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日本城市垃圾处理战争“三部曲”

来源:
时间:2016-08-31 16:23:25
热度:

日本城市垃圾处理战争“三部曲”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垃圾”已经成为了今天日本的骄傲。  一方面,城市中的道路、广场等公共场所,很少会设置垃圾桶,每个人必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垃圾”已经成为了今天日本的骄傲。

  一方面,城市中的道路、广场等公共场所,很少会设置垃圾桶,每个人必须把自己的垃圾带回家处理。由于人们普遍配合和遵守规则,城市空间仍然能保持干净与整洁。

  另一方面,每一位居民在自己的住所,又要遵守垃圾分类原则。大家必须根据所在社区的规定,在指定时间,把指定类别的垃圾,扔到指定的地方,以便市政机构回收。

  最后,日本领先全球的处理技术能有效率地对垃圾进行焚烧、填埋或再利用。每年世界各地政府到日本垃圾处理场的考察行程络绎不绝,正是日本在这方面成功的佐证。

  但其实,日本城市垃圾处理事业的发展远非一帆风顺。今天我们看到的井然有序,无一不是挣扎与转型之后的产物。而本文要介绍的发生在20世纪下半叶的东京“垃圾战争”,正是最好的代表。

  参与这场“战争”中的各层级政府以及普通市民,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试图形塑市政工程。他们最终达成妥协的结果,对东京市政建设所产生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

  战争前奏:经济高速成长的明与暗

  受到战争重创的日本经济,在经历了10年左右的短暂恢复期后,立刻进入高速发展时代。在这期间,日本总体经济表现以及人均收入水平都实现了成倍增长。但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相伴而来的,则是大量废弃。

  举例来说,1965年东京市中心23区的日均垃圾生产量还是7903吨。但六年之后的1971年,这一数字就变成了13971吨,增加了76.78%。

  除了垃圾量的增长,垃圾种类的增加也不可小觑。其中最为显著的是不可燃垃圾的激增。在1971年,东京垃圾中只有三成可以通过焚烧来进行处理,而剩下的七成则要依靠填埋来解决。

  彼时,东京各区的垃圾处理工作由东京都政府下辖的清扫局统一进行管理。1950年代开始,清扫局意识到,市内现有的垃圾填埋场开始逐渐饱和,如果不开拓新的场地,便无法应对不断增加的垃圾量。

  为此,东京都政府在两方面展开行动。首先,政府1956年通过了《清扫工场建设十年计划》,并先行在大田、世田谷、练马和板桥这四个人口众多且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区内实现了新垃圾处理厂的建设。

  其次,针对不可燃垃圾的填埋,东京都政府则确定了在江东区南部进行填海处理的方针。

  正如其名字所暗示的,江东区位于东京的东部,隔着隅田川和市中心相望。而江东区的南部则面朝东京湾。从1655年开始,江东区就开始成为东京(当时还是江户)的垃圾填埋地。

  在战后的1957年,东京都在江东区的梦之岛修建了第14号填埋场。修建之前,都政府向江东区承诺,会尽最大努力,防止垃圾带来的危害。但这一工程最终结果却不甚理想——这也导致都政府在1964年要修建第15号填埋场时,受到来自江东区政府和区民的强烈抵制。

  对此,东京都政府再次作出承诺。都政府向区政府保证,垃圾的填埋工作会在1970年结束,此后的垃圾处理会在各区分别进行。在此协议之下,江东区继续接受来自其他区垃圾的流入。但这一不可能完成的承诺也为此后“垃圾战争”的爆发埋下了种子。

  战争爆发:都政府、区政府、住民的三方角力

  虽然东京都政府通过了前述《清扫工场建设十年计划》。但并非所有区的处理厂建设都能顺利进行。其中,位于东京西部的杉并区站到了风口浪尖上。

  在1966年,东京都政府选定了杉并区的高井户地区作为该区垃圾处理工场的建设地。由于此前都政府一直把同区的另一块地点作为候补,且在选址更改后没有向附近市民作出明确说明,新消息的公布立刻导致附近住民强烈反对,处理厂建设计划不得不被暂时终止。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