境建设刻不容缓;创新能力不足,知识经济不发达,知识城市建设步伐缓慢;社会转型期问题、矛盾突出,和谐城市的长效机制建设任重道远;城市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制度框架亟待建立;城市特色和历史文化逐渐消亡,文化城市建设欠缺力度;城乡差距长期存在,二元结构亟待破解;信息城市建设刚刚起步,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有待加强。报告还从国内外城市中选择16个标杆和最佳案例以指导理想城市的建设,分别是: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市国际标杆墨尔本,国内案例珠海;创业至上的宜商城市国际标杆新加坡,国内案例香港;创新驱动的知识城市国际标杆伦敦,国内案例杭州;公平包容的和谐城市国际标杆柏林,国内标杆厦门;环境友好的生态城市国际标杆伯克利,国内案例黄山;多元一本的文化城市国际标杆巴黎,国内案例上海;城乡一体的全域城市国际标杆杜塞尔多夫,国内标杆深圳;开放便捷的信息城市国际标杆东京,国内案例广州。专家们还指出,本世纪初联合国一组织提出了一个城市的成功就是国家的成功。有专家认为中国梯度发展的战略,特别是改革开放刚出的时候是执行得比较好的,但是最近几年来,梯度发展的战略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强调一体化平等的发展或者是区域的收敛,但事实上在没有达到发达水平之前,如果不采取区域梯度发展的战略,不仅难以实现重点的突破,而且还有可能导致区域之间因差距缩小导致的恶性竞争。现在香港和珠三角地区的问题就是出现的这个情况。专家认为现在的梯度发展战略,东部的升级缓慢使得梯度发展战略没有很好的实现。更有专家从哲学上分析认为不平衡、发展是绝对的而平衡是相对的。专家还认为中国T型战略只有沿海,没有考虑到海洋,没有扩充到远海和深海,T型战略自身偏重于沿海的开发,忽视了长江沿岸的开发,沿海和长江只注意了重点的开发,区域之间的联动还不够。中国发展还应当加上海洋战略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专家牛文元提出国际上“2050俱乐部”问题,所谓“50”是人口超过5000万;所谓“20”是人均GDP要超过2万美元,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区域。如果我按照“2050俱乐部”的基本要求,在沪苏浙皖这样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区域中实现的话,粗算它应当实现10万亿美元的潜力,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现在中国一年GDP的总产量,也相当于美国大概2/3的国家的财富,可见它对整个中国的推动将会起到巨大的作用。希望经过进一步的细化以后能够进入到国家战略的层面,作为整个推动国家进一步发展的一种动力。
因势利导,促进这一超级经济区的建设,对于带动全国发展,参与全球竞争,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沪苏浙皖长三角超级经济区面积达到34.4万平方公里,2011年常住人口为21220万,地区生产总值为115466亿元,以全国3.58%的国土面积贡献了24.5%的生产总值,并在区域面积和人口规模上超越纽约大都市区(面积13.8万平方公里、人口6500万)、东京大都市区(面积3.5万平方公里、人口近7000万)、巴黎大都市区(面积14.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600万)、伦敦大都市区(面积4.5万平方公里、人口3650万),成为世界上面积和人口规模最大的超级经济区。
报告建议顺应这一趋势,因势利导,促进沪苏浙皖长三角超级经济区的建设财经战略研究院课题组的长期研究及实验,按照指标最小化原则,本报告构建了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当前短期竞争力)指数、可持续竞争力(未来长期竞争力)指数、宜居城市竞争力指数、宜商城市竞争力指数,对2013年中国两岸四地294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和289个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宜居城市竞争力、宜商城市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并结合城镇化战略格局进行了比较。2013年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最具竞争力的前十名城市集中在港澳台地区、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依次是:香港、深圳、上海、台北、广州、北京、苏州、天津、佛山、澳门。其中,港澳台地区占3席,东南沿海的内地城市占5席,环渤海地区占2席,中西部地区没有一个城市进入前十强。中部地区排名最靠前的城市武汉列第13位,西南地区排名最靠前的城市成都列第15位,东北地区排名最靠前的城市大连列第19位,而西北地区排名最靠前的西安仅列第34位。区域表现依次是:港澳台、东南、环渤海地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中部、西南和西北地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宜居城市竞争力:东南地区宜居优势明显,西部地区整体水平较低。前十名的城市依次是:珠海、香港、海口、三亚、厦门、深圳、舟山、无锡、杭州、上海。
其中,东南地区独占7席,西南地区占2席,港澳台地区占1席。环渤海地区排名最靠前的城市青岛列第11位,中部地区排名最靠前的城市鄂州列第18位,中部地区排名最靠前的城市克拉玛依列第22位,中部地区排名最靠前的城市武汉列第13位,东北地区排名最靠前的城市长春仅列第40位。区域表现依次是:港澳台、东南、环渤海地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西南、东北和西北地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宜商城市竞争力:最具竞争力的前十位城市具有行政级别与发展层次高、规模巨大的特征,依次是:香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武汉、成都、天津、南京、重庆。其中,东南地区占4席,环渤海和西南地区各占2席,港澳台和中部地区各占1席。东北地区排名最靠前的城市沈阳列第16位,西北地区排名最靠前的城市西安列第19位。区域表现依次是:港澳台、东南、环渤海地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最具竞争力的前十位城市集中在港澳台地区、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依次是:香港、上海、深圳、北京、澳门、广州、杭州、厦门、青岛、南京。
