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如何让大数据成为环保部门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来源:
时间:2016-12-16 08:03:19
热度:

如何让大数据成为环保部门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大数据是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正快速发展为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关

大数据是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正快速发展为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关联分析,从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态。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数据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推进全国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联网共享,开展生态环境大数据分析。

今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保护生态环境首先要摸清家底、掌握动态,要把建好用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这项基础工作做好”。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在环保等重点领域引入大数据监管,主动查究违法违规行为。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4次会议强调,要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推进全国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联网共享,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分析,实现生态环境监测和监管有效联动。

《国务院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推动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共享,促进大数据在各行业创新应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政府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推动简政放权和政府职能转变;构建“互联网+”绿色生态,实现生态环境数据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

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要求,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已成为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要加强生态环境大数据综合应用和集成分析,为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国家生态环境大数据总体架构为“一个机制、两套体系、三个平台”。一个机制即生态环境大数据管理工作机制,两套体系即组织保障和标准规范体系、统一运维和信息安全体系,三个平台即大数据环保云平台、大数据管理平台和大数据应用平台。通过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和应用,实现生态环境综合决策科学化,实现生态环境监管精准化,实现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便民化。

信息化要着力解决好“谁来提供数据,谁来传输和储存数据,谁来应用数据,谁来保障数据安全”等问题。在基层环保部门,环境信息化应用还比较滞后,处于初始阶段,目前大数据建设运行工作中基础设施和系统建设分散、资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综合支持和公众服务能力不强的问题十分突出,迫切需要建设生态环保大数据来推动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就基层环保信息化建设而言,适应环境监管需求,至少还有五个方面的问题亟须解决。

上下联动解决信息“断裂带”问题

在今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暨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强调,要通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积极培育发展大数据等信息网络产业。依靠改革推动发展,这方面需要市场主导,政府也大有可为。要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推动政府信息共享,提升政府效能,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更方便。除涉及国家安全、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外的数据,都应向社会开放。

2014年,中央和地方共投资4.36亿元,在177个城市、552个国控监测点位完成了第三阶段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能力建设,提前一年完成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工作,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全覆盖,建成了发展中国家最大的空气质量监测网。

自2015年1月1日起,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1436个监测点位全部具备新标准监测能力并实时发布6项指标监测数据和AQI值,初步建成了空气质量监测预报预警体系。

目前,市级环境信息化建设较快。西部某市环境保护局已建成信息系统分别与企业、省级环保部门、环境保护部联网,实现了国控重点污染源、环境空气质量适时发布。但是,由于环保投入不足,这些信息系统与县区环保部门之间往往缺乏载体,没有联网运行。比如,视频会议系统、机动车尾气监控系统止于市级,与县区环境保护局、企业还处于“断裂带”,造成资源浪费,增加了行政运行成本。

因此,“十三五”期间,县区环境保护局要积极争取加大投入,努力建成国家—省—市—县区四级环境信息化体系,破解“断裂带”问题,实现信息“直通车”。

建立统一的涵盖大气、水、土壤、噪声、辐射、自然生态等要素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实现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数据有效集成、互联共享,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环境数据支撑。

全面打造监控、监视和控制三位一体的监控量化管理体系,实现排污单位环境行政审批、排污许可、污染物排放、排污收费、环境违法处罚等主要信息的实时互通共享和查询。同时,有建设任务的县区环境保护局要加快进度,抓紧推进项目建设,必须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建设任务。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