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能源汽车看量不看质 越“补”越浪费

来源:
时间:2016-03-25 16:41:03
热度:

新能源汽车看量不看质 越“补”越浪费一起经销商自杀事件,让“新能源补贴”备受关注。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近日表示,新能源汽车骗补不是大规模事件,但&ldqu

  一起经销商自杀事件,让“新能源补贴”备受关注。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近日表示,新能源汽车骗补不是大规模事件,但“不管有多少辆,发现一起,绝对处置一起”。他强调,国家财政补贴并未全部到位,对于骗补企业,没补贴的钱不会下发,已补贴的钱一定要扣回。要依法进行处置,直至取消这些企业的资质。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推广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如果出现严重的骗补现象,显然是不利于产业发展的。那些潜心技术创新的企业,尤其会受到冲击。事实也是如此,从这些年来财政资金对新兴产业的补贴来看,确实存在骗补、乱补、瞎补、盲补现象。特别是前几年的光伏行业补贴,不仅造成了财政资金的大量浪费,还造成了行业投入的盲目跟风,引发恶性竞争,这样的后果至今没有得到有效修复。

  那么,为什么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呢?除了财政补贴资金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和缺陷之外,是否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呢?我们注意到,无论是光伏还是新能源汽车,都是以产量来衡量补贴的标准、水平、金额。也就是说,完成的量越大,获得的财政补贴资金就越多。自然,企业不可避免地会在量上做文章,以期获得更多的补贴资金。

  以光伏补贴为例,最早的办法是发一度电给一份补贴。这也意味着,企业发的电越多,补贴的资金也越多。至于这些电发出来以后能不能上网使用,一概不管。结果,发的电越多,发出的补贴越多,浪费的资源就越多。现在,新能源汽车补贴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只看销售的数量,而不看这些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含量、安全性能,不看这些新能源汽车与国际同类产品的竞争力,特别是核心竞争力。而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最急需解决的恰恰是技术创新、安全保障和竞争力提升。

  财政对新兴产业的政策扶持、资金支持,需要考虑当前的利益,考虑占领市场,考虑稳定经济增长,但更需要着眼长远,把新能源汽车做成像高铁、特高压、核电一样可以在国际上竞争的行业。那么,财政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补贴,就不能走老路,而是必须创新。如果不改进补贴方法,纵然能够暂时扼制住骗补行为,也不会对行业发展产生多大的效用。只有补贴方法的改进,把财政资金更多地补贴到技术创新、性能提升、功能改善、效率提高、安全保障等方面,补贴的效率才会最大化。(□谭浩俊)

Baidu
map