其中,东南地区占6席,港澳台和环渤海地区各占2席。东北地区排名最靠前的城市大连列第14位,中部地区排名最靠前的城市武汉列第17位,西南地区排名最靠前的城市成都列第18位,西北地区排名最靠前的城市西安列第27位。区域表现依次是:港澳台、东南、环渤海地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中部、西北和西南地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知识城市竞争力:北京独占鳌头,东西部差距明显;前十名的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南京、香港、杭州、广州、深圳、武汉、天津、大连。其中,东南地区占5席,环渤海地区占2席,港澳台、中部和东北地区各占1席。在区域表现上,港澳台地区水平最高,东南和环渤海地区紧随其后,西南地区表现最差。2013年和谐城市竞争力:整体水平偏低;前十名的城市依次是:香港、澳门、厦门、深圳、大连、宁波、青岛、北京、长沙、沈阳。其中,东南地区占3席,港澳台、东北和环渤海地区各占2席,中部地区占1席。在区域表现上,港澳台和东南地区优势明显,东北和中部地区潜力巨大,西南和西北地区表现不佳。2013年生态城市竞争力:南北差距明显,中小城市表现优异;前十名的城市依次是:香港、黄山、澳门、鄂尔多斯、十堰、扬州、南宁、咸宁、大连、三明。其中,中部地区占3席,港澳台和东南地区各占2席,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各占1席。在区域表现上,东南地区表现优异,西北、环渤海和东北地区总体水平很低。2013年文化城市竞争力: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表现优异;前十名的城市依次是:香港、上海、北京、广州、澳门、杭州、武汉、苏州、西安、南京。其中,东南地区占5席,港澳台地区占2席,环渤海、中部和西北地区各占1席。在区域表现上,东南和环渤海地区表现优异,东北和西南地区总体水平很低。2013年全域城市竞争力:东、中、西部梯度差异明显;前十名的城市依次是:香港、澳门、深圳、东莞、北京、上海、广州、乌鲁木齐、珠海、苏州。其中,东南地区占6席,港澳台地区占2席,环渤海和西北地区各占1席。在区域表现上,港澳台地区遥遥领先,东南地区表现优异,西部城市差距明显。2013年信息城市竞争力: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优势明显;前十名的城市依次是:深圳、上海、广州、香港、北京、南京、宁波、杭州、天津、东莞。其中,东南地区占7席,环渤海地区占2席,港澳台地区占1席。在区域表现上,港澳台和东南地区优势明显,西部地区水平很低。报告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城市竞争力水平与理想状态仍相距甚远。若将各项竞争力水平的最高值1视为理想城市的标准,可以清晰地发现中国城市与理想城市的状态相距甚远,各项竞争力指数均值多在0.4以下,中国城市竞争力的整体提升仍任重而道远。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正处于转型的阵痛期,暴露出一些重要问题亟待解决:雾霾和高房价成为突出难题,宜居城市建设面临严峻挑战;依靠土地和税收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难以为继,宜商环境建设刻不容缓;创新能力不足,知识经济不发达,知识城市建设步伐缓慢;社会转型期问题、矛盾突出,和谐城市的长效机制建设任重道远;城市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制度框架亟待建立;城市特色和历史文化逐渐消亡,文化城市建设欠缺力度;城乡差距长期存在,二元结构亟待破解;信息城市建设刚刚起步,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有待加强。报告还从国内外城市中选择16个标杆和最佳案例以指导理想城市的建设,分别是: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市国际标杆墨尔本,国内案例珠海;创业至上的宜商城市国际标杆新加坡,国内案例香港;创新驱动的知识城市国际标杆伦敦,国内案例杭州;公平包容的和谐城市国际标杆柏林,国内标杆厦门;环境友好的生态城市国际标杆伯克利,国内案例黄山;多元一本的文化城市国际标杆巴黎,国内案例上海;城乡一体的全域城市国际标杆杜塞尔多夫,国内标杆深圳;开放便捷的信息城市国际标杆东京,国内案例广州。专家们还指出,本世纪初联合国一组织提出了一个城市的成功就是国家的成功。有专家认为中国梯度发展的战略,特别是改革开放刚出的时候是执行得比较好的,但是最近几年来,梯度发展的战略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强调一体化平等的发展或者是区域的收敛,但事实上在没有达到发达水平之前,如果不采取区域梯度发展的战略,不仅难以实现重点的突破,而且还有可能导致区域之间因差距缩小导致的恶性竞争。现在香港和珠三角地区的问题就是出现的这个情况。专家认为现在的梯度发展战略,东部的升级缓慢使得梯度发展战略没有很好的实现。更有专家从哲学上分析认为不平衡、发展是绝对的而平衡是相对的。专家还认为中国T型战略只有沿海,没有考虑到海洋,没有扩充到远海和深海,T型战略自身偏重于沿海的开发,忽视了长江沿岸的开发,沿海和长江只注意了重点的开发,区域之间的联动还不够。中国发展还应当加上海洋战略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专家牛文元提出国际上“2050俱乐部”问题,所谓“50”是人口超过5000万;所谓“20”是人均GDP要超过2万美元,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区域。如果我按照“2050俱乐部”的基本要求,在沪苏浙皖这样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区域中实现的话,粗算它应当实现10万亿美元的潜力,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现在中国一年GDP的总产量,也相当于美国大概2/3的国家的财富,可见它对整个中国的推动将会起到巨大的作用。希望经过进一步的细化以后能够进入到国家战略的层面,作为整个推动国家进一步发展的一种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