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能源互联网推动力“三分靠技术,七分靠市场”

来源:
时间:2016-12-07 09:02:35
热度:

能源互联网推动力“三分靠技术,七分靠市场”  “能源互联网的‘生态系统’正在形成,预测到2020年,中国能源互联网总市场规模将超过9400亿美元

  “能源互联网的‘生态系统’正在形成,预测到2020年,中国能源互联网总市场规模将超过9400亿美元,相当于届时全国GDP的70%。”日前,一份研究报告这样预测我国能源互联网的发展“钱景”。

  那么,未来能源互联网究竟将以何种形式出现在经济结构中?其商业模式将呈现哪些特点?近日,能源革命与绿色低碳发展高层论坛之能源互联网分论坛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聚焦能源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描绘了较为清晰的能源互联网商业“钱景”。

  多能供需自平衡体将是能源互联网基本单元

  “未来五年,国家能源互联网行业发展预计将维持18.5%的增长率。”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史玉波近日表示,“十三五”期间要积极构建智慧能源系统,推进能源与信息等领域新技术深度融合,统筹能源与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建设“源—网—荷—储”协调发展、集成互补的能源互联网。

  从年初国家出台的《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到8月份开展的能源互联网试点项目,能源互联网商业模式也逐渐显现。

  华北电力大学副教授刘敦楠认为,能源互联网将是多种能源在生产、传输、存储、使用及市场

  交易等全产业链上的相互融合、互联互通。这种融合首先是物质融合,另外还包括信息和金融融合。

  “将来的企业可能将不再按照能源类型划分,而是按照功能类型划分。将来会出现更多的综合能源运营商。希望通过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实现清洁能源高比例和高效率的‘双高’目标。”刘敦楠表示。

  在顶层设计层面,国家已经就能源互联网的未来商业模式创新作出了规划。“搭建能源及能源衍生品的价值流转体系,支持能源资源、设备、服务、应用的资本化、证券化”“促进能源领域跨行业的信息共享与业务交融,培育能源云服务、虚拟能源货币等新型商业模式”等等。

  当前在一个区域内,有供电公司、燃气公司、热力公司等。通过能源互联网建设,未来很可能出现一个顶层的调度平台。刘敦楠表示,这样的区域能源互联网络,将是一种多能供需自平衡体,这也将是未来能源互联网的基本单元。

  能源互联网推动力“三分靠技术,七分靠市场”

  刘敦楠认为,在能源互联网的诸多层次中,除了物理层和信息层这两个最基础的软硬件要素外,市场层和金融层是较为上层的要素。“市场层,意味着能源的新技术、新设备投资是需要有回报的,信息化建设也需要成本,这些成本都需要从市场中来。最高一层是金融层,项目推进需要投资主体,需要建立融资渠道。”在能源互联网未来可能出现的商业模式中,刘敦楠列举了很多种可以预见的模式。如,两级需求响应、绿币交易、低碳微平衡系统、产业融合创新、光储协同融资模式、储能服务等。

  能源互联网参与需求侧响应是其商业模式的一种重要形式。在第一级需求侧响应中,能源互联网可参与大电网需求侧管理获得需求侧响应补贴,因此可以逐渐收回信息化投资和储能投资。

  在绿币交易这一类商业模式中,风电光伏可再生能源发展所遇到的补贴不到位问题或能得到解决。一般意义上讲,越是贫困的地区,用于补贴的资金越紧张。在绿币交易中,政府建立绿色能源的补贴资金池,政府对光伏企业的补贴就是绿币,而如果能允许这些企业用这种补贴来抵缴税金、抵押贷款以及进行指标交易,那么这种绿币就能成为真正的货币,既能使企业得到实际的好处,也缓解了政府的资金问题。

  “当前的能源互联网,推动力是三分技术,七分市场。要用当前的技术来搞最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基于当前的政策环境寻找现在的商业模式,反过来用投资回报来支撑技术的进步,等待政策的逐步放开,这是一个循环上升的过程。”刘敦楠最后表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