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分类,浙江凭啥领跑全国?

来源:
时间:2016-12-27 11:34:34
热度:

垃圾分类,浙江凭啥领跑全国? 上世纪,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预言:“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计算机革命之后,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又一次浪潮,将是世纪之交时要出现的垃圾革命。”

上世纪,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预言:“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计算机革命之后,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又一次浪潮,将是世纪之交时要出现的垃圾革命。”

生产、消费、分解,这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循环。一个世界性难题随之产生——“垃圾围城”“垃圾围村”。2000年,杭州成为全国第一批8个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城市之一。

一个城市的试点,已成为全省的实践。从13年前作出生态省建设和“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决策部署,到近年来的美丽乡村建设、“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四边三化”等重点工作,浙江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任接着一任干,把垃圾分类处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由点到面,从城市走向乡村,实现普遍推广。

12月21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听取浙江关于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等的汇报。这意味着浙江经验将在全国推广,浙江的绿色发展实践再次走在前列。

对大多数人而言,垃圾处理似乎只是从自家垃圾桶到公共垃圾箱的距离,但对城乡管理者而言,这段距离却漫长而复杂。对此,浙江如何精心规划、潜心探索,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之路上加速奔跑?

一项突破

“农村包围城市”

“中国最美县城”桐庐,183个行政村中,有29个取消了保洁员。

设立农村保洁员,为的是建设美丽乡村,如今为何取消?村民有底气地回答:“大家主动清扫垃圾,自觉垃圾分类,保洁员没了用武之地。”

农村的脏乱差,归根到底是垃圾问题——垃圾乱丢乱扔乱堆的同时,又得不到及时清理。浙江垃圾分类的突破口,就锁定农村。

相比城市,农村生态环境脆弱、环保基础设施较差。从这一环境“痛点”出发,浙江从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村庄环境清洁卫生入手,推进村庄整治建设。

垃圾少了、村庄干净了,一大批美丽乡村开始涌现。与此同时,浙江在2012年出台加强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实施意见、2013年推行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试点,进一步推动城乡垃圾分类,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

走进村民家里,垃圾分类这一看似复杂的事情,已变得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在金华,农户先把垃圾分为“会烂”和“不会烂”两种,会烂的垃圾就地进入阳光堆肥房,“不会烂”的或由可再生资源公司回收,或由县(市、区)统一处理,这个“土”方法得到国家住建部的推广。

从一个个村庄的蜕变中可以发现,垃圾分类已是乡村治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浙江先后提出“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强调水岸同治、标本兼治消灭“垃圾河”,承诺“绝不把违法建筑、污泥浊水和脏乱差环境带入全面小康社会”。在农村,垃圾分类与美丽乡村建设、治水拆违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形成浙江独有的农村综合环境治理实践,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目前,浙江农村垃圾分类在全国有三个领先:一是全省农村垃圾集中有效处理已基本实现全覆盖,而国家标准是到2020年达到76%;二是全国唯一利用机器成肥的省份,500多个村庄试点微生物发酵资源化快速成肥;三是全国唯一在农村展开垃圾分类的省份,4500个村庄推进农村垃圾分类与三化处理工作。

可以说,浙江的垃圾分类,开始于城市,标杆在农村,环境整治蕴含着城乡统筹发展的智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