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低价中标、单晶众跑、多晶失落……如何看待这场单多晶拉锯战?

来源:
时间:2017-03-15 10:34:24
热度:

低价中标、单晶众跑、多晶失落……如何看待这场单多晶拉锯战?低价中标、单晶众跑、多晶失落……2016年,光伏产业甚是“闹腾”, 似乎皆因光伏“领跑者”计划而起。“领跑者”计划的初衷意

低价中标、单晶众跑、多晶失落……2016年,光伏产业甚是“闹腾”, 似乎皆因光伏“领跑者”计划而起。

“领跑者”计划的初衷意在推动光伏行业“先进技术引领”、“先进企业引领”的市场化理念,充分利用资源,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光伏行业逐步摆脱补贴,早日实现光伏平价上网。

初衷虽好,但“领跑者”计划过分强调单一技术指标,却掀起了历时一年半的单多晶争论, 业界关注度远远超越了单多晶之间的技术竞争。

有关单多晶之争从未停歇,多晶长期处于绝对竞争优势,占据全球90%以上的市场份额。然而,近年来多晶的统治地位正越来越多地受到来自单晶的挑战。

自2015年,国内单晶高调扩张。短短一年的时间,单晶在全球的占比已从之前的不足10%飙升至20%以上。随着多晶技术的革新,单多晶拉锯战再次被推向高潮。

单晶借势

高调扩张

面对单晶逆袭,有专家认为,单晶硅电池经过几十年的技术提升,目前产品稳定性、使用寿命都达到了产业界最高水平,成本与多晶硅组件也在逐渐缩小。

据记者多方了解,单晶逆袭的底气,一部分来自去年全面推行的金刚线切技术,一举实现了单晶成本的大幅下降,甚至可与多晶相抗衡。受此利好影响,众多单晶企业扩大产能的报道也不时见诸报端。

同时,不可否认,单晶高调崛起的一个很大的推动力,是光伏行业“领跑者”计划。从2015年6月,山西大同采煤沉陷区1GW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获批,到2016年5月,第一批、第二批5.5GW的“领跑者”基地名单公布,总计6.5GW“领跑者”项目市场规模,引发了各路光伏企业的竞相角逐。

在这轮竞争中,除价格外,技术亦成关键指标。“领跑者”计划对先进技术产品指标规定,多晶硅和单晶硅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分别要达到16.5%和17%以上。

在不少人士看来,该标准对单晶组件的门槛明显比多晶组件要低。

那么,单多晶指标设定依据是什么?

经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2015年3月25日,工信部发布《2015年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参照的是2013年单多晶技术生产标准,该规范条件规定单多晶硅电池组件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不低于16%和15.5%。在此行业规范的基础上,2015 年光伏“领跑者”计划将单多晶电池组件效率指标同时提升了1%,要求分别达到17%和16.5%。该标准一出,随即引发了延续至今的单多晶之争“口水战”,“领跑者”计划也因入选标准过于单一、过分强调转换效率这一技术指标,而备受争议。

标准缺陷

效果打折

竞争本是一件好事情,可以促进技术进步、成本下降,早日达到光伏平价上网。‘领跑者’这条主线是对的,但在单多晶两者指标设计上存在缺陷,两种技术路线标准至少应该在效率上拉开1.5以上的距离,而不是现在‘领跑者’计划中两者相差的0.5。”近日,接受记者采访的一位专家如是说。

“‘领跑者’计划的初衷在于推动光伏产业技术升级,但根据彭博财经对行业的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底单多晶行业平均效率水平分别在17.1%和16.1%,对于‘领跑者’计划中单晶17%的效率要求,几乎大部分普通单晶产品均可轻松入围。”彭博财经太阳能分析师江亚俐在接受采访时指出。

“除中国市场外,在全球光伏市场,主流仍然是多晶产品,多晶占比至少在97%以上。”阿特斯技术副总裁邢国强向记者介绍,“实事求是地讲,在自由市场竞争的环境下,单晶在性价比上仍不能与多晶PK。国内‘领跑者’计划技术指标,如果定多晶270瓦,单晶至少应该定为285瓦,这才能称之为‘领跑’。”

