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十三五将健全完善节水制度 形成倒逼机制
十三五将健全完善节水制度 形成倒逼机制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司长吴晓日前在《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专题新闻发布会指出,“十三五”
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司长吴晓日前在《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专题新闻发布会指出,“十三五”时期要健全完善节水制度,通过完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节水技术标准体系、节水考核等措施,形成倒逼机制,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
日前,经报国务院同意,发展改革委、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了《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23日,三部门联合举办《规划》印发实施专题新闻发布会。有记者提问“‘十三五’时期,新老水问题交织,水利改革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相协调方面,‘十三五’将采取哪些措施?”
吴晓表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和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坚持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对水资源短缺地区实行更严格的产业准入、取用水定额控制”、“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推进水资源科学开发、合理调配、节约使用、高效利用,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十三五”期间,将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个方面是落实节水优先方针,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健全完善节水制度,通过完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节水技术标准体系、节水考核等措施,形成倒逼机制,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全面实施节水行动,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城镇生活等重点领域的节水;三是大力创新节水机制,通过合理制定水价、完善财税优惠政策、推行合同节水管理等,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价格杠杆的作用来促进节约用水。今年10月份,水利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了《“十三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强化水资源总量控制以及节水等约束性指标管理的各项任务和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地措施,确保双控行动方案落实和如期实现目标。
第二个方面是要优化完善水资源配置格局,增强水安全保障能力。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切实从满足需要出发,统筹谋划,加快以重大水利工程为重点的各项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流域、区域防洪减灾和水资源配置能力,补齐发展短板,增强有效供给。加大海水、再生水等开发利用力度,把非常规水资源纳入水资源配置。2014年5月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采取建立协调机制、落实目标责任、强化检查督促、专题会商、定期调度、动态管理等措施,全力推动加快重大水利项目前期工作和建设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国家确定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已经开工了105项,其中2016年新开工20项,在建工程总投资规模已经超过了8000亿。云南牛栏江滇池补水、河南河口村水库、江西浯溪口水利枢纽等14项工程基本建成或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已经开始发挥效益。在需求和用水侧,我们要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推动高耗水行业沿江、沿海布局或向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转移。加快淘汰超出用水定额的落后产能。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调整种植结构,退减不合理用水量。健全水资源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加强水资源风险防控。
第三个方面是要以三大战略实施为重点,优化流域区域水利发展布局。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改善提升水利基础设施、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为重点,积极实施水利“走出去”战略,加强水利双边多边合作。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总体部署,强化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刚性约束,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河湖水系综合整治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在全国率先全面建成节水型社会。在长江经济带建设方面,切实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首要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协调处理好江河湖泊、上中下游、干流支流等关系,建设沿江河湖水资源保护带、生态隔离带等绿色生态廊道。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建设完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
第四个方面是深化改革,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加大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力度,推进水价、水权、工程投融资机制和建管体制改革,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水管理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