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玻控制权之争背后的实体经济尴尬

来源:
时间:2016-11-29 01:02:49
热度:

南玻控制权之争背后的实体经济尴尬  11月15日,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曾南及首席执行官吴国斌、财务总监罗友明等7名高管正式辞职。截至11月17日,南玻近一年内离职

  11月15日,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曾南及首席执行官吴国斌、财务总监罗友明等7名高管正式辞职。截至11月17日,南玻近一年内离职高管多达15人。

  11月19日,前海人寿监事会主席陈琳当选南玻新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宝能投资集团财务部常务副总监程细宝代行南玻董事会秘书职责。至此,南玻创始人团队被集体“扫地出门”,宝能系全面接管大局初定。

  巧合的是,大战宝能系的万科董事长王石也在19日一面再次公开向宝能系控制人姚振华致歉,一面称万科团队仍在坚守,“万科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南玻,这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

  而受“离职风波”困扰的南玻A发布澄清公告,对系列热点问题予以回应。就公司高管离职原因系前海人寿干预公司股权激励计划一事,南玻A称公司高管系主动提出辞职,提交的辞职报告中并未提及股权激励计划相关事宜。因此该传闻也不属实。

  文化冲突致分手32年增长6000倍被指“就赚这么点”

  “没有曾工,就没有南玻的今天。”11月20日,三年前从南玻A离职的原高管沈鹏仍习惯地称曾南为曾工,在南玻,这是老员工对曾南的尊称。

  位于深圳蛇口工业六路的南玻总部,路口耸立着一块标语“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1984年,原名“中国南方玻璃有限公司”的南玻在深圳蛇口创立,注册资金50万美元。改革元老袁庚为公司首任董事长,时年39岁的曾南任代理总经理。

  彼时,南玻只是一个临时的项目公司,其目的是为广东浮法玻璃有限公司(下称“广东玻璃”)的建设服务,从事以玻璃为主的进出口贸易。

  广东玻璃建成后,南玻的股东拟解散公司,曾南却说服股东让公司继续生存下来,并带领南玻从玻璃贸易向玻璃加工制造业转型。

  沈鹏回忆,独立求生的南玻极为艰难。“当时一穷二白,曾工带着七八个人,挤在一间办公室里面,大家都非常拼,没技术就引进消化吸收,没市场就一家家客户去拜访,硬是闯出来了一条血路。”

  有别于国内其他企业从玻璃原片起步的方式,南玻的打法是从玻璃深加工往玻璃产业上游延伸,并迅速成为中国玻璃行业的先头部队。1986年,南玻建成中国第一条垂直单腔式真空镀膜线;1987年,中国第一条成功量产的钢化线在南玻投产。

  到1992年,南玻已成为全国领先的玻璃深加工龙头。这一年,南玻公司A、B两种股票同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发行A、B两个股种的上市公司。

  资本助力下,1993年,南玻投资12亿元发展超薄及超厚优质浮法玻璃,1996年点火,并于1998年首次生产出了1.1mm超薄浮法玻璃。这是中国首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浮法玻璃生产线,自此奠定其行业领导地位。

  在沈鹏看来,南玻成功的关键在于对质量和技术的极端重视。“在南玻,如果谁敢玩虚的,哪怕是高管在会议上说些空话,曾工有时候也要拍桌子骂人。”一次,因产品遭遇客户投诉,曾南在现场免职负责生产的工厂副总经理。

  一位行业专家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行业内,南玻被称为玻璃行业的“黄埔军校”,其研发人员常被“挖墙脚”,其技术能力之强可见一斑。

  深耕玻璃行业30多年,南玻2015年年报称,公司已经打造了石英砂矿→优质浮法玻璃→建筑节能玻璃的产业链;完成了从高纯多晶硅材料、硅片加工到电池片及其组件、光伏压延玻璃等整条产业链的建设,并进一步延伸至开发太阳能光伏电站这一终端应用领域,“产业优势已经显现”。

  南玻的产业优势在2016年得到了释放。2016年前三季度,南玻营业收入65.22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81%,达7.1亿元,公司总资产170亿元。

3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