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绵城市节能减排四大途径及其碳排量进入碳交易市场的方式

来源:
时间:2016-06-15 23:18:06
热度:

海绵城市节能减排四大途径及其碳排量进入碳交易市场的方式   自2013年底中国启动海绵城市国家战略以来,海绵城市建设迅速成为环境建设、经济发展的一大热点。在2015年第一批16个国

   自2013年底中国启动海绵城市国家战略以来,海绵城市建设迅速成为环境建设、经济发展的一大热点。在2015年第一批16个国家试点城市、2016年第二批14个国家试点城市的基础上,各省先后出台了促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形成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新格局。与此同时,以《巴黎气候协议》签署为标志的全球新一轮碳减排行动计划按期启动,中国在万众瞩目下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主动减排的坚定决心,为达成2030年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中国做出了负责任的安排,承诺在2020年中国碳排放达到峰值并尽量提前达到峰值,承诺2017年形成全国性的碳交易市场。中国的海绵城市建设与碳减排行动如此高度吻合,其目标轨迹将长期并行,互相促进,形成中国国家战略和国际战略共生的格局。

  城市由于聚集了众多生产性企业和大量人口成为碳排放的主要区域,因此是中国降低碳排放,实施节能减排战略的关键领域。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资源消耗与环境问题而备受关注,诺贝尔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曾将中国城市化过程喻为21世纪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之一。

  2015年城市GDP已经占据中国GDP总量的80%,全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能耗占到全国总能耗的60%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中国总排放量的60%以上。鉴于城市在中国低碳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中国积极开展了城市尺度的“低碳”建设,目前已有保定、上海等上百个城市提出了低碳城市建设规划。2010年国家发改委选择天津、重庆等8个城市进行低碳试点,试图通过典型城市的示范找出适合中国城市实际的低碳城市发展路径。

  海绵城市建设是最大的碳减排项目之一,除传统数百座城市目录之外,新型城镇化将中国数万个乡镇纳入城市范畴。海绵城市建设成为城乡发展转型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治理城市内涝风险、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提高城市环境质量,能够直接或间接地降低城市能源消耗,在城市碳减排行动中将发挥十分积极的作用。作为低影响开发技术集成的海绵城市建设体系,将在城市社区空间建设、区域性空间建设乃至流域性空间建设中发挥无缝覆盖的作用,支持城乡可持续发展。海绵城市建设如何融入碳减排行动框架,并直接从碳减排行动中受益,这是一个值得深度开发的课题。

  海绵城市建设有哪些碳减排途径呢?

  一是化石能源直接降耗减排。

  众所周知,海绵城市建设将通过以社区为单元的生态改造,达到城市生态修复的目标。屋顶花园、生态植草沟、生态景观水体的构建,道路和停车场的生态改造,社区气候条件将会大大改善,空调使用时间大大缩短,会直接减少社区耗电量。住宅社区居民家庭的耗电量,或者商业社区、工业社区的耗电量都会直接降低。据分析,完整的社区生态修复项目将直接降低社区能源消耗在30%以上。按照常规的计算公式,节约1度电=减排0.997千克“二氧化碳”=减排0.272千克“碳”,那么海绵社区总体碳减排量将有一个乐观的、量化的统计。当然,在实际量化过程中,具体电网中的可再生能源比例需要扣除一个碳减排系数形成的计算数值。

  二是社区绿化系统的直接减排。

  据测算,100平方米草坪每天大约可以吸收325千克二氧化碳。10000平方米的草坪,每天大约可以吸收32500千克二氧化碳。研究表明,绿化复盖率与空气中CO_2 浓度有密切关系.当绿化复盖率小于10%时,空气中CO_2浓度要比复盖率40%的地区高五分之二左右;同时还估算出前者由绿化产生的O_2要比后者少一倍以上,深入研究绿色植物在CO_2浓度增高后的生物效应,并发挥其积极作用是今后城市生态学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保护和管理好现有森林,扩大森林面积、蓄积量、生物量和生长量,可增加森林对碳的吸收,发挥森林碳汇作用,不仅能够有效遏制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还能美化和改善环境,发挥森林的生态、社会、经济、文化功能和效益。比如一棵冷杉30年能吸收111公斤二氧化碳,平均每年吸收4公斤左右;1棵成年的沙棘树每年可以吸收的二氧化碳为1.66kg。3A环保漆在甘肃种植30多万棵沙棘林,已经形成了很好的减碳与生态扶贫效果。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