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襄阳高新区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

来源:
时间:2016-08-30 22:06:09
热度:

襄阳高新区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图为:新能源汽车车架实现量产新能源汽车与襄阳高新区的故事有些年头了。十年前,首辆纯电动客车样车问世;五年前,全国首座商业化运行的电动汽车充电站投产运行;

图为:新能源汽车车架实现量产

  新能源汽车与襄阳高新区的故事有些年头了。十年前,首辆纯电动客车样车问世;五年前,全国首座商业化运行的电动汽车充电站投产运行;一年前,华中唯一的国家动力电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落户,整车产量突破13万辆,年增7倍。瞄准新能源汽车产业,融入国家战略规划,襄阳高新区二十四载初心澎湃,新志已定,乘上之势令人欣喜。

  筑梦千亿 百舸争流展新篇

  走进东风襄阳旅行车有限公司整车装配车间,3条生产线开足马力,一派火热生产景象。就在去年10月,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一举拿下6000辆电动汽车合同,此前更以1万台电动客车购销合同,创造当时全国新能源汽车最大订单纪录。

  东风现象就是襄阳汽车产业的缩影。在全国汽车行业增幅下滑的背景下,汽车产业作为襄阳高新区的主导产业,依托新能源汽车带动作用,逆势增长、产销两旺。“东风天翼”纯电动客车已发展到第四代,年生产能力达3万辆;追日电气与中科院联手研发的“高效能柔性光伏电池板”,形成年产5000台(套)产能;襄阳宇清科技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联手研发的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较好地解决了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与电源分配核心技术。襄阳正举全市之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今年“重大项目开工月”,襄阳共有141个项目集中开工。其中,和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一批动力电池项目格外引人注目。“年产50亿瓦时新能源汽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在襄阳处于龙头地位,走在湖北前列。”骆驼集团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诗军说,新开工项目总投资20亿元,2018年项目全部达产后产值将达50亿元。生产的方形铝壳动力铝离子新能源电池,将广泛用于新能源商用车和乘用车。

  凭借良好的产业支撑,襄阳在全国率先实现城市公交新能源化。5年共投入财政补贴资金1.5亿元,15条公交线路投入366辆新能源公交车。

  筑梦“十三五”,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领域从公交车延伸到环卫车、物流车、私家车和公务车等等,运营模式不断突破。襄阳新能源汽车产业力争产值突破1000亿元,整车产能突破40万辆,电机产能突破20万套,动力电池产能突破100亿瓦时。

  握指成拳 凝聚跨越新动力

  早在2014年11月,“襄阳造”销往西藏的首辆新能源轻客,经受住高海拔运营考验,作为国内唯一可实现无线充电的纯电动车备受瞩目。

  推进新能源技术革新,巩固核心竞争力,襄阳有一支潜心钻研、敢闯敢拼的急行军。东风襄阳旅行车有限公司投入上亿元进行纯电动车研发,与日本日产、美国德纳、标致雪铁龙等国际跨国公司合资合作,成为中国第一家取得纯电动和混合动力客车生产资质的企业,旗下御风纯电动客车和微循环公交车成为市场热销产品;襄阳中车电机开发的电混合动力系统能耗水平优于行业龙头;宇清电机开发的双源无轨电车系统在武汉公交上得到广泛应用;湖北京远的矿井用锂离子电池获得国家强检认证;中兴通讯公司在襄阳布局全国首条大功率无线充电商用示范线;纯电动汽车百公里耗电节能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并在北京、上海、郑州、武汉、昆明等地示范运营。

  湖北鸿泰阳新能源乘用车项目落户襄阳,解决产业链条中新能源乘用车的缺失;追日电气成为东风6至8米新能源客车充电桩的唯一供应商,成为襄阳产业链配套合作的典范;骆驼集团对宇清科技的重组,在襄阳首次推出电池、电机一体化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解决方案,未来将在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和运营领域全方位发力。“电池、电机、电控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襄阳市经信委主任葛秀全说,目前,襄阳从事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的企业及院所达30多家,拥有200多项专利和实用技术,初步形成新能源汽车“两纵三横”(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驱动系统、控制系统)的产业形态。

  产业集群,抱团发展,紧抓市场先机。襄阳高新区2015年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产业集群实现产值280亿元,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已发展到12家,配套核心企业发展到近60家,相关配套企业共计200余家。襄阳也因此在新能源领域屡获殊荣,成为全国为数不多具备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运营全产业链的城市。

  勠力同心 三国故地崛新城

  襄阳素有“汽车城”美名,现已拥有500多家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整车生产能力超过40万辆,动力总成产品生产能力120万台,车桥生产能力120万根,实至名归。但襄阳并未满足于此。

  去年1月,襄阳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襄阳打造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蓝图已绘就,只有实干兴业,一时间汉水两岸抓项目、忙生产,如火如荼。“新能源汽车产能年底将达到30万辆。”襄阳市汽车产业办公室主任王燮耀骄傲地说,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首先要实现“新能源汽车生产之都”,要坚持整车引进优先。7月29日,襄阳雅致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正式开工,项目投资50亿元,将建设年产能50万辆的新能源电动车生产线。

  日益壮大的规模,日趋完善的产业链和配套体系,不仅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户襄阳,也激发带动了本土企业积极参与“新能源汽车之都”建设。为此,襄阳相继出台《关于加快襄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襄阳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办法》,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并通过加强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东风汽车公司的对接,谋划编制《襄阳市新能源汽车“十三五”发展规划》和《襄阳建设“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总体规划(2016-2020)》。

  襄阳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襄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形成整车研发生产、动力电池、驱动系统、检验检测、充电设备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产品已打入上海、杭州、西安等20多个大中城市,推广数量在全国9个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地级市中位居首位。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襄阳高新区不断完善机制体制,强化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形成了以新能源汽车底盘为主体的关键部件产业集群,抢抓战略机遇,通过产业优势,利用品牌效应,完善产业体系,实现新能源汽车产值、产量双双高速增长,为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矢志不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