行业专家指出,在国内大规模光伏应用市场上,促进光伏早日平价上网,市场会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产品,促进更多的技术路线进行竞争。“考量每种技术路线的性价比,单一的技术指标有其局限性,同时也应将单晶每瓦耗电量比多晶多80%以上、在国外很少用于大型光伏电站等其他因素和实际情况考量进去。”

不难发现,国内单多晶市场格局被重塑,但在单晶扩张过程中,普通单晶线成为主流。相关数据显示,在“领跑者”示范基地与“领跑者”项目中,高效单晶占比不足20%,由此,也引发了业内对“国内常规单晶产能过剩或将在未来几年暴露出来”的担忧。

国内普通单晶可以轻松满足“领跑者”指标的后果,不仅削弱了单晶企业研发高效单晶的动力,同时也丧失了国内高效单晶产能释放的关键时间。有专家指出,“2017年,全球光伏市场对高效单晶的需求仍在扩大,但受制于国内这一两年高效单晶投产规模和速度,以及新增产能等待进口高效单晶生产设备的周期,未来将出现国内高效单晶‘有价无市’的尴尬局面。”

此消彼长

实力比拼

一个健康发展的产业,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前提,制造是产业发展的根本,现在是中国光伏产业升级、制造业升级的关键节点,需要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和资本投入,追赶欧洲在光伏领域的高端制造水平并加速产业化规模化,迎接光伏平价上网的时代。”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面对政策上对单晶的倾斜,多晶企业在技术研发上加速推进,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

阿特斯、保利协鑫、晶科能源、韩华新能源、天合光能陆续宣布,多晶组件转换效率不断刷新世界纪录。其中晶科能源采用PERC和黑硅技术的高效多晶电池已进入量产阶段,2015年底量产平均效率已达20.13%,并有望在今年将量产效率提升至20.5%以上。韩华新能源多晶组件转换效率达到19.5%,功率达301W。天合光能开始量产P型多晶黑硅+PERC电池效率为20.16%。

有行业专家预计, 2017年多晶硅扩大的速度将取决于黑硅以及金刚线切割制程的推广速度。“多晶硅有望将再次拉开与单晶硅的价格,凭借高性价比优势,重新夺回渐失的市场。”

邢国强强调, 多晶黑硅技术推广以及多晶金刚线的使用,在降本上仍有巨大的空间,阿特斯在这一领域的技术研发成果未来一年内就可见效。

2016年以来,多晶凭借金刚线切配套黑硅技术推广,又将性价比拉开了。2017年上半年单晶需求旺盛,并非单晶竞争力上升,而是因为去年投标的‘领跑者’项目中为了技术分,设计了相当比例的单晶组件,导致单晶需求超过单晶产能供应。”保利协鑫副总裁吕锦标在接受采访时说,“下半年没有‘领跑者’项目后,就是真正拼实力了。”

吕锦标表示,市场若有单晶需求,不会重复投资行业现有的常规直拉单晶产能,而是通过多晶铸锭设备热场改造生产单晶,效率相当而成本比直拉单晶低很多。同时大规模推动多晶的金刚线改造和黑硅技术配套和PERC技术,同行业主流企业一起,将高占比的多晶产业链做到极致,最大限度地降低光伏发电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即将推出的“超跑”计划再次成为热议话题。

据悉,“超跑”计划意在通过建设“超级领跑者基地”的方式,扶持已具备规模量产能力、但产能尚未释放、代表先进技术的光伏产品规模应用,且每个基地的规模都是GW级,规模十分可观。

政府希望给有自主创新技术的国内先进技术企业,提供一个2—3年的持续市场发展空间。因为这类企业最初产能可能非常小,给这些企业这样一个基地,相当于一颗定心丸,助推这一先进产品的规模化。”有知情人士透露。

初衷依然是好的,但有了“领跑者”计划的首秀,“超跑”计划未出,行业却已暗潮汹涌,关于规则与标准的制定争议已经开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