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搭建“一港四站”深圳酝酿全球最大LNG枢纽港
搭建“一港四站”深圳酝酿全球最大LNG枢纽港广东省2015年LNG消费量在全国排首位,也是国内目前LNG接收站投产最多的地区。
未来三年,深圳大鹏湾将新增3座液化天然气(Lique
广东省2015年LNG消费量在全国排首位,也是国内目前LNG接收站投产最多的地区。
未来三年,深圳大鹏湾将新增3座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下称LNG)接收站,形成“一港四站”的LNG港口群,每年超过900艘次LNG船舶进出港,年吞吐量将超过2000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LNG“枢纽港”。
这是在2016年8月10日,大亚湾海事局与中国液化天然气(香港)船务有限公司联合策划的首届深圳LNG船舶安全管理研讨会上透露的信息。
针对这一说法,界面新闻记者向大亚湾海事局求证。但截至记者发稿,未得到官方的明确回应。不过,深圳交通运输委员会产业基金评审专家王雪认为,从吞吐量和辐射范围来看,深圳现有和在建的LNG接收站及其港区,确实能起到“枢纽港”作用,甚至已能被称作“事实上”的枢纽港。
深圳大鹏LNG接收站自2006年6月建成投产以来,至今已安全运营十年。截至目前,深圳大鹏湾已拥有投入运营的深圳大鹏LNG接收站、在建的深圳LNG迭福项目以及获批的中石油LNG应急调峰站项目,王雪认为,“一港多站”的格局已初具雏形。
王雪透露,目前投入使用的大鹏LNG接收站的港区,以及中海油、中石油在建LNG项目的码头,吞吐量设计均为500万-600万吨,将形成覆盖珠三角地区的LNG港区群。
在王雪看来,深圳的港口建设区别于中国其他沿海城市,是企业主导的市场化行为,而非政府引导和投资。
“如果你批评内地港区的审批和建设带有太多的行政色彩,那么深圳基本不存在这个问题。”王雪说,“建设LNG接收站和码头都需要巨额投资,政府如果不投钱,企业不会是傻子,所以企业决策要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论证。”
深圳对LNG的需求,来源于对改善空气质量、能源结构的要求。深圳市政府在2013年发布的《大气环境质量提升计划》中,提出多项推广使用LNG的要求,包括提高全市电动或LNG车辆比重、增加LNG加气站、全面推广LNG燃料等。
据《深圳特区报》采访相关单位与专家介绍,2020年深圳市天然气总需求量将达到113.85亿立方米,现有和在建的气源供应总量约为93.2亿平方米,届时深圳天然气供应缺口将达20.65亿立方米。
对天然气的需求,不仅来自于深圳,还来自珠三角地区。
根据广东省政府2012年印发的《广东省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预计2015年,全省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的比重应提升到13.2%。相比之下,天然气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的比例仅为7.5%。
大宗商品咨询机构卓创资讯的统计显示,2015年全国LNG消费量为1076万吨,广东省为179万吨,在全国占比16.6%。卓创资讯天然气行业分析师刘广彬指出,广东省2015年LNG消费量在全国排首位,也是国内目前LNG接收站投产最多的地区。
卓创资讯今年7月还发布报告称,2015年,中国LNG市场维持38%的增速,但产能连续三年爆发性增长,下游需求难以跟进,国内上游生产厂家整体开工率为35%左右,LNG出现产能过剩局面。
“其实过去几年国内LNG的消费量增速还是比较健康的,但产能增长实在是太过疯狂,每年投产的厂家生产能力增速都超过60%,导致产能增长远远超过市场需求增长。”刘广彬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LNG市场整体的低迷状态也影响了珠三角地区。广东油气商会统计数据显示,广东省天然气消费量增速由2014年的14.4%下降到2015年的7.7%,下降幅度为6.7%,高于全国平均3.9%的下降幅度。
在此背景下,深圳及广东省此前出台的鼓励天然气发展的政策或许难达到预期。2015年广东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4年天然气占广东省一次能源消费量比例为6.8%,远低于其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要求的比例。
不仅如此,天然气下游各行业的需求增长也并不强劲。广东油气商会信息部部长姚达明表示,在油价未大幅下跌前,广东省有60%的天然气用于发电,但近年来在低油价、经济滞胀、电力供应充足的影响下,发电占比已降到40%-50%。
根据广东油气商会的统计,广东省内目前正在运营的三座LNG接收站年供应量已超过400亿立方米,但广东省2015年天然气消费量仅为145.16亿立方米,已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如果要建设新的接收站,必须加强国际采购能力,或者向周边省份进行扩张,开发新的消费需求。”姚达明说。
消费需求的放缓有来自多方面的因素。姚达明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国际油价大幅下跌之后对气价形成冲击,使天然气竞争优势减弱。
在姚达明看来,中国的天然气需求处于被价格因素压制的状态。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显示,中国LNG接收站几乎全部被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占据(占比高达90%),这三大公司倾向于利用在进口气源上的主导地位,对新增低价气源尽可能不开放LNG使用权,以维持国内气价相对高位。
姚达明提出,如果能将LNG码头向第三方开放,自主进口国际上价格更低的现货,接轨国际市场的价格,将会大大提高市场对LNG的需求。如果民营企业的接收站到2018年逐步投入运营,竞争相对激烈,下游能享受到价格下降带来的红利。
“市场空间肯定是有的,但价格确实受到一定影响,导致价格相对市场来说偏高。在价格没有竞争力的情况下,如果政府不去推动,没有监管力度,LNG市场发展会很缓慢。”姚达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