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点】中国能源转型之路的三个困惑

来源:
时间:2016-10-08 10:11:35
热度:

【视点】中国能源转型之路的三个困惑  太阳能光伏网讯中国的能源转型之路依然艰巨,在这一过程中困惑也会不断出现,若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过程出现的问题,就需要直面能源问题的症结,能源发展

  太阳能光伏网讯中国的能源转型之路依然艰巨,在这一过程中困惑也会不断出现,若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过程出现的问题,就需要直面能源问题的症结,能源发展战略的制定也需要和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而在能源发展趋势约束上,更应该有强有力的执行力。

  中国的能源转型之路由于复杂性、长期性及迫切性等原因显得异常艰难,从地方政府和国企的实际运作,可以看出对能源供给侧改革背后的机遇与挑战的重视,但从舆论的角度观察,尚未或较少地对于能源转型过程中的实质困境进行剖析,笔者认为业内之所以对能源转型充满困惑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包括单维度的解读能源转型、转型方向缺乏约束力、新的经济模式尚未成熟。

  单一维度治标不治本

  到目前为止,业内关于能源转型的讨论已经非常多了,可将其划分为理性和感性两大类,理性的基本上都能认识到能源转型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以及历史形成过程的重要因素;感性的基本相对来说多是具体措施派,比如简单地将能源转型理解为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这两大类并没有原则上的对错之分,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但是这两大类多数实际上仍旧是就能源发展本身的单一维度而谈能源问题,缺乏从能源转型所处的经济环境中思考,很难在根本上解决能源发展问题。

  观察能源转型的经济环境,一方面要从能源本身的经济模式观察,另一方面也要从整个国民经济的大背景下去思考。从能源本身出发,中国的能源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能源紧缺、能源平衡、能源过剩,能源紧缺和能源过剩最为对抗的两个概念,都可以理解为能源的供需失衡,还需要搞清楚的是这种供需失衡是否受限于政府制定的行业竞争规则。在能源紧缺时代,对于传统化石能源的开发利用实际上就是一种对于自然掠夺的准入制,由于人们消费的内在需要促使能源形成粗放式“盈利”模式,这一时期能源在所处的整体的经济环境中的“盈利”效果十分明显,而在能源供给局部相对过剩的时代,随着地产等其他经济的日益高涨,资本流通的更加便捷,逐利性的属性就使得资本在能源和地产等其他领域间进行一个选择,从这个角度讲,谈论能源转型就不能撇开整个国家经济的大背景,而在设计能源转型方案和具体的实施措施上,也需要考量国家的宏观经济。

  因此,理解能源转型需要把能源作为整个经济环境里的一个元素来对待,不能将其孤立为一个系统,而还应该从整个经济对于能源的促进或掣肘等多维度分析与设计。仅从能源的角度解决能源问题,短期内可能效果明显,但长期看显然解决不了问题的根本,在煤炭去过剩产能过程中这一问题已经有所表现。

  绿色和低碳尚无有效标准

  G20杭州峰会前夕,中美两国率先批准《巴黎协定》,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共同作出了努力。对于全球而言,无疑是可以让G20杭州峰会载入史册的大事;对于绿色、低碳、气候适应型世界建设也是有利的;而对于中国的能源转型的现实问题就是,绿色和低碳将成为中国能源转型过程中结构调整的趋势指导方向。

  中国主要是以化石能源(主要以煤为主)所形成的庞大的能源体系。而我们今天讨论能源区域性过剩的问题很容易忽略一个事实,就是中国长期以来对化石能源的补贴政策,由于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市场竞争,导致今天对化石能源的能效衡量标准上出现了问题,同时也增加了可再生能源进入市场竞争序列的难度,或者不得不采取更加过激的补贴政策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从长远的角度看,对于能源的补贴会逐步取消,但短期内难以实现。在难以改变原有的能源竞争的背后,通过适当的增加标准性的规则也有可取之处。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