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千亿“风口”的污泥处理市场 选择之路在何方?

来源:
时间:2016-10-27 12:02:43
热度:

千亿“风口”的污泥处理市场 选择之路在何方?   5年前,国务院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rdqu

   5年前,国务院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曾有专家预计,作为污水处理的重要产物,污泥处理处置在2011年持续走热,成为新的市场热点。但5年过去了,市场中的乐观情绪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目前,中国近50%的城市污泥未做到无害化处理。

  “2015年底,北京污泥无害化处理率仅为23%。”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此前公开指出。另一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然而,对处理污水所产生污泥的处理率不足60%。

  另一方面,平安证券2016年5月发布的行业报告预计,2016至2020年,污泥处理处置市场规模将达1892亿元。千亿市场版图,对业界众多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市场空间这么大,污泥处理处置岂不成为被哄抢的香饽饽?然而,污泥这只“风口猪”的梦想并没有实现,很多污泥项目甚至面临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想说爱你不容易。”这是业界谈及污泥处理的普遍看法。

  技术选择“困难症”

  早在20年前,我国便开始了尝试从海外引进与自主研发等多种渠道获得污泥处理技术,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薛涛曾撰文称:“尽管污泥处理处置项目实际运行中仍需规范。但在低成本前提下完成将湿污泥脱水至含水率50%以下,并保证处理后污泥安全稳定的技术获得了现实中已经获得了的很多市场。”由于含水率80%左右的污泥危害性比较大,比较公认的标准是环保部公布的脱水率50%以下的污泥可以进入填埋场,而围绕着50%脱水率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渐渐兴起。

  目前,公认可行的资源化路线包括好氧堆肥等将养分还原于土壤,以及从国外技术引进后国产化的厌氧消化将沼气热量重新利用的两大方向,此外还有从污泥中提取蛋白质,其BOT成本在150-200元/吨)等比较独特的资源化方式。”

  在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中心主任陈同斌看来,目前中国的污泥处理处置虽然存在政策和管理问题,但成熟的、适合大规模推广的成套技术设备和工程实践并不太多。这也是一个瓶颈,制约着规模化和市场化。绝大多数污泥无害化工艺中,处理后的残余物或产物仅仅是一种原料,而不是规范化、标准化的产品。

  但在环保企业的垃圾发电项目遍地开花的同时,这些颇具实力的企业的污泥处理处置项目却在近些年鲜有落地。诸多技术长袖善舞的背后,是技术的不成熟的尴尬。来自权威媒体的报道消息称,目前全国已建成的五六十座污泥厌氧消化装置,能正常运行的只有几座。

  而真正的阻碍不仅于此。“技术选择困难的根本原因很多,有中国雨污合流、市政工业污水合流等管网建设滞后带来的不同的污泥属性,有出于经济发展限制和政府财力仍不足,对环保的重视和投入分配仍需加强的阶段性局限,有全国各地经济、地理、人口、气候等条件的极不均衡和复杂,有主导污水技术并在污泥路线上有强大发言权的主流市政设计院对污泥所涉及的各种跨领域学科的不熟悉,还有污泥处置自身的特殊性等。”薛涛表示。

  污泥最终路向何方?

  当然,技术路径选择只是污泥处理中面临的难题之一。从商业角度来看,当下在污水处理厂的投融资和工程建设与运维上逐渐引入BOT、TOT、服务外包、租赁等模式等多种PPP模式,是当下污泥处理处置的主要商业模式。不久前,财政部公布的第一批PPP项目中,有9个都涉及到了污泥处理。从表面上看,一个新兴PPP市场似乎正在兴起。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