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秸秆利用属“弱质”产业

来源:
时间:2017-06-27 09:35:21
热度:

秸秆利用属“弱质”产业为了鼓励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我市多年来一直对机械化还田、离田收储和利用环节给予补贴,补贴力度全省市级城市中最大。其中,给予农户每亩40—45元机械

  为了鼓励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我市多年来一直对机械化还田、离田收储和利用环节给予补贴,补贴力度全省市级城市中最大。其中,给予农户每亩40—45元机械化还田或离田收储补贴;对秸秆利用企业,按秸秆处理量给予梯度补贴:年处理秸秆1000—2000吨,补贴5万元;年处理秸秆2000—5000吨,补贴10万元;年处理秸秆5000—10000吨,补贴20万元;年处理秸秆10000吨以上的,补贴30万元。 

  虽然政府支持力度很大,但因为秸秆利用产业本身的特点限制,企业普遍处于处理量和利润均偏低的状态。统计显示,目前我市170余家秸秆综合利用单位,去年处理秸秆约45万吨,每家平均只处理了2600吨,年处理量超过10000吨以上的单位只有6家。 

  “秸秆利用存在两大瓶颈:一是收集成本过高,二是加工出来的秸秆制品科技含量、附加值低。”一名业内人士分析,秸秆分散在地域广阔的农村,收集、打捆、运输环节的成本相加,甚至远高于秸秆的收购价格,所以很少有农户愿意主动收集秸秆卖给利用企业。此外,企业生产的肥料、基料等,相当一部分存在销路不畅、卖不上价格等诸多问题,导致利用企业积极性不高。 

  高淳种粮大户魏清在3年前曾经专门购置秸秆打捆机,准备将600多亩承包地的秸秆收集、打捆后销售,但在试点一季后就放弃了。首先,秸秆打捆机自重太重,而南京大多属丘陵地区,打捆机在小块田地里无法发挥优势;其次,人工收集的人工费每人每天起码150元,加上打捆、运输费用,一吨秸秆收集成本远远超过每吨260元的收购价。 

  无奈之下,他只好将秸秆打捆机转手,从此600多亩承包地的秸秆全部就地还田。魏清告诉记者,前几年,有投资商曾在高淳桠溪办了个秸秆加工厂,将秸秆压块后加工成燃料,但由于燃料热值太低卖不出去,加工厂很快就倒闭了。 

  业内人士曾经测算,每亩小麦约产生0.43吨秸秆,也就是说,收集1吨秸秆,需要将约2.5亩地的小麦秸秆收集、打捆,因此成本高昂。这点绿洲秸秆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成安才也深有体会,他说,主要农村劳动力不足,青壮年外出打工,很多老人没力气送货;而运输成本过高,他们也不愿意上门收,现在他们收集范围最远到六合新篁,大约30多公里,再远就不划算了。 

  “从目前情况看,秸秆综合利用仍属于 弱质 产业。”市农委装备处有关人士表示,所谓“弱质”,指秸秆利用技术处于初级开发阶段,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核心竞争力不强,好多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处于低利润甚至亏损的边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