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绿色金融持续发酵 第三方机构将重塑业态格局

来源:
时间:2016-09-19 08:21:34
热度:

绿色金融持续发酵 第三方机构将重塑业态格局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测算,中国绿色产业的年投资需求在2万亿元人民币以上,而财政资源只能满足10%-15%的绿色投资需求,需求缺口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测算,中国绿色产业的年投资需求在2万亿元人民币以上,而财政资源只能满足10%-15%的绿色投资需求,需求缺口中的绝大部分将不得不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来满足。市场手段,即通过发行债券或者其他金融产品募集资金,用以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G20峰会日前在杭州成功举办,绿色金融成为峰会的重要议题之一。在G20轮值主席国中国的倡议下,二十国集团建立绿色金融政策研究组,并首次将绿色金融写入峰会年度公报,公报进一步强调动员绿色金融的重要性。此外,中美两国正式批准《巴黎气候变化协定》,以遏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和升温,进一步推动气候、环境方面的全球合作以及世界经济的绿色转型。

在G20峰会召开前的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为全球首个政府主导的较为全面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绿色金融上升至国家战略。

而在2015年底,央行与发改委相继出台绿色债券指导意见,正式启动国内绿色债券市场,并出台一系列配套优惠政策,如放宽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准入条件、加快和简化企业绿色债券审核程序等,有效激发了国内市场绿色债券发行积极性。在政策利好推动下,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呈现快速发展局面。截至9月5日,2016年我国境内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达到1099.9亿元,资金投向涵盖污染防治、资源节约、清洁交通、清洁能源等多个领域。可以预见,未来中国绿色债券的市场将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发展迎来战略机遇期

显然,此次G20峰会强调了扩大绿色金融的重要性。就在G20峰会召开前夕,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更是有望使绿色金融市场更加规范。公开数据显示,中国每年需要在绿色领域投资约6000亿美元,用于环境修复和保护、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和绿色交通。其中不超过15%的资金将来自公共或政府渠道。现在,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已成为国家战略。

绿色债券不仅吸引着国际机构和投资者的兴趣,同样也成为中国企业关注的热点。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指出,绿色债券为金融机构和绿色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融资成本较低的渠道。发行绿色金融债还有助于解决银行期限错配问题,提升中长期信贷投放能力。

根据国家发改委在2016年初正式发布的《绿色债券发行指引》,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可以享受更为优厚的待遇。首先,发行绿色债券的企业的发债条件有所放松,可以不受发债指标的限制,募集资金最高可以占到项目总投资的80%。其次,发债企业可以使用不超过50%的绿色债券募集资金偿还银行贷款、补充运营资金。对于那些信用良好、债券发行利率较低的企业来说,发行绿色债券可以置换高成本债务,降低财务负担。

不过,中国绿色债券发展仍面临不少挑战。马骏认为,发展绿色债券市场,未来仍有不少工作需要金融机构的配合。首先,应培养绿色债券投资者,券商、保险公司、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人需要拥有懂得分析绿色债券投资价值的专业人士。其次,要着力开展绿色债券指数的开发工作,随着绿色债券的兴起,中国债券市场需要有一个绿色债券指数。再次,要继续发展绿色基金,以期提供更多的股权融资。

一揽子配套优惠政策可期

与此同时,来自权威媒体的报道消息称,相关部门正就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落地工作展开调研,绿色PPP项目是调研重点之一,一揽子配套优惠政策或在酝酿中。在政策暖风频吹的背景下,无论是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还是民营企业等社会资本,对绿色项目均抱有浓厚兴趣。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近日表示,2016年前7个月,中国发行的绿色债券接近1200亿人民币和180亿美元,占全球同期发行的绿色债券的40%以上,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穆迪高级副总裁诸蜀宁认为,鉴于三季度前期的发行势头依旧强劲,预计今年全球绿色债券市场的发行总额有望达到750亿美元,中国企业将成为未来几年推动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增长的重要力量。

业界资深人士连平指出,中国的绿色债券市场空间广阔。中国人民银行2015年12月发布关于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的公告,确定了金融机构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并专项支持绿色产业项目的制度框架。新出台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也要求统一绿色债券界定标准,支持开发绿色债券指数、绿色股票指数以及相关产品。中国债券市场的迅速发展增加了绿色债券的发展机遇,企业和金融机构都有发行绿色债券的需求。据分析,2015年—2020年,每年的绿色债券融资规模可能接近3000亿元。

尽管前景广阔,但绿色金融面临的挑战不少,亟待配套政策支持。在某权威媒体调研过程中,多家企业表示,PPP项目的整个流程走下来至少需要半年时间,时间成本较高。一些绿色、环保项目往往利润率不高,希望能出台相应的税费优惠政策。

第三方机构重要性凸显

而事实上,自2015年底央行和发改委便相继出台绿色债券指导意见,正式启动国内绿色债券市场,并出台一系列配套优惠政策,如放宽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准入条件、加快和简化企业绿色债券审核程序等,有效激发了国内市场绿色债券发行积极性。在政策利好推动下,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全球首个政府主导的较为全面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凸显出绿色金融上升至国家战略的重要地位,为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开创绿色债券发展新局面提供了有效指引,有助于将各种绿色金融工具和产品纳入到统一框架,有助于提高效率,发挥协同效应。业内专家普遍表示,可以预见,未来中国绿色债券的市场将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目前,绿色债券如何保证“绿色”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话题。绿色债券区别于普通债券的最大特点就是“绿色”二字,即发债募集资金应用于能够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项目和领域。“对于投资者而言,仅仅依靠发行人自身宣称绿色并不足信,需要有独立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和认证。”有专家说。

一直以来,央行鼓励绿色金融债券发行中引入第三方评估认证机构,鼓励第三方评估或认证专业机构对绿色金融债券支持绿色产业项目发展及其环境效益影响等实施持续跟踪评估。而《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未来要进一步完善绿色相关规章制度,研究探索绿色债券第三方评估和评级标准,为提升绿色债券的公信力指明方向,进一步强化了独立第三方机构的作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