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水处理企业研发的新材料领跑全球

来源:
时间:2016-06-28 14:01:56
热度:

中国水处理企业研发的新材料领跑全球   一天下几次倾盆大雨,夏天的海南岛不会缺水。但直到最近,许多村子还没解决喝水问题。“村里的井很浅,不是深层地下水,所以土壤污染不

   一天下几次倾盆大雨,夏天的海南岛不会缺水。但直到最近,许多村子还没解决喝水问题。“村里的井很浅,不是深层地下水,所以土壤污染不可避免。”在澄迈县的杨昆村,水厂技术员陈康告诉我们,这里饮用水微生物超标,比如大肠杆菌太多,有些人喝了会拉肚子。

  远离城区的杨昆村本来建不起自来水厂,如今使用了新技术——“超滤膜”,1200位村民得以喝上达标的饮用水。这得益于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科研计划的资助。

  最近,水专项的两个重要攻关课题:“饮用水处理用PVC膜组件”和“非玻璃介质大型臭氧发生器”,通过了住建部的验收。中国水处理企业研发的新材料,也让他们成为世界龙头。

  PVC造滤膜,小村也能建水厂

  笔者在海南现场看到,“膜”水厂占地很小,所有的水处理设备,容纳在一间30平方米的房子里,并不复杂。井水进入过滤装置,出来就是干净水,抽到房外的水塔上。过滤设备是一群不锈钢“圆柱”,这些圆柱高2米,直径大概在20公分左右。

  拆开看,圆柱包裹的是一大束“兰州拉面”——几百根“面条”并在一起,“面条”是中空的,水从中流过去。“面条”就是“膜”,表面密布看不见的孔隙,水分子可以通过,稍大的分子就过不去了。在压力下,干净水渗出了膜,而顺着“面条”被排掉的是废水。

  为了不让微颗粒,比如水中的胶质堵住孔隙,每隔一段时间,比如几个小时,机器会反方向压水,把滤膜清洗一下。

  据立昇公司介绍,因为使用最普通的有机材料PVC,而非膜生产商一般青睐的PVDF,所以立昇的膜便宜得多,因此能低成本地生产净水。他们世界独一的核心技术,就在于用PVC做出合格且安全的膜。立昇公司总经理陈良刚说,他们的膜生产基地就设在海南,这里的温度、湿度和洁净都很适合生产膜。

  过去两年,海南各地建起了276个“膜”水厂,让60万人喝上了干净水。杨昆村的水厂每天出水200吨,算是比较小的,其他项目的供水人群大都为几千人的村镇。而在西沙群岛的永兴岛上,也建起了一个供1000人吃水的膜水厂。

  笔者走访了昌江县乌烈水厂,这里抽取河水,给3万5千人的镇子供水。此处设备结构跟杨昆村水厂一样,差别只是过滤用的“圆柱体”更多,是村水厂的10倍规模。有些水厂还多了用药剂处理金属离子的环节。

  据介绍,海南近两年新建了276个水厂,投资1.3亿元,都是由海南省政府和县政府掏钱,立昇公司出技术。总体算下来,每天能出水10万吨。

  新材料放电,臭氧消毒更便宜

  青岛国林公司的新装备,则用更少的能量,制造出更多臭氧,以便净化水和烟气。在国林公司的车间里,一根两米多直径的管道里,蓝色电光不时闪现。技术人员告诉笔者,这是臭氧的新式制造器。

  关心大气环保的人知道,高浓度的臭氧是一种污染物,但用对了地方,它却能降污消毒。通过闪电的激发,三个氧气原子(O2),变成两个臭氧原子(O3)。这就是雷雨后,或者电器旁有臭氧味道的原因。臭氧的氧化性很强,可以用来“烧掉”微生物和有机污染颗粒,而且没有副作用,可以很方便地为食物、水、房间、废气消毒。

  但是,臭氧的制造比较麻烦。过去是用一种玻璃管放电的办法。笔者在国林公司看到,这种技术是在直径一米的中空管内,插进上百根指头粗细的玻璃管,玻璃管里包裹着电极,跟外部电极形成放电。氧气在流动过程中,大概有超过十分之一被放电转化为了臭氧。这也是目前主流的臭氧制造技术。

  但是玻璃管设备比较娇气、敏感。它对气源的要求高;而且个别管子坏了,往往得停机检修,耽误事。为此,国林公司研发出一种更“皮实”的放电管,它使用的是非玻璃的材料。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