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人工绿化不等于生态修复 植树造林应慎之又慎
人工绿化不等于生态修复 植树造林应慎之又慎21世纪是一个修复地球的世纪。当人类经历了工业革命时代,经济快速发展,地球却受伤了:它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处于退化状态。从2000年开
21世纪是一个修复地球的世纪。当人类经历了工业革命时代,经济快速发展,地球却受伤了:它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处于退化状态。从2000年开始,我国大力开展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程,植树种草,期待我们的家园“绿”起来。但有些做法收效甚微,甚至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二次破坏,生态系统恶化、地表植被减少、水资源短缺、二次荒漠化等问题再度袭来。生态环境究竟该如何修复?是不是简单地绿化就可以?这些问题重新摆在面前,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有一种森林叫“森林荒漠”
多年来,植树造林就像魔咒一样套在中国人头上,它几乎是所有生态项目的主要目标之一。2000年以来,我国开展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人工造林计划:总投资超过1万亿元,人工造林7600万公顷,覆盖全国97%以上的县市。2000年~2005年,全国共完成人工造林28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从2000年的16.6%增加到18.2%。遗憾的是,当山头、荒地绿了起来,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并未发生根本性逆转。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在过去30年里每年扩大1000平方公里,荒漠化仍在继续。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指数仍处于全球较低水平。
在20世纪70年代,陕北毛乌素沙地植树造林是人进沙退的成功典型,并在全国示范推广,但30年后,大部分种植的树木已经死亡,植被覆盖度已下降至低于人工造林前的水平。30年后新的荒漠化抹去了早期的成果,加剧了土壤水分短缺,使树木的整体保存率降低至不足15%,并导致该地区地下水位下降了40~50米。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考察发现,总投资6.6亿元的兰州市“南北两山绿化计划”中,人工种植的树木须引黄河水灌溉才能存活,没有灌溉的地方仍是光秃秃一片。因为不能适应环境,此前种植的树木已经在黄土高原自西向东形成一条“小老树”分布带。这些植物生长快、根系大、蒸腾强度大,因缺少足够的水分,容易未老先衰,成为小老树,同时又加剧了水的匮乏,导致在土壤深部形成干层。植树造林反而破坏了生物多样性,这样的森林被称为“森林荒漠”。
盲目绿化“杀死”自然植物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无论种草还是植树,人们通常会选择比天然植被生长快的植物,以达到迅速绿化的目的。殊不知,这些人工种植的植物是天然植被的宿敌,它们之间会立刻形成一种竞争关系,在争夺水分、养分的战争中,天然植物常常战败,最终被彻底绞杀。而这场生死争夺战所引发的直接后果就是物种单一、病虫害频发、地下水位下降、土壤贫瘠…… 在2000年~2005年,可以快速生长的杨树备受推崇,占河南省人工造林面积的40%。然而,负面效果也日益凸显,由于林地土壤水分减少和树冠遮荫作用减少了地表光照,抑制了林下植物的生长发育,导致陕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人工林地比自然修复地块的植被覆盖度下降了30.5%,呈现出一片上方绿树成荫、地表干枯荒蛮的虚假繁荣景象。同样,河北北部、内蒙古鄂尔多斯、陕北地区,当天然草地被人工种植的乔、灌林入侵时,也有相似的结果。
由于科学认知不足,忽视气候、土壤、水文、地形等自然因素的生态修复,不仅不能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反而成为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退化新的诱导因素,而且这种二次破坏导致的生态修复变得更加困难。生态修复需要考虑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等成本,只有创造更多的绿色GDP,才能获得更多的净价值。
恢复生态平衡是个慢活儿
“如果地球上没有人类,这里的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一定是最好的。但有了人类的干预,我们就要追求一种供求平衡,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途径。”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曹世雄表示,绿化并不等于生态修复,它只是生态修复的手段之一。恢复生态是恢复当地生物多样性、生态的完整性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和生态系统自我维持性。一些成功的生态修复政策,如减少放牧、减少采伐、封山育林、减少耕地面积、天然植被保护等,应优先考虑;除了在住房周围、道路两旁、河流两岸、社区绿化,以及木材生产等方面,类似于大规模人工造林的人工生态修复活动应谨慎又谨慎。“但必要的人工干预也必须进行,关键是因地制宜。”比如在我国东南部的红壤地区进行人工施肥来改良土壤;在沙漠化地区设置草方格沙障来降低地表风速,促进天然植物种子落地生根等,都是比较好的生态恢复措施。
森林再生和环境修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生态脆弱区通常需要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达到稳定状态。只有通过长期“演替恢复”,顶级植物逐渐取代初始先锋植物,生态恢复才能获得成功,这个过程急不得。单一地从自然角度解决生态问题是很困难的,必须多领域、多部门以及每一个人共同参与,才能最终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