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雾霾如何一“网”打尽?

来源:
时间:2016-07-01 13:01:12
热度:

雾霾如何一“网”打尽?近年来,PM2.5成为公众关注焦点,环保引起各界重视。如今,打开手机就能实时了解污染指数是多少、主要污染物是什么;轻点鼠标,当地、区域和全国重点监控城市大气污

近年来,PM2.5成为公众关注焦点,环保引起各界重视。如今,打开手机就能实时了解污染指数是多少、主要污染物是什么;轻点鼠标,当地、区域和全国重点监控城市大气污染状况和名次排列一目了然……“互联网+治霾”正在经历从空间到指尖的深度变革。

不可否认,“互联网+大数据+治霾”技术的广泛利用,从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大气污染防治的进程,有效推进了防霾治污、降低污染物浓度的工作进度。但互联网、大数据只是支撑治霾的工具,不能直接起到治霾效果。要治霾必须对症用药。治霾成效关键看“服药”的过程,看“互联网+”中“+”后面的事情做到了没有。如果只在建网上用功,不在用网上用功,只追求互联网这个概念,不注重用科学治霾,就会误入歧途。

在雾霾防治过程中,一些地区通过实施“互联网+源解析+一地一策+真抓实干”,防治成效十分显著。但在有的地方,“互联网+糊涂账+政策落实生搬硬套”,污染物浓度下降程度十分微弱,甚至不降反升。这就说明,这些地区对本地污染源还缺少深度的了解,对发挥“互联网+”作用的真正意义和方法还缺少足够的认识。持续、深入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深度挖掘“互联网+”后面的防治潜力和功能,把相关工作做得更精、更快、更细、更实。

一是以“网”解源要更精。精准治霾需要精准的源解析做支撑。要实现“互联网+一县一案+一企一案+一情一策”,精准、全面、持续地把污染源头搞清楚。再运用“互联网+成熟经验+具体工程技术”实施综合、深度治理。只有“互联网+”技术与实际工作实现有力结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不号脉,不搞清病因,开不出好方子,就照搬、照学、照套他地的所谓经验,很可能会把治污不力的教训推到“互联网+”上去。不仅劳民伤财,而且会使社会失去对新技术运用的信心。

二是以“网”应急要更快。如今多地通过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已经能够做到提前5天~7天预知未来天气状况。但一些地方,明知“虎”要来,却不用“武松”。有的对重雾天气污染物不易扩散,不及时防范会导致极端重污染天气的科学规律认识不到位;有的认识到了科学规律,却碍于实施应急响应会耽误企业生产、会让群众有意见、会因专家误判影响政府形象等错误认识,能推则推、能延则延、能晚则晚、能过且过。结果是“污”到临头方知晚,反反复复吃霾亏。这种做法必须改变。遇有霾情必须早一些启动应急响应,该停该限该禁该打该防的不手软、不迟缓,早一点应急,少一分伤害。宁听群众怨声,不让群众受害。近年来,多地通过提早启动应急响应避免了监测数据曝表,而另一些地方因应急响应不及时被上级问责,这些教训非常深刻,值得反思。

三是以“网”推进要更实。在一些地方,专家和相关技术单位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科学分析,对本地的污染成因一清二楚。但给本地政府领导提工作建议时,却时常存在看领导脸色行事、按上级文件要求行事、按过去老经验行事的现象。政府领导让治什么就说什么、文件上说抓什么就做什么,照猫画虎,不按技术成果推动大气污染防治,专家提建议变成了随声附和,政府治污变成了墨守成规,导致防治工作不讲科学、不求实效,钱花了、事干了、累受了,却达不到预期的防治效果。还有的地方,表面上请专家作指导、用大数据做科学预测,但到实际工作上,却主观武断瞎指挥,使“互联网+”变成了实际上的摆设。由此导致很多污染物被源解析证明之后,却很难得到有效的防治。相反,一些花架子工程和急功近利的工作却花了很多冤枉钱。改变这些现状,亟待着眼长远,持续从根源防治。要在用“网”中探索科学治霾之道,不断从大数据中获得治霾新智慧。

科学防霾治污,需要一个过程,既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搞花架子,把互联网看成是神药,企图一“网”打“尽”污染;也不能片面忽视“互联网+”的实际运用。要让互联网技术更多地在大气污染防治中得以运用,切实为政府精准分析、精准预报、精准决策、精准防控、精准施治、精准求效、持续攻坚发挥正能量。通过正确认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克服唯“网”是从、弃“网”蛮干两种倾向,促进“互联网+本地实际+防霾治污”工作的科学、健康、持续和深度推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