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务院又派调查组,剑指何方?

来源:
时间:2016-11-26 22:00:37
热度:

国务院又派调查组,剑指何方?11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再次关注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的问题,国务院将派出调查组严肃查处此中的违法违规情形,总理更是斩钉截铁地直指

11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再次关注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的问题,国务院将派出调查组严肃查处此中的违法违规情形,总理更是斩钉截铁地直指“个别企业在去产能中偷奸耍滑、要严肃追责”。

这不是国务院第一次派出调查组督查。早在今年年中民间投资不断下滑之际,国务院九大督察组“临危受命”、多线出击督查民间投资情况;在督察组督查之后,民间投资状况取得了极为积极的改善,下半年民间投资数据持续向好。有鉴于此,值此岁末年关之际,针对去产能国务院重启调查组更是富有深意。

入冬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稳中有升,此前的民间投资督查更是使得实体经济获得资金动能来源、不断呈现向好趋势。与此同时需要看到的是,之前多年快速粗放式增长尽管规模可观,但累积的产能过剩矛盾也正在成为转型升级的主课题。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煤炭和钢铁产能的过剩。根据有关部门负责人汇报,目前全年钢铁煤炭行业淘汰过剩落后产能的任务基本完成,但仍然存在违规新增钢铁产能、违规生产的问题。

煤炭钢铁这两项昔日所谓的国之重器,确实在中国经济崛起之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进入发展转型区间,当高新科技创业创新逐渐取代能源成为先进生产力的时候,这些傻大粗黑的重工业之不仅仅占据了大量的发展资金,过度的发展更是导致了环境污染问题。一面是煤炭钢铁企业大量亏损,一面是环境污染日渐严峻,按说,这样两头不讨好的行业,为何去产能还要总理来亲自操刀?

近年来,转方式、调结构的共识其实已经被反复提及多次,但每到需要壮士解腕、刀刀见骨的关头,利益与灵魂深处的改革总是难以爆发,仍然需要来自国务院的最高层发声发力作为改革的新一节助燃剂。

直白的说,钢铁煤炭去产能难,到底难在哪里?难就难在来自地方保护和既得利益的阻挠。一些地方政府和国企部门的领导人本位思想过重,减量生产推行慢不说,甚至还有默许新增产能的倾向。而本可以依赖的市场化去产能手段,也因为“有形的手”存在而步步难行。

这里面当然涉及到了一些客观负担,比如转岗职工的安置,但我们可以看到,中央对于职工转岗安置的资金支持力度已经在不断加大。与此同时,春夏秋冬四季之末由于牵涉到供暖等大宗民生需求,往往也成为一些部门用来抵御去产能的良机。但在产能过剩的认知大前提下,这些局部性、阶段性的供应紧张不应是无法解决、只能靠加产能来解决的顽疾。有效协调统筹、调配丰缺,做到一方面保供给、稳价格、迎峰度冬,另一方面坚守去产能防线,也将是调查组需要在心的任务之一。

尽管2016年的全年钢铁煤炭产能退出任务总体提前完成,但是,总体达标的大图掩盖不住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表现不均衡。个别企业甚至还有违规新增钢铁产能的情况。如果不严加查处,就会出现老实人吃亏的问题、增加机会主义风险。

年关将至,主体工作进入收尾阶段。国务院已经明确要从技术、环保、质量、能耗、安全等多方面立体检视,挤出今年去产能总体达标中可能的水分。去产能不是数字游戏,要经得起用遥感卫星等现代技术武装起来的严格验收。去产能必须是真去真退,优胜劣汰,不能搞等量置换。

当前钢铁价格已经连涨7周、煤价已经连涨18周。这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如供暖季需求量加大、去产能力度加强带来的正常市场反应、以及可能的投机因素。但无论如何,这个数据已经值得警惕。此前,国家发改委已经通过喊话质疑价格上涨的基本面理由、推动大型煤钢企业订立长期合同、允许现有煤矿增加生产日等来应对。但我们更需要注意到的是,去产能本身虽是宏观调控决策,却必须以市场原力作用为基础。政府之力举足轻重,如何在钢丝上实现平衡,敢于适度承受去产能的疼,仍然需要大智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