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补贴政策搅动新能源车市场 政策进入调整期
补贴政策搅动新能源车市场 政策进入调整期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50.7万辆,全球销量为86.19万辆,我国销量占全球的58.82%,已稳居全球第一位置。然而对于这一数据,
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50.7万辆,全球销量为86.19万辆,我国销量占全球的58.82%,已稳居全球第一位置。然而对于这一数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技术情报研究所总工程师黄永和并没表现出太乐观。他分析称,从月度销售数据来看,2016年11、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取得了明显增长,主要原因在于新能源汽车骗补事件爆发,市场一度停滞后,坊间流传出来的补贴调整信息让企业重拾信心,否则2016年可能与2015年持平。
具体到今年,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率大幅下降,很多人将其归因于补贴标准公布的时间太晚。黄永和却认为,相对于补贴标准的公布时间,非个人用户行驶里程须达3万公里才能获得补贴的要求对市场的影响更大,增加了企业运转难度。由于存在上述因素,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并不乐观。
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表现相比,黄永和更担心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力。他坦言,我国新能源汽车竞争力并不高:“按照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指数排名,在5个最主要的新能源汽车国家中,我国排在倒数第二,美国、德国、日本均在前列,我国仅高于韩国,且差距并不大。”
另外,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与全球有很大不同,纯电动汽车销售40.9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为9.9万辆。“从国外的市场情况来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占主导地位。”黄永和说。
呼吁继续完善补贴政策
由于恶意骗补和违规谋补,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出大规模骗补事件。黄永和分析称:“导致问题突出的原因主要是补贴准入门槛低,部分车型补贴偏高,行业存在散乱差以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
针对骗补的主要原因,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完善了补贴办法:适当提高了门槛,引导技术进步;合理调整补贴标准,规定地补上限;改进补贴拨付方式,加大退坡幅度;明确核查监管职责,完善监管体系。且在《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规定了申报补贴的具体流程。
不过,补贴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在杜绝骗补行为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有企业人士表示,《通知》相对比较规范,但在执行中并不符合产业实际,主要问题出在补贴周期过长上。
该企业人士具体分析称,每年只申请和审核一次的补贴流程,使企业所获补贴时间周期延长,导致资金压力非常大。2015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汽车企业销售的车辆越多,占用的资金也就越多,而新能源汽车补贴周期较长,这就导致汽车企业资金压力比较大。相应地,也使得汽车企业支付给配套企业,尤其是电池企业的资金周期过长。“我国电池企业实力相对较弱,很难承受这种资金压力,以至于有些企业明确提出,如果不能及时付款,将停止供货。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将严重打击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该企业人士称。
记者注意到,论坛期间,很多业内人士建议给企业预拨一部分补贴资金,以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
新能源汽车政策进入调整期
从全球范围来看,我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最大,但也在扶持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随着产业的逐步发展,相应的政策也进入了调整期。黄永和从多个方面分析了新能源汽车政策的调整趋势。
黄永和称,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方面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是补贴政策转向扶优扶强,将推动产业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二是新能源汽车仍处于发展初期,补贴完全退坡后,有可能出现断崖式下滑风险。
具体来看,黄永和说:“扶优扶强主要考虑三个因素,根据行业技术水平,适时完善补贴技术门槛,淘汰落后企业和产品;根据产品成本,适时完善补贴标准,促进优势企业和产品脱颖而出;根据销量数据,补贴资金将支持技术先进的企业和优秀产品,推动其市场发展。”而对于补贴退坡后可能出现的断崖式下滑,他也指出,相关部委正在从生产、购置、使用、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研究,以制定后补贴时代鼓励政策路线图。
在行业管理方面,黄永和称,也将出现一系列变化。一是限制传统燃油车,规范新能源汽车投资准入;二是新建纯电动乘用车进入门槛或再提高;三是车企新能源汽车生产责任将不断加大;四是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逐步加严;五是未来我国动力电池行业管理将优化事前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施扶优扶强战略。
黄永和说:“在新能源汽车投资方面,可能向提高门槛和严格管控两方面转变,提高门槛主要指对样车试制、正向研发能力、核心技术掌握能力、投融资等提出更严格要求。严格管控则主要针对生产一致性和售后服务能力。”
对于行业管理政策的调整趋势,行业对《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关注度最高。黄永和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规定》的门槛可能会提高。针对《规定》内容,业内出现两种声音,一方认为应该维持现状,理由是《规定》中很多指标按照全球新能源汽车最高标准设定,不宜再提高,现有标准继续提高,大部分企业量产车参数将低于样车,标准过高会导致企业生产一致性不达标等问题出现;另一方认为应该提高门槛,理由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技术更新很快,企业数量增长较多,需要进一步提高门槛规范行业发展。目前已有15家企业通过新能源汽车准入审批,可以预见后续将有更多企业进军新能源汽车行业,需要提高门槛选出更具实力的企业。”
黄永和特别强调,预计未来两年将针对《规定》进行修订与完善,如何提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离2020年的关键时点越来越近,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企业加入到新能源汽车行业中来,期待相关政策能够早日落地,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